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是哪个省的简称
【2017.3.23】说文解字第98天:
“蜀”(shu)字是个不大常用的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仅用作中国四川省的别称。如有名的“蜀绣”就是指四川刺绣,而所谓的“蜀都”即为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市。即使是在古代,“蜀”也多用作地名。
那么,这个字的构形又源于什么呢?它的本义该作何解呢?
【汉字溯源】
“蜀”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中的“蜀”字,看上去就像是一幅画,画着一只身子卷曲的虫子:上部是它眼睛突出的头,下部是其盘曲的身子。据研究,这种虫子是指所有蛾、蝶类的幼虫,即常说的“野蚕”。也就是说,“蜀”字的本义就是“野蚕”。
甲骨文
【字形演变】
发展至周代的金文阶段,“蜀”字上部表示“蚕头”的部分完全变成了一只眼睛的样子,下部原本卷曲的身子也被拉直了。整个字形,再也表达不出“野蚕”的本义了,于是人们又在其下加上了一个代表虫子的字符。
金文
秦代小篆阶段的“蜀”字,脱胎于其金文字形:上面的眼睛变成了横置的“目”字,下面代表“虫”的部分也进一步线条化了。
小篆
历经汉代的隶变与楷化,“蜀”字逐渐笔画化,完全失去了象形的韵味,而成为横平竖直的方块字。
隶书
【字义转化】
本义为“野蚕”的“蜀”字,何以会成为四川省的别称呢?这还得从四川的历史说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文中感慨道:“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他所说的“国”,指的是传说中的古蜀国;而所谓蚕丛,又称蚕丛氏(公元前800-前730年),是蜀国的开国君主,也是养蚕专家。传说他最早居住在氓山的石室中,后来见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江边的坝子很适宜桑叶生长,就率领部族——羌族从纸山迁居成都。
大力发展桑蚕业。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自乱朝纲。而在蚕丛的治理下,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勃兴,人民安定,实力已足以和周天子分庭抗礼。于是蚕丛乘机称王,建立蜀国。自此,蜀国以丝绸之邦而光耀史册。
约在公元前316年,古蜀国归并于秦,秦朝就在其属地四川设立了“蜀郡”,所以后世一直以“蜀”代表四川。
到三国时代,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著名的“蜀汉”政权,辖区为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范围要比古蜀国大得多,存在了四十多年。所以“蜀”也是“蜀汉”的简称,
在现代汉语中,“蜀”也常用作形容词,作定语。
楷书
本文标题:蜀是哪个省的简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