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推荐文章1: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来了 历届吉祥物都长啥样?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7日电 (王禹)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Bing Dwen Dwen)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


  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


  而它左手掌心上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吉祥物是一届奥运会视觉形象系统的重要元素,用一种可以触及的方式来展现主办国历史、文化与自然元素,是最受公众欢迎、最具纪念价值的奥运品牌形象。


  和夏季奥运会不同的是,冬奥会吉祥物往往会选择象征着冬季的元素,如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的雪人、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雪球和冰块、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和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北极熊等。


  Soohorang(守护郎)


  2018年平昌冬奥会


  举办地点:韩国平昌郡


  吉祥物名称:Soohorang(守护郎)


  “Sooho”是韩语词汇“守护”,意味着对运动员、观众以及所有奥运会参与者的保护。“Rang”是韩语词汇“ho-rang-i(老虎)”的中间字。而白色象征着冰雪体育运动。


  Polar Bear(北极熊)/Hare(野兔)/Leopard(雪豹)


  2014年索契冬奥会


  举办地点:俄罗斯联邦索契市


  吉祥物名称:Polar Bear(北极熊)/Hare(野兔)/Leopard(雪豹)


  寓意:帅气矫健的雪豹、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和乖巧灵动的兔子成为这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其中,雪豹赢得了28%的投票,成为得票率最高的明星。普京也表达对雪豹的喜爱,他说:“雪豹非常强壮,行动迅速,是力与美的结合。”


  北极熊Miga(米加)/北美野人Quatchi(魁特奇)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举办地点:加拿大温哥华市


  吉祥物名称:北极熊Miga(米加)/北美野人Quatchi(魁特奇)


  吉祥物是名叫米加的北极熊和名叫魁特奇的北美野人,米加是一只正在滑雪的北极熊,其创意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原住民的民间传说。魁特奇是一个留着棕色胡须、戴着蓝色耳罩的北美野人,非常害羞、温柔,是太平洋西海岸当地原住民传说中受众人喜爱的人物。


  Neve(内韦)/Gliz(格列兹)


  2006年都灵冬奥会


  举办地点:意大利都灵


  吉祥物名称:Neve(内韦)/Gliz(格列兹)


  “内韦”的形象是一个身着红色服装的小女孩,长着一副圆圆的脑袋,形状宛如雪球;“格利兹”则是一个身穿蓝色服装的小男孩,长着一个方脑袋,形状宛如小方冰块。它们象征着冬季奥运会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元素———雪和冰。


  这两个活泼可爱、面带微笑的卡通形象不仅是充满激情、热爱体育运动、勇于挑战生活的新一代的象征,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一贯倡导的“参与、尊重、友好”的精神。


  Powder(雪兔)、Copper(北美草原小狼)和Coal(美洲黑熊)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举办地点:美国犹他州盐湖城


  吉祥物名称:Powder(雪兔)、Copper(北美草原小狼)和Coal(美洲黑熊)。


  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


  Sukki(寸喜)/Nokki(能城)/Lekki(家喜)/Tsukki(部木)


  1998年长野冬奥会


  举办地点:日本 长野


  吉祥物名称:Sukki(寸喜)/Nokki(能城)/Lekki(家喜)/Tsukki(部木)


  本届冬奥会选择四只小猫头鹰做为吉祥物,这是首次以四只动物做吉祥物的奥运会。四只吉祥物取名为Snowlets ,每只分别取名为:Sukki ,Nokki ,Lekki ,Tsukki ,代表火、风、地和水四个不同的森林生命组成要素,而四个名字的英文字头加起来正好拼成Snowlet,意为“雪上小精灵”。


  Hakon(哈康)/Kristin(克里斯廷)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


  举办地点:挪威利勒哈默尔


  吉祥物名称:Hakon(哈康)/Kristin(克里斯廷)


  本届冬奥会吉祥物来自挪威童话故事的两个主角,名字于13世纪利勒哈默尔地区的一位国王和公主。当时正是当地动乱纷争的时期,但这位国王和公主最终为当地带来了和平,平息了战乱。


