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墟穴

  丘墟穴,胆经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丘墟据历代针灸文献记载,丘墟穴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等。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症状

  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

  ★ 使头脑清晰的指压法:先将肌肉放松,一边缓缓吐气一边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还有采用“足三里”打击法也很有效。先深吸一口气,用手刀击打的同时将气吐尽,如此重复10次,头脑便能清晰。

  ★ 使自己能承受不幸指压法: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手掌劈打,如此重复30次。其次是指压除去神经衰弱的“神门”。“神门”位于手腕关节手掌侧,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以上的指压法只要有始有终进行,则能收到除去头脑的疲劳,恢复精神的效果。

  

  丘墟穴 Qiū xū

  〖取穴方法〗位于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在趾短伸肌起点;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

  〖人体穴位配伍〗 配昆仑穴、绝骨穴治踝跟足痛;配中渎穴治胁痛;配大敦穴、阴市穴、照海穴治卒疝;配日月穴、期门穴、肝俞穴、胆俞穴、阳陵泉穴、腕骨穴治黄疸、胆道疾患。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胆经原穴。

  〖穴义〗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脾土为空虚之状。

  〖名解〗

  (1)丘墟。丘,土堆或土坡也。墟,故城遗址或废墟。丘墟名意指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的脾土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悬钟穴降行而至的水湿风气,在风气的吹刮下穴内脾土为空虚之状,只有皮骨而无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2)胆经[1]原穴。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性寒凉,为胆经风气的生发之源,故为胆经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缩合冷降并下行足临泣穴。

  〖功能作用〗生发风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本文标题:丘墟的准确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