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16时27分人们迎来今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意为“开始”;春,象征温暖。


   立春之时,万物开始复苏,一切更生,大自然生机勃发。春风也被叫做东风,东风携带着暖湿气流,从东南沿海吹向内陆,气温逐渐回暖,但这主要是针对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仍是冰天雪地。但立春已至,春天就有了盼头。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东风送暖,大地回春;蜇居的虫类慢慢苏醒;河面的冰逐渐融化,鱼虽然能开始游动,但是没被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着一般。古人十分重视这个象征着春季开始的时节,有迎春、贴春、打春牛、咬春、踏春、游春、躲春等等各种习俗。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从魏晋南朝时代起,人们迎春食春饼。


   《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啗秦饼、生菜,帖‘宜春’二字。”


   今年是“无春年”。什么叫“无春年”?简单理解,就是按农历年来算,正月初一到除夕这个时间段内,没有“立春日”。2024年的立春日是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腊月相当于农历的十二月);而今年的正月初一是在2月10日,所以立春并不在这一年当中。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清流城关立春习俗


   古时清流的立春有大如年说,因为是一年之始。立春这天,县官要恭行迎春大典,摆出旗锣、凉伞等全副执事,极为严肃庄重。最前面是穿着整齐号服的差役,手执标志着县官独有的旗帜,鸣锣开道。随后是长号手和一对对大红朱漆描金,写着“肃静”“回避”“清流县知事”的牌匾,一对金爪,一位农民手执杨柳枝头,牵着一头披红桂彩的大水牛,几对手提金棍、大板的亲勇,知事穿着长袍马褂,乘坐虎皮献轿,由卫队簇拥,鸣锣吹号,徐徐行进。所有绅士和属员都在东门桥头恭候迎接。向东摆设用大红毛毯铺着的香案,点燃特制的避风大烛,燃烧寿香,具备三茶子酒及各种供品。案边铺着专供知事使用的拜垫,后面是其他官员部属和地方绅耆的拜席。典礼开始,鸣号炮三声,由礼生司仪赞礼。知事就位后,其余人员各就各位,鼓乐齐奏。县知事卒众焚香、奠酒。朝东行三跪九叩首的迎春大典,礼毕。县知事手执柳条,牵动牛绳,轻甩三下,以表重农亲耕。之后,在花炮声中,列队回衙。沿街居民,家家户户焚香放炮,恭迎恭送。县知事回衙升坐大堂,接绅士及部属列队参见,祝贺春福。受礼罢,相邀较有地位的人进入后堂叙坐,略进茶点,然后告退,大典方告结束。(李升宝/文)


  清流客家人立春习俗


   春节写春联、贴春联。立春,也叫交春大日就有写春单、贴春单的习俗。春单多以四字一句格式书写在一张红纸条幅上,如“春色宜人”“春阳开泰”“迎春接福”“春到我家”“春到福到”。


   交春之时,在大门上贴“春”字,在厅堂贴春单,以表迎接春神。立春时节一般在“农历年”的前后。立春在过年之后称作“年里春”,立春在过年之前称作“年外春”。客家人每年都有接春的习俗。


   交春之时,将绿色的芹、葱、蒜、甘蔗等果蔬摆列于厅堂,家家户户点燃香烛,鸣放鞭炮相迎,名曰“接春”。立春时刻一到,风就是春风和煦,水就成春水初生,表示春天到了。(邓煌生/文、图)


   2024-02-04


本文标题:今年什么时候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