  这是冬奥会史上第一次以人的形象作为吉祥物。虽然身穿中世纪服装,但却是现代儿童的形象,以此表达了青少年和年轻人对奥运会的兴趣和憧憬。


  Magique(麦琪)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举办地点:法国阿尔贝维尔


  吉祥物名称:Magique(麦琪)


  寓意:吉祥物设计以小孩为主角,这个以星形为设计重点的吉祥物,代表着梦想与创造力,颜色来自法国的国旗,取名为“冰上精灵”。


  Hidy(海迪)/Howdy(豪迪)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


  举办地点:加拿大 卡尔加里


  吉祥物名称:Hidy(海迪)/Howdy(豪迪)


  寓意:吉祥物由两只拟人化的北极熊组成,名字传达出加拿大人的热情与欢迎(Hi,Hello)。两只北极熊穿上牛仔装成队出现,在一届奥运会上同时出现两个吉祥物在奥运会历史上是首创。


  “HIDY”是英语“HI(你好)”的扩展,而“HOWDY”则是英语“HOW DO YOU DO(你好吗)”的缩写。


  Vucko(武科)


  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


  举办地点:前南斯拉夫萨拉热窝


  吉祥物名称:Vucko(武科)


  寓意:Vucko是一只勇敢无畏的狼。它到世界各地宣传奥运,传递过程中还登上高山,甚至骑着骆驼越过沙漠。Vucko改变了人们对狼的看法,表达出人与动物互为朋友的意思。


  Roni(罗尼)


  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举办地点:美国 普莱西德湖


  吉祥物名称:Roni(罗尼)


  寓意: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吉祥物是美国伊洛克族印地安人浣熊的名字的简称。浣熊与伊洛克族印地安人,都是普莱西德湖当地原住民及原生动物,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


  Schneemann(雪人)


  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举办地点: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吉祥物名称:Schneemann(雪人)


  寓意:吉祥物名是奥地利山区泰洛尔人造形的雪人,圆圆滚滚雪白的雪人,戴着泰洛尔人帽子,加上胡萝卜红红的鼻子,象征着纯洁的奥运。


  Schuss(舒斯)


  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


  举办地点:法国格勒诺布尔


  吉祥物名称:Schuss(舒斯)


  寓意:滑雪人Schuss(舒斯)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一个吉祥物名。正如“SCHUSS”的英文本意“高速直线滑雪”一样,其形象是一个以滑雪姿态站在雪板上的卡通人形——有一个红色的大脑袋,一双蓝色瞳孔的大眼睛,头顶上有白色的奥运五环标志,而红白蓝三色正是法国国旗的颜色。


  “SCHUSS”是一个匆忙设计出来的形象,设计师艾琳 拉法格仅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提交了这个形象设计。(完)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推荐文章2:历届冬奥会吉祥物“全家福”来了,背后有这些故事

  吉祥物是历届冬奥会当中


  非常重要的形象景观元素


  从1976年冬奥会吉祥物


  到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


  我们的吉祥物之旅


  带大家一起走进历届冬奥会


  探寻每一只小可爱背后的故事


  还记得


  每一只特别的小可爱的名字吗?


  -2021.05.13-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萌哒哒【冰墩墩、雪容融】


  冰墩墩、雪容融是冬奥会吉祥物中岁数最小的。2019年9月1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出生啦。


  吉祥物发布以后,大家都说:这真实冬季运动和现代的科技的,一个完美的结合。特别是冰晶外壳,在发布那一刻起就已经埋下了一个伏笔……


  1968年格勒诺贝尔冬奥会吉祥物


  开山鼻祖【雪士】


  它有一个红白两色的大脑袋,脑袋的顶部是一个五环,五环下面一个大大的眼睛和一个笑脸,像一个闪电一样蓝色的身体非常的瘦……


  其实严格的来说,它其实并不叫吉祥物,当时它被称作一个Character,实际上就是这一届冬奥会的一个角色。


  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吉祥物


  手持冰球杆 脚踏滑雪板的【雪人】


  他长着长长的胡萝卜鼻子、手脚短粗的小雪人。他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这种红色的帽子呢就是当地居民经常带着一种帽子。


  这届冬奥会吉祥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就是把吉祥物形象和运动项目结合了起来,推出了不同运动造型的吉祥物。


