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1:春游江淮 | 齐云山夜游点亮山水间的星火浪漫

  央广网黄山3月21日消息(记者徐秋韵)3月20日晚,安徽休宁县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热闹非凡,不少市民游客欢聚齐云小镇,让热烈的火花、浪漫的烟花点燃这春风沉醉的夜晚,体验一场浪漫春日夜游。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喷火演艺精彩上演,表演者运用精湛的技艺,从口中喷出一团团熊熊火焰,杂技的惊险与刺激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横江水畔,高高的火塔矗立在坐忘花园将夜空点亮,游客围着火塔共度美好夜晚,当夜游队伍行至登封桥,金光闪闪的横江舞金龙热闹上线,几十艘竹筏首尾相连组成的“金色巨龙”,在横江上巡游,烟花倒映水面,与山水风光相映成趣。


  横江舞金龙(央广网发 施亚磊摄)


  篝火广场上,“炭花舞”表演者手持长棍,甩动灯笼翩翩起舞,飞舞的炭花火龙在空中旋转,似金蛇狂舞,如梦如幻,游客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美好时刻。“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走进游客中心广场,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只见打铁花艺人一人将熔化的铁水高高抛起,另一人用力向空中击打,一簇簇铁花在夜空中散落,如无数流星漫天划过。抖火壶表演者双手抖动,火焰瞬间升腾汹涌,在夜色中快速晕染,耀眼夺目,如星河闪烁。市民游客在这火树银花、星光璀璨间感受中国式浪漫。


  抖火壶表演(央广网发 刘炜鑫摄)


  “齐云山不仅风景很美,晚上还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打铁花、抖火壶都非常壮观,非常好看,下次我们还要来齐云山。”来自杭州的王先生带着家人来齐云山游玩,满意地说。


  记者了解到,3月15日至3月31日,安徽齐云山开展“踏春寻仙游逍遥齐云山”主题活动,众多非遗民俗展演继续加场,不仅白天有状元第一签、小镇非遗体验、皮影戏等活动,夜晚还有喷火演艺、非遗炭花舞、如愿烧火塔、齐云打铁花、火壶演艺、白岳烟花秀等受广大游客欢迎的夜演活动持续上演。


  安徽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以独特的丹霞地貌、丰富的道教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背景而闻名。近年来,齐云山依托山水人文资源禀赋,创新文旅新打法,围绕“日娱+夜游”不断丰富山上山下业态,推出各类非遗民俗体验场景,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实现了游客与景区的“双向奔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2:航拍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清水秀重峦叠嶂

  9月2日,航拍位于江西赣州崇义县的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漫山翠绿,重峦叠嶂,山谷之中稻田、村落分布,风景秀美。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10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6%,保存有南岭山地区原生性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的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9月2日,航拍位于江西赣州崇义县的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漫山翠绿,重峦叠嶂,山谷之中稻田、村落分布,风景秀美。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10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6%,保存有南岭山地区原生性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的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9月2日,航拍位于江西赣州崇义县的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漫山翠绿,重峦叠嶂,山谷之中稻田、村落分布,风景秀美。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10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6%,保存有南岭山地区原生性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的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9月2日,航拍位于江西赣州崇义县的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漫山翠绿,重峦叠嶂,山谷之中稻田、村落分布,风景秀美。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10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6%,保存有南岭山地区原生性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的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9月2日,航拍位于江西赣州崇义县的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漫山翠绿,重峦叠嶂,山谷之中稻田、村落分布,风景秀美。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10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6%,保存有南岭山地区原生性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的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9月2日,航拍位于江西赣州崇义县的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漫山翠绿,重峦叠嶂,山谷之中稻田、村落分布,风景秀美。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10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6%,保存有南岭山地区原生性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的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3:齐云山,从“出圈”到“破圈”

  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28日电(通讯员 张妍)“你一句向云端,我就来了齐云山”“欲至神秀山,先过休宁县”……2024年以来,齐云山的旅游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休宁县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4.1万人次;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2.3万人次。


  面对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齐云山何以“逆袭突围”“换道超车”?让我们一同探寻齐云山的“出圈”秘籍。


