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价格和利润涨回来了|说政经事
装备制造业利润显著增长,它被称为工业的心脏。视觉中国/图
过去一周,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政经数字,就是20.4%。
2025年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万亿元,同比增长0.9%。这个0.9%主要是靠8月拉动的。
8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4%,7月还是下降1.5%。
首先了解一个概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为什么短短一个月内,其利润能实现迅猛增长?
南方周末记者综合了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曦的说法,并采访了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景川,认为原因有三个。
第一,“反内卷”政策带动了工业品价格的回升。
陈曦说,“近期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以及重点行业的产能治理,带动了像钢铁、煤炭、光伏等行业价格的改善,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利润改善。”
罗志恒也分析,“反内卷”政策带动了近期工业品价格的止跌企稳。8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由负转正,回升至0。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化工等领域,商品价格走出低谷,带动原材料行业盈利显著回升。
而且“反内卷”政策的实施,对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带来了更多利好。1-8月,私营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3%,显著高于平均增速。
第二,装备制造业等板块对整体利润形成了关键支撑。
在规上工业企业中,两个板块的增长非常突出。
一是装备制造业,1-8月利润增长7.2%,是拉动作用最强的板块之一。装备制造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的制造业,也就是生产“生产工具”的行业,是工业的心脏。
这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电气机械两个行业,增速分别达到37.3%和11.5%。
二是原材料制造业,1-8月利润增长22.1%。其中,钢铁行业同比扭亏为盈。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增长12.7%,比1-7月增速还快。
第三个原因是,低基数效应。
2024年8月,正处在工业领域价格和需求承压,宏观政策尚未加速发力的时期,当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为-17.8%,利润规模只有约5600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超过1000亿元。2025年8月,利润规模升至约6700亿元。所以是在低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速录得高增长。
不过,对于规上工业企业来说,仍有值得警惕的数字。
8月末,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7.24万亿元,同比增长6.6%。
景川分析,这意味着企业的下游面临资金回收难、流动资金紧张的压力,会影响扩大再生产和投资能力。
企业应收账款,是个老大难问题。过去一段时间,各地探索出了两个解法。一是用专项债,作为清理拖欠账款的资金来源;二是商业银行发放专项贷款,来清欠账款。
比如9月初,新疆一家国企发布了公告,称中国银行已为其提供不超过9.8亿元的清欠专项贷款,利率仅为2.6%。具体操作是,公司在中国银行开立专项监管账户,根据经自治区清欠专班审核同意后的清欠名单,逐笔从监管账户中支付给企业。
从整体来看,罗志恒提醒,虽然工业企业利润显著改善,但也要注意到内需不足状态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所以要进一步提振国内需求,为工业企业利润回升创造更稳固的条件。
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
责编 张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