  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吉祥物小浣熊【罗尼】


  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吉祥物 温柔勇敢的【沃克】


  罗尼的头部戴有滑雪者的帽子,眼睛上戴着滑雪眼镜,脚下穿着一个冰刀,这在他的胸前,还增加了本届冬奥会的一个会徽。


  这届冬奥会首次使用实际存在的动物来作为冬奥会的吉祥物。


  沃克诞生源于萨拉热窝附近的森林里。这一届冬奥会召开之前,组委会为了推出本届冬奥吉祥物吉祥物,进行了一次公开的形象征集活动,最后有八百多幅作品入围。


  别看“我”是一只非常凶猛的狼,但是“我”非常友善的。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吉祥物


  可爱的“兄妹”【海蒂、豪迪】


  虽然他们都带着西部牛仔的帽子,但是要区分他们很容易,哥哥穿着蓝色马甲,而妹妹穿着漂亮的带黄边的蓝色裙子。


  这届冬奥会吉祥物,也是首次以一男一女形象成对的出现。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吉祥物冰上精灵【玛吉克】


  有人说这届冬奥会吉祥物像蓝精灵,也有人说像海派星。很遗憾的是,这些都不是!“我”一个星星造型的非写实立方体六角形。


  这届冬奥会吉祥物,也是第一个与动物无关的吉祥物。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吉祥物历史先河【哈康、克里斯汀】


  这届冬奥会的吉祥物是两个快乐的孩子来表达年轻人的兴趣和愿景。奥运会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物形象吉祥物。男孩的名字是哈康,女孩的名字则是克里斯汀。金发色、蓝眼睛还有一点小雀斑,这个设计确实是非常形象了。


  1998年长野冬奥会吉祥物


  萌宠【雪精灵】


  本届冬奥会,组委会一口气推出了四个冬奥会吉祥物。这也是迄今为止,冬奥会吉祥物出现最多的一次。其实在这四个吉祥物推出之前,还有一个动物入选了,他就是一只黄鼠狼。大家都说这个太难看了,组委会只好另外进行设计,最终推出了这四只萌宠。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吉祥物


  更快、更高、更强


  【雪兔、北美郊狼、黑熊】


  本届冬奥会三个吉祥物有一个非常好的寓意,就是代表了奥林匹克的格言。


  奔跑的雪兔代表它是更快;


  能够爬上山顶的北美小郊狼代表的就是更高;


  非常具有大的力量的这个黑熊就代表了更强;


  2006年都灵冬奥会吉祥物——奇奇怪怪的【内维、格里兹】


  “内维”的形象是一个身着红色服装的小女孩,长着一副圆圆的脑袋,形状宛如雪球;“格里兹”则是一个身穿蓝色服装的小男孩,长着一个方脑袋,形状宛如小方冰块。它们象征着冬季奥运会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元素--雪和冰。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吉祥物


  最萌身高差【米加、魁特奇】


  小土拨鼠把到温哥华去当吉祥物的邀请函,送给了小海熊、野人以及雷鸟,于是雷鸟就张开了巨大的翅膀,它们两个就坐在雷鸟身上,飞到了温哥华,成为了本届冬奥会的吉祥物。而土拨鼠则成了奥运历史上首个“隐藏的吉祥物”。


  2014年索契冬奥会吉祥物


  可爱的【北极熊、雪豹、兔子】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三个吉祥物出现在闭幕式的现场。当时北极熊吹灭了奥运圣火的那一刹那,它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这一幕打动了无数的人,这可能也是吉祥物的魅力吧。


  2018年平昌冬奥会吉祥物


  守护半岛的虎【白老虎】


  本届冬奥会吉祥物的原型,其实是一腿站着一直腿翘起来的白老虎。由于生产的时候,伸腿的吉祥物不能站立,给生产带了很大的困难。


  在颁奖典礼上,每一个运动员都会获得一个吉祥物,不同于以往,吉祥物变换成了坐姿。


  冬奥吉祥物之旅告一段落


  下周四,我们将开启新的篇章


   BTV冬奥纪实频道


  编辑:胡德成


  流程编辑 邰绍峰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推荐文章3:奥运吉祥物列传

  北京冬奥会进行中,“冰墩墩”爆火。奥运吉祥物,承载着主办城市的美好祈愿,欢迎着每一道关注奥运的目光。回顾历届奥运会,这些“小可爱”的诞生背后,有哪些故事?


