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2025年下半年城市规划建设和实施项目包括城市产业等
济南市长清区2025年城市规划建设与实施项目前瞻
长清区将围绕“建设现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区”的目标,2025年的项目建设预计将聚焦于 “校地融合、产城升级、交通互联、生态彰显、民生提质” 五大方向。
一、 深度推进校地融合,激活创新动能
这是长清最独特的优势,也是202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济南长清大学城创新提升项目:
“崛起”战略深化:持续推进大学城从“园”到“城”的转变。重点建设大学城创新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吸引校友经济、院士经济落地,打造“环大学经济圈”。
配套提升工程:完善商业、文化、休闲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吸引和留住更多高校人才在长清就业创业。可能包括建设高端人才公寓、双创空间和特色商业街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家产教融合园区
该项目是山东省重大项目,预计2025年将进入全面建设期,包括教学楼、实训基地、学生公寓等。它的建设将极大增强大学城的艺术与设计学科实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打通内外循环
打破交通瓶颈是长清融入主城的关键。
轨道交通深化研究/推进:
地铁1号线周边TOD开发:围绕1号线已有的站点,进行高强度、综合性的TOD开发,建设集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城市节点。
争取新线路规划:积极争取并配合市里开展通往长清城区或大学城其他区域的新轨道交通线路的前期研究、规划报批工作,这是2025年可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主干路网建设与优化:
G104线、琵琶山路由西外环至中川街段等改扩建工程:这些项目已列入计划,2025年将继续推进,旨在疏通城区与大学城、创新谷之间的交通脉络。
“断头路”打通工程:持续打通城区内部及连接各片区的“断头路”,优化微循环系统,缓解交通压力。
三、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功能品质
推动老城区内涵式发展,焕发新活力。
老城区城市更新:
对东王、东北关等片区以及部分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内容包括外立面翻新、雨污分流、管线入地、加装电梯、增加停车位和绿地等,全面提升居住环境。
重点片区综合开发:
文昌片区:作为长清的城市客厅,继续完善行政、文化、商业和高端居住功能。
经开区片区:推动产业升级,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马山片区:依托环境治理后的新生土地,发展康养、文旅等绿色产业。
四、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化体系
利用好高校和生态两大资源。
济南经济开发区发展: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压力容器、建筑产业化等优势产业,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建设标准化厂房,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延长产业链。
文化旅游康养产业:
灵岩寺、五峰山、齐长城等核心景区提升:深化文旅融合,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山水长清·康养名城”品牌建设:利用南部山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端康养、民宿集群和休闲农业项目。
五、 彰显山水魅力,筑牢生态基底
做足“水”和“山”的文章,落实“南美”战略。
北大沙河综合整治与景观提升:
这是长清的“母亲河”。2025年将继续推进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和两岸景观绿化工程,建设滨水公园和慢行系统,将其打造为贯穿城区的生态廊道和休闲带。
山体公园绿化提升:
对城区周边的琵琶山、石麟山等山体进行绿化补植和公园化改造,建设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六、 强化民生服务保障,增进人民福祉
教育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医疗设施提升:推进区人民医院、中医院的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或许会引入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办医。
文化体育设施:可能规划建设区级综合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或各类专项场馆,满足市民文体需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