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牛市能否突破4000点?动力靠什么?
上证指数能否站上并突破4000点,背后的动力靠什么?用几分钟时间我们来讨论一下。
在A股市场,除上证综指外,还有深成指、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等基准性指数,但相对来看,上证指数无疑仍是大众投资者与监管层眼中衡量整个A股市场最重要的基准性指数。问题来了:在对市场方向(上涨、下跌等)进行判断时,必然会涉及一些量化层面的分析。
比如若牛市持续演绎,上证指数能否突破并站上4000点?先给出答案:难度不小,但实现的概率更大,不过切勿指望一蹴而就。为何有这样的判断?背后的动力又是什么?下边我们就来庖丁解牛,逐一分析。
首先说说突破并站上4000点的难度所在。
从8月25日到9月19日,已近一个月时间。期间上证综指虽多次尝试上攻,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量曾数次突破3万亿元(均为历史天量),但始终未能突破3900点,更不用说4000点。当然,3800点位置似乎存在较强支撑,但至少从过去一个月的表现来看,成交量已然放大却仍未突破3900点,足见后续突破4000点并站稳的难度。
再看一组数据:以9月19日收盘价来看,上证指数的滚动市盈率处于近10年95%的估值百分位。若以近10年估值最高值为100度、最低值为0度衡量,当前估值已达95度。这意味着,从10年周期来看,上证指数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虽未达历史极值,但已十分接近。
综上,无论是过去一个月量价关系的分析,还是从近10年估值周期的对比来看,上证指数突破并站上4000点的确存在不小难度。
但为何我认为突破的概率仍然很大?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第一,指数间的相互带动作用。9月10日以来,上证综指、深成指、创业板指三大指数中,除上证综指外,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自9月10日起已形成向上突破,截至9月19日,两者仍保持强劲向上动能,且趋势上仍有较强的继续上行动力。
大盘指数之间存在相互引领、带动与影响的作用。回想7月前后,当上证综指突破去年10月高点时,我曾判断在其引领下,深成指、创业板指及沪深300指数大概率会跟进上行,突破去年高点,市场后续表现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同理,当下创业板指与深成指若能维持当前强劲的上行态势,也会对盘整一个月的上证综指形成越来越强的向上牵引,这正是市场内部不同大盘指数间的内生关联性。
第二,创业板指的估值优势与上行动力。以9月19日收盘价来看,创业板指的市盈率处于近10年40%的估值分位。尽管创业板指年初至今涨幅已达47%-48%,但从估值来看,其总体并不算高,放在10年周期中甚至未达平均水平,因此仍有持续上行的动力,这将进一步增强对上证综指的向上牵引。
此外,9月19日上证综指收于3820点,距4000点仅180点,涨幅不足5%,差距并不算大。且9月10日后,创业板指曾有单日涨幅超6%的表现,可见若外部条件具备,市场一旦启动上行,节奏会非常快。
最后,我们来分析上证指数突破并站稳4000点的核心动力,主要看两个角度:
第一个是上证指数的成分股结构与“国家队”动向。截至9月19日,上证综指成分股共2200余家,但以传统周期性行业为主。以市值前30的成分股为例,其权重占比已达上证综指的40%-50%,接近一半。换言之,若这30家公司不启动上涨,上证综指想突破4000点难度极大。
这30家公司中,15家为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占比达一半;此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合计又占6家;剩余9家则包括长江电力、中国神华等能源企业。
而大众投资者参与热情较高的成分股仅四五家,如紫金矿业、药明康德、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
从成分股结构可见,9月19日前后,大众投资者对银行、证券、保险、电信运营商、三桶油及电力、煤炭等集团的参与度极低,尽管有投资者参与这些标的,但对股价难以形成实质影响。本轮行情中,这些标的的股价主要由“国家队”主导推动。
因此,上证综指能否突破并站稳4000点,核心要看“国家队”的意志——是希望塑造慢牛行情,还是认为当前位置需控制涨幅避免疯牛,这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毕竟这些核心资产的买入与价格波动主要由“国家队”主导,而非散户资金。
第二个是外部环境因素。站在9月下旬展望未来1-2个月,有两大外部因素值得关注:
其一,货币政策走向。美联储已于9月17日降息,中国央行是否会在9月20日至21日前后跟进降息,值得密切关注。若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均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打开降息空间,预计将为上证综指向上突破提供动力。
其二,中美关系进展。9月17日,中美双方已就TikTok相关问题的新一轮谈判发布解决方案公告;且预计本周末中美两国元首将进行通话,据媒体报道,月底或下月初,两国元首还有可能举行面对面会谈,不排除美方总统访华的可能。
此事近期已引发中外媒体广泛报道,若未来两三周中美关系能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将为上证综指带来显著的上行动力。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上证综指向上突破并站稳4000点的概率很大。虽有难度,但核心看点在于两方面:一是“国家队”的动向,二是外部环境(包括货币政策走向与中美关系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