  吉祥物(mascot)一词来自普罗旺斯语,19世纪末期出现在法语词典里。这个词和一部名字叫作《La Mascotte》的歌剧有关。1880年,格里泽·蒙巴松夫人在这部歌剧中的演出大获成功,珠宝商因此制作了一个手镯来代表这位艺术家,这款手镯同样大获成功。由此,这个词被注入了“幸运符”的寓意。


  说到奥运会,吉祥物似乎已成“标配”。其实,一开始并非如此。追溯奥运会历史,第一个吉祥物,似乎应从1968年的格勒诺布尔冬奥会说起。


  1967年1月的一天,位于法国巴黎十七区莱维斯路48号的工作室里,设计师阿琳·拉法戈接到一项任务,为第二年举行的冬奥会设计一个人物形象,时间只有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个长着白红两色大脑袋、脚踏滑雪板的卡通形象被送到冬奥会组委会的广告代理机构,这个机构负责从不同设计师的作品中进行遴选。结果,这个出人意料的设计脱颖而出,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吉祥物,他的名字叫雪士(Schuss)。这个单词的原意是“高速滑雪”。


  当然,这并非冬奥会的官方吉祥物,因为那时还没有使用“吉祥物”这个名称,国际奥委会也并没有正式将吉祥物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形象元素,雪士只是被称作这届冬奥会的一个“角色”(character)。它的形象随后出现在了钥匙扣、纪念章、手表、塑料玩偶等用品上。雪士红色大脸庞的顶端带有五环标志,但五环的排列并不规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的非官方特征。不过如今,将雪士作为奥运会吉祥物的开山鼻祖,已经成为共识,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上就留有它的身影。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吉祥物作为一种标识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回顾奥运会吉祥物产生的历史,可以发现在体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以及信息传递等领域,都留下了它不可淹没的痕迹,吉祥物架起实现奥林匹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殊桥梁,作用日益凸显。


  从动物实体原型


  到卡通虚拟形象


  奥运吉祥物的首次正式亮相,是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的奥运吉祥物。那是一只被称为“瓦尔迪”的猎狗的形象。设计者赋予的说明中,它的灵活、忍耐和坚韧象征着运动员的性格。当时,这只装饰性德国纯种小猎狗形象在巴伐利亚随处可见,头尾对称地涂着浅蓝、深蓝、深绿、嫩绿、黄、褐诸色,以此象征德意志大地和天空的色彩,这种暖色调还表达了一种热闹和谐的气氛。这种缤纷色调被后来者效仿和继承。


  从此,吉祥物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非常重要的形象元素,并形成了传统。此后的历届夏奥会、冬奥会、青奥会、冬青奥会,以及其他许多体育盛会,都推出了吉祥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形象世界。


  从慕尼黑小猎狗开始,奥运吉祥物多用反映主办地民族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拟人化,成为该届奥运会的象征物。


  加拿大蒙特利尔获得第21届奥运会举办权,这届奥运会上,加拿大人把海狸作为奥运会吉祥物,称它为亚米克(Amik),象征着忍耐、勤劳、奉献等特点。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吉祥物叫米沙(Misha)熊,由著名的儿童画家维克多·切兹可夫设计,象征着天真调皮、乐观向上的精神。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本届吉祥物由迪士尼公司设计,是一个叫山姆鹰的卡通造型,代表美国文化。吉祥物被商业化利用也从此次开始。


  韩国城市获得了第24届奥运会主办权,选择较具东方色彩的小老虎作为吉祥物,取名为虎多力(Hodori),寓意热情好客的传统,同时也是威武、勇猛的象征。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本届奥运会上,吉祥物设计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为比利牛斯山牧羊狗的形象,名字叫科比(Cobi)。它从一个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换一个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着什么,那小巧可爱的嘴和鼻,那斜视的眼睛,透着一股顽皮相,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本届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过程中,传统的绘画手工被电脑科技所取代。美国克劳弗通信公司亚特兰大子公司设计了一个“怪物”形象,最初名字叫“它是什么”(What is it),后来,组委会接到世界各地数千名儿童给它起的名字,最后采纳了亚特兰大32位儿童的建议,定名为“伊兹”(Izzy)。就此,现代科技进一步融入奥运吉祥物的设计。