  “山水村夜”多元绽放


  齐云山镇正加快构建“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以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意为小镇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可以说,齐云山白天“出彩”,晚上更“出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暮色笼罩了整个齐云山,却罩不住游客们想要撒欢的心。藏匿着城市另一番天地的门被彻底打开,天南地北的游客融进了被灯光照亮的夜色中,这里燃起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美食。许多前往齐云山旅游的游客,不仅为了一睹这座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第一名山”的壮丽风光,且也是冲着美食来的。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扑鼻而来的香气仿佛是打开“夜游齐云”火爆人气的“阀门”。


  煎得焦黄的毛豆腐撒上葱花,蘸着秘制佐料,轻咬一口,一个“香”字从舌尖流淌到心尖;个头小、色泽明亮的黄山烧饼发出“滋滋”的邀约,回头率极高;经典菜肴——臭鳜鱼,香中带“臭”的独特风味,让人越吃越“上头”……色、香、味点亮着齐云小镇的各个角落,游客们也在此刻体会到了人间“烟火气”的温暖与魅力。


  第二把火是美宿。除了美食,齐云山的美宿也是游客的热门选择。古往今来,人们对山居都有着无限向往,在齐云山自由家树屋,山居生活变得不再遥远。在500亩森林里,隐藏着62栋、21种主题的树屋,一座座隐匿于松林间的树屋,幽静而神秘,构筑成一个不曾被喧嚣叨扰的童话世界,颠覆性的林间活动生态、新锐的建筑景观,不断满足着游客追求的个性化度假体验。


  第三把火是“夜”态。齐云山镇的夜晚,从来不只是美味。这里有几十艘竹筏组成的百米“金色巨龙”,同齐云山的山水组成一幅震撼的金龙巡游画卷;有着恍若万千星光从天空洒落的千年绝技——非遗打铁花;有着穿街走巷“遨游”的鱼灯巡游……加上横江烟花秀、白岳落花秀等夜游活动的点染,这些“夜”态无不成为点亮齐云山“夜经济”版图的一颗颗闪亮的星。


  白天游山玩水,晚上逍遥夜游。可以说,齐云山的“出彩”“出圈”,绝不限于节假日的灿烂一瞬,而是景区在清晰的发展路径和一以贯之的创意创新下散发出的恒久魅力。


  解锁文旅消费新体验


  齐云山的“出圈”,是偶然吗?绝不是。这场流量爆发,蓄势已久。


  找准赛道、乘势而上,景区就能焕新特色,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体验则是开启齐云山“出圈”的“金钥匙”。从舌尖上的美食到眼眸里的美景,从山水的律动到文化的感染,齐云山不只有“仙气”,还有“烟火气”。新体验、新玩法、新潮品,齐云山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打开。


  在齐云山脚下,有千亩油菜花基地,南坑核心区的280亩油菜田里每年都会打造不同的油菜花海图案,成为齐云山的网红旅游打卡点。为了在花海里脱颖而出,齐云山镇推出“赏花+摄影”等融合业态,拓展消费场景。齐云山镇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旅游季活动,以花为媒“引流圈粉”,用“花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打出了齐云山花事品牌优势,为齐云山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


  除了花事经济、摄影产业等特色产业外,齐云山镇还大力发展“文经济”。在横江岸边,“坐忘花园”成为新的文化地标,常态化开放的“创意集市”、推出的“月圆奇妙夜”等系列活动,吸引大批游客驻足;打造集非遗、文创、研学、民宿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特色街区,储氏铁画艺术馆、雕刻记忆、徽州书房、剪纸体验馆……68家特色店铺纷纷汇聚于此,一馆一场景,一技一意境,一脉一传承,小镇旁的非遗体验馆让游客在夜游过程中,体验非遗匠造技艺,感受非遗之美。此外,齐云山镇还引进了英泽艺术中心、丝盟美术馆等文化高地,通过举办画展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年轻不被定义,好玩不止一面。今年“五一”期间,齐云山度假区也在不断“适配”年轻人的生活品位和消费习惯,推出各种新玩法。游客在欣赏丹霞地貌、品读摩崖石刻的同时,还能参与逍遥祈福游,与景区的NPC互动,感受传统祈福文化的魅力。同时,“逍遥徽州集”的推出,更是将游客带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古装剧场景中,让他们沉浸式体验徽州文化。


