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解放是哪一年
海南解放是哪一年推荐文章1:解放海南岛:战争史上的奇迹
制图:李晗
2018年4月6日,清明假期第二天,不少市民冒着高温走进海南省海口市金牛岭公园内的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或敬献花圈,或默哀沉思,向革命先烈致敬。人民视觉供图
临高角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被誉为“临高八景”之一,陆地像一条细长的胳膊伸向北方的琼州海峡,“胳膊”一边是西湾,一边是东湾,秋季东北风起,东湾巨浪滔天,西湾却波澜不惊。
2020年的最后一天,这个海南岛西部的小景点迎来了“升级版”:临高角解放公园更名为“海南解放公园”。在这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70多年前那场关键的登陆战遗迹交织在一起。
“解放海南岛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临高角则是奇迹开始的地方。”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邓嘉靖由衷地感慨。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钟业昌是研究海南解放的资深专家,曾出版500万字的巨著《解放海南——战时文献与战后回忆解码》。他认为,解放海南岛战役,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用小木帆船战胜了10多万国民党军构筑的海、陆、空立体防御,创造了战争史上渡海作战的旷古奇迹。其过程必然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其背后必然有着许多极其不平凡的东西。
准备、准备、再准备
海南岛战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对海南岛国民党守军实施的渡海登岛作战。
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纪念馆内展示着一份特别的电影印件。1949年12月18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亲自起草由中央转林彪的这份电指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立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
这份电强调说:“三野叶飞兵团于占领厦门后,不明上述情况,以三个半团九千人进攻金门岛上之敌三万人,无援无粮,被敌围攻,全军覆灭。你们必须研究这一教训。请告邓赖及四十军、四十三军注意,并望你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
钟业昌认为,这是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对渡海作战规律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对于海南岛等岛屿的解放战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由此放缓了步伐。在钟业昌的《解码解放海南》一文中,披露的各种电文多次出现“准备”“充分准备”等字样,展示了中央和一线指战员对发起海南岛渡海战役的慎之又慎。
钟业昌认为,海南岛渡海战役的准备工作是在党中央和一线军党委领导下全方位进行的。“陆上猛虎”解放军打到雷州半岛,已是解放战争的后期,面对几十公里宽的琼州海峡,部分指战员出现畏难情绪,部队中流传“革命到底革到海底”“今天咱吃鱼、明天鱼吃咱”之类的泄气话,部分将士怕晕船、怕敌舰、怕飞机、怕淹死,认为渡海作战是“九死一生”。
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要解开“思想疙瘩”。钟业昌认为,仅在一线部队巡演的歌剧《刘胡兰》,就“超过了一个师”的作用。解决“本领恐慌”则靠持续3个多月的海上大练兵,学游泳,学开船,誓做大海的主人,变“陆地猛虎”为“海上蛟龙”。大练兵期间一次意外的木船打跑军舰的战例更激发了全体指战员跨越琼州海峡,战胜国民党飞机、军舰的胜利信心。
在解决渡海战役的硬件问题上,解放军则进行了更细致、深入的准备。党史资料显示,为了解决渡海用的船、炮,解放军想尽了办法,去香港、澳大利亚采买没有成功,就从内地造船厂临时赶造,从渔民那里借来所有能用的帆船,从国民党守军在涠洲岛据点武力抢夺300余艘木帆船,拆下汽车发动机加装到木帆船上,最终解决了数万渡海大军的海上运输问题。
抢滩、抢滩、再抢滩
战略战术准备好了,后勤补给充足了,指战员士气高涨了,海南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也按部就班了,大规模渡海战役可以开始了。
1950年4月15日,负责渡海作战的解放军15兵团前指下达了强渡琼州海峡,大举登岛作战的命令。4月16日,解放军千帆竞发,大举登陆海南,正式打响解放海南岛之战。
讲解员邓嘉靖记熟了这些需要向来访者讲述的内容:这天19时30分,12兵团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韩先楚、副军长解沛然(解方),军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率领指挥所,指挥该军第119师全师、第118师第353团两个营、第354团和第120师第358团,共6个团,从雷州半岛南端的起渡点准时起渡。
