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联,苏联之后,轮到“西联”解体了
说起苏联解体,这事儿到现在还让人感慨。1991年底,那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就这么散架了。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儿,而是积累了很多年问题。经济上,苏联从70年代开始就走下坡路,工厂老旧,生产效率低,物资短缺成了常态。
老百姓排队买面包,工业品质量差,出口赚不到外汇。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僵化,创新跟不上,农业也一塌糊涂。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想改革,推行公开化和重建,但这些政策反而加速了崩盘。
公开化让大家敢说真话,暴露了斯大林时代的大饥荒和镇压,民族矛盾一下子爆发出来。各共和国开始闹独立,波罗的海三国先带头,立陶宛1990年3月就宣布独立了。经济改革也没搞好,市场元素引进得太乱,导致通胀飞涨,黑市泛滥。
外部因素也推了一把。阿富汗战争从1979年打到1989年,苏联花了巨额军费,死伤上万士兵,还丢了国际面子。这场仗让苏联在非西方国家的影响力下滑,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西方国家宣传民族自决,苏联内部的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共和国开始质疑为什么非得绑在一起。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爆发,更是雪上加霜,辐射扩散,政府瞒报,民众不信任中央了。
戈尔巴乔夫的外交转向缓和,跟里根签中导条约,结束冷战对抗,但这也让苏联失去了意识形态的凝聚力。1991年8月保守派政变失败,戈尔巴乔夫威信扫地,叶利钦趁机上位。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签了别洛韦日协议,成立独联体,苏联就这么正式没了。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克里姆林宫降下红旗。后果呢?经济大滑坡,GDP平均跌51%,贫困人口激增,好多地方闹饥荒,寡头崛起,社会不公加剧。俄罗斯继承了核武器和联合国席位,但其他共和国独立后,混得参差不齐。波罗的海国家加入欧盟和北约,东欧剧变如多米诺骨牌。
苏联解体不是单纯的经济失败,还涉及权力分配不均,党国精英转向寡头,民族历史恩怨。西方学者分析,苏联模式封闭,领导失职,外部压力如冷战消耗太大。布热津斯基的观点是,苏联忽略了民族问题,地方财政负担不公。苏联的教训是,超国家集团如果内部裂痕太多,外部一挤压,就容易散。
俄罗斯后来跟中国加强合作,签边境条约,成立上合组织,算是从废墟中找新路。但苏联的瓦解标志着单极世界开始,美国主导的自由秩序盛极一时,不过现在看来,也在衰落。
转到今天,跨大西洋联盟——就是美国和欧洲的那个“西联”——面临类似麻烦。这个联盟从二战后就建起来了,北约是军事支柱,欧盟和美国经济捆绑,情报共享。2025年了,它的状态可不乐观。
拜登政府的新国家安全战略里,说世界进入大国竞争时代,后冷战结束了。跨大西洋关系松散化,特朗普上台后更明显。他推“美国优先”,对欧洲盟友加关税,质疑北约贡献不均。欧洲人觉得美国不靠谱,开始谈战略自主。
法国和德国带头,欧盟想在防务上独立,但内部不齐心。英国脱欧后,联盟更碎。2024年欧洲经济还受疫情和能源危机拖累,德国工业受俄罗斯天然气断供打击,法国极右势力抬头。
挑战一大堆。先说经济。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恢复快,但欧盟GDP差距拉大。疫情期间,美国债务堆积,欧盟经济停滞。跨大西洋两岸衰退,让联盟动摇。移民潮稀释民族意识,但也引发民粹崛起,法国勒庞、德国选择党被贴极右标签。
俄罗斯的乌克兰冲突从2022年2月开始,联盟试图制裁,但能源依赖让欧洲吃亏。德国工厂关门,抗议不断。联盟低估去工业化后果,在军事和经济上没占上风,俄罗斯反而逆袭。
特朗普2024年胜选,2025年1月就职,他像戈尔巴乔夫一样,推动变革,但方向是脱离联盟义务。8月15日,他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没谈成乌克兰停火。欧洲领导人8月18日赶到白宫,泽连斯基带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欧盟北约都去了,想维护联盟完整。
这事儿跟苏联阿富汗战争有点像。那仗让苏联经济困境加剧,民族独立危机爆发。现在,乌克兰冲突耗资巨大,联盟内部不满增多。成员国开始“向东看”,探索跟东方合作。美国对华遏制,欧洲跟不跟?
