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身份证注销,银行的钱咋取?银行人透底
“我妈突然走了,身份证都注销了,银行卡里的钱取不出来,那可是她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啊!”银行柜台前,张女士急得眼圈发红。不少人都碰过这种糟心事:老人走后身份证跟着注销,银行账户像被“锁”住了,密码不知道、手续不全,钱明明在卡里,却拿不出来。
其实银行真不是“刁难人”,这么做全是为了护好逝者的财产。毕竟身份证注销后,逝者的法律身份没了,银行要是随便给钱,万一被冒领,责任可就大了。但钱肯定能取出来,关键看存款金额、知不知道密码、继承人清不清晰。在银行干了8年的李经理,特意把最常见的4种情况拆解得明明白白,连带啥材料、走啥流程都说透了,照着做保准少跑冤枉路。
先掰扯清楚:为啥身份证注销了,取钱这么多规矩?
不少人觉得银行“事儿多”,但咱得先懂银行的逻辑:银行只认“合法继承人”,还得要实打实的证明。老人去世后身份证没了,银行没法直接确认谁有资格拿钱——要是冒领的人拿着假证明把钱取走,银行得赔,所以必须把“谁能取、凭啥取”核实清楚。
核心就是两句话:先证明你是合法继承人,再按金额大小走流程。金额小、手续全的,分分钟办完;金额大、手续缺的,就得补材料。这不是故意折腾人,是真真切切在保护逝者的积蓄,也保护继承人的权益。
情况1:金额≤5万,知道密码,有卡/有存折
这是最省心的情况,不用开一堆证明,拿着卡或存折直接取就行,专门针对老人的“零碎积蓄”设计的简化流程。
具体咋操作?
1. ATM机或柜台直接办:有银行卡又知道密码的,去ATM机取最方便,每天能取2万,分两三天取完就行;要是存折,就带自己的身份证和存折去柜台,跟柜员说一句“老人不在了,这钱不到5万,我知道密码”。
2. 啥材料都不用多带:不用拿死亡证明,也不用开亲属关系证明,纯靠密码和卡/存折“说话”。
李经理天天碰到这种事:“上周有个阿姨,老伴走了,存折里有3万2,她知道密码,带着自己身份证和存折来的,填个单子,10分钟就取完钱了,临走还说比想象中简单多了。”
不过得记着,要是卡或存折丢了,哪怕就几千块,也得走后面的流程——补卡补折必须要证明,光知道密码没用。
情况2:金额>5万,知道密码,但没老人身份证
超过5万算“大额取款”,银行得确认你是正经继承人,不能光凭密码就给钱,但也没多复杂,备好3样东西就行。
具体咋操作?
1. 先把材料备齐:
- 老人的死亡证明(医院开的医学死亡证明,或者派出所开的销户证明,有一个就行);
- 你自己的身份证(必须是原件);
- 亲属关系证明(户口本、结婚证,或者派出所开的一张“亲属关系说明”,能证明你是老人的配偶、子女就行)。
2. 柜台走流程:带着卡/存折和材料去银行,跟柜员说明情况,填张《大额取款申请表》。银行核对一下材料没问题,密码也对,当场就能办,钱当天就能拿到手。
这里有个关键点:要是继承人不止一个(比如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用所有人都跑过来。没到场的人写个《授权委托书》,签上字按手印,委托其中一个人代办就行,省得来回折腾。
情况3:不知道密码,不管多少钱,都得办“继承权公证”
这是最常见的“卡壳点”——老人没来得及说密码就走了,卡还在手里。这种时候,哪怕卡里就1千块,也得先去公证处开证明,这是银行确认“谁有资格取钱”的唯一依据。
具体咋操作?
1. 先跑公证处办“继承权公证书”:
- 所有法定继承人都得去(配偶、子女、老人的父母,只要还在世的都得到场),实在去不了的,必须写《授权委托书》。
- 带齐材料:老人的死亡证明、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亲属关系证明、卡/存折原件,要是还有其他遗产(比如房子),也得列个清单。
- 公证员会核对每个人的身份,确认没人遗漏、没争议,就会出《继承权公证书》,写清楚谁能取钱,或者几个人怎么分这笔钱。
2. 再去银行取钱:
- 带着公证书、自己的身份证、老人的死亡证明、卡/存折,去银行柜台说“要重置密码取钱”。
- 银行查一下公证书是真的,就会帮你重置密码,之后就能取了。要是卡丢了,也能凭公证书先补卡再取。
李经理解释:“之前有家人,三个子女不知道父亲的存折密码,先去公证处办了公证,证明三人平分存款,拿着公证书来银行,半小时就办完了,谁也没意见。”
至于公证费,一般20万以下就收200-500块,20万以上按比例算,直接去公证处办就行,别信那些“代办公证”的中介,纯坑钱。
情况4:没卡没折还不知道密码,先“查账”再取钱
更头疼的是,老人没留下卡和存折,家人连他在哪家银行有钱都不知道。这种时候别慌,先找着钱在哪,再按流程取。
具体咋操作?
1. 先查清楚存款线索:
- 你带着自己的身份证、老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去当地的银行业协会,或者随便找家银行,说“要查逝者名下的存款”。按规定,银行必须帮着查,不会拒绝。
- 查到在哪家银行有钱、有多少之后,再针对性准备材料。
2. 按“不知道密码”的流程办:
- 不管查到的钱是多是少,都得先去办继承权公证;
- 然后带着公证书、死亡证明、身份证,去对应的银行办“挂失补卡/补折+密码重置”,之后就能取钱了,和情况3一样。
“有个阿姨,老伴走了没留卡,她跑了趟银行业协会,查出老伴在三家银行都有存款,加起来8万多,之后办了公证,顺顺利利取出来了。”李经理说,查账这步千万别省,不然老人的积蓄可能就“沉睡”在银行里了。
避坑提醒:这3个错别犯,不然白跑一趟
1. 别造假材料:有人觉得开证明麻烦,就想伪造死亡证明,这绝对是昏招!银行会联网核查,一查一个准,不仅取不出钱,还可能被拘留,得不偿失。
2. 别漏了继承人:办继承权公证时,只要是法定继承人,一个都不能漏。之前有家人没通知在外省的妹妹,去了公证处直接被驳回,最后还是得叫回来一起办。
3. 别拖太久:存款不会过期,但时间长了,有些材料(比如老户口本、亲属关系证明)可能补不出来,银行系统也可能升级,手续会更复杂。建议老人走后3个月内就处理这事。
特殊情况有“捷径”:这两种情况不用太麻烦
- 老人是军人、公务员:要是取的是抚恤金、丧葬费,有部队或单位开的发放证明,直接打到继承人账户里,不用走存款取款流程;
- 存款<1万,就一个继承人:工行、建行等不少银行都有规定,1万以下的存款,要是只有一个继承人,凭死亡证明和亲属关系证明就能取,不用公证,具体可以先打银行客服问清楚。
最后总结:记住3步核心流程,再急也不慌
不管哪种情况,取老人存款的核心都是“证明身份→确认权利→办理取款”:
1. 证明身份:用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告诉银行“老人不在了,我是他的家人”;
2. 确认权利:小额知密码的直接确认,大额或不知密码的用公证确认;
3. 办理取款:带齐材料去银行,按柜员指引办就行。
老人的存款,是他们一辈子的血汗钱,也是留给家人的念想。银行的规矩看着多,本质都是在护好这笔钱。只要把流程搞懂、材料备齐,按规矩来,这笔钱肯定能顺顺利利拿到手。别嫌麻烦,每一步都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权益的保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