琼崖纵队参谋长曾以亲历者身份回忆当时跨越海南岛的细节:“我同韩先楚、解方同乘一只帆船。这是指挥船,船尾仓内有电台。韩先楚站在船尾,手拿话机,指挥主力部队渡海作战。琼州海峡战火纷飞,炮声隆隆,枪声不断。敌舰的炮弹从指挥船上空呼啸而过,敌机丢下的炸弹在船旁海面爆炸,韩先楚同志在战火中沉着、镇定地指挥部队战斗。”
第二天3时,解放军航队已逼近琼崖海岛。守敌以各种炮火和轻重机枪组成一片火网,封锁着海面。各船的掩护火力也一齐开始反击。敌人打出的照明弹和船上发出的信号弹,划破了漆黑夜空。在敌舰探照灯照射下的登陆船只的千百根桅杆,就像从海里冒出来的一片没有树叶的森林。照明弹、探照灯、信号弹照耀下的临高角,清清楚楚地摆在眼前。
解放军登陆部队击溃敌人的前后夹攻,很快地突破了临高角左右两面的敌人海防线,占领了滩头阵地,到6时30分,即全部胜利登陆完毕。
钟业昌介绍,在大部队登陆海南岛之前,解放军还实施了4批小规模的偷渡、强渡,整个登陆海南岛过程就是“抢滩精神”最生动的写照。为抢占滩头,登陆海岸,解放军指战员不顾一切,不怕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革命到底、敢于胜利的“抢滩精神”,也是新时代海南建设自贸港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异常惨烈的白沙门之战。钟业昌在其《解码解放海南》一文中写道:43军在该军的第二次偷渡中,打击敌人兵舰的第379团第三营第八、第九连的4只船,因与国民党军舰激战而偏离航向,1950年3月31日误在海口市附近的白沙门岛登陆,遭国民党守军4个团和海、空军的围攻,在该团组织股长秦道生的指挥下,苦战两昼夜,最后弹尽粮绝,除一个排共18人乘一只木帆船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追击、追击、再追击
在临高角海南解放公园内有一处国民党军队当年留下的战壕遗迹,邓嘉靖指着又窄又浅的战壕说,这样的战壕基本挡不住解放军渡海大部队的登陆。
邓嘉靖介绍说,在海口市的秀英码头登陆点,国民党残军的工事也很简陋,只有稀散的几个水泥地堡,几处在平地上挖修的火力掩体,和一段段用仙人掌搭成的鹿砦障碍。国民党名将薛岳在海南岛用10万余部队和飞机大炮构筑的“伯陵防线”在“陆地猛虎”解放军面前实际上不堪一击。
登陆成功的解放军指战员借着第一步的关键之胜,势如破竹,再一次将“陆地猛虎”的战力发挥到极致,对海南岛上的残军展开穷追猛打。
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向海南省社科联申的《解放海南岛70个作战历史地标的研究》于2020年年底结题出版,该年恰逢海南岛解放70周年。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会长马海南在该书前言中提供的信息再一次佐证了70年前解放军在万里海疆追击敌人的英勇无畏。
马海南说,从地域上看,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准备和支援解放海南岛的军事行动,涉及两广和琼崖广大地区,海南、海北的海岸线相加共有5800余公里之长,解放海南岛战役就是在这波澜壮阔的万里海疆展开的。
70个地标,仅是海南岛战役众多历史地标遗址中的一部分,却都有代表性。例如:洽教村、湖仔村是43军首战歼敌一个营的地方,文生村是解放军生死突围的地方,训通岭是43军加强营打响歼灭战的地方。40军在美台村打了一次歼灭战,在群番岭进行了“反反包围”以遏制敌人的反包围,乌场港是在万宁追歼逃敌,新村港是海口残敌覆灭之处,三亚港、榆林港是追歼逃敌到天涯海角……
在历时13天的追击战中,最让钟业昌震撼的是40军119师357团副排长万守叶,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射击孔。40军军长韩先楚在回忆录中描述了这一悲壮场景:右翼登陆的先锋部队,在向敌人纵深穿插时,被一个大型母堡的火力压住,已经三次负伤的独胆英雄万守叶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后续部队铺天盖地向纵深冲去,薛岳苦心经营了几个月的“立体防线”不到半小时就被突破了。
万守叶所在师师长战后回忆时感概,黄继光以身堵枪眼,成为英雄万民传颂;万守叶以身堵枪眼,几人知晓?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宣告解放。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海南岛战役共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飞机4架,击沉军舰1艘、击伤5艘。
解放军自4月17日在琼北敌人前线阵地胜利登陆,至4月30日解放榆林、三亚、北黎为止,历时不足半月,即彻底粉碎匪海陆空立体防御与据点纵深防御,解放琼崖全岛,胜利结束了解放海南岛战役。
解放海南后的第二个月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美国宣布,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后来,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见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时,意味深长地说,要是晚打两个月,海南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
李争艳 中青·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 :中国青年 ( 2021年02月24日 04 版)
:中国青年
海南解放是哪一年推荐文章2:解放海南岛:战争史上的奇迹
:中国青年
2018年4月6日,清明假期第二天,不少市民冒着高温走进海南省海口市金牛岭公园内的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或敬献花圈,或默哀沉思,向革命先烈致敬。人民视觉供图
