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万物都是有温度的,不管什么时候,都在释放着自己的温度。有了温度,生活才会温暖,才会温馨,才有感情。当我们失落时,同学的一句安慰让我们感受到了话语的温度;当我们生病时,父母焦急的眼神让我们感受到了目光的温度;当我们阅读时,唐诗宋词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我们身边这些有温度的点点滴滴,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请你以“温度”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 度
杜乐希
仍记起温馨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
一一题记
一日,找一物,打开一屉,瞥见角落里一双手工缝制的棉鞋,白底红面,略显陈旧,指尖触到灯芯绒面料的鞋面,冰凉凉,方才感觉到凛冬又至,没有温度。
不知制鞋人在那方可安好?记忆的闸门在倏忽间打开,我被狠狠的推了进去。
一米阳光斜射进方寸斗室,温暖同信风如约而至,一个调皮的女孩,扎着略显土气又有些稚气的羊角辫,光着脚跑跑跳跳。“外婆!外婆!你看我的竹蜻蜓会飞!”阳台上的老人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戴着老花镜,眯眼笑着,时不时的应和几声,“好啊,好啊!”说完,她继续拿起手中的粗针,弓着背,在一隅,一针一线,用顶针吃力地在白色鞋底一上一下,一阵猛烈的咳嗽声不得不让她停止。
小女孩用力拍了拍老人的背,“外婆,您干嘛这么累啊?现在是春天,不用缝冬鞋,陪我去外面放竹蜻蜓吧!”外婆喘着气,“我怕我老人家活不到那时候啦!”她用粗糙的手摸着小女孩稚嫩的脸蛋,小女孩随即钻进了外婆温暖的怀里打着挺。
我看的入了神,像当年一样。
不知过了几日,也许是熬了几宿,老人拿出她亲手缝制的棉鞋,“娃,快来试试吧!”小女孩看着那双慈爱的眼神和贴了创口贴布满老茧的手,心疼地、小心翼翼地吹了吹老人的手,“外婆,吹一下,就不痛了!”小女孩迫不及待地把脚套进鞋子里,拉着外婆跑到镜前,“真好看!穿着好暖和!”小女孩扑过去抱住外婆,老人身上的温度让小女孩永远忘不掉。
那个小女孩就是当年的我。
蓦然回首,我与外婆朝夕相处的日子仍历历在目,那双鞋的余温仍能触动着我。外婆,她用她的手背为我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的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我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外婆对我的爱早已化作一束爱的阳光,原来这就是我最想念的温度。
午夜梦回,那双布满沧桑又温暖的手悄悄地入梦,轻轻地抚过我的脸颊。她遥远却又熟悉的手带着千万分的爱意,温暖着我的整个寒冬…
温 度
陈涵颖
偷得浮生半日闲。翻开日记本,纸张已微微泛黄。看着曾经稚嫩的字体,一片梧桐叶书签掉了出来。阳光透来,斑斑驳驳的光点下,那手掌一样的书签宛如一件古董,轻轻地把它放在我的掌心里,凝视着,回忆渗入“手掌”的纹理……
恍惚间,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忆起奶奶的温度……
六月梧桐花,人常在
奶奶家门前有一棵非常繁茂的梧桐树。小时候,梧桐花开,奶奶总是抱着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淡淡的花中,奶奶双手飞快地择菜,一边哼着乡间歌谣。梧桐花不艳,颜色很淡,香味也淡,花香随风,飘到眼前,便仿佛置身与花海之中,有着可以渲染万物的力量。
我窝进奶奶怀里,奶奶用粗厚的手掌轻轻抚着我的脑袋:“是梧桐花又开了!”这怡人的温度化作了缕缕丝线,缠绕着我的每一个毛孔,每一寸肌肤,随着血液一起流动着……
秋风乍起,一纸梧桐牵深情
渐渐长大,回到小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总是踏着梧桐的花香赶来,又随着第一片梧桐叶的掉落离开。临别的几天,奶奶则会拉着我到梧桐树下捡树叶,然后做成书签。奶奶的手凉凉的,红红的,手上的青筋突起来,像梧桐叶上的叶脉一样。
“奶奶,咱们不要做书签了,您的手会冻伤的。”我心疼极了。她微微笑着,把做好的书签塞到我手里。我抬起头望向奶奶,我感受到书签暖暖的,感受到她充满关怀的眼神汇聚成一股暖流,汩汩而下,流淌、流淌……
春来发满枝,从此梧桐寄相思
如今,我早已成为大孩子了,学业繁重,慢慢开始有了心事。记得那一次,我放假回来小院,一人站在树前。阳光如潮水般涌泻下来,耀得梧桐树的芽儿都睁开了惺忪的眼。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奶奶仿佛知道我的心事,走过来拍拍我,淡淡地说了句:“在人生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它们就像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墙。但回首过去,那些只不过是人生中一块块的垫脚石罢了!”那朴实而温暖的话语,就像那漫漫长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一棵梧桐,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永远定格的时间,流连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的生命历程,充满了炽热的温度!
