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半天缩量1.3万亿!风电却暴涨4%,节前该清仓还是持股?
周五上午A股一收盘,不少股民都懵了:半天成交额才1.3万亿,明显缩量不说,主力资金还一口气净卖出492亿。指数更是分化得厉害,上证指数只微跌0.18%,创业板指却砸了1.17%;一边是产业互联网、游戏跌超3%,一边是风电暴涨4%、房地产逆势翻红。这到底是资金在集体跑路,还是偷偷换仓?节前最后三天,手里的票该清仓避险还是持股等反弹?今天用大白话把门道说透。
一、大盘“缩量震荡”不奇怪,节前资金在“躺平”
今天的行情典型是“看着热闹,实则没动力”。半天1.3万亿的成交额,比近期平均水平低了不少,指数也只跌了6个点,属于典型的缩量震荡。这背后其实是节前的常规操作——毕竟离国庆长假就剩3天,持币还是持股的选择摆在面前。
从盘面看,指数分化得很明显:上证50、沪深300这些权重指数跌得少,撑着大盘门面;创业板指、科创50这些前期涨得多的“高位指数”在补跌,尤其是创业板指昨天摸到3266点,刚好碰到月线的下降压力线,今天回调也在情理之中。这种“权重护盘、高位补跌”的跷跷板效应,说白了就是资金不敢乱发力,先守着底部板块求稳。
连隔壁港股也差不多,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恒生指数微跌0.65%,整个亚太市场早盘都透着一股“谨慎劲儿”。下午大概率会有小幅回升,但想走出大行情基本不可能,震荡还是主基调。
二、主力净卖492亿,不是跑路是“换仓”
很多人看到“主力净卖492亿”就慌了,觉得是不是机构要集体撤离?其实不用过度解读,这更像是“精准调仓”而非全面撤退。
从涨跌家数就能看出来:半天下来2700多家上涨,2500多家下跌,涨停的有50家,跌停才6家。要是真的全面看空,跌的个股肯定比涨的多。主力卖出的其实是前期炒高的板块——比如产业互联网跌4%、消费电子跌3%、元器件跌2.38%,这些都是之前涨得比较多的领域,机构趁着节前兑现利润,把钱落袋为安。
这也是我周二就提醒消费电子、元器件要注意风险的原因,股市里没有新鲜事,只要炒高了,资金肯定要找机会变现,毕竟拿着现金过节比抱一堆高位股踏实。
三、板块“冰火两重天”,热点全看“政策和位置”
今天板块分化得像“冰火两重天”,跌的跌透,涨的涨疯,核心就看两个逻辑:要么有政策利好,要么在底部没涨过。
先看跌的:高位股集体“结账”
产业互联网、游戏、消费电子这些板块跌得最惨,本质就是“涨多了必调”。这些板块前期借着概念炒了一波,现在既没有新的利好跟进,又碰上节前资金兑现,自然成为主力抛售的首选。尤其是消费电子和元器件,前期涨幅不小,现在回调属于正常的获利回吐,短期别急着抄底。
再看涨的:政策给力+底部补涨
风电板块暴涨4% 可不是瞎涨,9月24号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说了,到2035年风光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36亿千瓦。国能能源研究院都预测,下十年风电装机可能从5.2亿千瓦涨到14.75亿千瓦,行业要迎来“黄金十年”。有政策托底又有业绩预期,资金自然愿意往里冲,短线大概率还能再走一走。
汽车和房地产走强 也有来头:汽车整车涨1.53%,零部件板块还出了6个涨停,这是板块反复活跃后的延续;房地产涨1.3%,则是因为有消息说一线城市在谋划改善性住房的新政,加上本身就在底部,资金借消息面做反弹,目前还是多头趋势。
四、节前节后怎么走?给散户的3点实在建议
结合今天的盘面和节前资金特征,接下来的行情其实不难判断,给大家3点实操建议:
1. 大盘大概率“区间晃悠”:今天大盘最低跌到3837点,刚好碰到3835的支撑位,加上银行、保险这些大金融在底部扛着,想大跌根本不现实。但缩量环境下也涨不动,接下来大概率就在3835-3868之间震荡,盘中跌下去会有资金接,涨上去又会有抛压。
2. 高位股别贪,底部股可熬:节前最忌讳的就是抱着高位股“赌行情”,像之前涨得猛的消费电子、软件服务,能落袋就落袋;反而汽车零部件、房地产这些底部板块,要是已经持有的可以再等等,没涨透的还有反弹机会,不用盲目割肉。
3. 10月可能“换风格”:创业板指今天回调,说明前期的强势赛道可能要歇一歇了。主力现在卖高位、买低位,其实是在为10月布局,节后很可能会切换到政策利好明确、估值又低的板块,比如风电、地产链这些,现在可以重点盯着。
总结
今天的缩量震荡和主力净卖,本质是节前资金的“调仓大挪移”——不是市场不行了,而是资金在从高位股跑到有政策、有支撑的底部板块。节前这三天很难有大行情,主要以震荡为主,操作上记住“高位清、底部守”就行,不用过度恐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