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a类和c类的区别
买基金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看到同一个基金名字后面,有的带个“A”,有的带个“C”?别小看这一个字母,选错了,你的收益可能白白少掉一大块!今天给你掰扯清楚,到底该咋选。
核心区别就两点:收费方式不一样!
- A类基金:
买的时候要交“进门费”(申购费): 比如你买10万块,可能得交个500块(按0.5%算)的“门票钱”。这笔钱买的时候一次性扣掉。
“包月服务费”很低或者没有(销售服务费): 它不像C类那样天天惦记着扣你点小钱。
- C类基金:
买的时候“免门票”(0申购费): 这个好,进门不要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感觉挺爽。
但是!有“包月服务费”(销售服务费): 这个费是按年收的(比如每年0.25%),然后每天从你的基金资产里悄悄扣一点。你持有时间越长,扣的总钱就越多。相当于你住得越久,房租(服务费)交得越多。
卖的时候(赎回费)都一样:
不管是A还是C,如果你刚买没几天(比如7天内)就卖掉,银行/基金公司会收你一笔挺高的“惩罚性”手续费(可能1.5%)。你拿的时间越长,这个手续费就越低,通常拿够半年(180天)以上,很多基金就不收赎回费了。
那到底选A还是选C?关键看你打算拿多久!
如果你只想玩个短线(比如几个月,半年以内):选 C类!为啥?虽然C类有“包月服务费”,但你持有时间短,扣的总服务费不多。更重要的是,它买的时候不要“门票钱”(申购费)!短期买卖,A类那个“门票钱”加上可能还高的短期赎回费,加起来可能比C类的“包月费”贵多了。简单说:短期拿,C类省钱!如果你打算长期持有(比如半年、一年甚至更久):果断选 A类!为啥?A类虽然买的时候要交一笔“门票钱”,但这钱就交一次。而C类的“包月服务费”是按天扣、按年算的,你拿的时间越长,这笔钱累积起来就非常可观了!时间一长,C类扣掉的“包月费”加起来,很可能就超过A类当初交的那笔“门票钱”了。简单说:长期拿,A类更划算!举个栗子(假设投10万块):
- 拿30天就卖:
C类: 没有“门票钱”,但卖的时候手续费大概0.75%(750块),加上30天的“包月服务费”(按年0.25%算,30天大概20块),总共大概 770块。
A类: 买的时候“门票钱”0.5%(500块),卖的时候手续费1.5%(1500块),加起来 2000块!
结论: 短期拿,C类省了1200多块!
- 拿半年(180天)以上:
C类: 没有“门票钱”,卖的时候手续费通常为0了。但“包月服务费”扣了半年(按年0.25%算,半年大概125块)。
A类: 买的时候“门票钱”0.5%(500块),卖的时候手续费通常也为0了。
结论: 长期拿,A类只花了500块“门票钱”,比C类扣的125块“包月费”看起来多?不对!注意,C类这125块是纯成本,而A类的500块“门票钱”是在你投入的本金里扣的。但关键是,长期下来,C类的“包月费”会持续不断地扣。持有时间越长,C类累计扣的服务费就越多,最终会超过A类的那次性费用。比如持有2年,C类服务费就要扣500块(10万0.25%2年),和A类的“门票钱”一样多了,持有更久就亏更多。
选A还是C?记住这个口诀:“短期流动找C类,长期持有省A类,选错白亏一年收益!”
怎么操作?很简单:
- 打开你要买的基金详情页,找到“交易规则”或者“费率详情”。重点看三个数:
A类的“门票钱”(申购费)是多少?(通常是0.5%-1.5%,钱越多可能比例越低)
C类的“包月费”(销售服务费)每年是多少?(常见0.25%-0.8%)
卖出的手续费(赎回费) 拿多久能降到0?(重点看7天、30天、180天这几个档)
- 心里算笔账: 根据你大概想拿多久,想想是交一次性的“门票钱”(A类)划算,还是被每天扣点“包月费”(C类)划算?记住上面的口诀和例子!
最后提醒:
管理费、托管费这些,A类和C类是一样的,不用比。费用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基金本身好不好(看历史业绩、风险波动大小)、适不适合你,更重要!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风险提示,基金也会亏钱的!拿的时间太短(7天内)手续费都很高,尽量别这么干。搞懂A和C,别再让冤枉钱溜走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