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有一个“智者学派”,以诡辩著称,其中有两个论断比较有意思:


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


  乌龟先跑10米,兔子在后面追,然而兔子要追上乌龟,至少先要跑到5米的位置,而要跑到5米的位置,要先跑到2.5米的位置,以此类推,中间点的是无限,跑到一个点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然后乘以无数的点,结论就是兔子永远追不上乌龟。可是正常跑,兔子明明追上了乌龟呀,是不是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后来大家才发现:运动的形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跳跃式的。这就完美的解决了逻辑推理的错误,人类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


飞矢不动

  射出的箭矢,飞向箭靶,跟龟兔赛跑一样,也是先要飞到一半,一半的一半,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以致无穷,然后得出结论: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的理论基础在于:事物具有的无限可分性。飞矢不动,又成为一个推理与现实出现巨大偏差的谬论。现代量子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时空不能无限分割,连续时空观念是不正确的。因此,飞矢不动只能是逻辑悖论,却不是物理学的悖论,问题解决了。


  《庄子·杂篇·天下》: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诡辩不仅西方人擅长,中国也有此中高手,比如先秦名家。


  名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以诡辩之术扬名,在语言逻辑学和认识论方面多有建树,比如“白马非马论”,普通人都知道是胡扯,可遇上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一顿忽悠之后,会让你产生“白马非马”的错觉,语言逻辑说服你“白马非马”,现实告诉你“白马是马”。很新奇,比较好玩,值得大家闲暇一观。


  白马非马


  公孙龙的逻辑推理在于:如果白马是马,则白马=马;然黑马、黄马也是马,则黑马、黄马=马;白马=黑马、黄马,不成立,得出结论:白马非马。


  以现代哲学观点驳斥很简单:马是抽象的一般,是共性;白马是具体的个别,是个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共性则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的特殊性,只是概括了、抽象出了事物的共同本质。


  名家这一套诡辩论,其实在我们平时用到的很多,要么逻辑不通,要么偷换概念,比如这么一句话:所有的人都喜欢小姑娘,所有的强奸犯都喜欢小姑娘,故而所有的人都是强奸犯。这样的说辞,非常适合演说演讲、法庭辩论,一不小心就会人误导。


  荀子点评名家:“不法先王,不是礼仪,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


  不管是中国的名家,还是希腊的智者学派,一些诡辩之术,错误的观点,出人意料,口舌难以与之争胜,为世人所不喜,然而,诡辩之术的价值在于以错误指引发展,在文明的荒漠中挖掘出的第一口泉眼,或许水并不甘甜,可是却滋养了文明的成长,这应该就是古人的贡献。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从错误中成长,前进中不断修正错误,在对与错的明辨中,书写了绚烂无比的人类文明。有些奇说怪谈,或许是错的,但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研究,也能从错误中获取进步的视野,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