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朋友小王聊基金,他掏出手机给我看持仓,我发现他买的几只指数基金全是在支付宝上买的场外份额。我纳闷了:“你咋不在证券账户买场内的?手续费比支付宝低一半还多,来回买卖能省不少钱呢!”小王摆摆手:“我知道手续费低,但支付宝用着方便啊,而且我也搞不懂啥是场内场外,怕操作错了。”

  

  后来我问了身边十几个买基金的朋友,发现有近一半人都在支付宝、微信这类平台买场外基金,哪怕知道场内手续费更划算。其实不是大家不会算账,而是支付宝这类场外平台,藏着不少让普通人“离不开”的理由。今天就把这些真相掰开揉碎了说,帮你搞明白到底该选场内还是场外,别光盯着手续费,忽略了更重要的事。

  

  一、先理清:场内和场外基金,到底差在哪儿?

  

  可能有刚接触基金的朋友,还分不清啥是场内、啥是场外,先拿咱们熟悉的场景打个比方:

  

  场内基金就像去菜市场买菜,得亲自去市场(证券账户),跟摊主(其他投资者)直接交易,价格是实时变动的,比如你上午10点买和11点买,价格可能不一样,手续费一般按成交金额的0.01%-0.03%算,买1万块钱的基金,手续费也就1-3块钱。

  

  场外基金就像点外卖,你在支付宝、微信这些平台(外卖软件)下单,钱交给基金公司(商家),价格是当天收盘后统一算的,不管你早上买还是下午买,都是一个价,手续费一般是0.1%-0.15%,买1万块钱,手续费10-15块钱,比场内高不少。

  

  按理说,场内手续费更低,还能实时买卖,应该更受欢迎才对,但为啥还有人宁愿多花手续费选场外?其实都是因为场外基金的“便利性”和“友好度”,刚好戳中了普通人的需求。

  

  二、真相1:支付宝买基金,“懒癌患者”根本离不开

  

  我身边在支付宝买基金的朋友,十有八九都跟小王一样,属于“怕麻烦星人”。想想看,要是买场内基金,你得先下载证券公司的APP,然后开户、绑银行卡,还得搞懂“实时行情”“买卖档位”这些术语,像买股票一样操作,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买错价格。

  

  但在支付宝买基金,就简单多了——你手机里本来就有支付宝,点开“理财”板块,直接搜基金代码,就能看到基金的历史收益、持仓情况,想买的话点“买入”,输金额、确认,30秒就能搞定。而且不用天天盯盘,买完放那儿,想看收益了打开支付宝就能看,哪怕是没接触过理财的爸妈辈,跟着步骤也能操作。

  

  我妈就是这样,之前让她用证券账户买场内基金,她对着实时波动的价格犯怵:“这一会儿涨一会儿跌,我到底啥时候买啊?”后来在支付宝买了场外的指数基金,她觉得“反正当天就一个价,想啥时候买就啥时候买,不用纠结”,现在还会自己看基金的收益曲线,偶尔跟我分享“今天又赚了买菜钱”。

  

  三、真相2:“定投”这事儿,场外比场内省心10倍

  

  很多人买基金不是一次性梭哈,而是选“定投”——每个月固定时间存一笔钱进去,比如工资发了之后自动扣500块买基金,这样能分散风险,还能强制储蓄。而场外基金的定投功能,简直是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

  

  在支付宝上设定投,你只要选好基金、定投金额和日期(比如每个月10号),系统就会自动扣款,不用你操心。哪怕你忘了,系统也不会漏扣,而且定投计划随时能改,想多投点、少投点,或者暂停,点开基金页面就能操作。

  

  但场内基金定投就麻烦多了——大部分证券APP没有自动定投功能,你得每个月自己记着时间,手动下单买。要是碰到出差、加班忘了买,这个月的定投就断了;而且场内价格实时变动,你还得纠结“现在价格高不高”“要不要等会儿再买”,对于没时间盯盘的人来说,根本坚持不下来。

  

  我同事小李之前试过场内定投,第一个月记着买了,第二个月忙项目忘了,第三个月赶上价格大涨,犹豫了半天没买,后来干脆放弃了,转头在支付宝设了场外定投,现在已经坚持了3年,偶尔跟我们说“虽然手续费多花了点,但省心啊,不用天天惦记”。

  

  四、真相3:场外基金“门槛低”,几块钱也能上车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或者手里闲钱不多的人来说,场外基金的“低门槛”太友好了。在支付宝上买场外基金,大部分基金10块钱就能买,有些甚至1块钱就能上车,哪怕你只有几十块钱,也能分着买好几只基金,分散风险。

  

  比如你手里有100块钱,在支付宝上可以买50块钱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再买50块钱的创业板指数基金,相当于同时布局了大盘和成长股。而且每次加仓也灵活,想加10块、20块都能加,不用像买股票那样“100股起买”,门槛低到几乎没有。

  

  但场内基金就不一样了,虽然理论上也是100份起买,比如某只场内基金单价1.5元,100份就是150块钱,看似门槛也不高,但很多新手对“份数”“单价”没概念,容易算错钱;而且要是想分散买几只场内基金,至少得几百块钱,对于手里只有几十块、几百块闲钱的人来说,不太好操作。

  

  我表妹刚毕业的时候,每个月工资扣完房租、生活费,只剩几百块闲钱,就在支付宝上10块、20块地买场外基金,现在工作两年了,不仅攒了点钱,还摸清了基金的门道,她说:“刚开始就是想试试水,几块钱买了不心疼,要是一开始就让我买几百块的场内基金,我肯定不敢。”

  

  五、真相4:场外“信息全”,新手不怕踩坑

  

  对于不懂基金的新手来说,买基金最怕的就是“瞎买”——不知道这只基金好不好、持仓是什么、有没有风险。而支付宝这类场外平台,把这些信息整理得明明白白,新手一看就懂。

  

  在支付宝上看一只基金,页面上会清晰地写着“基金经理是谁”“过去1年、3年收益多少”“持仓的股票有哪些”“风险等级是低还是中高”,甚至还有“基金评分”和其他用户的评论,你可以参考这些信息做判断。要是看不懂,还能看平台出的“基金攻略”,比如“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指数基金怎么选”,相当于有个“老师”在旁边指导。

  

  但场内基金的信息就比较“ raw ”(原始)了——证券APP上主要显示的是实时价格、成交量,至于基金的详细持仓、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得你自己去基金公司官网查,而且信息比较专业,新手看半天也不一定能看懂。对于没经验的人来说,很容易因为“信息看不懂”而不敢买,或者瞎买踩坑。

  

  六、最后想说:选场内还是场外,别只看手续费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到底该选场内还是场外啊?”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的需求——

  

  要是你时间多、喜欢盯盘,能接受手动操作,而且经常做短期交易,那场内基金手续费低、实时买卖的优势能发挥出来,选场内更划算;

  

  但要是你没时间盯盘、怕麻烦,想省心定投,或者手里闲钱不多、刚入门,那场外基金的便利性、低门槛更适合你,哪怕多花点手续费,换回来的省心和坚持,可能比省下来的手续费更值。

  

  毕竟买基金不是“一锤子买卖”,能不能赚到钱,关键看你能不能选对基金、长期持有,而不是纠结那几块、几十块的手续费。不管选哪种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跟风别人,也别被“手续费低”绑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才能在理财的路上走得稳、走得远。

别只盯着手续费!场内基金虽便宜,有人选支付宝买场外,真相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