临高角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被誉为“临高八景”之一,陆地像一条细长的胳膊伸向北方的琼州海峡,“胳膊”一边是西湾,一边是东湾,秋季东北风起,东湾巨浪滔天,西湾却波澜不惊。
2020年的最后一天,这个海南岛西部的小景点迎来了“升级版”:临高角解放公园更名为“海南解放公园”。在这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70多年前那场关键的登陆战遗迹交织在一起。
“解放海南岛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临高角则是奇迹开始的地方。”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邓嘉靖由衷地感慨。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钟业昌是研究海南解放的资深专家,曾出版500万字的巨著《解放海南——战时文献与战后回忆解码》。他认为,解放海南岛战役,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用小木帆船战胜了10多万国民党军构筑的海、陆、空立体防御,创造了战争史上渡海作战的旷古奇迹。其过程必然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其背后必然有着许多极其不平凡的东西。
准备、准备、再准备
海南岛战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对海南岛国民党守军实施的渡海登岛作战。
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纪念馆内展示着一份特别的电影印件。1949年12月18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亲自起草由中央转林彪的这份电指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立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
这份电强调说:“三野叶飞兵团于占领厦门后,不明上述情况,以三个半团九千人进攻金门岛上之敌三万人,无援无粮,被敌围攻,全军覆灭。你们必须研究这一教训。请告邓赖及四十军、四十三军注意,并望你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
钟业昌认为,这是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对渡海作战规律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对于海南岛等岛屿的解放战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由此放缓了步伐。在钟业昌的《解码解放海南》一文中,披露的各种电文多次出现“准备”“充分准备”等字样,展示了中央和一线指战员对发起海南岛渡海战役的慎之又慎。
钟业昌认为,海南岛渡海战役的准备工作是在党中央和一线军党委领导下全方位进行的。“陆上猛虎”解放军打到雷州半岛,已是解放战争的后期,面对几十公里宽的琼州海峡,部分指战员出现畏难情绪,部队中流传“革命到底革到海底”“今天咱吃鱼、明天鱼吃咱”之类的泄气话,部分将士怕晕船、怕敌舰、怕飞机、怕淹死,认为渡海作战是“九死一生”。
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要解开“思想疙瘩”。钟业昌认为,仅在一线部队巡演的歌剧《刘胡兰》,就“超过了一个师”的作用。解决“本领恐慌”则靠持续3个多月的海上大练兵,学游泳,学开船,誓做大海的主人,变“陆地猛虎”为“海上蛟龙”。大练兵期间一次意外的木船打跑军舰的战例更激发了全体指战员跨越琼州海峡,战胜国民党飞机、军舰的胜利信心。
在解决渡海战役的硬件问题上,解放军则进行了更细致、深入的准备。党史资料显示,为了解决渡海用的船、炮,解放军想尽了办法,去香港、澳大利亚采买没有成功,就从内地造船厂临时赶造,从渔民那里借来所有能用的帆船,从国民党守军在涠洲岛据点武力抢夺300余艘木帆船,拆下汽车发动机加装到木帆船上,最终解决了数万渡海大军的海上运输问题。
抢滩、抢滩、再抢滩
战略战术准备好了,后勤补给充足了,指战员士气高涨了,海南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也按部就班了,大规模渡海战役可以开始了。
1950年4月15日,负责渡海作战的解放军15兵团前指下达了强渡琼州海峡,大举登岛作战的命令。4月16日,解放军千帆竞发,大举登陆海南,正式打响解放海南岛之战。
讲解员邓嘉靖记熟了这些需要向来访者讲述的内容:这天19时30分,12兵团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韩先楚、副军长解沛然(解方),军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率领指挥所,指挥该军第119师全师、第118师第353团两个营、第354团和第120师第358团,共6个团,从雷州半岛南端的起渡点准时起渡。
琼崖纵队参谋长曾以亲历者身份回忆当时跨越海南岛的细节:“我同韩先楚、解方同乘一只帆船。这是指挥船,船尾仓内有电台。韩先楚站在船尾,手拿话机,指挥主力部队渡海作战。琼州海峡战火纷飞,炮声隆隆,枪声不断。敌舰的炮弹从指挥船上空呼啸而过,敌机丢下的炸弹在船旁海面爆炸,韩先楚同志在战火中沉着、镇定地指挥部队战斗。”
第二天3时,解放军航队已逼近琼崖海岛。守敌以各种炮火和轻重机枪组成一片火网,封锁着海面。各船的掩护火力也一齐开始反击。敌人打出的照明弹和船上发出的信号弹,划破了漆黑夜空。在敌舰探照灯照射下的登陆船只的千百根桅杆,就像从海里冒出来的一片没有树叶的森林。照明弹、探照灯、信号弹照耀下的临高角,清清楚楚地摆在眼前。
