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平,经士智库边海防研究中心主任,授权秦安战略头条号独家原创推出。


  近日,台北市长柯文哲友人创办的脸书粉专“台湾阿北-柯文哲”,上传首支影片,提出台湾街道“正名”,引发不小的争议,开张不到4小时就紧急关闭。虽然脸书粉专遭下架,其抛出的话题却已引起热议。


  原来,柯文哲在脸书上放出他亲自录制的“中国城市路名”,柯文哲在影片里说,“‘立法院’被中国路名包围,包括济南、青岛、杭州、绍兴等道路,被淹没在中国的城市名称中、号称最‘本土’的政党(指民进党)座落在‘北平东路’上”。他“觉得怪怪的”。台北市大量道路以大陆地名命名,应该发生在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到国民党成为在野党之前这段时间。而道路以地名命名是一个很“中国”的举动。祖国大陆很多城市也经常以地名命名道路,但像台北这样,走在街道上可以看到这么多祖国大陆的城市名称则并不多见。台北的很多道路以大陆地名命名则可能体现更多的意涵。


  一是以此表达国家一统的愿景。不管现在的国民党有多么不堪,至少蒋氏父子当政时是主张国家统一的。其实,台北除了柯文哲提到的几个地名,据我所知,还有南京路、承德路等,此外,还有信义路、仁爱路、忠孝路等反映中国文化的街道,还有光复路等反映一个中国政治意涵的街道,这些街道的命名恐怕不是孤立的,三类名称相互关联,体现国家统一的诉求和愿景。


  二是以此表达所谓“乡愁”,寄托对家乡的情感。我曾经到访台北,接触过台北的各色人等,发现很多从大陆过去的人都是柯文哲提到的这些地方的,我们从现有资料也可以看出来,从大陆到台湾的人其地多集中在这些地方。他们对家乡所拥有的浓浓的乡情足以感化社会、感化政治人物。于右任老先生的《望大陆》就是这种乡情的真实写照。这些地名也是反映了这种乡情。


  三是此举说明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在很长时间是存在民意基础的,至少是不违背民意的,因为市政建设,尤其是台北这样一个重要城市的街道命名绝不能简单化为某个政治派别的见解,一定有民意支持。这一现象佐证,只是在台湾政党轮替后,在某些势力的政治操弄之下,台湾民意才发生与国家统一相左的某些变化。这也使民进党当局勾结外国势力指责大陆改变台海现状的说法不攻自破。这些物证表明,企图改变台海现状的正是民进党。


  柯文哲在这个时候抛出这个话题,特别是柯文哲提出改大陆地名的所谓“正名运动”,引起多方猜测。很多网友和评论表示,改道路的名字工程量浩大,成本难以估量,因此,“改大陆名”基本无可操作性。改名不仅工程量浩大,而且必然会被理解为去中国化的举动,引发大陆舆论的反击,大陆官方对此也不会漠视。 柯文哲虽然没有明确表达过拥护国家统一的立场,但也不同于某些台独分子,他作为“市长”,应知“改名”的难以操作,他此时抛出这一话题,无非是为博取舆论的关注,觅取政治资本。但是,目前的两岸关系处在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任何政治人物的发言、举动都可能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结果,或许,他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敏感度,当后来被问及此事时语气有所变化,称“道路正名议题需要再花时间解释”。北市府副发言人魏佑任也说,该粉丝团非市府官方创立,也与民众党无关。该粉丝团被揭露后,不久即下架了。


  柯文哲的善变是很多人领教过的,他后续还有什么说法或者举动,以及他所引出的这一话题有无什么发酵效应,这恐怕是需要拭目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