  从一个变多个


  自冬奥会开始


  近年来,单届奥运会吉祥物从最初的“一个”变“多个”,似乎已成趋势。


  2000年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本届奥运会吉祥物是3只动物:鸭嘴兽、针鼹猬和笑翠鸟,分别取名为“悉德”(Syd)、“澳利”(Ollie)、“米莉”(Millie),它们分别代表了土地、空气和水,是绿色奥运的象征,突出了人类生存的主题。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代表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5个福娃,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这个“北京欢迎你”组合,许多人记忆犹新。


  从一个到多个,这一变化,同样是从冬奥会开始的。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吉祥物是一对拟人化的北极熊兄妹,它们戴的红白帽子是加拿大国旗的颜色。这对北极熊兄妹不仅开创了奥运会(包括夏奥会和冬奥会)历史上使用超过一个吉祥物的先河,还让吉祥物有了性别之分。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吉祥物用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的形象,来表达年轻人对冬奥会的兴趣和憧憬。这也是冬奥会第一次出现人物形象吉祥物,他们有着一头漂亮的金发。


  1998年,冬奥会第二次来到日本举办。主办方一口气推出了4只猫头鹰形象作为吉祥物,创造了到目前为止一届冬奥会上的吉祥物数量之最。其实,这届冬奥会最初的吉祥物是一只叫作雪球(Snople)的黄鼠狼,但它没有获得广泛认可。组委会请来了在国际上声名显赫的公司设计了这组吉祥物,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火炬设计同样出自这家公司之手,该公司还参与了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以雪兔、北美草原小狼和美洲黑熊,代表了当时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


  2006年都灵冬奥会吉祥物“内韦”的形象是一个身着红色服装的小女孩,长着圆圆的脑袋,形状宛如雪球;“格利兹”则是一个身穿蓝色服装的小男孩,长着一个方脑袋,宛如小方冰块。这两个卡通形象分别象征着冬季奥运会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元素——雪和冰。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北极熊、雪豹、兔子3个吉祥物进场,向世界道别。当吉祥物北极熊吹灭奥运火炬的时候,一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下……这一幕打动了无数观众。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爱的熊猫“冰墩墩”受到全球热爱,而源于灯笼造型的“雪容融”作为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带着红彤彤的颜色,温暖了全世界的心。


  与运动项目结合


  冬奥会又一创新


  第一个冬奥会官方吉祥物出现在1976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奥会。这是一个长着长长的胡萝卜鼻子、手脚粗短的雪人。因斯布鲁克位于奥地利西南部,是蒂罗尔州的首府,1964年曾举办过第9届冬奥会,这座阿尔卑斯山谷中美丽的城市是第二次举办冬奥会。雪人的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是当地居民常戴的式样。雪人的官方名字叫施奈曼德尔(Schneemandl),在德语中意思是雪人。这个简洁明了的设计是为了表达组委会“简单的游戏”的办赛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届冬奥会中,吉祥物首次与运动项目进行了结合,组委会推出了手持冰球杆、脚踏滑雪板的雪人。看来,冬奥会对吉祥物的贡献真不少。


  顾拜旦说过:“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象征。”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其所主张的人的和谐发展的生活哲学,所倡导的团结、友谊、进步精神,所规定的各项公平竞争原则,所形成的各项仪式、规范等,皆融合为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艺术形式,奥运会吉祥物等便在其中。


  另一方面,吉祥物文化不断发展的因素之一,便在于其商业意义。作为一种可附着于海量商品上的特许形象标志,吉祥物巨大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商业化运营以来,主办国无不将吉祥物作为奥运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开发推广,特许使用权、版权延伸开发,都被进一步放大。


