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是广东省汕尾市辖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西距广州290千米、距深圳197千米,东距汕头180千米,水路至香港81海里,水陆交通便捷,是粤东地区陆上交通要津,总面积1312.09平方千米。海丰取义于“南海物丰”,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中国13块红色根据地、海陆丰革命老区之一。


    海丰是革命先驱澎湃的故里。海丰县的红宫、红场旧址是古名明代学宫、社仓,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民南路中段,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以彭湃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主要由红宫、红场组成,红宫为五进院落式布局大成殿是红宫主体结构;红场西面与红宫相邻,大门门额上浮塑“红场”两个大字,为彭湃手书。海丰红宫、红场旧址遗存有日文教科书、海丰县总工会印戳、中国共产党党旗等。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是中国大革命时期彭湃领导海陆丰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3月4日,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10月,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的领导及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配合下,海陆丰人民举行第三次(继4月、9月二次武装起义之后)武装起义,成功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学宫(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成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11月18日—21日,在学宫(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召开了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工农兵代表311人,大会上彭湃做了报告,并且决定把学宫改为红宫;11月21日,彭湃指示在东仓埔兴建红场,用以举行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经过连续10昼夜突击施工,兴建了红台和红场大门;12月1日,海丰人民在红场(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举行了五万多人参加的庆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彭湃、董朗、颜昌颐、刘琴西、杨望等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1928年1月5日,董朗、颜昌颐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叶镛、袁裕、徐向前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部队与海丰工农革命军在红宫、红场(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会师。


    海丰彭湃烈士故居,坐落在广东省海丰县城龙津河畔,是一座清末仿西式建筑,为当地大地主的家庭。彭湃1896年出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私塾生活。然而,就是这里,孕育出伟大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一门为党为革命献身的七位英烈。也是在这里,出了一位不忘初心的时代楷模、彭湃之子彭士禄。


   彭湃早年留学日本,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回国后为了宣传革命,深入农村帮农民,还烧了自家田契,点燃农民运动高潮。先后创立海丰、惠州、广东省农会,並任主要领导。1924年彭湃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首任所长,被毛主席誉为“农民运动大王”。1928年冬,彭湃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农委书记,转至上海工作。1929年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饱受酷刑,仍坚贞不屈坚持战斗,向党组织报告狱中情况。被捕第六天,这位放弃荣华富贵,一心为党为劳苦大众的英勇战士,在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被秘密杀害,献出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


本文标题:海丰县属于哪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