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前言·】——?


  这人还能翻身?!


  2017年1月18日,刚刚刑满释放的褚健迎来了员工接站团。


  这位浙大原副校长曾被控贪污科研经费1.3亿元,锒铛入狱三年。


  出狱数月后,他不仅重回科技舞台,还带着中控集团再度崛起并获得2758万元国家重点项目支持。


  褚健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故事有多离奇?


从天才教授到阶下囚

  1963年,褚健出生在浙江淳安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个外科医生,母亲是小学教师。


  按说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可父母当年响应号召去山区支援建设,褚健小时候也跟着吃了不少苦。


  但褚健打小聪明,5岁就直接跳过学前班上了学。


  从那时起,褚健一路开启了学霸模式,1978年,年仅15岁的褚健被浙江大学录取,成了少年大学生,褚健大学学的是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


  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直接保送研究生,后来更被浙大派到日本留学,成了浙大与日本京都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


  在日本留学期间,亲眼见到我国和发达国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巨大差距的褚健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搞上去!


  回国后,褚健一头扎进了科研领域,一口气承担了国家好几个重点攻关项目。


  1993年,年仅30岁的褚健晋升为浙江大学教授,成了浙大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


  同年他参与创办了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这就是中控科技集团的前身。


  创办中控集团后的褚健并没有因为企业事务放下科研,反而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成了生产力。


  当时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基本被国外垄断。


  德国西门子这些国际巨头一手掌控了我国的工业命脉。


  但褚健不信这个邪,他带领团队开发出了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直接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让中国的工厂不再依赖进口设备。


  他们这一搞还给国家省下了近400亿元的设备成本。


  就这样,褚健带领的中控集团成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头羊。


  2005年,褚健的职业生涯再攀高峰。他被任命为浙江大学副校长,官至副厅级。


  从教授到副校长,从创业者到行业领袖,褚健的跨界之路让人眼花缭乱。


  可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巨大的风波正悄悄向他袭来。


涉案1.3亿的背后

  2012年,一封匿名举信将褚健的生活彻底颠覆。


  举信写的有鼻子有眼,信中直指褚健贪污科研经费、转移资产,甚至还有生活作风问题。


  这事儿出来立马引发了轩然大波。


  褚健可是浙大副校长、中控集团的创始人,一旦出现这种问题自然逃不过有关部门的调查。


  可事儿还没完,2013年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院士们都收到了更大规模的举信,褚健成了贪污腐败的大老虎。


  2013年10月,褚健被正式立案侦查,罪名是贪污。


  当时褚健马上就要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答辩,也成了国家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之一。


  可因为这事儿,答辩的机会也跟着飞走了。


  紧接着检察机关以贪污罪对他提起公诉,涉案金额高达1.3亿元!


  舆论也瞬间炸锅,网友纷纷指责褚健是咎由自取。


  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褚健一直保持着沉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他过去有多风光,这一刻他都得接受调查。


  随着案件的深入,案件的疑点也渐渐明晰,最初的1.3亿元贪污指控缩减为6579万元,再到后来直接缩减到238万元。


  这么看起来,这案件有些蹊跷了,明明涉案上亿,为何查着查着变成了两百多万。


  而且剩下的数额并没有被认定为巨额财产不明,证据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最后法院查明,褚健确实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侵吞了公款238万元。


  他还销毁了一些财务凭证。


  虽说238万元也不是个小数目,但跟最初的1.3亿元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2017年,法院判处褚健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这三年,对褚健来说可谓是人间炼狱。


  他从一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企业家变成了贪污犯,很多人觉得,褚健这辈子可能就完了。


  但谁也没想到,出狱后的他不仅没被打倒,反而再次站了起来。


重回创业路

  出狱后,褚健这个科技界的不死鸟迅速收拾心情,整装待发。


  按他的话说,创业的人,从来不怕重头再来。


  他立马重新梳理了中控集团的核心技术与团队。


  中控的人是有情怀的,虽说公司经历了不少波折,但重要岗位上的核心员工大部分都还在。


  但情怀不能当饭吃,褚健的目光早已瞄准了下一代工业控制系统和信息安全技术的结合点,这时国家的支持也随之而来。


  2018年,由褚健牵头负责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护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成功入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且获得了2758万元中央财政经费的支持。


  这可是当年入围项目中经费最多的一项!褚健和他带领的团队再次站上了国家的大舞台。


  工业控制系统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大脑。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工控系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一旦这些系统被网络攻击后果不堪设想,轻则生产停滞,重则国家经济都会受到影响。


  褚健和他的中控集团恰恰就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守护者。


  2010年伊朗核电站受到病毒攻击的事件让褚健更加坚定了在工控安全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


  国家正是看到了褚健和团队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方面多年积累的成果,认识到他们的潜力和重要性后才决定把这笔巨额经费交给他们,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褚健也没让国家失望,拿到项目后立刻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研发,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最好的成果。


  没过多久,褚健团队在宁波成立了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并且一口气创办了三家子公司,分别专注于工业操作系统、工控系统安全和工业芯片的研发。


  其中的国利网安公司直接负责了国家支持的那个2758万元项目。


  褚健搞研究的玩命劲儿没有因为牢狱生活被磨灭,他亲自带着团队攻克技术难题,日夜奋战在实验室和工厂之间。


  正如他所言: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自动化,而是要让工业系统像智能手机一样拥有‘灵魂’。


  2020年,中控集团成功上市,市场占有率恢复到行业领先的位置。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褚健和他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以及那份为国争光的使命感。


结尾

  在我看来,褚健不仅是个科学家,更是个企业家,他有眼光、有魄力,更重要的是他对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使命感。


  他所走的每一步虽然充满波折,但目标从未改变,就是要让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不再受制于人,真正做到自主可控。


  正如褚健自己所说: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风雨。


  他一路披荆斩棘,不仅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辉煌篇章,也为我国的工业自动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50岁被捕坐牢3年后:浙大原副校长重回创业路 获2758万中央经费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17


  中控技术IPO 实控人褚健“贪腐”跌落后人生再反转


  2020-06-03


  新京


  对话中控创始人褚健:如何在艰难环境下坚持自主创新?


  新浪财经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