德国对华认知变化,拜登拉欧洲对付中俄,但欧盟内部协调难。美欧同盟在经贸、安全、意识形态上压力大。俄罗斯和中国加强关系,上合组织扩展,挑战西方霸权。联盟的央行美联储、情报CIA、北约军队,本该统一,但现在美国独立机构审查增多,特朗普针对史密森学会下手,像是第二次独立战争。
想想苏联解体前,民族矛盾激烈,经济衰败,西方鼓吹自决。现在,“西联”成员国不满美国主导,法国德国英国竞争加剧。特朗普想买格陵兰,威胁加拿大主权,像是拆联盟。欧洲智库说,2025年是存在危机年,地缘冲击推动整合,但也可能分裂。
欧盟缺少英国,防务不协调。中国崛起,大国博弈让联盟疲于应对。拜登战略是“竞赢”对手,应对共同挑战,但特朗普转向隔离主义,跟俄罗斯合作,忽略乌克兰。
联盟不是铁板一块。历史看,二战和冷战结束推动欧洲联合,现在特朗普是新冲击。欧洲回应发明性强,但内部极右势力崛起,经济不振,移民问题棘手。
苏联因为“向西看”解体,“西联”如果成员“向东看”,也危险。破坏东西方关系成关键,但俄乌战争没瓦解俄罗斯,反而让联盟举步维艰。低估集体去工业化恶果,军事斗争一筹莫展。
苏联解体是霸权主义终结,“西联”也践行霸权,难逃宿命?不一定,但挑战真实。经济转型阵痛,地缘重塑遗产。
俄罗斯民调显示,过半人遗憾苏联解体,普京称最大地缘灾难。跨大西洋联盟如果不解决内部不均,外部压力增大,历史可能重演。欧盟和中国“一带一路”对接,格鲁吉亚在欧洲和欧亚间选择。联盟未来,取决于处理危机能力。
说实话,这个联盟像老房子,基础还行,但漏风漏雨。特朗普的刺激让欧洲醒悟,该自己强了。但统一难,法国英国推对俄强硬,德国不想加码。竞争大国时代,美国需欧洲盟友,但政策偏离,过度打压俄罗斯,推动对手抱团。美欧对华分歧大,德国调整认知,但欧盟规范性力量弱。中亚上合组织影响力大,欧盟忽视,错失机会。
苏联教训是,忽略民族和经济公平,就容易崩。现在,“西联”移民潮制造包容,但民族主义反弹。经济衰败时,民粹定义为极右。意大利梅洛尼上台,欺骗选民?联盟决策两个核心:用包容淡化民族,破坏东方关系。但历史相似,苏联没征服阿富汗,“西联”在乌克兰也没赢。经济围剿,俄罗斯逆袭。
2025年,联盟面对存在挑战。特朗普提供整合刺激,但也可能瓦解。欧洲需回应地缘冲击,像二战后那样。拜登报告说,维护美式民主,应对跨国挑战。但现实是,大国博弈加剧,美国两党共识遏制中国,欧洲跟不上。澳洲加入AUKUS,维护规则秩序,但印太地区中型强国需合作。
联盟的网络对话,美德讨论路由系统加密,标准进程。但缺少互联网接入,挑战大。全球治理反思,领土争端是“一带一路”安全挑战,欧盟促外交解决。
苏联解体30年,原因复杂,历史现实内部外部。教训是,意识形态瓦解从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国外学者分析,苏联解体好处是结束冷战,纳入西方,但俄罗斯制裁国际影响大。
跨大西洋联盟风险高,未来取决于调整。不是终结历史,而是新一轮博弈。中国崛起,推动变革。联盟如果不变革,步苏联后尘不是不可能。但现在,还在挣扎中。欧洲经济新世纪,亚洲崛起改变世界体系。产业结构、市场分工、贸易调整。迎接变化,才是出路。
总的来说,苏联散了,因为内部烂透,外部挤压。“西联”现在经济疲软,政治分裂,外部大国竞争。学历史,避免重蹈覆辙。接地气点说,别老指望美国当大哥,欧洲自己得硬气。中国和俄罗斯找新伙伴,联盟得反思霸权逻辑。否则,真轮到解体那天,大家后悔都晚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