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岩位于浙江建德市南24公里处,是一处佛教文化和秀丽山水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第一天然立佛”而名闻遐迩,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进入景区,一潭溪水呈于眼前,晶莹剔透,碧绿如玉。


  “江南悬空寺,悬妙山水间”。


  远处山峦起伏,一尊天然立佛立天地之间,雄伟壮观。


  大慈岩海拔586米,主峰险峻、挺拔、雄伟、奇峭,外型酷似一尊惟妙惟肖的天然石佛。它总高度达147米,头部高41.3米,肩宽60米,五官清晰,形象逼真,未经任何人工雕琢,构成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自然景观。


  经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专家考察鉴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天然立佛,故称“中华最大天然立佛”。


  因大慈岩的主要景点都在山顶几个山峰间穿梭,最佳游览线路是乘索道上山,步行下山。一可节省登山体力,二可就近观赏揽车周边山崖花植景色。当然对于体力强劲或登山者来说,选择全程步行,更是一种挑战和体验。


  乘索道揽车,十分钟便已到达山顶,回望溪潭,已在脚下。


  继续沿山道上行,一边岩壁高耸,一边悬崖峭壁,行在此间,如入云端。


  “悬空寺”,镶嵌于悬崖峭壁的空中寺庙。


  在大慈岩主体山峰上,有众多悬空寺庙,它们一半凌驾悬空,一半嵌入岩腹,奇险壮观,与山西恒山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故称为“江南悬空寺”。


  据载,元大德(1297-1307)年间,大慈岩开山祖师莫子渊,遁梦意从临安至此,琢石为佛,依崖建寺庙,大慈岩“江南悬空寺”便因梦而生。


  悬空寺上方的巨岩,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伟岸壮观,且形状奇特,此岩有如一尊仰天长啸的“山神”。


  “摘星楼”,高耸入云,喻示星星随手可摘。


  此岩有如一只巨鸟,昂首挺立。


  “悬空寺”,最佳拍摄点。


  层层叠叠,立于山悬,宏伟壮观。


  其实,从寺庙规模数量、房殿容积大小而言,大慈岩悬空寺,一点不亚于恒山悬空寺。


  遥想当年,诗仙李太白为恒山悬空寺留下“壮观”两字,且多加了一“点”,现如今咱也来个三点的“壮观”,以示赞美惊叹。


  赞叹之余,沿峭壁继续上行,绕至另一山头。


  另一山峰上的“双面弥勒佛”,金光闪闪,“笑口常开”。


  走空中云梯,至另一山头。


  人在峭壁走,如在云中行。


  估计恐高的朋友,腿会发软。


  远处山头为主峰,大慈岩最高峰,空中栈道缠绕山巅。


  行至“玉华湖”,一个位于高山之巅800多米长的的天然湖泊(溪潭),其水从谷中流出,清澈晶莹,湖的一侧建有“观音殿”。


  真所谓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高山之巅竟然有这么大的湖泊,神奇大自然。


  继续上行,穿过一个方形山洞。


  一块天然巨岩,人从岩下过。


  从岩下外望,刚才“”弥勒佛”峰,已在遥远的对面。


  穿过“天门”,已是“地藏王菩萨殿”下,高山之巅的一块平地。


  旁有一颗720多年树龄的银杏,伟岸挺拔。


  银杏树上方,便是大慈岩的最高峰,主殿寺庙地藏王大殿,依山建于高3米、长60米、宽20米的巨岩洞穴中,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悬空,奇险壮观。


  殿的右下方,有一泉池,上方山悬刻有一个大大的“佛”。


  大殿下方平台右前方沿山体建有一条长长的玻璃栈道,下面是万丈深渊,上面是悬崖峭壁,可体现人在空中行的惊奇感觉。


  在平台下滑道旁,有条直通山脚的步道。


  沿步道一路下行,沿途风光无限。


  道旁“半间”亭,亭中闲坐,远眺山色美景。


  一路下行,溪瀑相伴。


  “长谷溪瀑流”,潺潺灵动,悦耳动听。


  溪潭泉水,晶莹碧透。


  步行不足半小时,已到山脚原点。


  再次回到山脚溪潭,那“悬妙山水”已是变了色调,时空也。


本文标题:建德大慈岩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