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百亿帝国飘摇!内忧外患难题扎堆,宗馥莉面临最大考验
宗庆后离世后,宗馥莉接掌娃哈哈的路,比想象中难走太多。
如今她面前摆着三道绕不开的坎,每一道都藏着不小的麻烦。
首先就属那场闹到香港高院的遗产官司。
当初这件事闹的是满城风雨,这笔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在宗馥莉一方提出来五项上诉理由之后,全部被悉数驳回。
这还不算什么,娃哈哈内部的暗流更让人头疼。
宗馥莉刚推动“娃小宗”新品牌,上海工厂就冒出个“沪小娃”桶装水。
宣传语上的“至真至纯,同宗同源”说得更是让外界议论纷纷。
有传闻说这家工厂背后的老板是宗庆后的堂弟宗伟。
这等于家族里又多了个“对手”,这随便一看,就知道这是冲谁去的。
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娃哈哈商标。
根据相关评估机构的数据显示,去年娃哈哈品牌价值都超过了900亿元。
按说宗馥莉合计持股的 62.47%娃哈哈食品公司,手里该握着商标权。
可早年间跟达能的转让没获批,后来仲裁又终止了协议,商标始终没真正过户。
2025年1月她想把 387 个商标转过来,结果就出现了很多舆论,最后这个转让也就停止了。
商标拿不到,宗馥莉还有另一个办法。
那就是推自己的新品牌 “娃小宗”。
可这步棋刚落下,就招来一片反对声,能不能走通还是个未知数。
她走这一步,估计也是挺无奈的。
在娃哈哈集团她只持股 29.4%,所以才想把资源往自己 100% 控股的宏胜系转移,连管理层都换成自己人。
但这操作引了众怒,先是网上传出了一份匿名举报信。
后来她选择辞职,但在4 天后她又回来。
紧接着还被不少员工给告了,说她转移集团资产。
商标卡脖子、内部不太平,推新品牌成了唯一的出路。
可新品牌的阻力比预想的还大。
宏胜系虽然注册了 46 个 “娃小宗” 相关商标,覆盖全品类。
甚至定下了一个不小的年销目标,但经销商根本不买账。
市场上不少老经销商表示,不太会选择去配合她。
有经销商就表示,娃哈哈销量本来就有点下滑,而且利润还很低。
扣除成本之后,就没有多少钱了。
要是再去做新产品,那么经济上损失的就有点多了。
推新品要花钱教育市场,谁也不愿冒这险。
更别说宗馥莉之前还清退小经销商、拔高业绩指标,这也成为了一点小问题。
除此之外,消费者的态度也很冷淡。
当初凝香乌龙无糖茶曝光后,有不少网友要么说像山寨版娃哈哈,要么觉得不如买东方树叶。
要知道,宗馥莉之前做的KELLYONE饮料、营养快线眼影盘都没成功。
如今饮料市场又饱和,没了娃哈哈的情怀加持,“娃小宗” 很难站稳脚跟。
宗馥莉想做“拥有者”而非“继承者”的心思能理。
但 “娃小宗” 更像场施压的博弈,可博弈就得承担风险。
一旦新品牌起不来,不仅自己被动,恐怕还会把经营了 38 年的娃哈哈拖入更尴尬的境地。
这么看起来,如果想要让新品牌真正成长起来,她多半还要经历不少试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