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被送到酒店去世
醉酒被送到酒店去世推荐文章1男子酒后猝死同行者判赔12万 法院:仅送回酒店不够
近日,厦门道了一起判决生效的饮酒意外猝死案例。
2017年10月10日,为商谈一个工程项目,58岁的李先生陪同公司领导段先生,以及阿洪、阿兰、阿新3名同事先后抵达厦门,入住合作方吴先生订的酒店。双方商谈很顺利,当晚,吴先生还邀请大家吃饭。席间,李先生喝了白酒。
当天晚上9点多,回到酒店的李先生显出醉态,不仅挥舞双臂大喊要继续喝,还推搡前来帮忙的酒店人员。
最终,大家把李先生带到房间睡觉,阿新则留下来继续喝酒。
不久后,意外发生。
次日凌晨1点左右,住在同一房间的阿洪醒来后,发现李先生有些异常,不仅没有了打鼾声,而且面色发黑,怎么喊也没有回应。阿洪赶紧联系领导和同事,还拨打120求救。
不幸的是,李先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初步诊断为饮酒后猝死。
根据李先生的领导、同事,还有吴先生事后在派出所留下的询问笔录,大家一致表示:饭桌上没有相互劝酒,喝酒都是自愿的,他们估计李先生喝了大约半斤白酒,在结束时神志还算清醒,人比较兴奋,还抢着要买单。
李先生的亲属认为,组织饭局的吴先生以及同行的领导、同事,应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因赔偿的金额无法协商一致,李先生的亲属向海沧区法院提起诉讼。
那么,他们是否就没责任了呢?
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判决:
仅仅送回酒店休息不够
酌定连带赔偿12万余元
海沧区法院审理认为,李先生经医院初步诊断为饮酒后猝死,从聚餐中饮用白酒至次日凌晨被送往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其间并无其他情况发生,应认定他的死亡与饮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李先生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对自身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应有足够的认识,应对过量饮酒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有足够清醒的认知,其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法院还认为,公安机关对五名被告所作的询问笔录是在事发后短时间内形成,各当事人的陈述能够互相印证,且不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应予以采信。根据笔录,5名被告在与李先生饮酒过程中均不存在过错。
饮酒之后,吴先生将李先生等人送回酒店,已经尽到相应的安全注意义务。
但是,在李先生明显出现醉酒、失去自控能力的情况下,同行人员只是将其送回酒店房间睡觉,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未作出相应的安全护理和照顾消除危险,导致了死亡后果的发生。故段先生、阿洪和阿兰三人具有一定过错,酌定由三人承担10%的赔偿责任。
最终,在认定了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各项损失后,法院判决段先生、阿洪、阿兰连带承担赔偿104310.8元,另外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共计124310.8元。该判决目前已生效。
法官提醒市民:
即将过年,亲朋相聚饮酒要适量,不要相互劝酒,酒后同行人员也要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血的教训!生命的教训!每次都在强调:喝酒量力而行,切不可贪杯!不要轻易感情深一口闷,推杯换盏这种事,也千万不要勉强他人。不要劝酒,灌酒,共饮者一定要看护好醉酒者!
然而,这样的“血泪”教训却屡屡发生,因喝酒猝死发生的意外,不止这一件!
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酒后骑车回家意外死亡
同饮者被判担责
2018年11月陈某在朋友家中喝完酒后,骑着摩托车准备去上夜班,没想到途中撞到路沿石,当!场!死!亡!
陈某的家属把当晚一起喝酒的另外2人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赔偿各项损失147万多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死者陈某作为一个成年人明知道自己需要上夜班,还去朋友家喝酒,并且在酒后驾驶摩托车超速行驶发生事故,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对此,其应当承担90%的责任。
两被告作为同饮者,没有将死者安全送回家,放任死者酒后驾驶摩托车,没有尽到生命安全的注意义务,应当承担10%的责任。最终一审判决两被告共同赔偿陈某家属14万多元的损失。
而这样的喝酒出事悲剧,已太多太多!触目惊心!
