美官员误判中方反应推荐文章1中方不上谈判桌,取消美1.2万吨大单,白宫内部生变,特朗普必败前言

  特朗普最近频频放出中美正在谈判的消息,试图让外界放心,一切正在掌握中。


  可中方压根不给特朗普面子,接连两天对此辟谣,声称中美并未进行任何谈判,呼吁美方不要混淆视听,并且还在26日取消了美国1.2万吨的大单,继续对美反制。


  这就让那些相信特朗普的企业商家期待落空,又开始找起了特朗普的茬,连白宫内部也开始闹起了矛盾。


  这样内忧外患,诡计多端的特朗普,在这场关税战中是否还能赢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美国陷入泥沼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贸易伙伴开始征税,中国商品首当其冲,34%的惩罚性关税直接砸下来。


  或许特朗普以为这样就能逼中国妥协,可这回,美国人显然打错了算盘。


  因为中方仅过48小时就甩出“组合拳”。大豆、汽车、化工品这些美国对华出口的“摇钱树”,统统被加上34%的对等关税。


  这还不算完,最让五角大楼慌神的,是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下了“出口配额令”。


  这下,美国军工直接“卡了脖子”,这自然引起了美国的恐慌。


  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国虽然算得上超级大国,但实际上美国军工的稀土其实还非常依赖中国,如果美国只用自己的稀土,满打满算就够撑数月。


  连这么重要的大厂都被受限了,其他需要稀土的领域多么惨大家可想而知。


  不过就算不需要稀土,美国的农业领域也是一片哀嚎。


  单单就说大豆,中国在4月10日至4月17日就仅从美国购买了1800吨,而这个时间的前一周,中国可是从美国购买了72800吨的大豆。


  这关税政策,简直是在坑自己人!


  以至于白宫里更是乱成一锅粥,贸易代表办公室还在喊“极限施压”,财政部却急得跳脚,警告金融系统随时“爆雷”。


  就连美国政府效率部牵头人马斯克,和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4月17日吵起了架。


  据说他们当时都互相爆粗口了。


  至于原因,说是贝森特嫌弃马斯克的言行不一,说他在工作中“承诺多、兑现少。”


  而马斯克则觉得贝森特“经营过失败的对冲基金。”


  不过仔细想想,这两位大将可以说都是贝森特的心腹,在特朗普本就为自己关税而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还要整出这事,特朗普的管理能力肯定会受到质疑。


  事实上,这场由特朗普亲手点燃的关税战火,确实正烧得白宫焦头烂额,不过白宫方面也给了特朗普面子,只说“特朗普团队成员对‘影响我们国家的问题充满热情’。”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里,美国已经先一步,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


“降税宣言”

  美国超市货架上的日用品价格持续飙升,特朗普终于意识到关税这把火已经烧到自己脚边。


  但这位以“铁腕形象”立身的总统,即便要止损,也非要摆出“掌控全局”的姿态。


  4月23日,特朗普敲着讲台抛出重磅消息:“145%的对华关税确实非常高,但不会一直这么高。”


  难不成是特朗普真的认错了?


  但他紧接着补了一句:“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


  这番自相矛盾的表态,瞬间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既想缓解国内企业的生存危机,又不愿承认关税政策的失败。


  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忍不了了,在当天直接打了特朗普的脸,声称这场贸易战本质上是“贸易禁运”,而且还表示中美之间的谈判尚未开启。


  然而其实早在4月17日,特朗普就一直在表示“中国已经在联系美方”,而且在4月25日,特朗普再次强调“中美正在进行谈判”。


  不管怎么说,特朗普也算是一国之君,堂堂总统应该不会造谣。


  而要是特朗普说的都是真的,那中方恐怕是在这场贸易战中妥协了。


  但幸亏,特朗普的话都是瞎编的。


真相如雷

  就在特朗普自导自演的“降税闹剧”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中方于 4月24日与25日两天斩钉截铁地回应:“中美双方未就关税问题展开任何磋商或谈判。”


  虽然这些话听上去是跟那些记者说的,但脸红的人,恐怕是特朗普自己。


  毕竟此前特朗普信誓旦旦的表示中方已经在和自己通话,俨然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如今不仅贝森特打自己的脸,连中官方也说自己的话是谣言,这特朗普的老脸要往哪搁?


  而且中方在特朗普等中国电话的时候,中方其实已经宣布减少进口美国猪肉的数量,高达1.2万吨,而且截止到4月10日至4月17日,中国进口美国猪肉才5800吨,比当周前一周相比下降了72%左右。


  美国应该也知道这件事,特朗普更是如此。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还要编造一个本就容易被揭穿的谎言呢?