温 度
董欣怡
纵使寒风萧萧、飞雪飘零,脚下满是冰霜与荆棘,仍有爸爸一路同行、悉心呵护。爸爸爱的温度破我思想坚冰,抚我心头忧伤,共克时艰,温暖我心。
小时候,我是爸爸的掌上明珠,他竭尽全力给予我想要的一切。好动的我,蹦蹦跳跳的一路向前冲,爸爸寸步不离的紧跟着我;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我。在快要过马路时,爸爸从身后一把抓住我,用他那厚实的大手掌将我的小手攥在手心里,牵着我过马路。那手心暖暖的,极有安全感。
等我上小学了,爸爸也开始忙起来了,经常外地出差,但不管隔多远、有多忙,爸爸依旧牵挂着家、牵挂着我。每晚都会和我视频,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遇到不懂的题目,他总会在视频中,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给我讲解,直到我听懂弄透为止。每次与他视频,他总能敏锐的觉察到我的细微变化。一次,刚接通视频,爸爸便打趣道“哟!换了个新发箍,上面还有两个小西瓜。”我笑嘻嘻的摸了摸头上的发箍。爸爸那充满爱意的眼神汇聚成一股暖流,汩汩而下,流淌到我的心田里。
如今,我已是踏入中学的初一新生了。初中学习生活的新鲜感转瞬即逝,每天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让我神经紧绷,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一个深夜,当我做完一天的作业,困倦如潮水般漫过身体,我像一滩死水,再也掀不起波澜似的依靠在桌角。“我熬不住了。我真的坚持不住了。”这些沮丧的念头瞬间向我涌来。上床临睡前,我忍不住一把拉住为我关灯的爸爸,泪眼汪汪的看着他,乞求道:“我明天能不上学吗?我害怕学校里那紧张的气氛。”我像是在抓溺水前的最后一根稻草。爸爸诧异的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了?”我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边哭边抱怨:“每天起得早、睡得晚,紧张、快节奏的学习,堆积如山的作业让我窒息,我承受和适应不了。”
爸爸一下子愣住了,转身坐下搂着我的肩膀,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沉默不语。我依偎在爸爸的怀里,哭声慢慢变成了无力的抽泣;这时爸爸才娓娓道来:“宝贝,不要这样,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痛苦的学习过程。要知道不是你一个人如此,你的同学和你一样也在挑灯夜战、刻苦学习,甚至比你付出的更多。爸爸也是从你这个年龄熬过来的,学习上的苦和累爸爸都经历过,爸爸理解你。你现在是一名初中生了,初中和小学不同,小学大多是灌输式的被动学习,初中需要你主动去探索、去学习,你的学习观念要转换,否则你适应不了。你得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整理笔记、查漏补缺、复习巩固才行。学习是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你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咬定目标不松手,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慢慢来,相信自己,你可以的。你要知道,学习的道路上,爸爸始终伴你左右、一路同行。”我靠在他怀里,听他絮絮叨叨的说着,渐渐地闭上了眼进入了梦乡,以至于他什么时候走的我都不知道。爸爸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我的避风港。
尽管现在,我依旧起得早、睡得晚,学习任务和作业量丝毫未减,但那来自爸爸爱的温度和力量,让我砥砺奋进,助我一路前行。 温 度
唐婉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九年的幸福生活过云了,当就在我觉得这幸福温暖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云时,一个小生命却已悄然来到了我的生活中。
他的到来,让这个本来温暖的家如被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变得吵闹,变得忙乱,变得不再以我为中心。这让当时还年幼的我有些不能接受,我开始有些不喜欢这位“不速之客“了。
时光还是这样,匆匆从我们身边溜过。一年又一年,他学会了爬,学会了走,从咿呀学语到与人沟通,他的每一天仿佛都在成长,而我的每一天,仿佛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一步步迈向学习的深渊,每天上完课回到家,我都恨不得倒头便睡,什么都不想再管顾。可他不知道啊,他还只是个三岁的小宝宝,才刚上幼儿园,甚至还保持着儿童的那股童真,那股活力,让我拿他没办法。
每当我刚一打开门锁,就会看到他期待地站在门前,一看到我走进屋内,就微笑着拉起我的手,不是要求我与他玩游戏,讲故事,就是听他那无聊透顶的幼儿园见闻,而这一说就是将近一个小时,直到吃饭时他才恋恋不舍地放开手。
终于有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了,那天我实在是太疲惫了,愤怒,烦燥,厌恶等种种情绪冲击着我的大脑,“走开!”我大吼道,”我很累!“就这简短的两句话,仿佛使整个家中的温度都降到了冰点。我摔门而去,径直冲入了自己的房间,锁上了门。我坐在书桌前,拿着笔的手在微微颤抖,外面传来的一阵阵大哭,无不牵引着我的思绪,让我无法下笔。
第二天放学,我忐忑不安地打开家门,却没有发现那熟悉的人影,只听见家里大人在摆弄厨具的声音,我有些慌张,但我并没有说出来,而是悄悄走回了自己房间,而当我打开门的那一刻,我惊呆了。
