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基点降息落地!美股连涨破“9月魔咒”,高估值成隐忧?
2025年9月21号,美联储官宣了今年首次降息,时隔9个月下调25个基点。
这消息一出来,美股直接热闹起来,标普500和纳斯达克连涨三周,道指也实现两连阳,加上“三巫日”交割,交易量冲到了4月以来的最高。
但有意思的是,美股创新高的同时,一周内美股基金净流出超400亿美元,是去年12月以来最多的一次,这情况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降息带美股新高先说这次降息的背景,之前美国的经济数据挺分裂的,就业方面,9月第二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少了3.3万,降到23.1万,比市场预期的好。
8月零售销售额涨了0.6%,是预期的三倍,就算物价在涨、就业有点疲软,老百姓花钱的劲儿没减。
制造业也有好转,费城联储的制造业指数从8月的-0.3升到9月的23.2,重新进入扩张区间。
可房地产就没这么幸运了,8月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都环比下降,抵押贷款利率高加上房源不够,开发商日子不好过。
再加上特朗普政府之前的关税政策,让经济环境更复杂,美联储才决定重启宽松。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施瓦茨跟第一财经说,这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现在特别关注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10月的政策还得看就业数据。
美联储对经济整体挺乐观,这反而可能让后续降息的间隔变长,从利率点阵图能看出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有分歧,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继续降息。
而且美国国债收益率还涨了点,两年期到3.576%,十年期到4.139%,收益率曲线变陡了。
这说明市场早料到会降息,还觉得美联储这次的调子比债券市场想的要“鹰”一点,没那么宽松。
美股能涨起来,除了降息,AI相关股票的乐观情绪也回来了。
板块表现差别挺大,通信服务涨得最多,科技股跟在后面,非必需消费品也涨了些,但房地产、必需消费品这些板块就跌了,房地产受利率影响太明显。
个股里谷歌和英特尔很亮眼,谷歌这周涨了5.8%,一边跟贝宝合作开发数字商务解决方案,一边还得赶在11月给欧盟交广告技术业务的整改方案。
英特尔更厉害,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投了它50亿,这是双方合作开发定制化产品的一部分,英特尔股价直接飙了23%。
本来9月对美股就是“坎儿”,2000年以来标普500在9月平均跌1.4%,是全年表现最差的月份。
但今年破了这规矩,主要是美联储降息给了信心,大家都知道“别跟美联储对着干”,而且AI投资周期还在继续,企业盈利预期不错,抵消了季末资金回笼的影响。
老实讲,近十年里2019、2021、2024年9月美股也没跌,都是靠政策或产业红利,这次也一样,魔咒不是不能破。
高估值藏风险不过热闹背后得小心,资金出逃的情况很明显,截至9月17号那周,美国股票基金净流出431.9亿美元,是去年12月中旬以来最多的一次,不少人赚了就赶紧离场,科技基金流出的比例还不低。
更关键的是估值问题,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的海菲尔说,标普500的预期市盈率是22.6倍,过去20年里只比1%的时候低,比历史均值高不少。
尤其是“七大科技巨头”,平均市盈率都35倍了,远超指数整体水平,如此看来,估值泡沫的风险确实在积聚。
机构对市场的看法也不一样,嘉信理财觉得现在美股有支撑,AI引领的投资周期、经济稳健、政策友好都是理由,而且目前没足够证据表明劳动力市场疲软和经济收缩有关。
但瑞银觉得涨太多了,要是没新的利好,市场可能会进入盘整期,我个人觉得,现在投资得更谨慎,别光看指数涨就往里冲,得考虑估值能不能撑住,后续就业和通胀数据也很关键。
要是通胀反弹,或者就业数据太差,市场都可能有波动。
总的来说,美联储降息让美股打破了9月魔咒、创下新高,短期看着风光,但高估值和资金出逃的风险不能忽视。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跟风进场并非明智之举,得理性分析市场情况,毕竟投资讲究的是稳当,不是一时的热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