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小区张叔聊天,他拿着手机叹气:守了大半年的稀土股,不仅没赚钱,还亏了12%,之前总听人说稀土是战略资源,怎么现在一动不动?

  

  可转头刷到基金季报,发现不少投资大佬早悄悄换了方向——某明星基金前十大持仓里,光模块、算力服务器相关股票占了3个,持仓比例还加了不少,这几只票今年涨幅都超50%,比稀土强多了。一边是散户死扛稀土,一边是大佬偷偷布局新赛道,到底哪个板块能真正赚着钱?

  

  今天用大白话把这事讲透,不光说清稀土为啥不涨,更揭秘大佬重仓的3个核心赛道,再给普通人3个能落地的参与方法,让你看完不用跟着市场瞎猜,知道该往哪使劲。

  

  先搞懂:稀土为啥“歇菜”?不是没价值,是行情变了

  

  很多人觉得稀土是“硬通货”,就该一直涨,其实它现在不涨,不是因为战略地位没了,而是供需、需求和估值都出了变化,跟之前的上涨逻辑不一样了。

  

  先说供需端的松劲。前几年稀土涨,是因为全球就中国产能多,供应紧。但现在不一样了,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澳大利亚Lynas矿都在扩产,国内每年的稀土配额也在加,市场从“不够卖”慢慢变成“可能卖不完”,价格自然涨不动。就像之前小区门口就一家菜店,菜再贵也得买,现在开了三四家,老板想涨价也没底气。

  

  再看下游需求不给力。稀土主要靠新能源车、风电这些行业拉需求,可今年新能源车增速比前两年慢了,风电装机节奏也调了,对稀土永磁的需求没达到预期。比如某稀土永磁企业,去年订单排到3个月后,今年订单只排到1个月,开工率从90%降到75%,业绩增长慢了,股价自然没动力。

  

  还有估值提前涨完了。2020-2022年稀土板块涨了不少,已经把“稀缺性”“新能源需求”这些利好提前反映了,现在的估值不算便宜,没有性价比。就像一件衣服,之前卖100块觉得值,现在涨到200块,就算还是那件衣服,也没人愿意买了——稀土不是没价值,是现在的价格匹配不上预期了。

  

  揭秘!大佬重仓的3个赛道,凭啥碾压稀土?

  

  大佬们从稀土换到新赛道,不是瞎换,而是这些板块有政策、技术、需求三重支撑,爆发力比稀土强,而且是“创新驱动”,不是稀土那种“资源依赖”,增长空间更大。

  

  赛道1:光模块——AI的“快递员”,订单排到明年

  

  光模块可能听着陌生,其实它就是给AI传数据的“快递员”——AI算力要跑起来,得靠光模块把数据快速传到服务器,速率越高,传得越快。之前光模块速率是100G、400G,现在AI需求猛增,直接跳到800G,甚至1.6T,技术迭代特别快。

  

  需求有多火?全球AI巨头今年在光模块上的投入超300亿美元,国内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营收涨了85%,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一季度;另一家新易盛,海外客户占比超70%,手里握着微软、亚马逊的大订单,毛利率稳定在35%以上——这比稀土企业“看价格吃饭”稳多了,只要AI不停,光模块的订单就断不了。

  

  赛道2:算力服务器——AI的“加油站”,供不应求

  

  如果说光模块是快递员,算力服务器就是AI的“加油站”,所有AI运算都得靠它。今年全球AI算力需求翻着倍涨,亚马逊、谷歌这些巨头疯狂买服务器,国内百度、阿里也在“堆硬件”,直接导致算力服务器供不应求。

  

  中科曙光的算力服务器订单排到2025年二季度,工厂24小时开工都赶不完;浪潮信息的AI服务器全球市占率排前三,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涨了70%。更关键的是,算力服务器不是“一锤子买卖”,客户买了之后还要升级、维护,有持续的收入——这跟稀土“卖完就没”的逻辑不一样,增长更持续。

  

  赛道3:AI存储芯片——数据的“仓库”,缺口越来越大

  

  AI运算会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得存起来,AI存储芯片就是“仓库管理员”。之前普通存储芯片就够用,现在AI数据量太大,普通芯片存不下、取不快,必须用专门的AI存储芯片,需求一下就爆发了。

