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商集团与中百集团是武汉商界的两大传奇品牌,也是武汉人家喻户晓的商业代表。

  中百集团成立于1990年,武商集团成立于1991年,两家企业均具国有背景,大股东同为武商联,后者由武汉国资委控股。因此,二者都是根正苗红的国有企业。

武商集团:已过万重山!

  △武商梦时代

  从主业来看,武商集团以购物中心和超市为核心,中百集团则以超市和百货为主。尽管业务存在部分重叠,但双方仍各具优势。

  当年之所以连续设立两家业态相近的企业,初衷是联手应对外资零售巨头的大举进入。两家企业不负众望,迅速成长为武汉商界的支柱。鼎盛时期,它们是所有品牌进驻武汉的必选合作伙伴,盈利能力堪比“印钞机”。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电商对实体商业的持续冲击,两大集团均遭遇经营挑战。中百集团已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4.6亿元;武商集团虽未陷入亏损,但净利润连年下滑。去年,其重磅项目“梦时代”更被广泛质疑为失败投资。

  没想到,不到一年时间,武商集团就实现了强势逆转。

  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1-6月份营业收入31.81亿元,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7.53%;扣非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45%。

武商集团:已过万重山!

  这一成绩的亮眼程度,可通过对比凸显: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1.38亿元,而2025年仅用半年就已超额完成去年全年利润。

  有人或许认为1.65亿元的利润规模并不突出,但需注意,武商集团在职员工超过8000人。在承担庞大用工成本的同时实现盈利大增,实属非常难得。

  更值得关注的是,武商在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关键指标上均位列全国前列。日前,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在净资产百亿以上的8家零售类上市公司中,武商集团每股收益和综合毛利率高居榜首,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排名第二,净资产收益率等多项指标进入前三。

武商集团:已过万重山!

  △由国广、武广、世贸“三位一体”构建的武商MALL

  一系列耀眼的成绩不禁让人疑问,去年还广受诟病的武商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首先,公司聚焦主业,果断剥离非核心业务。对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门店坚决关闭,实现止损减负。

  2024年,武商关闭了11家超市,具体如下:

武商集团:已过万重山!

武商集团:已过万重山!

  2025年,再次关闭了南湖大道和书城路交汇处的武商超市农科城店。

武商集团:已过万重山!

  其次,在稳固主业的同时,积极布局创新业态。过去一年,武商的两大亮点是武汉市内免税店和WS江豚会员店。

  免税店由武商与王府井合资运营,目前已组建专业团队,并达成多个国际品牌的直采合作。WS江豚会员店直接对标山姆,采用付费会员制,切入高速增长的会员零售赛道。首家江豚会员店自7月29日开业以来运营良好,第二家店预计年内落地江夏。

武商集团:已过万重山!

  此外,前期重金投入的武商梦时代和南昌武商Mall也逐渐步入成熟运营期,开始贡献利润。如今,武商梦时代和武商Mall的人气长期霸榜武汉商圈前两位。

武商集团:已过万重山!

  可以看出,在电商持续扩张的背景下,传统卖货模式终将难以抗衡。唯有重塑有温度的服务、打造难以复制的体验价值,才能实现破局。而武商集团“推动商文旅体融合、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的经营策略,正与这一路径高度契合。

  武商集团的转型之路,无疑为传统零售企业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样本。国有背景虽为其提供了稳健的资本和后盾,但真正的突破来自于市场化的敏锐与变革的勇气。未来,能否持续打造差异化优势、深化供应链能力,并在免税、会员制等新赛道中建立护城河,将是决定它能否真正实现长期复兴的关键。

  种种迹象表明,武商集团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后续表现非常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