弟弟坐在我的书桌前,一向吵闹坐不住的他竟拿着水彩笔,装作我的样子,在纸上涂涂画画。这时,他一转头,对上我的目光,他急忙跳下椅子,拿着那张纸向我跑来,我有些不知所措,想要往前走,而双脚又仿佛被灌了铅一般,不能移动半步,不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步一步向我跑来。
”呐。“他嘟嘟嘴,”给你的!“
我接过那张纸,看着上面几个歪歪扭扭的数字,有些不解:”啊?“
”这是我做的作业!给你的!我以后再也不会再你累的时候来打扰你啦,还帮你把作业做了,这样你就能睡个好觉了!”他的眼睛闪着光。
我好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股暖流不可控地涌入我的的心田。回想昨天的所做所为,感叹自己还不如一个三岁小孩,实在惭愧。
在一个寒冬的夜里,有两颗温暖的心靠得更近…… 温 度
何禹函
当你去厌烦和你最亲近的那个人时,是什么温度?——题记
夜深了,我正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忙的得焦头烂额,毫无食欲,只想一头扑进茫茫的书海中,母亲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说:“孩子,吃饭了。”我半天没塔理母亲。两分钟后,嘴里轻浮地飘出了三个字一我很忙。
她又关上了门,默默的离开,倏地吹来了一丝凉风,心头也酸酸的,很冷。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满是褶皱的提纲上,眼前却莫名浮现出母亲那苍白如纸的脸、像是树干的干皮,岌岌可危。
时间悄无声息地溜走,秒针的“嘀答"声呼应着窗外越来越弱的嘈杂声。我无力地捧着复习资料,呆呆地望着窗外。迎面的又是一袭凉风,但没刚才冰冷。
母亲的身影又出现在门后的缝隙中,她端着冒着热气的碗,轻悄悄地走过来,俯身放下碗,又小声地说:“该吃饭了。”一股子烦躁涌上心头:“我都说了我没空,别来烦我不行吗?“母亲愣了一下,没作声转身离开了,母亲的眼里多了几分心疼甚至失望。转身时,好像极微得叹了口气。
又是一阵寒风,冻得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心乱如麻,我像被禁锢在陈朽的黑暗中,这里遮天蔽日,寸草不生,压力和烦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何时才能拥有母亲的理解?
饭凉了,我也无心复习,心里只有孤寂与无奈,关上了门,我仿佛与世隔绝。不久,困意袭来,便看见一盏光亮,将死寂的黑夜扯开。
我向那微弱的灯光看去,是一个熟悉的背影—是母亲。我问她这么暗为什么还不睡,她转过头来,用充斥着血丝的双眼慈爱地看着我。有些嘶哑地说:”我在研究你今天早上那道不会的题呢,快快快,妈妈解出来了,过来我跟你说……”
我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呆呆愣在原地好一会儿。母东过来牵住我的手,和我一同走在沙发前,她给我悉心讲解着,我看着她认真仔细却饱经风霜的脸,心里”咯噔”一下,母亲的手很暖,握住我冰冷的手为我传递温暖。
那个月明如水的夜晚,驱散了一切的不理解,那天夜晚,我的手很暖,心也是。
温 度
熊静宜
“怎么考的这么差!”妈妈的怒吼声仿佛还环绕在我的耳边。天气寒冷,连空气都是冰凉的,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脑中渐渐浮现出了在学校的场景——我不敢置信的看着那鲜红的数字,内心好像被电击了一下,刹那间变得焦躁不安。听着窗外“哗啦啦”的瓢泼大雨,我的心里更加烦躁了,犹如被笼罩了一片阴霾。
我迟迟睡不着,往床边随手一摸,拿近一看,原来是一本古诗词,虽然天气寒冷,但这本书却带着淡淡的温暖,我翻开这本沉重的书,“哗啦啦”的雨声和翻书声融合在一起,奏出悦耳的音乐。
因为睡不着,我便细细的阅读起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的诗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又怎么不是如此呢?”我在心里默默的想着。正如诗人的惆怅,我的忧郁也是这般。我的心里冒出了一股淡淡的悲哀,对诗人的处境也十分同情,也许是同病相怜吧。
突然,黄庭坚的诗句映入我的眼帘,“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我的心似乎在刹那间解脱了,诗人身处艰难的处境,但又是那么的乐观,面对巨大的困难他也绝不退缩。诗人们同样遇到了挫折,但他们与我不同——他们比我更加乐观,更加坚强。这种优良的精神品质才是我应该品味的,应该学习的。
看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又觉得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是过眼云烟,世界是美好的,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挫折,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抱怨,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这些诗就像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的心里,将阴霾驱散,带来温暖。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里,流过我的全身。这时,我的身体也变得暖和多了,这冬日的寒冷似乎也没有那么刺骨了,我知道,这是因为我的心里已经充满了“阳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诗词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吗?。
枕边的那一本古诗词,就如同一束束灿烂的阳光,它带来温暖,驱散阴霾,将我的烦恼带向远方。

本文标题:做一个有温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