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纪念馆“金牌讲解员”李博宁为参观者讲解。新华社记者 郭敬丹 摄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立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百年时空流转,4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不跪!》双语视频,回应美国关税霸凌,再次表明中国态度,这两句呐喊依然在新时代青年的血脉中激荡。从五四运动到民族复兴新征程,从百年前两个信条到新时代“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的铿锵宣言,中国青年始终以不退的锐气、不跪的骨气、不败的底气,在斗争中续写民族复兴的青春篇章。

  激扬永不言退的锐气。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际竞争在各领域全方位白热化,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我们已然置身于“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的关键节点,唯有迎难而上,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李大钊曾寄语:“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是广大青年应有的精神气质。新时代青年当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拼劲,在科研攻关的前沿阵地勇闯 “无人区”,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层一线甘当 “孺子牛”,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中争做 “弄潮儿”,面对技术封锁、基层治理、未知领域等重重难关,以敢为天下先、逢敌必亮剑的锐气去开辟新局。

  挺起永不言跪的骨气。中国青年的脊梁,从来都是挺直的。无论是1919年五四火炬照亮青春的赛道,还是2025年《不跪!》视频的点赞刷屏,这种“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骨气,早已融入中华民族每一位青年的基因血脉。为什么不跪?因为中国青年深知,妥协退让难求网开一面,卑躬屈膝终致步步紧逼。半个世纪前,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青年当以脊梁为笔,继续在时代长卷上书写不跪的华章,要传承革命精神,筑牢精神根基,发扬革命先烈宁折不弯的品格,将不服输基因融入血脉,面对压力始终要坚定初心。新时代青年要坚守底线,强化价值定力,自觉抵御物质诱惑与错误思潮,在数字化浪潮中保持清醒认知,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

  筑牢永不言败的底气。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底气映射着民族的底气。底气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于“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自我要求,青年要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态度求真知,通过广泛阅读与深度学习,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用扎实的本领应对未知挑战;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自觉重实践,主动投身一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现从 “理论认知” 到 “实践能力” 的跨越。同时,还要树立远大抱负,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为中国,为世界,吾辈当奋发图强!(宣讲家网 杨阳)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标题:致青年:以奋斗书写新时代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