  据悉,悉尼奥组委在取得奥运主办权后,已售出价值数亿欧元的版权相关商品。雅典奥运会上,同类产品的版权销售也已达到3.1亿欧元之多。


  经济原因被认为是单届奥运会上吉祥物数量增加的关键原因之一。尽管仅从吉祥物数量的多少来推算营收数字的高低并不科学,但毋庸置疑的是,更丰富的元素为后期市场开发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采用梯级定价策略适应不同购买力的消费群体,以五花八门的衍生产品满足差异化的用户需求,由此成为可能。


  :彭德倩


  : 解放日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推荐文章4:扒一扒奥运会吉祥物,它们都是“顶流”野生动物

  “我只是想要一只冰墩墩啊,可是冰墩墩一墩难求啊……”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因其可爱可亲的形象,俘虏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奥运会吉祥物自1968年出现之后,大多以举办国富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宣传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


  我们不妨扒一扒冰墩墩的“前辈”们,看看往届奥运会吉祥物中的野生动物究竟有着怎样“顶流”的身份。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Amik(阿米克)


  

  阿米克(Amik)是加拿大印地安语“海狸”的意思。海狸以耐心和勤奋著称,与加拿大的历史也密切相关。海狸,又被称为河狸。


  河狸(海狸)


  

  物种信息:河狸外表像大老鼠,身后尾巴扁平,属于水栖啮齿类动物。河狸堪称“动物建筑师”,通过啃树枝、运泥巴,筑起“水坝”拦住河流,在巢穴周围形成池塘以阻挡猛兽。河狸的双层毛发可以使它们在冷水中保持体暖。它们还是游泳健将,可以在水下游泳长达15分钟。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威胁:16世纪开始的全球皮草贸易成了河狸的催命符。由于过度捕猎,河狸数量骤减,欧洲、加拿大和美国部分地区的河狸种群因此宣告灭绝。由于生态破坏和捕猎等因素,中国河狸的野外数量只有几百只,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Roni(罗尼)


  

  罗尼(Roni)是美国伊洛克族印地安人浣熊的名字的简称。浣熊也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动物。


  浣熊(北美浣熊)


  

  物种信息:浣熊面部有黑色眼斑,尾部有多条黑白相间的环纹,前肢非常灵活,甚至能抓住飞行的虫子。浣熊适应力强,分布在多样的环境条件下,是一种不挑食的杂食动物。因此,浣熊易泛滥扩张,在一些农田、郊区和城市中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风险提示:浣熊模样可爱,但常常携带鼠疫、狂犬病以及其他可以传播给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和寄生虫。部分商家和个人将浣熊作为宠物饲养和展示,加大了公共健康和人身安全等风险。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Misha(米莎)


  

  米莎(Misha)是一只可爱的棕熊,由著名的儿童书籍插图画家维克多·切兹可夫设计。熊在俄罗斯是家喻户晓的动物,在俄罗斯众多故事、歌曲和诗歌中都有熊的身影。


  棕熊


  

  物种信息:棕熊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型壮硕,适应力较强,需要较大的空间觅食和生活,活动范围可至1300平方公里。棕熊通常用脚掌和足踝走路,但也可以后腿直立。它们看似笨拙,嗅觉却相当灵敏,奔跑的速度也很快,可达每小时几十公里,且耐力极好。


  保护级别:棕熊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名单中,也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威胁:自上世纪以来,野生棕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布范围也不断缩小,世界各地的棕熊普遍面临偷猎、人熊冲突等威胁。


  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Vucko(武科)


  

  武科(Vucko)是一只勇敢无畏的狼。狼在南斯拉夫寓言中象征着勇气、力量和冬天。武科改变了人们对狼的看法,表达出人与动物互为朋友的意思。


  狼


  

  物种信息:狼和狗、豺都属于犬科动物,它们结群生活,善于奔跑。一般狼群由2-3个狼家庭组成,也有部分狼群超过30只狼。狼群中地位最高的“狼王”看似霸气凶猛,实则在平日非常低调,狼群的等级制度森严,它们在群体中的地位可以从尾巴的高低判断。狼处于食物链顶端,对生态系统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CITES附录II(贸易严加控制)


  种群威胁:狼在全球广泛分布,但随着栖息地破坏、偷猎、人狼冲突,部分地区的野外狼的种群数量持续减少。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Sam(山姆)


  

