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阴历的七月十五,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又称为“盂兰盆会”,而民间世俗称“七月半”。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

在儿时的记忆里,每年的七月半都会在运河里放荷灯。这个习俗最初是用来普渡水中落水鬼的,因武宜运河,孟津河在我们这儿交汇形成“丫”字形,丫河村因此得名。这里处于水上交通的要塞,以前经常有各种船只由于不同原因而造成人身伤亡,周边的民众每年七月半都会放河灯普渡祭典他们。从而形成了一种风俗流传至今!

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风俗被搁置起来了,在前二年,在村民的自发组织和村委的支持下放河灯又提上了日程,而且办的有声有色。

今年的8月15号,正巧是农历的七月半,在一个礼拜前,几个村民小组的老一辈艺人们就忙碌起来了,扎彩荷莲灯。

时至今日,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放入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祭典先人,寄托对亲人的绚怀之情,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

中元时节遍野雾,

泪水化作思亲雨。

眷念故亲情俱伤,

万般思絮无处藏。

点一盏河灯,闪闪烛光,是我们想对天堂亲人诉说的语言!

点一盏河灯,引领亲人,走过一座座桥,照亮回家的路!

点一盏河灯,载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祝愿!

又是一轮中元月,

万千哀思祭亡灵。

众捧荷灯照天路,

点点金光映运河。

飘远的不只是一盏盏荷灯,远去了的还有一双双泪眼和心中的牵挂!

飘远的不止是一盏盏荷灯,带走了对往事的回眸。

火里莲花水上开,

乱红深绿共徘徊。

盏盏荷灯托尘音,

逝者安祥生者康!

中元节放河灯,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祖先对自己对家园对民族的一种特殊寄托和情感。好的民俗应该被流传下来,让其在时代文化结合的过程中焕发新的荣光!愿家乡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世珍宝发扬光大!

美仑花灯运河游,

丫河新貌呈祥和。

欲把丫河比银河,

众人皆欢齐建设!

本文标题:放河灯是什么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