解放军登陆部队击溃敌人的前后夹攻,很快地突破了临高角左右两面的敌人海防线,占领了滩头阵地,到6时30分,即全部胜利登陆完毕。
钟业昌介绍,在大部队登陆海南岛之前,解放军还实施了4批小规模的偷渡、强渡,整个登陆海南岛过程就是“抢滩精神”最生动的写照。为抢占滩头,登陆海岸,解放军指战员不顾一切,不怕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革命到底、敢于胜利的“抢滩精神”,也是新时代海南建设自贸港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异常惨烈的白沙门之战。钟业昌在其《解码解放海南》一文中写道:43军在该军的第二次偷渡中,打击敌人兵舰的第379团第三营第八、第九连的4只船,因与国民党军舰激战而偏离航向,1950年3月31日误在海口市附近的白沙门岛登陆,遭国民党守军4个团和海、空军的围攻,在该团组织股长秦道生的指挥下,苦战两昼夜,最后弹尽粮绝,除一个排共18人乘一只木帆船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追击、追击、再追击
在临高角海南解放公园内有一处国民党军队当年留下的战壕遗迹,邓嘉靖指着又窄又浅的战壕说,这样的战壕基本挡不住解放军渡海大部队的登陆。
邓嘉靖介绍说,在海口市的秀英码头登陆点,国民党残军的工事也很简陋,只有稀散的几个水泥地堡,几处在平地上挖修的火力掩体,和一段段用仙人掌搭成的鹿砦障碍。国民党名将薛岳在海南岛用10万余部队和飞机大炮构筑的“伯陵防线”在“陆地猛虎”解放军面前实际上不堪一击。
登陆成功的解放军指战员借着第一步的关键之胜,势如破竹,再一次将“陆地猛虎”的战力发挥到极致,对海南岛上的残军展开穷追猛打。
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向海南省社科联申的《解放海南岛70个作战历史地标的研究》于2020年年底结题出版,该年恰逢海南岛解放70周年。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会长马海南在该书前言中提供的信息再一次佐证了70年前解放军在万里海疆追击敌人的英勇无畏。
马海南说,从地域上看,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准备和支援解放海南岛的军事行动,涉及两广和琼崖广大地区,海南、海北的海岸线相加共有5800余公里之长,解放海南岛战役就是在这波澜壮阔的万里海疆展开的。
70个地标,仅是海南岛战役众多历史地标遗址中的一部分,却都有代表性。例如:洽教村、湖仔村是43军首战歼敌一个营的地方,文生村是解放军生死突围的地方,训通岭是43军加强营打响歼灭战的地方。40军在美台村打了一次歼灭战,在群番岭进行了“反反包围”以遏制敌人的反包围,乌场港是在万宁追歼逃敌,新村港是海口残敌覆灭之处,三亚港、榆林港是追歼逃敌到天涯海角……
在历时13天的追击战中,最让钟业昌震撼的是40军119师357团副排长万守叶,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射击孔。40军军长韩先楚在回忆录中描述了这一悲壮场景:右翼登陆的先锋部队,在向敌人纵深穿插时,被一个大型母堡的火力压住,已经三次负伤的独胆英雄万守叶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后续部队铺天盖地向纵深冲去,薛岳苦心经营了几个月的“立体防线”不到半小时就被突破了。
万守叶所在师师长战后回忆时感概,黄继光以身堵枪眼,成为英雄万民传颂;万守叶以身堵枪眼,几人知晓?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宣告解放。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海南岛战役共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飞机4架,击沉军舰1艘、击伤5艘。
解放军自4月17日在琼北敌人前线阵地胜利登陆,至4月30日解放榆林、三亚、北黎为止,历时不足半月,即彻底粉碎匪海陆空立体防御与据点纵深防御,解放琼崖全岛,胜利结束了解放海南岛战役。
解放海南后的第二个月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美国宣布,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后来,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见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时,意味深长地说,要是晚打两个月,海南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李争艳 任明超)
(:中国青年)
海南解放是哪一年推荐文章3:1950年韩先楚解放海南,毛主席:再晚俩月,海南可能成第二个台湾
1949年年底,此时的解放战争已经步入尾声,但东南沿海依旧存有大量的国民党军事残余,他们企图利用广阔的海峡固守台湾、海南等岛屿,不断对新中国沿海进行骚扰,于是中央军委下令,发动大规模登岛战役,一举解放海南岛。
但是不久之后,一场战役失利的消息传开,不禁让部分干部开始重新思考,谨慎对待海南岛战役,决定将原定于1950年2月发起的海南岛战役向后延迟。然而正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却若有所思,随后果断批准海南岛战役的发起,以至于此战后不久毛主席收到一则消息,感叹道:“晚打两月,海南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
毛主席想到了什么?海南岛战役有哪些故事呢?毛主席为何战后又发出感叹?