  从表面上,特朗普是想以此营造出一种中美双方正在协商的氛围,希望通过这种暗示把中方“请”到谈判桌。


  如果特朗普的方法真的奏效,那美方或将掌握话语权,以此在谈判上获得有事。


  但特朗普未免把中国想的太简单了,中方已经洞悉了特朗普的小九九,也正因如此,中方才会在24日对“中美正在进行谈判”进行了辟谣,25日再次对此辟谣。


  意思无非就是让特朗普务实一点,如果想要谈判,那就拿出诚意,否则别想让中国坐上谈判桌。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其实也一直在给美国际会,之前“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特朗普也不是第一次当总统了,中国这么明显的机会特朗普肯定能够看得出来。


  只可惜他还是觉得面子重要,就算要造谣,会遭到更严厉的反制,甚至会让美国唉声叹气,他也要一意孤行,对华征收关税。


  所以特朗普真该好好想想自己都做了什么,如果他还想这样一条路走到黑,是不能把中国真正请到谈判桌上的。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美媒披露: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中方反应,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请求关税豁免”


  北京日客户端-美国频繁释放“中美谈判烟雾弹”混淆视听


  中国国情-中国的稀土管制让美国慌了,美军工稀土储备仅够支撑数月


  环球时热点-爆粗口!马斯克与贝森特激烈争吵


  红星新闻-暴跌72%!中国取消1.2万吨美猪肉订单,大豆订单也锐减,美豆农: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推荐文章2推荐文章3美官员承认误判中国反应,中国强硬表态,美财长威胁停止贷款?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抡得越狠,美国的超市货架就越空。当白宫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中国反应"时,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正忙着抛售美债,而沃尔玛的采购经理看着飙升的进货价直冒冷汗——这场由美国自导自演的"胆小鬼游戏",最终让全世界看清了谁才是真正的"眨眼者"。


  中国的强硬表态让制定关税政策的特朗普团队猝不及防,媒体们已经发现,美国已经临阵换将,让美国财政部长来应对失败,这个华尔街精英,索罗斯团队的核心成员又会如何对付中国?


  特朗普严重误判中国反应


  根据4月24日观察者网道说,白宫官员私下对美国媒体承认,特朗普政府误判了中国的反应,他们原本以为中国会是最早和美国接触和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


  但是中国的强硬表态出乎了美国的意料,甚至影响到和其他国家的谈判进展的并不顺利。这场关税战已经变成胆小鬼游戏,谁先眨眼谁输。


  很明显,特朗普已经妥协和认输很多次了,他急于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媒体纽约时直接用"blinked again and again"嘲讽特朗普政。


  这场被称作"21世纪贸易版古巴导弹危机"的较量,从特朗普4月初悍然加税时就埋下了荒诞伏笔——他幻想着中国会像2018年那样匆忙求和,却没想到对方早已备好"反制套餐":从28nm光刻机突破到波音飞机退货,从稀土出口管制到东盟市场开拓,北京用五年时间织就的"双循环"防御网,让美国关税炮弹全数落空。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加税首周中国对美出口仅下降3.7%,但沃尔玛等零售巨头的库存成本暴涨28%。


  美国农民的大豆库存却创下冷战以来新高。


  因为关税对特斯拉的销量和制造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直接让特朗普政府团队爆发出内讧,马斯克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着外人的面吵了起来,而且极其难听。


  这场误判的高潮出现在4月24日。面对记者追问"中美是否在谈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用十二字箴言打脸白宫:"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这种强硬的表态,让特朗普政府团队不得不制定B方案来针对中国。除了关税之外,特朗普团队还能会有其他方法来对付中国吗?


  新冷战剧本外的赢家与输家


  这一段时间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出镜的频率很高,回答了很多有关于关税和中国的问题,甚至还给中国经济开出了美国的药方。


  在世界银行甚至直接喊话不能以“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向中国提供贷款。尽管态度很强硬,但是依旧改变不了美国经济承受不住长时间关税的事实。


  "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当中国外交部这句话传遍全球时,巴西农业部长正忙着推销本国大豆,德国总理公开拒绝"对华脱钩",而越南航空的C909客机已载着乘客冲上云霄。这场关税战最讽刺之处在于:美国想重建的单极秩序没来,多极世界却加速成型。


  特朗普或许还没意识到,他亲手点燃的关税火药桶,炸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美元霸权裂痕??:当数字人民币拿下127国跨境支付,沙特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时,SWIFT系统的统治地位首次出现松动。


  ??技术铁幕漏洞??:华为14nm芯片全链路国产化只用了72小时,这个速度让ASML工程师直呼"违反摩尔定律"。


  ??盟友集体反水??:欧盟罚款美国科技巨头,日本公明党带着首相亲笔信访华,连印度都在偷偷增加俄油进口。


  更精彩的戏码在民间上演。广州广交会的机器人向客商挥手,上海特斯拉工厂的机器臂昼夜不停,而美国中西部农民把滞销大豆做成抗议标语:"特朗普的关税,我们的噩梦"。


  当《纽约时》哀叹"全球化在美国缺席时仍在继续",中国网友戏谑评论:"感谢川建国同志的神助攻。"


  历史的黑色幽默在此刻达到巅峰:那个扬言"美国定规矩"的人,正被12个州起诉违法;那个威胁"断贷"的财长,看着中国持有美债创新低;而那个被认为"必先求饶"的国家。


  此刻回望这场关税闹剧,最大的赢家或许是世界贸易组织。这场21世纪的"胆小鬼游戏"最终证明:挥舞关税大棒的人,终将被自己掀起的沙尘迷了眼。


  信息:美媒披露: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中方反应,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请求关税豁免”---观察者网


本文标题:美官员误判中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