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风

前言

  9月23日到9月24日,国际大豆市场上演了一出反转大戏,短短两天之内,中国接连向阿根廷下单,订单总量从最初的10船直接翻倍到20船,总计约130万吨大豆即将启程运往东方。

  这笔交易瞬间引爆了美国政坛和农业圈,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美国豆农们还满怀信心地等待着中国买家回归。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结果他们等来的不是新的买卖机会,而是一仓库的大豆堆在那里卖不出去,很可能因为存放太久而出现发霉、变质的问题,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在美国人看来,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背刺”,尤其是阿根廷总统米莱,这位曾被视为特朗普“粉丝”的政治人物,竟在美国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把最大的客户“抢”走了。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但把视线从美国的愤怒中移开,聚焦到阿根廷,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对于正在经历剧痛、本国货币比索飞速贬值的米莱政府来说,这真的是一次地缘政治上的背叛吗?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休克疗法下的卖豆求生

  阿根廷的经济状况已经糟到了不能再糟的地步,米莱上台后推行的“休克疗法”改革,非但没有立刻带来曙光,反而先引发了剧烈的市场动荡。

  阿根廷的比索一路下跌,价值大幅缩水,为了防止汇率继续失控,阿根廷央行不得不在市场上大规模抛售美元,短短三天时间,他们就动用了高达1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虽然缓解了压力,但这样的做法只是暂时的。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经济上的压力迅速传导到了政治层面,在一场关键的地方选举中,米莱政府遭遇了失利,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内外交困之下,米莱必须找到一条能迅速回血的自救之路,而堆积在仓库里的1900万吨大豆,成了他眼前的救命稻草。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为了让这些大豆能顺利卖出去,米莱政府下了一剂猛药:果断取消了大豆出口税,这一招立竿见影,阿根廷大豆的价格竞争力瞬间飙升,为接下来这笔惊天大单铺平了所有道路。

  就在阿根廷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中国抛出了一个大订单,这次采购的数量高达130万吨,对阿根廷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它意味着急需的硬通货,将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库,为摇摇欲坠的比索汇率注入一剂强心针,更何况,两国之间本就存在货币互换协议,这为交易提供了额外的金融便利。

  可以说,中国给阿根廷下的这一单,不只是单纯的商业交易,更像是一种实打实的支持。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空头支票与真金白银

  面对阿根廷的困境,美国和中国几乎同时伸出了“橄榄枝”,但这两根枝条的分量却截然不同。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在公开场合放话,说美国已经准备好向阿根廷提供“大规模”的金融援助,他的表态听上去非常动听,承诺也很诱人,似乎只要美国出手,阿根廷的困难马上就能得到解决。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但问题是,这支持到底有多“大规模”,何时能到账,具体的计划又是什么,白宫对此始终含糊其辞。

  事情很快有了变化,最后阿根廷政府自己站出来澄清,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所谓“300亿美元贷款”并不属实,实际上的贷款规模远没有这么大,美国之前的表态更像是姿态大于实际行动。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这不禁让人想起美国过去的行为,他们曾以国际贷款作为要挟,施压阿根廷中断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这种附加了浓厚政治条件的援助,更像是一张随时可能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反观中国的做法,则要直接和务实得多,没有天花乱坠的承诺,只有白纸黑字的商业合同,中国市场需要大豆,年度进口总量高达1亿吨,而另一大供应国巴西的出口量已接近上限。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同时,阿根廷的大豆因取消出口税而具备了价格优势,且有大量库存亟待出售,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从最初的65万吨,到两天内追加到130万吨。

  这笔交易不仅解决了阿根廷的燃眉之急,双方甚至还规划好了未来的交付方案:一部分今年运走,剩下的等明年新一季大豆成熟后再继续交付,这展现出的,是一种基于市场原则的长期合作诚意。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一边是口惠而实不至、附带政治条件的“救济”,另一边是能立刻带来外汇收入、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意”,对于一个急需现金流来稳定国家的政府而言,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其实早已不言而喻。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特朗普的算盘落空了

  这场跨越大洋的大豆交易,无疑是给了特朗普团队一记响亮的耳光,也彻底暴露了他们在对华贸易策略上的致命误判。

  曾几何时,特朗普政府和豆农们都抱有一种谜之自信,他们坚信,全球能大量出口大豆的国家就那么几个,主要都集中在美洲。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中国每年1亿吨的巨大需求缺口,在他们看来,是迫使中方在谈判桌上让步的王牌筹码,他们认为,自家的产品“质优价廉”,中国买家兜兜转转,最后还得回来。

  为了施加压力,特朗普政府悍然发动了关税战,但他们没料到的是,这把挥向别人的大刀,最后却砍伤了自己,高昂的关税直接削弱了美国大豆的价格竞争力,让所谓的“价廉”优势荡然无存。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更让他们失算的是,他们严重低估了中国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决心和能力,在履行完最后一批旧订单后,中国在今年秋季毅然停止了向美国下达任何新的采购订单。

  这一举动清晰地表明,中国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进口地”。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现在,阿根廷的出现,与巴西一起,完美地填补了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白,那个被特朗普视为核心筹码的“大豆牌”,就这样彻底失效了。

  美国失去的,不仅仅是每年近13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更是对华谈判中的一个重要杠杆,曾经的主动权,如今已悄然易手,而这一结果,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共和党在农业州的票仓根基。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结语

  回过头来看,阿根廷的这次选择,根本不是什么地缘政治的“背刺”或“站队”,它更是一个理性的经济参与者,在全球化市场中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务实决策。

  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今天,任何国家如果过分高估自身的“不可替代性”,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参考信源: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

中方连续两天出手,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次又败了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