毛主席
本期我们一起聊聊这场国共最后一场大规模交锋。
薛岳自恃军舰优势,解放军改造小帆船有招
进入1949年下半年,解放军经过迅猛的攻势下,国民党军一路溃败,蒋介石在大陆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为此既然在陆战上打不过解放军,他决定将自己的赌注压在台湾岛和海南岛上,决定利用自己先进的海空军同解放军较量。此时的解放军还没有海空军,那么如何利用帆船在海上同国民党的海空军较量呢?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有着“南中国海门户”之称,是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是南亚的交通要地,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成立琼崖游击队,于1947年改编为琼崖纵队,他以五指山为根据地同敌人展开了二十多年的斗争,在海南岛战役发动前,加上所属地方部队,已经有10个团的兵力,共计两万余人,是我党在海南岛的重要武装力量。
1949年10月14日,第四野战军解放广州,国民党军残部乘军舰向海南岛溃逃,同岛上的国民党汇合,在蒋介石的授命下,企图凭借琼州海峡,与解放军长期对峙。蒋介石为了加强海南岛防御,任命抗日名将薛岳为海南防卫总司令,同时调集50艘舰船和4个空军大队的兵力,此时海南岛上的国民党军兵力已达10余万人。
薛岳
薛岳是抗战名将,三次长沙会战打出了他的威名,尽管他战斗经验丰富,但在解放战争中被粟裕击败。尽管和解放军的交手没有什么好结果,但这次薛岳却信心十足,在他看来自己的“伯陵防线”(薛岳字伯陵),解放军不可能突破。
薛岳凭借海空军优势,构建了一套立体防御系统,以海峡天险,同万山、金门舟山群岛构建了一道防卫台湾的屏障,并且国民党军以此为基地,从海空出发,对新中国进行骚扰。
此时的解放军方面,自从广西战役结束之后,便开始筹谋肃清国民党反动势力,一举解放海南岛。12月,四野指挥部已经做着登岛前的准备,命令韩先楚的40军和李作鹏的43军作为攻占海南岛的“渡海兵团”,有邓华、赖传珠、洪学智、韩先楚四人共同指挥。
12月18日的一个早上,此时远在莫斯科的毛主席依旧牵挂海南岛战事,醒来后立即命人给四野司令员林彪发电,对于海南岛战役提供了指示:一次运载必须集中一个军的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的干粮,于敌前登陆建立坚固的滩头阵地,随即独立攻进而不依靠后援。
然而当时渡海兵团首长们对毛主席指示进行研究,发现现在的条件尚不成熟。一个军的兵力为4到5万人,要寻找一艘能载30人的木船,则需要寻找至少1000艘以上,但当时国民党残军从雷州半岛撤离的时候,将大量的船只或炸毁、或掳掠而去,短期时间难以准备好足够的船只和舵手。
当时四野后勤部政委陈沂曾经携带经费前往广州征集船只,购买机器,但由于国民党破坏一无所获,他便决定前往香港澳门,企图利用我党在那里的关系购买一些船只,但是当他踏进香港,便被国民党特务所盯上。国民党得知消息后,立即与英美取得联系,控制可能有机器的厂商,让陈沂没能买到船只。
当时的华南局书记叶剑英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担忧,心急如焚的他亲自去黄埔造船厂了解情况,但黄埔造船厂也短期造不出大量载兵的机帆船。尽管遇到了困难,但这没有难倒解放军战士们,他们将缴获的美式10轮大卡车上的发动机拆了下来,装在船上进行试验,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叶剑英
于是渡海兵团司令部立即下令:各军将美式10轮大卡车的发动机拆下来,火速运往雷州半岛需要渡海的两个军手中。随后40军、43军的战士们将运来的机器改装成120艘机帆船,同时战士们还在船上用木板和沙袋加固,在上面安装战防炮、重机枪,将机帆船改造成“火力”船。后来经过多方努力,渡江兵团终于拥有了船只1000多艘组建了一支渡海“土舰队。”
小帆船打败了大军舰,解放军士气为之一振
尽管此时解放军渡海作战的船只已经准备妥当,但是全军上下士气却不怎么样,战士们若不能满怀信心战斗,这场风险极大渡海战役极有可能失败。那么解放军是如何从旱鸭子变成海上的蛟龙呢?他们又是如何重新燃起了信心呢?
