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Budapest) 是匈牙利首都,也是主要的政治、商业和运输中心,人口约170万(2022年)。城市坐落在多瑙河(Danube) 中游两岸,位于匈牙利平原和喀尔巴阡山(Carpathian Mountains) 之间,处于欧亚大陆交通线的十字路口。


  ?布达佩斯是欧洲著名的古城,始建于1247年(南宋中期)。起初位于多瑙河西岸的布达(Buda) 与东岸的佩斯(Pest)是隔河相望的两座城市,经过 600多年的发展,于1873年(清中末期)布达与佩斯合并成为一座城市。


  ?布达佩斯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被誉为“多瑙河明珠”,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城市。


  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是世界城市景观中杰出的典范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佩斯最主要的历史遗迹都集中在多瑙河西岸海拔167米的布达城堡山上,有罗马城市风格的遗址和哥特式的建筑。可以说,布达城堡山的历史就代表了布达佩斯的历史。


  布达古城依山而建,长约1500米,宽约500米,处于河岸台地和山坡之上,地形奇特,风光别致。


  布达城堡(Castle of Buda) ,又称布达王宫,位于布达城堡山南侧,临多瑙河,始建于1247年(南宋中期)。当时,是匈牙利国王为了抵御西征的蒙古帝国而兴建的防御建筑。城堡只有三个城门可以通行,易守难攻,蒙古帝国消亡后,又被改建为哥特式王宫。


  1541年至1686年期间(明末清初),奧斯曼土耳奇帝国统治布达、佩斯地区,布达城堡被用作军营和清真寺,以致长年失修。1686年,哈布斯堡王朝击溃土耳其军队时,城堡又毁于战火。布达城堡于18世纪得到部分重建,至19世纪中期后得以修复并有扩建。


  宫门立柱上展翅飞翔的雄鹰是传说中的神鸟“图鲁尔”,鹰爪抓着一把“阿提拉之剑”,据说有征服世界的神力,是1896年为纪念马扎尔人(匈牙利人)迁居布达1000周年的雕塑。传说当年匈牙利人来到这里,就是“图鲁尔”在前面飞翔带路。


  布达城堡大部分建筑属于巴洛克风格,共拥有860间宫室,是一组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庞大建筑群。


  御花园中的马加什喷泉。喷泉后是一组国王马加什(Marta’s) 带领众人的狩猎雕塑,有当年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顶端是马加什的猎装塑像。雕塑表现出这个“最东边的西方国家”具有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特点。


  如今布达城堡已经成为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和塞切尼国家图书馆。馆内各种珍藏和城堡精美建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入口处,两座分别命名为“战争”与“和平”的雕塑分列左右。


  在“战争”雕塑的顶部有一个戴头盔的天使吹响号角,下方是一名获得胜利的士兵将失败者持有短剑的手踩在脚下,旁边还站着一名具有游牧民族穿着和发型的匈牙利古代武士。


  在“和平”雕塑的上方有一个拿着橄榄枝的天使,下方是从战场上获胜归来的父亲与家人久别重逢,象征着和平来之不易。


  博物馆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藏品,展示了布达佩斯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匈牙利民族的文明历程。


  博物馆内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


  布达佩斯的历史悠久。


  ?古代时期:早在公元前1世纪(西汉中期),古罗马人在布达地区建立了军事要塞,成为罗马帝国最北部的边界之一,标志着这一地区文明的开始。


  中世纪时期:9世纪末(唐末期),马扎尔人(Magyarok 匈牙利人的祖先)来到这里定居。1241年至1242年(南宋中期)蒙古金帐汗国的入侵重创了这一地区。至15世纪(明中期)城市得到重建,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艺术文化中心。


  有一种说法: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裔,但据考证,马扎尔人(也称匈牙利人)和匈奴人在历史上有各自独立的发展轨迹,没有直接的联系。匈奴人或匈人(非匈奴人)主要在公元4-5世纪之间进攻欧洲,而起源于乌拉尔山南部的马扎尔人在欧洲活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9世纪,两者存在几百年的时间断层。