  镇景村共建绘就发展新画卷


  在塑造“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创新文旅消费新玩法的同时,齐云山成功“出圈”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为深层的因素。祥源齐云山投资集团负责人坦言,尽管过去也曾举办过各类活动,但不曾取得这种效果。


  如此,“出圈”的缘由还有哪些?推动镇景村一体化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用建设景区的标准建设乡村,用经营景区的理念经营乡村,用服务游客的方式服务村民,用创造企业收入的视角创造乡村收益。近年来,齐云山镇坚持以文化资源为载体,以自然资源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驱动,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镇景村统一规划管理、产业互融共补、设施共享共建,以齐云山文旅IP为核心协同发展,小街变小镇、镇区变景区,实现了从单一景区到旅游目的地的蜕变,“来齐云山 做逍遥客”成为旅游者的新宠,也让越来越多的过客变成了常客。


  原来的齐云山景区变身成为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不仅实现了景区的扩容,更重要的是将镇区、村庄纳入到新的旅游版图中,使得当地村民成为旅游产业的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既从旅游产业发展中获利,又为旅游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于是有了南坑村农家乐的积极发展,有了岩脚村的明德小院,也有了齐云山月华街长生楼民宿。在今年“五一”期间,村民们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好客,他们主动让出停车位,在自家门前设置热水供应点,并开放卫生间,为过往的游客提供出行、生活和如厕的便利。


  从山上到山下,从白天到黑夜,齐云山以一个个新场景、新玩法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自我沉浸式的文旅盛宴。这种独特的在场体验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然景观的壮丽,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诸多难忘的出行记忆。


  “留形、留人、留魂,见人、见物、见生活。”如今的齐云山,正全力擦亮“全家人的山水人文度假地”崭新名片,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蓝图上挥毫泼墨,推动齐云山从“出圈”到“破圈”,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完)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4:非遗璀璨夜,跨年齐云山:在黄山休宁迎接2025年第一场惊艳

  “虽然天气有些冷,但齐云山人气很旺,孩子们兴致都很高,打铁花、瀑布塔、烟花秀非常壮观,非常好看。明年我们还要来。”来自上海的张先生一家选择在齐云山跨年,为2024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近日,黄山休宁县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热闹非凡。近万名市民游客欢聚齐云山下,感受跨年之夜的浪漫焰火,祝愿新的一年所愿皆所成,多喜乐、长安宁。


  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1月1日,齐云山以“非遗齐云山,焰火奇妙夜”为主题,开启跨年之旅,超多非遗展演惊喜上线,不仅有打铁花、炭花舞、喷火等经典非遗节目,还新增了焰火瀑布塔、如愿烧火塔、齐福傩舞、新年音乐会等活动。游客们品尝白岳赐福糕,体验横江舞金龙,观看白岳烟花秀,共许新年心愿,共度一个难忘的跨年夜。


  夜幕降临,新年音乐会上,一首首清新时尚的歌曲在歌手们的演绎下,更加美妙动听。派对烧烤摊则升腾着热乎乎的烟火气,烤架上丰富的美味让人垂涎欲滴。


  在横江水畔的坐忘花园,高高的火塔将夜空点亮,“齐福傩舞”为热闹喜庆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激情。傩舞又称鬼戏,是一种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火塔下,舞者们头戴神秘面具,身着特色服饰,伴着音乐起舞,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看,感受民俗魅力。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千多年前,诗人李白用银河比喻瀑布留下了千古绝句。在齐云山,焰火瀑布的诗意和浪漫让人沉醉。当“焰火瀑布塔”的层层烟花倾泻而下,银色的点点星光带着新年最美的祝愿,铺成纵向星辰,惊艳无比。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烟花冲天而起,蹿进深色的夜空,散发着无尽光辉。精美绝伦的白岳烟花秀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与游客共同见证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


  2024年以来,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依托山水人文资源禀赋,打造多样化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发展休闲康养产业,实现从单一型景区向复合型度假区转变,构建起“山水村夜”文旅新坐标,全年接待游客人次突破200万,持续引爆文旅市场,实现“破壁出圈”。


  新民晚记者 吕倩雯


  栏目编辑:黄于悦

  ::新民晚 吕倩雯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文章5:休宁:“状元城”深情相拥 “齐云山”诗意无限?