参加渡海作战的40军、43军分别以山东人和东北人居多,他们是陆上的猛虎,但在海战却是旱鸭子。不少人不会游泳,他们看着汪洋大海,不由地感到畏惧。渡海兵团中有80%战士晕船,这些战士上了船不停地呕吐,吐到什么也吐不出来的时候,竟然连胆汁都吐了出来,下船之后的战士脸色苍白,双腿发软,像生了场大病一般。
但尽管如此,战士们士气高昂,为了克服晕船他们日夜操练,练习游泳、划桨、辨潮汐、识风向,他们就这样一天天训练着。经过一番操练之后,战士们从旱鸭子成为了水上蛟龙。但尽管战士训练得不错,但不久前的一场海战让他们至今心有余悸,对于现在的训练情况没有底。
原来在1949年10月24日,第三野战军发动了金门战役,但是由于战前缺乏海战经验,对于金门守军人数情失误等一系列原因,最后导致登上金门的三野9000余名战士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被守军歼灭。经此一战,使得我军上下不少战士对于海战心存畏惧,这使得海南岛战役发动前,全军上下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不久之后,43军一个连用小木船击败了国民党的军舰,让参战部队的士气得到了极大地鼓舞。
1950年2月21日,此时鲁湘云正一如既往的带领战士出海训练,当他们训练结束后,海风突然停了,只能依靠风力的小帆船便在大海中摇曳,不得以他们只好在船上过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鲁湘云立即招呼大家醒来,因为他们被海风吹到了国民党海军控制的海区。
果然,一艘军舰正在海中行驶,鲁湘云在心中思索,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鲁湘云来不及多想,立即前去将船帆扯起来,避开这艘国民党军舰。然而不久之后,这艘军舰竟然朝着他们迎面扑来。
一时间船上的战士将目光投向了鲁湘云,鲁湘云咬着牙说道:“今天就是死,也要和敌舰拼一下。”战士们将机枪、冲锋枪握在手中严阵以待。军舰在500米开外就开始不停向小木船炮轰,但是小木船在海浪中极不稳定,上下起伏,这使得军舰难以瞄准。
鲁湘云在心中暗骂:“龟儿子,等你靠近,让你好看。”随着军舰不断逼近,鲁湘云一声令下,小木船上的8个人同时开火,军舰以为小木船不开火是想投降,没想到会遭到突袭,于是一名领头的胖军官当场身中数弹,失去指挥的军舰开始撞击小木船,鲁湘云识破了敌人的阴谋,立即协同战士控制好了船向,随着军舰擦身而过,鲁湘云和战士们将手中的手榴弹纷纷扔在军舰上面,一连串的爆炸令军舰甲板裂开,顿时间浓烟滚滚的军舰慌忙逃离。
几次偷渡积累力量,内外夹击解放海南
从1949年12月开始,渡海兵团一直做着登岛训练,直到1950年3月,他们终于等来了上级的指示,开始进行渡海。不久前金门登岛遇到惨败,那么此次有了充足准备的解放军,将如何一步步登陆海南岛呢?
此时渡江兵团他们的部署是:先派遣少数兵力携带电台偷渡海峡,积累经验后组织几次偷渡,不断增强我军在海南岛上的力量,然后大规模强渡海峡,岛上的部队里应外合,一举将海南岛解放。
1950年3月5日,40军的一个加强营800余人乘坐13艘机帆船从雷州半岛灯角楼出发,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成功到达预定登陆地点白马井。敌军得知后,立即组织军舰飞机前来阻截,后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取得了强行登陆的胜利。
1950年3月10日,开始了第二次偷渡,43军一个加强营和步炮连1000余人乘坐21艘船,从硇洲岛出发,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最后成功到达位于海南岛东北的赤水港,最后顺利于琼崖纵队实现会师。
1950年3月26日,开始了第三次偷渡,40军一个营和一个炮兵大队3000余人乘坐81艘木帆船,从灯角楼出发朝着预定地点挺进。次日开始在临高角以东的地区登陆,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同国民党军展开激战,经过3天死战,终于打破了敌军阻击,实现与琼崖纵队主力会师。
1950年3月31日,开始了第四次偷渡,43军一个团加一个营,共计3700余人乘坐88只木帆船,从博赊港出发,朝着海口东部的铺前港驶去。4月1日,遭到了国民党3艘军舰的炮击,队形被打乱,“红五连”的三艘“火力船”与之激战,最后成功掩护大部队强渡。经过一段时间航行,偷渡主力成功在塔市于琼崖纵队会师。
由于四次偷渡的胜利,在海南岛上的我军力量已经显著增强,于是渡海兵团司令部决定为了缩短战役时间,于4月16日开始大规模强渡。
4月16日下午,40军、43军共计8个团25000余人乘坐380艘木帆船和32艘机帆船,在韩先楚的指挥下,从雷州半岛各个港口同时出发,朝着海南岛进发。在强渡途中,遇到了国民党军舰拦截,我军战士与之展开激战,最后成功将其击退。17日,强渡部队在琼崖纵队接应下,一举突破国民党守军防线,占领滩头阵地,保证后续部队到来。
韩先楚
随后40军从临高角登陆,43军从玉港登陆,两只四野的猛虎很快便将薛岳布置在琼北的防御阵地撕开,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瞬间崩溃。24日,我军开始第二次大规模强渡,5个团的兵力成功在海口登陆。随后我主力部队从东、中、西三个方向发动攻势,海南岛国民党守军溃败,除少数逃向台湾后,大部分被歼灭。5月1日,海南岛战役取得胜利。
此战结束不久,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这使得解放军解放台湾出现了巨大困难。当毛主席听闻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之时,忍不住感叹道:“晚打两月,海南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
海南解放是哪一年推荐文章4:海南党史百件大事|解放海南岛战役
:人民网-海南频道
1949年12月,华南大陆全部解放。此时在海南岛的国民党军有5个正规军19个师70至73个团和海军第三舰队(辖50多艘舰艇)、空军指挥所(辖作战飞机25架、运输机20架)以及地方部队,总兵力共10万余人,由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指挥。薛岳制定了《海南防卫作战计划》,设置环岛防御,加强海防工事,“依海居险”,以海空配合,构筑起一道陆、海、空立体防线——“伯陵防线”。