看看这些发人深省的案例,酒友们,你还敢任性劝酒吗?快过年了,不想摊上事的,这些法律知识速get!
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哪些情况
酒友要担责?
虽然根据《民法通则》《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在以下情况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
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给予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
2、强迫性劝酒
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言语要挟、刺激对方、强迫灌酒等,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
但同饮人知道醉酒人喝多,语无伦次、神志不清情况下,同饮者应劝阻其不要喝酒,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导致意外发生的,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醉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此时同饮者负有一定监护义务。
如果同饮者没有将醉酒者送到医院或让其到达有人照顾的场所(如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则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再次提醒!
临春节,酒慎劝!
快过年了!
喝酒别贪杯,
别劝酒、别灌酒、量力而为!
:海峡导、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xmhcfy)、厦门晚、台海网
(:楚天都市微信公号)
推荐文章240岁男子应酬喝酒后在酒店猝死,父亲:如果当晚有人送到医院就好了4月22日,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半个月,但是邹康的母亲胡瑞琼和父亲邹新华看着儿子的遗像,至今不敢相信儿子已经去世的事实。
1985年出生的邹康是一家大型商业银行武汉分行的客户经理,他的生命被定格在2025年4月8日上午8时40分。
4月7日晚上9时58分许,正在和67岁母亲胡瑞琼进行微信视频通话的邹康接到一个金融业同行的电话,邀请他去光谷高新大道一家餐馆喝酒、交流业务。一共9人一起喝酒到4月8日凌晨零时许,当场趴在桌子上睡觉的邹康被3名一起喝酒的男子,搀扶到餐馆附近一家酒店的房间。等第二天打开房门时,40岁的邹康已经离开人世。
刚接到噩耗时误以为是遇到诈骗
4月22日中午12时许,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市虎泉一个小区,邹新华和胡瑞琼夫妇暂时居住在女儿的房子里。
邹康的遗像摆放在客厅,茶几上还放着多本邹康在单位因为工作业绩出色获得的荣誉证书。
邹新华和胡瑞琼夫妇双眼凹陷,眼圈发黑,看着儿子的遗像喃喃自语,至今不敢相信儿子已经去世的事实。
今年65岁的邹新华是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人。
“叮铃铃……”4月8日下午3时许,邹新华的手机突然响起。乍一看,是一个武汉的号码。
以为是诈骗或者推销电话的邹新华选择挂掉电话,没有接听。反复几遍后,同样的号码依然在拨打。
意识到情况不对的邹新华接听了电话,对方告知是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家派出所的民警,邹康在光谷高新大道一家酒店已经失去生命体征。
“这时候我不相信是真的,依然认为对方可能是骗子。”邹新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挂断电话后,立即给正在云南丽江因身体不适休养的老伴儿胡瑞琼打电话,让她拨打儿子的电话,但是儿子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再也不能和儿子视频聊天了
在胡瑞琼的手机微信上,有一条4月7日晚上9时58分停止通话的记录,通话时长为20分47秒。
这是邹康与母亲胡瑞琼的最后一次通话。
再次回忆起儿子邹康的过往、4月7日晚上和4月8日的事情,胡瑞琼伤心的表情让人心痛。
1985年1月2日,邹康和妹妹先后出生,这对双胞胎兄妹给邹新华和胡瑞琼夫妇带来希望和欢乐。
