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哪个朝代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181—234 年),字孔明生平事迹:
1.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
2.隆中对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市襄城区古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3.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 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成功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4.白帝托孤
至章武三年(223)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5.南征之七擒孟获
直至建兴三年(225)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一定兵源补充后,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6.北伐
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冬,诸葛亮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围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粮尽而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3、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今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今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兴八年(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今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地,魏军撤退。同年,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今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5、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司马懿,汉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于是宣王司马懿退还保营。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6、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宣王司马懿,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将怒。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
熟悉三国的朋友,估计都熟悉诸葛亮。鲁迅曾这样评价诸葛亮,“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其实,鲁迅只是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做出评价。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偶尔也会被人们挑毛病。比如,有人就将诸葛亮一生总结出来五句话:信错一人,跟错一人,娶错一人,杀错一人,看错一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先来说,信错一人。
诸葛亮信错了三国哪位大咖?难道是关羽?当年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似乎不是这位大咖。毕竟这个桥段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在历史上没有真实发生过。有一个桥段,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并且非常有名,就是失街亭,诸葛亮还挥泪斩马谡。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因此,马谡才是诸葛亮信错的大咖。
话说,马谡兄弟五人,才华出众,尤其是马谡特别突出。在荆州时,马谡就跟随刘备,后来调到诸葛亮跟前做事。平时刘备看他嘴皮挺溜,有些不着边际,但是诸葛亮看他挺对自己口味,就任他为参军,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诸葛亮看他参军做得比较称职,想让他单独带兵锻炼一下,所以,让他做先锋官去守街亭。不料,马谡没有听诸葛亮的话,将大军驻扎在山上,让魏国大将张郃切断水源,造成街亭失守。为了执行军令状,诸葛亮流着眼泪,将马谡斩了。这时,马谡只有39岁。
要说诸葛亮跟错一人,我们都会想到刘备。没错就是他。
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是在历史上并非如此,刘备对诸葛亮一直存有戒心。比如刘备带兵取西蜀,以及夷陵之战的时候,都没有带诸葛亮。后来,镇守荆州的时候,让诸葛亮留在荆州,但是将大权放给了他的二弟关羽。因此,很多人都觉诸葛亮跟错人了。
其实,我们回头想一想,如果诸葛亮不跟刘备,还能跟谁。难道跟曹操或者孙权吗?当时,曹操已有众多谋士,连曹操都精通谋略和兵法,再说曹操集团的班子基本都打好了。孙权这边也是一样,父兄为他铺好了路子。诸葛亮跟了刘备,虽然刘备对他有戒心,但是谋略上基本都听他的。如果跟了曹操或者孙权,有可能什么都没有,甚至都没有说话的分量。
说诸葛亮娶错一人,那就是他的妻子黄氏。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伟。放到现在,就是一个大帅哥,帅哥娶美女,这是正常现象。比如周瑜帅哥娶了小乔美女。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娶美女,而是娶了相貌丑陋的黄氏。对于诸葛亮妻子的姓名,在《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后人流传说黄氏的真名叫黄月英。所以,有人认为诸葛亮娶错了妻子,其实诸葛亮娶黄月英,主要是看她知书达理和家世背景比较好。
尽管诸葛亮祖上是做官的,但是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后来跟随叔叔生活,17岁的时候,叔叔去世了,面对生活,诸葛亮无依无靠。当时刚好,荆州名士黄承彦看上他的才华,要他娶自己的女儿,说自己的女儿知书达理,诸葛亮一想就答应了。诸葛亮非常清楚,黄月英是有才之女,姨娘又是荆州之主刘表的妻子。有了这样的后台,以后在荆州就有立足之地。总体来说,诸葛亮的妻子不算娶错。
诸葛亮杀错一人,说的应该是魏延。
魏延从智谋到兵法,都是非常不错的。为人忠心不二,战功赫赫,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于耿直。魏延曾建议诸葛亮用奇兵在子午谷袭击魏国都城,可是诸葛亮没有采纳。对此,魏延十分不满,到处发泄不满,使诸葛亮深受不爽。
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因害怕魏延添乱,所以给杨仪和马岱留下遗言,让他们用计谋除掉魏延。果然,马岱斩杀了魏延,让蜀国失去一员猛将。如果魏延不死,蜀国到最后也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地步。
诸葛亮若看错一人,那就是姜维了。
诸葛亮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六出祁山北伐魏国,不料连连失败,眼看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苦苦找不到继承人。为了能够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选了才智过人、文武双全的姜维做继承人。最终姜维没有完成诸葛亮的意愿,并且客死他乡。
“人算不如天算”,虽然诸葛亮那么厉害,依然有犯错的时候。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人犯了错,只要改过就是好的。
本文标题:诸葛亮是哪个朝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