  

  国内的兆易创新,2025年上半年AI存储芯片营收涨了120%,产能利用率拉满;国外的美光、三星也在扩产AI存储芯片,但还是跟不上需求,全球缺口超20%。而且这个赛道国内企业之前跟得慢,现在技术慢慢追上了,能分到更多市场——这比稀土“国内有优势但没定价权”强,现在是“需求缺+技术追”,双击机会明显。

  

  实操指南:普通人怎么参与?3个方法,稳赚不慌

  

  大佬能调研订单、盯技术进展,普通人不用那么复杂,记住3个简单方法,既能避开风险,又能吃到赛道红利,不用全仓也能赚。

  

  方法1:新手选ETF,不用选股也能赚

  

  要是刚接触,怕选不对个股,直接买算力相关的ETF最省心。比如“算力ETF”,里面装的就是光模块、算力服务器、AI芯片的龙头股,不用自己挑,买一只就能覆盖整个赛道;还有“人工智能ETF”,除了硬件,还包含AI应用,更全面。

  

  定投就行,每个月发工资第二天投,金额控制在月收入的10%以内——比如月入8000,每个月投600块,跌了不用慌,涨了也不用贪,等ETF净值涨20%,或者看赛道里的龙头企业订单开始减少,再考虑止盈。2024年买算力ETF的人,平均收益超40%,比死扛稀土强多了。

  

  方法2:有点经验的,盯“订单+技术”选龙头

  

  要是懂点投资,想赚更多,可以选赛道里的龙头股,重点看两个指标:一是“订单排期”,订单排到半年后以上的,说明需求稳;二是“技术迭代”,能跟上800G光模块、高端算力服务器这些新技术的,有竞争力。

  

  光模块选中际旭创、新易盛,一个是全球龙头,一个成本控制好;算力服务器选中科曙光、浪潮信息,一个国产份额高,一个全球出货量大;AI存储芯片选兆易创新,技术追赶快,需求缺口大。买的时候别全仓,先买30%仓位,跌10%补20%,涨20%减20%,既能抓收益,又能控风险。

  

  方法3:跟踪“大佬持仓”,抄作业要“知其然”

  

  想跟着大佬走,不用天天盯盘,定期看基金季报、年报就行——比如某明星基金,前十大持仓里加了光模块龙头,而且持仓比例超5%,说明大佬长期看好;如果多家基金都加仓同一个赛道,那这个赛道大概率是真机会,不是短期炒作。

  

  但别盲目抄,得想清楚“为啥加”——比如大佬加光模块,是因为订单排期长、技术迭代快,符合我们之前说的逻辑,才值得跟着买;要是只看持仓不加分析,可能会抄在高位。

  

  最后说句实在话

  

  稀土不是不行了,只是现在的行情变了,没了之前的上涨动力;而光模块、算力服务器这些赛道,是跟着AI浪潮走的,有政策托底、需求爆发、技术迭代,爆发力自然强。

  

  投资不是“死扛一个赛道”,而是跟着时代走——之前靠资源赚钱,现在靠创新赚钱。不用羡慕大佬赚得多,普通人只要选对赛道、用对方法,不用全仓,也能在新行情里赚到钱。

  

  我是月竹挽风,每天都会分享实用的投资和社保知识,帮大家在理财路上少走弯路。今天这些都是掰开揉碎的干货,希望能帮到纠结的你,咱们明天见。


稀土不涨反跌?大佬重仓的3赛道,涨幅悄悄碾压

  政策依据

  

  1. 2025年《数字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明确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战略,2025年算力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计划突破6000亿元,重点支持光模块、算力服务器等核心环节。

  2. 工信部2025年发布《AI核心硬件创新发展指引》,提出对800G及以上光模块、高端算力服务器、AI存储芯片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给予最高20%的研发补贴。

  3. “东数西算”工程2025年进入二期建设阶段,新增10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直接拉动算力产业链上下游需求,预计带动光模块、服务器采购量同比增长50%以上。

  

  案例说明

  

  文中小区张叔、某稀土永磁企业、某明星基金的相关情节为AI创作虚拟案例;涉及中际旭创、中科曙光、兆易创新等企业的营收数据、订单排期,以及政策文件中的投资规模、补贴比例等内容均来自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