  ?语言文化上,马扎尔人的语言属于芬兰-乌戈尔语系,与突厥-蒙古语系没有直接联系。


  ?此外,现代匈牙利人只有不到10%是古代马扎尔人的后裔,而大部分人是与周围斯拉夫等民族的混血。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1526年(明中期)匈牙利王国战败于奥斯曼帝国后,布达和佩斯及周边地区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近150年,这期间城市遭到破坏,人口锐减,经济衰退。


  14世纪末、15世纪初人们穿的皮鞋。


  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匈帝国时期:1686年(清初期)哈布斯堡王朝夺回布达和佩斯后,开始城市重建和文化复苏。至19世纪,布达和佩斯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1873年布达和佩斯合并,并被确立为匈牙利王国(奥匈帝国的一部分)首都,与维也纳享有同等重要地位。


  1686年布达和佩斯的地图。


  1872年布达与佩斯合并前的地图。


  匈牙利国王王冠及权杖。


  城堡里使用的1830年代英国制造的印刷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战败,战后帝国解体,匈牙利成为独立国家,布达佩斯继续作为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至1945年苏联发动布达佩斯战役,是欧洲战场上的一次重大战役,在市内发生过激战,布达佩斯市区和布达城堡都遭受重创,


  战后布达佩斯再次重建。但出于意识形态的目的,政府拆除了布达城堡中很多历史建筑,直到50年代成立了特别复兴委员会,才逐渐修复。


  博物馆内保留有匈牙利国王的会客厅。


  从展厅下楼梯,是原样保留的城堡地下取水系统。


  博物馆内保存完好的城堡小教堂。


  从小教堂的彩窗远望多瑙河两岸景色。


  博物馆外,城堡大院里有供游人观赏的古装骑士。


  王宫旁的桑多尔宫,如今是匈牙利总统官邸。大门口有两名卫兵。


  从城堡远望布达城


  城堡区的地下有很多处人工洞穴,这些洞穴形成了复杂的隧道网,其中一部分开放给游客参观,称为“布达城堡迷宫”(Labyrinth of Buda Castle) 。


  这些洞穴的挖掘时间很早,有的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洞穴具有各种用途,可作为逃生途径,或战时的避难所,酒窖,有的地方还辟为贵重物品(如黄金、宝石等)的储存区域。


  洞穴在二战中曾用作战时医院,在隧道中设立治疗室,曾为数百名士兵提供了战伤救治。


  二战期间城堡被围困时也曾作为民众的避难场所。


  在隧道中有很多历史人物的雕塑,向游客介绍历史故事。


  可能还有更多的秘密保留在迷宫里。


  在城堡区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位于城堡山的马加什教堂 (匈语Martas Templom) ,也是城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教堂原本是布达圣母教会,后因马加什国王在此举行婚礼而改名。教堂也是匈牙利国王加冕之处。


  教堂建于1255年至1269年(南宋末期),为新哥特式建筑风格。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占领期间曾遭毁坏,后被用作清真寺。教堂此后经历过多次重建,现貌完成于1874至1896年。


  教堂的一个尖顶上站着一只黑色的乌鸦,嘴里叼着一枚戒指。传说马加什国王在执政期间有人想用毒戒指暗算他,却被一只飞来的乌鸦把毒戒指叼走。乌鸦救了国王,从此乌鸦在匈牙利就成了吉祥物。


  教堂西大门两侧有一高一低不对称的两座尖塔,一侧为高达80米的白色哥特式石造尖塔,另一侧为较低并有四个角楼的贝拉塔。


  高塔的细部。


  教堂的屋顶镶嵌着彩色马赛克,色泽亮丽,蕴含了匈牙利民俗、新艺术风格和土耳其风格等多种元素。


  教堂旁是三位一体广场(也称圣三一广场),因广场中央一座建于1713年(清中期)的三位一体雕像柱而闻名,这是18世纪幸免于黑死病的当地民众兴建的。雕像柱后面是建于18世纪初的旧市政厅,


  这是传统欧洲城市中最常见的三位一体柱,即圣父、圣子、圣灵一体来抗击黑死病。柱上雕刻有圣父、耶稣、十字架等,做工极为精致。


  漁人堡(Fisherman’s Castle) 是一座新罗马(中世纪早期)风格的观景台,位于多瑙河畔的城堡山,修建于1895年到1902年之间。二战期间,渔人堡近于毁灭,战后1947至1948年得以修复。


  中世纪时,这里曾是布达城渔民守卫值勤的地方。20世纪初,渔民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建成了这座用于防御的城堡。


  ?


