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中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


  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按摩疗法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增强性活力的指压法等。


  委中穴


  位置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穴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腘中,郄中,血郄。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降后归于此部,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委阳穴。


  穴义: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解剖: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操作: 直刺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注意: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一般情况下不应当直接选择直刺,虽然委中穴一般较深,但是应当先探查(触摸其搏动),然后可以选择稍稍外移一点后直刺。


  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


  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主治


  ① 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 腹痛,急性吐泻。


  ③ 小便不利,遗尿。


  ④丹毒。


  注意事项


  委中穴的委中刺血纯属泻法,临床应用治分虚实寒热,实热证宜取。虚寒证当忌。操作必须熟练轻巧恰到好处。体位多取俯卧位,对于急性腰扭伤或下肢疗毒瘀血疼痛较剧者,或采用站立位。


  委中刺血法放血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约l-5毫升,色浓紫者以转红为度。若出血太多或本为血虚之体,可导致气随血脱。另外,误伤腘动脉或腘静脉引起血肿,易致感染,实为针家之戒,临床上不可貌然,对于体质素虚、精血不足、病久体衰、孕妇、贫血、一切虚脱之症和习惯性流产、失血、易于出血的病人禁用。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主治腰痛: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


  主治便血: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主治便血。


  委中穴治疗腰背疼


  腰酸背痛作为一种常见的亚健康形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发作时按摩一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症状就会缓解。


  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疼痛的要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它位于膝关节后侧,也就是腘窝处,腿屈曲时腘窝横纹的中点。


  中医学认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按摩委中穴的具体方法如下:


  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委中穴,连做20—40次。


  3、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4、摩手至热,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本穴,连做30次。此外,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点到5点,在这段时间刺激委中效果更好。


本文标题:委中的准确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