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号傍晚,不少股民的微信消息炸了锅。有人发截图说“9月28号休市有变动”,甚至传“证监会要临时调整开市时间”,群里瞬间乱了——有人急着问手里的票要不要清仓,有人担心资金转不出来影响过节,还有人跑去翻交易所官网却没找到“变动公告”,越查越慌。


9月28号休市变了?证监会实锤:散户别慌,先理清这3点

  直到沪深北交易所的官方公告被顶上热搜,大家才松了口气。证监会通过交易所“实锤”:9月28号休市没任何变动,就是正常周末休市,和国庆中秋长假休市连在了一起。可即便如此,还是有散户犯迷糊:11天休市期间持仓咋算?资金啥时候能转?要不要持股过节?今天就把官方安排拆透,把散户必须理清的3个核心问题讲明白,看完保准不用慌。

  先扒逻辑:为啥会传“休市变动”?官方早把安排说透了

  其实这次“休市变动”的传言,纯属“信息差+长假焦虑”闹的。先把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官方安排摆出来,就知道根本没所谓的“变动”。

  根据沪深北交易所9月25号联合发布的公告:10月1号到10月8号为国庆中秋法定休市,10月9号(周三)照常开市;而9月28号是星期日,本就是周末休市时间,10月11号(星期六)也是正常周末休市——说白了,就是“9月28号(周日休市)+10月1-8号(长假休市)+10月11号(周六休市)”连在一起,形成了从9月28号到10月8号的11天“不能交易期”,但每一段休市都是早就定好的,没有任何临时调整。

  还有港股通的安排也说清楚了:10月1号到10月8号不提供港股通服务,10月9号恢复;但港股本身只在10月1号休市,10月2号就正常交易,只是A股投资者没法通过港股通操作而已。北交所还提了一嘴10月8号要做交易系统联调测试,这就是个技术准备,和散户交易没关系,不用瞎猜。

  为啥证监会要提前3天发公告?就是怕长假前谣言冒出来搅局。往年也有过类似情况,有人故意传“临时休市”骗散户卖票,这次官方早早就把时间钉死,就是给市场吃定心丸——所谓的“变动”,从头到尾都是传言瞎编的。

  别瞎慌!散户必须理清的3点,每点都和钱挂钩

  虽然休市安排是明确的,但11天不能交易,确实让不少散户犯愁。其实不用慌,理清这3个点,就能稳稳应对,不会踩坑。

  第一个要理清:持仓过节还是清仓离场?别跟风看别人

  群里最近总有人喊“放假8天怕风险,赶紧卖”,也有人说“政策托底,持股才能抓节后行情”。到底咋选,得看你手里的票和自己的情况,不能跟着别人瞎动。

  要是你手里的是低估值龙头股,比如中信证券(PE才15倍)、美的集团(PE14倍),或者业绩稳增的消费股,上半年净利润涨10%以上,那就没必要清仓。这类股抗风险能力强,就算假期外围有点波动,节后也容易补涨回来——节前资金还在往低估值板块调仓,现在卖了反而可能踏空。

  但要是你手里的是没业绩的题材股,纯靠概念炒起来的,或者估值炒到天上去了(PE超100倍),那最好减仓或清仓。长假期间一旦出点利空,这类股节后很容易大跌,拿着太烫手。

  还有种情况:要是你仓位超80%,或者这笔钱节后要用,那也得减点仓。留部分现金在手里,节后不管是补仓还是观望,都更灵活——别把所有钱都压在11天的不确定性上。

  第二个要理清:休市期间,资金和持仓的那些事别弄错

  不少散户担心“休市期间股票跌了算我的”,或者“钱转不出来”,其实都是常识误区,但细节得提前弄明白。

  首先,休市期间A股股价不动,不管美股怎么跌,你的股票价格都停在9月27号的收盘价,不会“休市还亏钱”。其次,资金转出有时间限制:想在长假前用钱,最晚得在9月27号下午3点收盘前操作转出,收盘后转的得等10月9号开市;9月28号是周末,银行和券商都不处理转账,这点一定要记牢。

  另外,休市期间能登录软件看持仓、看行情,也能提前下单委托,但这些委托要等到10月9号开盘后才会被系统处理。要是你想节后一开盘就卖票,可以提前设好价格,但得注意委托价不能超出当天的涨跌幅限制(普通股票±10%)。

  第三个要理清:长假期间该关注啥?别光玩忘了行情

  11天休市不是完全不管股市,重点看3类消息,节后操作心里更有底。

  一是政策面的“活跃资本市场”新动作。节前已经有“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消息了,要是假期里再出佣金优化、IPO节奏调整之类的利好,节后券商、投行股肯定会涨,提前有预期就能抓机会。

  二是海外市场走势,主要看美股和港股。要是美股假期涨3%以上,A股节后大概率高开,尤其是科技、新能源这些联动强的板块;要是美股大跌,A股可能低开,但低估值板块很快能稳住——不用怕外围短期波动,A股现在估值本身就低。

  三是自己持仓股的公告。要是你持有的公司发了“上半年净利润预增50%”的公告,节后很可能涨停;要是发了利空(比如业绩变脸),也能提前想好应对。可以把持仓股设成消息提醒,一有公告就会弹出来。

  为啥官方要这么较真?藏着对散户的保护

  可能有人会问:休市安排每年都差不多,为啥证监会还要特意“实锤”?其实这背后是对散户的保护,也体现了市场越来越成熟。

  首先是防谣言坑人。之前有人故意在长假前传“临时休市”,骗散户恐慌性卖票,自己趁机抄底。这次官方早早就把时间表摆出来,用权威信息打破传言,不让散户被割韭菜——这是最直接的保护。

  其次是给散户充足准备时间。11天休市涉及资金安排、仓位调整,要是临时通知,散户根本来不及反应。提前3天公告,能让大家慢慢算:要不要转钱、要不要调仓,不用慌慌张张犯低级错误。

  最后是稳市场预期。长假前市场本就容易波动,要是休市时间不明确,资金会因为“怕政策变”纷纷出逃,导致市场下跌。官方提前钉死时间,资金就不会盲目跑路,市场能平稳过渡到长假——这对整个资本市场都好。

  其实这些年,证监会和交易所对散户的“提醒”越来越细,从休市安排到风险提示,都怕大家踩坑。这次“实锤休市无变动”,本质上就是怕散户被传言吓着,白白错过机会或乱卖票。

  最后说句实在话:慌的不是休市,是没理清自己的持仓

  说到底,这次“休市变动”的传言能闹起来,还是因为不少散户对自己的持仓没底气——要是手里拿的是业绩稳、估值低的股,就算休20天也不用慌;要是拿的是垃圾股,就算只休1天也会怕。

  投资本来就不是靠“躲假期”赚钱的。那些能长期赚钱的人,从来不是每天盯着休市时间瞎猜,而是看清标的的基本面:这只股为啥涨?业绩能不能撑住?政策会不会支持?把这些想明白,别说11天休市,就算休一个月,心里也有谱。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人喜欢落袋为安,有人愿意等节后行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最忌讳的是“一边慌着清仓,一边又后悔没持股”,或者“盲目满仓,又天天怕假期出利空”——想清楚自己要啥,比啥都重要。

  你打算持仓过节还是清仓?手里的票是龙头股还是题材股?觉得节后哪个板块最可能先涨?评论区聊聊,互相给点参考,一起稳稳过长假。

  我是好运相伴,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