  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27日电 (谷庆江 姚靖雯)近日,第三届状元文化大会暨第六届发展大会在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举行。


  书写状元城的时代答卷


  什么是状元?在第三届状元文化大会暨第六届发展大会开幕式上,主题宣传片《状元·休宁》给出了休宁自己的理解。古代的休宁,从宋至清先后走出十九位文武状元,创造了中国第一的科举神话;如今的休宁,状元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更是新时期休宁人追逐梦想、勇毅前行的内生动力。


  学习“状元”,争当“状元”,敢于争先、勇争一流的状元品格已然成为休宁县各行各业秉持的一种精神追求。“研营多面手”李东兵、“创业领头人”吴浩、“驻休好医生”郝盼富、“养殖引领者”王国勇……开幕式上,19名新状元之星登台,诉说着各行各业的“状元”故事。为持续营造“行行出状元,人人建功业”的社会氛围,休宁县连续两年开展“新状元之星”人才评选活动,先后赋予38名各行业奋斗者“新状元之星”称号,助力各行各业人才融入全县发展大局。


  今日的休宁,正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休宁县聚焦汽配首位产业,打造全市汽配产业核心发展区,加快推动里庄抽水蓄能电站、德上高速(休宁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围绕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招引项目46个,协议投资额59.51亿元,同比增长57.77%,远景全球绿色发展中心和远景绿色产业两个10亿元重大项目落户休宁,实现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零”的突破。


  开幕式。谷庆江 摄


  展现齐云山的文化精髓


  在状元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休宁县注重发掘文化内涵,以“文化+演绎”的创新形式艺术化呈现。2023年的《惟有休宁》,以状元的赶考之路为主题,展现了源远流长的状元文化,休宁人奋发图强、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今年的《如愿齐云山》,讲述齐云山的前世今生,展现了齐云山风景秀美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璀璨的烟花与舞蹈、音乐相交融,表达盛世愿景。


  齐云打铁花。胡宏坤 摄


  “文化+演绎”点亮齐云山。根据齐云山度假区2024年国庆期间的游客调查问卷显示,58.09%的游客因齐云山现存的摩崖石刻文化到访至此,69.39%的游客因丰富的文化夜游活动慕名而来。与其他景区相比,齐云山真正的优势在于文化。


  今年以来,齐云山以“齐云非遗季白岳任逍遥”等为主题,推出各类非遗体验场景近20项。山上有“天官赐福”、“龙腾盛世”舞龙等文娱项目,山下有扎染、剪纸、茶艺、独竹漂等非遗活动,晚上有炭花舞、打铁花、抖火壶、鱼灯游园等演艺活动,为游客提供了集赏游、互动、体验等于一体的全新旅游形式,让众多游客由“过客”变“留客”。2024年1月-10月,齐云山度假区接待184.9万人次,收入19978.3万元,其中景区进山游客人数40.43万人,同比增长51.63%。


  谱写大黄山的休宁篇章


  相知无远近,文旅一家亲。大会邀请了不少省内外代表来到现场,共同推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推介演出。融合发展、携手共进,把各自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是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最佳路径。


  在大黄山建设的背景下,休宁县持续扩大文旅“朋友圈”,对外展现休宁山水人文“好气质”,为旅游提升、品牌宣传、市场开拓注入更多新引擎,让“好气质”引来“大流量”,让“好颜值”带活“新经济”。


  非遗体验。谷庆江 摄


  2024年1月至10月,休宁县共接待游客724.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1%;实现旅游总收入58.71亿元,同比增长17.6%。


  下一步,休宁县将持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响“状元城”“齐云山”两张名片,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立足生态、文化、区位等多重优势,融合状元文化、徽州文化、道家文化、罗经文化、红色文化,打造一座没有屋顶的状元文化博物馆,以全域模式打造高品质休闲康养胜地。(完)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推荐搜索词:

  

  1.齐山风景区门票价格

  

  2.齐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3.齐山风景区天气预

  

本文标题:齐云山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