1950年解放海南岛战役中,我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召集各军首长会议,研究部署解放海南岛战役渡海作战事宜。资料图片
12月18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出准备渡海作战解放琼崖的命令,“以四十三军及四十军准备攻琼崖”。四野前委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渡海作战的兵力,除40军、43军外又配属两个炮兵团和部分工兵、通信、防坦克兵共10万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等统一指挥。两个军于12月下旬陆续开进雷州半岛集结,第40军配置于徐闻、海康、合浦一线,第43军配置于海安、湛江、阳江一线。为了训练将士们海上作战能力,两军指战员们在雷州半岛一带的海面上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划船、拉帆、荡秋千(防晕船训练)、海里飘荡、海上射击等。
为解放海南,野战军指战员在雷州半岛刻苦海练。资料图片
准备在海战中随时排除一切困难,战士们在船上练习爬高,修理绳索。资料图片
同时,毛泽东主席吸取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就解放海南岛问题给四野前委作了重要指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与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力攻进,而不依靠后援。”“海南岛之敌可能较金门敌人战力差些,但仍不可轻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12月31日,毛泽东主席在电示中又一次强调,进攻海南岛“以充分准备确有把握而后动作为原则,避免仓卒莽撞造成过失。”并指出“不要希望空军帮助”。第15兵团原拟在旧历年前即1月底2月初发起渡海登陆作战,后因准备工作来不及,遂向第四野战军和中央军委建议推迟。1950年1月10日,毛泽东主席于苏联莫斯科再次致电四野前委:“既然在旧历年前准备工作来不及则不要勉强。请令邓赖洪不依靠北风而依靠改装机器这个方向去准备……,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 “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只要一次运两万人登陆,又有军级指挥机构随同登陆……,就能建立立足点,以待后续部队的续进。”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是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金门战役的经验教训而作出的,其中正确地阐明了渡海作战的特点,明确地规定了渡海工具和登陆方向,强调指出了战役的有利条件,特别是要求“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这是一个十分英明的战略决策,为野战军组织部署海南战役指明了方向。
1950年2月1日至2日,第15兵团在广州召开解放海南岛战役作战会议,琼崖纵队参谋长符振中在会上汇了琼崖党政军情况、战役准备情况和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并转达了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的两条建议:一是乘国民党军防线不甚严密,先偷渡一批兵力,加强琼崖纵队的接应力量;二是若第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派一批军事干部和技术人员把枪支弹药运过海,以充实琼崖纵队的武器装备。会议遵照毛泽东主席、中央军委和四野前委的指示,根据符振中的汇材料以及兵团所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讨论研究渡海作战的指导方针和具体方案。会议经过充分的研究后,确定渡海作战采取“分批偷渡与积极准备大规模强渡,两者并重进行”的战役指导方针。在大规模强渡之前,两个军各先准备一个团偷渡登陆,以利加强岛上力量和取得渡海登陆作战经验。至于主力部队的大规模强渡,则以准备好为原则。会议要求参战部队积极开展海上大练兵运动,尽快熟悉海洋,掌握航海作战的本领,做好发动解放海南岛战役各项准备。同时,要求琼崖纵队继续做好接应、配合的准备工作。
3月5日晚7时30分,40军118师352团1个加强营(渡海先锋营)的799名指战员,分乘14艘帆船,由雷州半岛灯楼角起航偷渡琼州海峡,拉开了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序幕。至4月1日,解放军第40军和第43军2批4次潜渡部队成功渡海,胜利登陆,打开了国民党军队侧面和正面防御的缺口,大大加强了人民解放军岛上的兵力,取得了渡海登陆作战的经验,从而为野战军主力大规模登陆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月16日,大规模渡海作战正式开始。晚7时,40军118师353团2个营、354团,119师355团、356团、357团,120师358团6个团(欠1个营)共1.87万名指战员,分乘300多只帆船,从雷州半岛的灯楼角一线海岸起渡,预定次日在临高角的美夏、昌拱一带海岸登陆。与此同时,43军128师382团、383团2个营、384团1个营共6968名指战员,分乘81只帆船,从雷州半岛港头港、三塘港一线起渡,预定次日在澄迈县玉包港一带海岸登陆。
4月17日,野战军主力8个团,在琼崖纵队的有力接应下,大举登陆。与接应部队共同歼灭海岸守敌后胜利会合,接着向全琼各地纵深挺进。18日,43军128师在琼崖纵队第三总队的配合下攻占澄迈县福山墟,直逼海口。15兵团司令员邓华获悉薛岳调其战役机动部队5个半师的兵力驰援澄迈的敌情后,决心组织大规模的围歼战,于19日命令40军和43军迅速靠拢,集中力量,并于4月20日上午与国民党军在澄迈县的黄竹、美亭地区展开决战。经过两昼夜的激烈战斗,国民党军全面崩溃。解放军乘胜向东追击,4 月23日,琼崖纵队配合野战军,兵分两路,于当日上午解放府城和海口。4月24日,解放军兵分东、中、西三路(东路由海口—文昌—清澜港;中路由海口—嘉积—榆林港;西路由海口—那大—八所港),快速追击国民党残军。 4月30日,解放榆林港和三亚市。最后一仗于5月1日在八所地区全歼了国民党军286师,解放了海南全岛。
