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古人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政治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强品德教育,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大德。要坚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要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他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要教育引导学生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我国古代读书人历来有胸怀天下、匡时济世的志向,也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

本文标题:教育是什么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