大学毕业以后,邹康在武汉金融行业工作。3年多前,邹康到一家大型商业银行武汉分行光谷支行做客户经理。
努力工作的邹康先后荣获银行颁发的2022年最靠谱伙伴奖先进个人、2024年先进工等荣誉称号。2024年,邹康在武汉买了房,也谈了女朋友。
“我去年做了肺部手术,今年和弟弟一起在云南丽江休养,每天晚上9点多到10点多,儿子都会跟我视频通话,无话不说。”胡瑞琼说,4月7日晚上9时许,她和儿子邹康再次视频聊天,儿子坐在卧室的床上,前面放着凳子,凳子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儿子用电脑微信和她聊天,一起愉快地交流了股市、美国加征关税等话题,并说了4月8日需要早起赶航班去上海出差。
当晚9时58分许,邹康的电话响起,接听后告知胡瑞琼有同行朋友找他交流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出去一趟。
没想到,这竟然是母子二人的永别。
在胡瑞琼的手机上,还有从4月8日开始多次拨打儿子邹康电话和微信的记录,但是均显示没有接通。
“再也不能和儿子视频聊天了……”泪水在胡瑞琼的眼眶打转。
4月22日中午,极目新闻记者走进邹康的卧室,床铺整洁,出差时用的背包还在,每天都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也还在,但是已经无法再见邹康的身影。
如果当晚有人将他送到医院就好了
4月8日下午5时许,乘坐最近一趟动车赶到武汉的邹新华,从民警口中得到儿子邹康已经去世的消息。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上显示,邹康的死亡原因为猝死,死亡时间为4月8日上午8时40分。
邹新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查看了视频和其他记录后获悉,4月7日晚上儿子邹康离开住处后,来到光谷高新大道一家餐馆的包房和其他8位金融业同行喝酒吃饭、交流工作。4月8日零时许,醉酒后趴在桌子上睡觉的邹康被3名一起喝酒的同行送到餐馆附近的一家酒店的房间。
第二天早上7时许,有人给邹康打电话,提醒他不要睡过了忘记去出差,但是电话无法接通。
辗转联系上酒店的服务员,服务员打开房间一看,邹康一动不动,疑似失去生命体征。
酒店立即拨打了120和110,但是120赶到后确认邹康已经去世。
“我们后来与其他参与喝酒的8人沟通获悉,4月7日晚上有5人在餐馆一起吃饭喝酒。当晚9时58分许,有人给儿子打电话,说要一起交流业务。儿子赶到餐馆,一共是9人一起吃饭喝酒。”胡瑞琼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本来儿子是4月8日上午要和同事一起到上海出差,没想到酒后在酒店不幸去世。
“如果当晚就有人将儿子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就不会有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发生……”4月22日下午,再次说起儿子不幸去世的事情,胡瑞琼依然是伤心不已。
“希望通过我儿子的惨剧给全社会一个提醒,不仅喝酒要适度,而且醉酒后最好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不要让喝醉酒的人一个人独处。”邹新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正在与其他8人协商补偿问题。
现在每天早上5点半,邹康那部因设置有密码而无法打开、专门用于工作的手机,依然会准时响起闹铃。原来,邹康原定于4月8日早上乘坐8时许的航班去上海出差,因此设置了5点半起床的闹铃。为了让儿子的手机每天闹铃响起,胡瑞琼每天坚持给儿子的手机充电,她多么希望能够天天与儿子视频通话。
(文中人物姓名征得家属同意,全部为实名)
编辑:陈婉允
:极目新闻
推荐文章340岁男子应酬醉酒被送到酒店,第二天去世,一同喝酒8人都要赔偿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4月8日中午,邹康的父亲邹新华接到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派出所的电话,警察的话像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他:“您的儿子邹康已经去世。”
这一消息让邹新华瞬间陷入震惊和困惑,他无法相信,自己才和儿子有过电话,才看到儿子在微信视频中和母亲聊得开心,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失去他?