  渔人堡造型别致,具有中世纪风格,由7座塔和连接它们的回廊组成,代表7个马扎尔人部落在896年定居在这块土地上。


  从观景台可以看到多瑙河、河对面的佩斯、城堡山和沿河景色。


  广场上的青铜雕像是匈牙利第一位天主教国王圣·斯蒂芬(King St. Stephen’s statue) ,他是匈牙利国的建立者(于公元1000年加冕)。


  由于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如今这里是民众休闲散步的场所,也是情侣们最喜欢约会的地方。


  渔人堡紧邻马加什教堂,在城堡山上构成颇为壮观的景象。


  登上城堡山可以走路和乘车,还可以乘坐厢式小缆车。这种双向缆车运行距离不到百米,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单程。


  ?缆车于1870年开通,车厢依然保留着开通时的样式。这两个木制车厢还有各自的名字:“马格丽特”和“加勒特”。


  穿过城堡山的公路隧道。


  城堡区的建筑保留了传统风格,色彩淡雅、舒适。


  老城共有四条平行的主要街道,两旁是维护完好、整洁的民居。


  老城也有醒目的商业建筑,为游客提供服务。


  居民区里有温馨的景致,为生活添彩。


  老城里不多的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互衬托。


  多瑙河旁的餐馆吸引着各方来客,别有一番热闹。


  塞切尼链桥(Széchenyi chain bridge) 横跨多瑙河,连接布达和佩斯。链桥始建于1839年,至1849年正式完工。1899年确定以建桥的主要资助者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Istvan Széchenyi) 的名字命名链桥。


  在布达佩斯横跨多瑙河的桥梁有9座,塞切尼链桥是建成的第一座,也是最壮美的一座。


  链桥由英国工程师威廉·提尔尼(William Tierney) 设计,是以链索为骨架的三孔铁桥,长380米,宽17.5米,两座桥墩之间相距203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


  矗立在两岸的桥头堡是两座高大雄伟的石砌凯旋门,拱门雕饰精美,配以稳重的基座,显现出古典欧洲的王者之风。


  凯旋门上的雕饰细部。


  桥头两边各雄踞一座气宇轩昂、翅首远望的石狮,象守护神日夜护卫着大桥。


  链桥如同一座舒展的艺术雕塑,与布达的城堡、佩斯的商埠匹配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在二战期间,链桥曾被德军炸毁。战后于1949年重建。2001年,匈牙利特技飞行员彼得·柏森耶(Peter Besenyei) 成功的以超低空飞行从链桥下穿过,为大桥增添了新的记录。


  望向对岸佩斯,最高的建筑是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Basilica) ,又名圣·伊斯特万大教堂(Szent Istvan Bazilika),是布达佩斯最大的教堂,建筑特点是中间的圆形穹顶和两侧的两座尖塔。


  对岸佩斯的另一边是匈牙利议会大厦,建筑风格为新哥特式。大厦于1902年正式投入使用,100多年来一直是匈牙利全国最大的单体建筑,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多瑙河(法语: Danube) 是欧洲著名的河流,其中游自北向南从匈牙利以及首都布达佩斯中间穿过。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长度仅次于伏尔加河),全长2850公里,起源于德国西南部,流经中欧和东南欧10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多瑙河航运发达,沿岸有100多个码头,是沿岸国家的运输大动脉。


  在布达佩斯以及沿多瑙河有许多景区,各种游船往来频繁。


  布达佩斯是多瑙河沿岸城市中最美丽的城市,不愧为“多瑙河明珠”。


  2024年9月


本文标题:Budap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