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鱼多少钱一斤
我是一条爱飞的红尾鱼
文/图 肖双来
没有道理的爱你,
沒有道理的想你,
这种感觉到来的不可思议。
没有云儿的风里,
没有月儿的夜里,
你的湖面平静如昔。
我是一条爱飞的红尾鱼,
我漂浮在这寂寞城里,
我忘记了自己,
紧紧拥抱你给我的那片涟漪。
我是一条爱飞的红尾鱼,
我轻轻跳进你的怀里。
我自由的游弋,
寻找着自己,
渴望的那片天地。
红尾鱼,又称红尾巴吊、红尾巴梢和尖嘴,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因其鱼尾翼一半为白色,一半为红色而得名。又因其肉瘦少脂肪,肉质银白细腻口味地道,是待贵宾的上好美味佳肴。不知何年何月,如我一样,飞到了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里。
说到红尾鱼,我就想起了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那个红薯干当主粮的时代,那个大块青海盐一毛七一斤的时代,我有幸生活在这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上沒有吃的,就去河里觅食。那时候三只眼的渔网,家家户户都有。头天下午五六点钟,大家将渔网下到河里,第二天早上六七点钟,人们将网收起,银白色的小白条挂满了渔网。我们将鱼从网上一条一条摘下来,用剪刀破肚去内脏,除鱼腮,回家用青海盐块淹制二十分钟,便用温火将淹制的鱼炕干,一条条炕干的鱼,便成了我小时候的主食。
上学后,我知道了淡水河中的四大名鱼——鳊白鲤鲒。鳊鱼又叫昌鱼,因“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而得名;白鱼又叫翘嘴白,因其下嘴唇比上嘴唇多出一点而得名,这种鱼攻击性较强,是鱼类的“杠精”,见谁都咬,俗称江湖鱼类“杀手”;鲤鱼适应能力强,长江、黄河均可生存;鲒鱼又叫鲒花,因自身体表多刺,但从来不说别人“一身黄毛衣”,自保意识较强,所以一向稳重,一般生长在半斤左右。
参加工作后,我分管了五年水产养殖。坑溏养鱼、库汊养鱼、网箱养鱼,我成了养鱼的行家里手。我养过白鲢、红鲢,我养过草鱼、鲤鱼,我还养过昌鱼,那时候的鱼成为我的主食。早上一碗鱼汤,一份小油馍;上午煎炒条鱼,一杯小酒酣畅;晚上下点面条,浇点鱼汤下肚,那是令神仙向往的日子。因为养鱼,让我上通领导,下遇百姓,回忆那段日子,让我学会了做人处世的道理。我知道鱼类喜欢群居,鱼一次产卵多少个,这些卵成鱼后就为一群。投放鱼苗时,一网兜下去,这一网兜鱼就是一群。这群鱼自己可以结伴而行,绝不允许其它鱼进入,有擅自闯入者,群起而攻之,直至咬死,鱼也懂得合群呀!鱼可以有婚外恋,可以有情人,也允许第三者插足,但是必须公开,绝不允许地下活动。如果不公开,不让外鱼知道,其他鱼就会认为你“干私活儿”,必会将你清除异类,这与高智商的人类截然不同。
初识红尾鱼,大概有十六七岁。记得有天中午,四哥带我一起炸鱼。四哥从小慧眼识鱼,在丹江库区可是小有名气。我俩远远地站在半山腰,看浪花朵朵。不大一会,四哥说:“鱼来了!”我问:“在哪里?”四哥说:“你看,从鹰家鼻那里过来。”我顺着四哥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河里有鱼接连打着鱼漂,慌里慌张地向我们这边奔来。四哥说:“说不定今天能弄到好鱼!”于是他舍急慌忙地飞奔下山,跳上渔船,快速将船划至河中间,左扔一包炸药,右扔一包炸药,两包炸药下去,河面上漂满了鱼。四哥一网兜一网兜将鱼从水中捞起,满满的船舱里尽是鱼。将船驶向岸边,把鱼装进麻阁编丝袋内,挑起担子,扁担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回到家中,我帮四哥抬秤,妈呀:二百多斤!四哥说:“这些是鲢子,五毛钱一斤,开膛好,明早卖给鱼贩子。那几条是红尾巴吊,咱放红薯窖里,今晚吃一条,剩余的你明早起个早,上街上找找熟人送给人家,快毕业了,去个好学校教书。”就是这几条红尾巴吊,毕业那年,我去了中学教书,与我一界同学和师兄师姐们全部分在偏远的小学教书。红尾鱼成了我的贵鱼!
红尾鱼比较清高,傲气地很,从不结较其他鱼类。它生活的环境要求苛刻,不掺杂一点杂质;它喜欢流水,越有流水越逆行而上,有点百舸争流之感;它食材讲究,喜欢吃游动的生物,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生物从来不吃,腐败的、变质的,从来不放在眼里;它爱情专一,往往结伴而行,从不跳出自己圈子交异性朋友;它性格孤僻,如果发现自己在本群中有异议,它往往择居而从,有“孟母三迁”之德;它注意养生,常会露出自己的“小蛮腰”,引起同伴眼羡;它喜欢上进,鱼不服我,我不服鱼,鱼敢欺我,我必欺之。
这就是我喜欢的红尾鱼,我是一条红尾鱼,我不想让自己成为“渔人”的食材,我将自己化身为一条会飞的红尾鱼。
本文标题:红尾鱼多少钱一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