这一切的源头,追溯到4月7日的晚上。那天,邹康和母亲胡瑞琼像往常一样在微信上视频通话,母亲关心地询问儿子的工作,儿子则愉快地和她聊着股市和即将出差的行程。
临挂电话时,邹康告诉母亲,有个同行朋友邀请他去餐馆聊工作。胡瑞琼并未多想,毕竟,儿子工作忙,偶尔聚会是正常的。母子俩还说好了,等他下班后继续视频通话。
然而,这次视频通话竟成了母子最后的告别。那晚,邹康没有回家。随着酒局的深入,邹康喝得越来越多。酒局结束时,他已经醉得无法自控,趴在餐桌上不省人事。
同行的三名朋友见状,决定将他送到附近的酒店休息。凌晨时分,邹康被带到了酒店的房间,而他的生命,也在这一刻悄然止步。
第二天早晨,酒店工作人员去敲门,准备提醒邹康赶紧起床,却发现房间内的邹康已没有了呼吸。尽管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抢救无效,邹康的猝死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
死亡原因被初步确认是猝死,然而,这个结论并未让邹康的父母平静下来。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疑问和悔恨:如果当时能将邹康送往医院,而非让他一个人留在酒店里,结果是否会不同?
当接到警察电话的那一刻,邹新华完全没有准备好面对现实。电话中的话语像冰冷的刀子,刺入了他的心脏。他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儿子和母亲的最后一次视频通话,儿子说自己第二天要出差,母亲也关心地叮嘱他多穿点衣服。这一切,仿佛还发生在昨天,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永别?
邹新华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他想尽可能地联系到胡瑞琼,让她也知道这一消息。然而,电话中却传来了那种让人无法接受的消息。胡瑞琼已经在云南丽江休养,远在千里之外。
面对突然失去儿子的消息,胡瑞琼无法接受,她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她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这么年轻、这么有前途的儿子,会因为一场酒局突然离世。
当天中午,邹新华赶到了武汉,与妻子胡瑞琼一起接收了这一噩耗。面对空空如也的家,夫妻俩几乎失去了说话的力气。
邹康的房间仍然保持着他出差前的模样,桌子上放着电脑和文件包,床铺整洁,连背包也仍然在一旁。每一件物品,都像是活生生的记忆,提醒着夫妻俩那个活力四射的儿子曾经存在过。但此时,他再也无法见到他了。
邹康的猝死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邹新华开始反思,为什么那天晚上的酒局变成了儿子的噩梦。如果当时能把邹康送到医院,及时治疗,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
他开始不断地在脑海中回想着酒局的细节:那些和邹康一起喝酒的朋友,是否该承担一些责任?如果他们当时有更多的责任心,或许能够防止这场悲剧发生。
邹新华和胡瑞琼并没有马上放弃,他们开始寻求法律途径,想通过与那八个同桌的朋友协商赔偿来为儿子争取一些公道。然而,面对这件事,社会上的反应却不尽相同。
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讨论,纷纷表达自己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有的网友认为,成年人自己喝酒,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酒局的其他人并不需要负全责;也有网友认为,酒局中的朋友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特别是对于醉酒后的处理,朋友们应该采取更多的关怀和行动。
邹新华和胡瑞琼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社会讨论,毕竟,酒局上的每一个人都曾是邹康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并不是完全的陌生人。如果他们能在酒局后采取一些行动,至少把邹康送到医院检查一番,而不是把他一个人扔在酒店房间里,或许悲剧就能避免。
随着时间的推移,邹康的父母在寻求赔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事情远比他们预期的复杂。法律上,尽管醉酒后的处理应该由同行们负责,但他们的责任界定并不明确,这让赔偿谈判变得困难重重。
即便如此,邹康的父母并没有放弃,他们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为儿子讨回一个公道,尽管这无法让他们再见到儿子一面,但至少他们希望,这场悲剧能够警示更多的人,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蒙哥浅谈健康
——完——
参考文献:生活帮——男子应酬醉酒 被送到酒店 第二天被发现人已猝死 家属正与其他8人协商补偿
金羊网——40岁男子应酬喝酒后在酒店猝死,父亲:如果当晚有人送到医院就好了
本文标题:醉酒被送到酒店去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