解放海南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为航渡工具,突破国民党军陆海空军组成的“立体防线”的一次成功的岛屿进攻战役。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3.3万余人;击落敌机2架,击毁击沉敌舰3艘,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物资。人民解放军野战军伤亡、失散4500余人。此时,琼崖纵队发展壮大至2.5万余人。
海南岛战役的胜利,开创了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胜利的先例,取得了大规模渡海作战的成功经验,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海南岛战役的胜利,结束了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地区的最后一战,彻底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凭借琼岛作为苟延残喘和变琼岛为反攻中国大陆跳板的企图,使海南各族人民迅速摆脱沉重的苦难,获得了解放。海南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文章: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文字整理:丁洁、陈文萍
音频制作:孟凡盛
主播:枉源
往期回顾:
第1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
第2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国民革命军南讨胜利和琼崖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3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中共琼崖早期组织的建立
第4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第5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琼崖大革命高潮兴起
第6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琼崖四二二反革命事变
第7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琼崖武装斗争第一枪——椰子寨战斗
第8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和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第9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琼崖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与琼崖第一次反“围剿”斗争
第10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第11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内洞山会议
第12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琼崖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
第13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女子军特务连成立
第14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琼崖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及母瑞山艰苦岁月
第15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云龙改编
第16集:海南党史百件大事|日军入侵琼崖和潭口阻击战
第17集: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总团成立
第18集:美合抗日根据地建立
第19集:琼崖反“蚕食”反“扫荡”斗争
第20集:白沙起义
第21集:夺取琼崖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第23集:琼崖纵队发动秋、春、夏季三大军事攻势
本栏目由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人民日社海南分社、人民网海南频道联合推出
海南解放是哪一年推荐文章5: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 | 70年前的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
1950年5月1日 70年前的今天
海南岛全境解放
5月1日,由解放军第43军129师、127师380团和第40军118师352团、琼崖纵队第一总队第七团组成的西路追击部队,在八所、北黎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军286师。至此,海南岛全境解放。
海南解放是哪一年推荐搜索词:
1.大陆最晚解放的地方
2.海南解放是哪一年建立的
3.海南解放哪一年结束
本文标题:海南解放是哪一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