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指数基金就像买水果,得看“新鲜度”和“价格”——低估值的像刚上市、价还没涨的草莓,又甜又划算,上涨空间大;高估值的像放了几天、价炒得虚高的荔枝,看着诱人,买了容易坏(回调),还可能亏本金。今天就把“看估值买基”的门道说透,新手照着做,少踩坑多赚钱。

买指数基金怎样看估值:低估值多盯,高估值慎碰,避开风险多盈利

一、低估值指数基金:像“打折的名牌”,便宜还能涨

  低估值指数基金,简单说就是“价格低于自身价值”的基金,就像商场打折的名牌衣服,平时卖1000,现在500就能买,只要品牌没问题,早晚能涨回原价,甚至更高。这类基金的上涨空间,比高估值的大太多。

  我2022年买的中证500指数基金,当时估值PE百分位只有15%(历史上只有15%的时间比这低),相当于“打1.5折”。我分3批投了8万,后来到2023年,中证500估值涨到50%,基金涨了22%,我赚了1.76万。反观当时同期买的高估值基金,才涨了5%。

  选低估值指数基金有个简单方法:看“PE百分位”,一般低于30%就属于低估值。比如沪深300PE百分位低于25%、恒生指数PE百分位低于20%时,都是好机会。但要注意,别只看估值低就买,得选“有前景”的指数,比如覆盖A股、港股的宽基,或者政策支持的行业(像现在的中证红利指数),别买没人关注的“冷门指数”,不然可能一直“打折”不涨价。

买指数基金怎样看估值:低估值多盯,高估值慎碰,避开风险多盈利

二、高估值行业指数基金:像“高价的网红奶茶”,易翻车

  行业指数基金本来波动就大,一旦估值高了,就像排队几小时买的网红奶茶,价贵还不一定好喝,随时可能“降温”(回调),买了很容易站岗。尤其是那些靠短期热度炒起来的行业,估值越高,风险越大。

  我邻居2021年买的白酒行业指数基金,当时PE百分位已经90%(历史上90%的时间比这便宜),他觉得“白酒永远涨”,一次性投了10万,结果后来估值回调,基金跌了35%,套了两年才勉强回本。还有2023年的AI行业指数基金,估值炒到85%,不少人追高买,后来跌了28%,很多人亏得割肉。

  遇到高估值行业指数基金,记住两点:一是“别追”,就算短期还在涨,也别加仓,比如现在的新能源行业PE百分位超过75%,就该谨慎;二是“要止盈”,如果手里有,涨到估值高位(比如PE百分位80%以上),就分批卖,别等回调了才后悔。有人说“高估值还能更高”,但普通人很难猜到“最高点”,不如见好就收,总比套牢强。

买指数基金怎样看估值:低估值多盯,高估值慎碰,避开风险多盈利

三、怎样看指数基金估值

  判断指数基金估值,最常用的指标就是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市盈率就是股价除以每股盈利,说白了,就是按照现在的盈利水平,投资者回本需要多少年。比如某指数基金的市盈率是15倍,那就意味着,如果盈利不变,15年能回本。一般来说,市盈率越低,说明基金越被低估,投资价值可能越高。

  市净率则是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反映的是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估。市净率低,往往代表着该指数基金所对应的资产被低估,同样也是一个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在看估值时,不能只看绝对数值,还要结合历史百分位来判断。比如当前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市盈率是14倍,单看这个数字不好判断高低,但如果它的历史百分位是30%,那就意味着,在过去的时间里,有70%的时候,它的市盈率比现在高,也就说明当下处于相对低估状态。

买指数基金怎样看估值:低估值多盯,高估值慎碰,避开风险多盈利

四、在哪些平台可以查看指数基金估值

  现在查看指数基金估值的平台特别多,我比较推荐这几个。天天基金APP就很方便,打开APP后,点击首页的“指数宝”,再点击“低估榜单”,各种指数的PE和PE百分位一目了然,还能对数据排序筛选,快速找到符合自己投资标准的指数。

  支付宝里的蚂蚁财富也能查,点击“理财”,选择“基金”,点击“指数红绿灯”,再点击“更多”,就能查看指数估值情况,包括PE百分位,用起来简单易懂,特别适合新手。

  买指数基金,估值就是“指南针”——低估值时多关注、敢布局,高估值时要谨慎、及时撤。别被短期涨跌迷惑,也别跟风追热门,盯着估值做决策,比瞎买靠谱多了。就像买水果,专挑新鲜又便宜的,自然能买到划算的,基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