  山姆(Sam)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红白蓝颜色更是美国的代表色,以卡通造形的白头海雕穿着代表美国传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


  白头海雕


  

  物种信息:白头海雕是一种大型猛禽,成年个体的头颈部长着雪白的羽毛,故此得名。其成年体型长达1米左右,翼展接近2.5米。白头海雕的视觉清晰度是人类的三倍以上,能在空中看清数公里外水中游动的鱼。它们的头颈部可以灵活转动,转动角度甚至可达180°。作为飞行高手,白头海雕在顺风滑翔时速可达56公里。


  保护级别:CITES附录Ⅰ(禁止国际贸易)


  种群威胁:贵为美国国鸟的白头海雕,曾遭受悬赏猎杀、栖息地破坏、以及由食物污染引发的生存危机。随着美国禁止对白头海雕的捕杀、出台保护法案、保护栖息地等措施,白头海雕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已摆脱了濒危状态。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Hidy,Howdy(海迪,豪迪)


  

  海迪(Hidy)和豪迪(Howdy)由两只拟人化的北极熊组成,名字传达出加拿大人的热情与欢迎。两只北极熊穿上牛仔装成队出现,在同一届奥运会上同时出现两个吉祥物在奥运会历史上是首创。


  北极熊


  

  物种信息:北极熊又称白熊,生长在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北极熊透明的毛发是冰雪环境中的“隐身衣”,厚厚的脂肪和皮毛成为它们的御寒“神器”,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它们吸收阳光的热量。北极熊主要以捕捉海豹为食,有时也会啃食鲸鱼等动物的尸体。


  保护级别:CITES附录Ⅰ


  种群威胁:在野外大约有25000只北极熊。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北冰洋浮冰的大量消融,局部渗漏和井喷、油轮泄漏和管道渗漏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战利品狩猎,都对北极熊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1988年,首尔奥运会,Hodori(霍多里)


  

  霍多里(Hodori)头戴韩国传统帽子,老虎这一形象频繁出现在韩国的流行艺术和传说中。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


  东北虎


  

  物种信息: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老虎亚种,既有猛兽的强壮凶猛,也有猫科动物的“谨慎羞涩”。东北虎是独居动物,行走、跳跃、游泳、猎食的能力都很强。它们一昼夜能走80至90公里,跳跃高度达两米。东北虎的活动范围较大,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CITES附录Ⅰ


  种群威胁:由于人类活动、森林破碎化、偷猎,全球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在一百年间急剧减少,命悬一线。俄罗斯估计现存500余只野生东北虎,占全球总数的90%以上。中国的野生东北虎大都分布在边境地区,数量只有几十只,比野生大熊猫更稀少。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加大,我国野生东北虎的野外种群呈现增长态势,但破碎的栖息地、人虎冲突、旅游娱乐活动以及传统医药需求等,仍对东北虎的生存构成威胁。


  1998年,长野冬奥会,Sukki,Nokki,Lekki,Tsukki(寸喜、能城、家喜、都木)


  

  寸喜(Sukki)、能城(Nokki)、家喜(Lekki)和都木(Tsukki)是四只雪地猫头鹰,分别代表火、空气、土和水。四个吉祥物是向四年举办一次的冬奥会致敬。


  雪鸮


  

  物种信息:雪鸮是一种大型猫头鹰,因全身几乎为雪白色而得名,其体长约为60厘米。不同于大部分猫头鹰,雪鸮多在日间活动捕食,因此也被称为“白夜猫子”。雪鸮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由于冬季北极的极夜现象,它们会向南到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包括中国北部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区。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CITES附录Ⅰ


  种群威胁:近二十年中,雪鸮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201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物种)。雪鸮的生存威胁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狩猎和车祸等人为因素。由于雪鸮是《哈利·波特》中海德薇的原型,其热映也推动了雪鸮的贸易和走私。


  2000年,悉尼奥运会,Olly, Syd, Millie(奥利,希德,米利)


  

  笑翠鸟奥利(Olly)代表奥林匹克,鸭嘴兽希德(Syd)代表悉尼,食蚁兽米利(Millie)代表千禧年。笑翠鸟和鸭嘴兽是澳洲新

本文标题:北京奥运会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