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功夫鱼

前 言

  周末去超市想买个香蕉,结果发现货架上全是“菲律宾小帅哥”“厄瓜多尔小金人”“越南靓仔”,就是见不着“国产老铁”,这时候很多人都纳闷:咱们中国不是香蕉老祖宗之一吗?为啥自己家门口的香蕉,反而在高端超市玩起了“失踪”?

明明产量世界第二!国产香蕉为何被挤出超市?

名副其实的“产量大户”

  别看进口香蕉在超市里耀武扬威,实际上中国才是香蕉界的“二号玩家”(世界第二大生产国),一年种出来的香蕉上千万吨,2022年甚至干到1177.68万吨,听起来很猛对吧,可问题是咱们自己吃得也多,一年消费量能飙到1300~1400万吨,硬生生还差个几百万吨,就得靠进口补仓。

明明产量世界第二!国产香蕉为何被挤出超市?

  换句话说你在家楼下小摊子啃的香蕉,大概率是国产的,只是它们不爱去“精致商超蹦迪”,更习惯出没在农贸市场、菜市场,跟大蒜、生姜、芹菜们打成一片。

  你可能觉得国产香蕉这么能打,怎么在商超里存在感这么低,原因很魔幻进口的居然比国产的还便宜、还标准、还好看。

明明产量世界第二!国产香蕉为何被挤出超市?

  从规模上来看,进口香蕉实现了规模化碾压,在菲律宾、厄瓜多尔的香蕉园动辄几十上百万亩,人工便宜、土地便宜,流水线式种植,成本低到离谱。

  还有标准化封神,进口香蕉的包装运输环节那叫一个精致,每根都像是“面试过模特”的,个头统一、弯曲度一致,外皮光洁,活脱脱就是“水果界的爱豆”。

  最后便是品种打牌:进口香蕉不是单调的“普通蕉”,还有超甜蕉、火山蕉、红皮蕉等等,就像奶茶店的菜单一样,消费者挑花眼。

明明产量世界第二!国产香蕉为何被挤出超市?

  于是高端商超一看:又便宜又好看还能凹造型,这不正好符合我高冷定位嘛!于是国产香蕉被硬生生挤到市场边缘。

  国产香蕉不是不努力,是“天时地利人和”差点意思,天时不给力主产区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虽然适合种植,但台风、寒潮说来就来,香蕉就像脆皮英雄,一招不慎就“团灭”,再加上“香蕉癌症”巴拿马病,蕉农心态直接崩。

明明产量世界第二!国产香蕉为何被挤出超市?

  其次地利不划算,中国地价、人力成本一路飞涨,蕉农辛苦大半年,算账一看不如转种火龙果、橙子,甚至“躺平”。

  最后是人和欠火候,种植技术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缺乏统一标准,采摘、包装、分级全靠“手工随缘”,运输途中磕了碰了就黑一块,损耗率直线飙升,成本压不下来。

  国产香蕉就像一个实力唱将,但因为没有专业经纪人,常常舞台灯还没亮,就被流量小鲜肉挤下去了。

明明产量世界第二!国产香蕉为何被挤出超市?

国产香蕉未来还有戏吗?

  当然有戏!别忘了,国产香蕉有两个外挂,这第一个外挂便是运输快、更新鲜:进口香蕉要坐船漂洋过海,国产的则是“隔壁老王种的”,摘下来就能迅速上架,口感和新鲜度直接碾压。

  第二个外挂便是品种潜力无限,云南花香蕉、苹果蕉这些本土小众品种,味道独特,是进口香蕉学不来的,就像国产剧里偶尔能杀出一部黑马爆款,只要搞定标准化、物流和品牌化,国产香蕉完全可能翻身做“蕉王”。

明明产量世界第二!国产香蕉为何被挤出超市?

结语

  国产香蕉的现状有点像“学霸成绩不错,但没去培训班;隔壁学渣请了补习,成绩全靠刷题拉分”,进口香蕉靠着规模化+低成本+高颜值,在高端超市横着走;国产香蕉则在地摊、菜市场默默支撑了大部分消费。

  未来如果国产香蕉能卷起“品牌化+标准化”这套装备,完全有机会从“地下乐队”逆袭成“音乐节压轴”,到时候超市货架上说不定能打出一句标语:“国产香蕉,熟了!”

明明产量世界第二!国产香蕉为何被挤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