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谈及“初心”,不禁使我想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解读自《华严经》的部分经文。字面意思是,不忘记最初的那份心,这样才能够得到一份有始有终的完整。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坚定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
然而,何谓“初心”?其实,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铭记初心和使命,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初心”,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当然也是我们年少时笔记本扉页上精心描绘的人生理想。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她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
佛家讲五欲为:财、色、名、食、睡。其实人类的多数堕落也皆因五欲而起。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国家部委处长赵德汉被“财”所害,市委书记高育良被“色”所迷,公安厅厅长祈同伟被“名”所坑。而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摔跤女子吉塔因为不愿意再控制自己的饮食和睡眠,被“食”和“睡”所误,导致国际联赛上的失败。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怎么可以贪财贪色贪名呢?作为一名国家运动员又怎么能贪食贪睡呢?要么选择控欲,要么选择做一个普通百姓,鱼和熊掌必然无法兼得,贪欲的最终结果只有一条——不得始终。
想要始终,就得控欲!
这缤纷世界的诱惑太多太多,也不乏趋炎附势,蝇营狗苟之人,一味贪图享乐,丧失本心,最终也必然会导致一事无成。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点成绩出来,必然需要牺牲掉常人的享乐,所谓有一失必有一得,只有离开了欲望,不为外事所惑,才能够“方得始终”。
先贤庄子曾经为我们讲过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大意是有个叫庖丁的屠夫去为梁惠王宰牛,技术非常高超,已经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梁惠王看后非常惊讶,问他如何做到。庖丁说:“刚开始学宰牛的时候,我眼里看到的都是牛;三年后,我就能看到牛的骨骼了,十九年后的今天,我根本无需再看,而是直接靠着感觉就能轻松巧妙的将牛肢解。”庖丁为何能够如此之牛呢?皆因没被外事所惑也。庖丁本可以在杀三年牛后看到卖猪的发财便改行卖猪,也可以在遇到牛市不好时改行养羊。但他没做,因为他是一个专心致志的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在做一件事,才可以走到王室为大王宰牛。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却已经相当成功,只因他把一件小时做到了极致,未忘“初心”。
世上所有人都在拼命努力,而摘得终点桂冠的人却总是寥寥无几。仔细分析那些有成就者,大多都是在一件事上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有的甚至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事业的种类是无限的,如果左挑右拣,举棋不定,时光将会在选择之中蹉跎,最后终将一事无成。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坚持到底,谁说你干的工作就没有前途呢?当你看到其他行业充满诱惑,想改行的时候,就想想自己刚开始创业的初衷吧!如果当初没有看好,又怎会拼命也要踏入这个行业呢?只要一个人“不被五欲所迷”、“不被外事所惑”,相信他定能做到“不忘初心”,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为信用社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我想我们也理应“不忘初心”,务实怀远。摒弃物欲,才能守望幸福。奋斗吧!青年!记住当初的誓言,守住欲望的底线,抵住世俗的偏见,挺住征途的难关,才能“方得始终”,拥有五彩斑斓的明天!
本文标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