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爷叫什么名字推荐文章1:

  财神爷叫什么名字推荐文章2:封神中,姜子牙共封了四位财神爷,他们都是谁?

  在封神中,姜子牙斩将封神共为天庭敕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在这其中,要说最受民间百姓喜爱的神祇,自然得说是那些能给人带去财运的财神爷,而从封神榜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姜子牙共封了四位财神爷,那么,他们分别都是谁呢?又凭什么被封此神位呢?


  第一位,招宝天尊萧升;


  封神前,萧升原是无忧无虑的五夷山散仙,因见阐教仙人燃灯道人被赵公明追杀,所以才出手相救。


  在之后与赵公明的对战中,萧升动用法宝落宝金钱接连收了赵公明的两大法宝缚龙索和定海珠,正当萧升志得意满还想照样收掉赵公明的金鞭时,却忘了落宝金钱只能收法宝,不能收兵器。在这种情况下,萧升最终惨死于赵公明的金鞭之下。


  姜子牙斩将封神时,萧升被封为招宝天尊,之所以他能得此神职,自然是因为他手中拥有专门针对法宝的落宝金钱,而成为招宝天尊后,其职责就是替有缘人家招财进宝;


  第二位,纳珍天尊曹宝;


  曹宝跟前面提到过的萧升封神前就是一对好友,两人共同在五夷山清修,但因为燃灯的到来,最终致使萧升惨死于赵公明的金鞭之下。


  而在一旁观战的曹宝,见好友惨死,于是便收了他的法宝落宝金钱,当然,用落宝金钱收赵公明的两件法宝缚龙索和定海珠,自然也归了曹宝所有。


  之后,在燃灯的忽悠,曹宝不仅非常大方地将定海珠送给了他,随后还跟着燃灯一起离开五夷山去到了封神战场。


  不过燃灯并没有因为曹宝对其有赠宝之恩而善待于他,转脸就将曹宝送入十绝阵中充当炮灰。


  在曹宝死后,姜子牙将其封为纳珍天尊,之所以他会得此神职,自然是因为他收纳落宝金钱、缚龙索、定海珠这三件法宝有功。至于说成为纳珍天尊后曹宝的职责,自然是替有缘人家收纳珍宝;


  第三、第四位,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


  陈九公、姚少司都是赵公明的徒弟,在封神大战中,赵公明受闻太师之邀前往封神战场帮助商纣,而陈九公和姚少司自然也都陪同恩师前往。


  在双方对战的过程中,由于赵公明实力太强,所以助阵西岐的陆压道人便用了“钉头七箭书”这一邪术去害赵公明。


  在这种情况下,陈九公和姚少司为救恩师,于是便前往周营抢夺箭书,结果箭书是抢到了,但在回营的途中,却遭到了杨戬和哪吒的追杀。


  随后,陈九公和姚少司双战杨戬和哪吒,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太大,最终,姚少司被哪吒枪挑而死,陈九公则被杨戬枪挑而亡。


  在姜子牙斩将封神时,因感念这二位救师心切,孝心可佳,于是就将封神榜中两个最受民间百姓喜爱的神位给了他们,也就是将招财使者的神位给了陈九公,利市仙官的神位给了姚少司。


  至于说他们俩的职责,陈九公的招财使者,自然是替有缘人家招财;而姚少司的利市仙官则最受生意人欢迎,因为他能替生意人带去滚滚财运。


  以上四位因为都能给人带去财运,因此在民间便有了财神爷的称号。至于说我们所熟悉的正财神赵公明,姜子牙敕封他的“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神职,其实跟财运毫无关系,他负责的是“迎祥纳福,追逃捕亡”。


  之所以赵公明会有“正财神”、“武财神”的诸多称号,是因为姜子牙将封神榜上的四位财神爷,也就是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都归到了赵公明属下,能管理四位财神爷,因此在民间便将赵公明奉为了最大的财神爷。


  财神爷叫什么名字推荐文章3:赵公明、关羽、比干、范蠡,中国有多少财神?

  过年之前,我们要准备很多年货以及活动,比如放鞭炮、贴春联、上坟祭祖等。过完年以后,依然有很多活动,比如拜年、烧门神纸、接亲等。但若是说最普遍、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应该就是祭财神、接财神了。


  从古至今,人人都希望过上好日子,能发大财。只是,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底层,辛苦一年可能也挣不到几个钱,甚至还贴钱,想通过实干来发财,太难了。


  正因如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只能寄希望于财神爷,来实现发财的梦想了。这倒不是封建迷信,可以视为一种美好的祈愿。毕竟,大家不是接完财神就睡觉等发财,该干活还是得干活。


  不过,各地信仰不同,所以中国大地上的财神也不止一人。


  比如赵公明,就是财神之一。


  赵公明,也叫赵玄坛,早唐代及以前的资料中,他属于厉鬼、鬼将、瘟鬼,都和冥鬼有关,宋代以后,道家地位提高,他们把赵公明纳入道家神祗。


  比如,《道法会元》中,提到过赵公明的封号,而且是相当长的一串封号。


  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五方巡察史、九州社令都大提点、直殿大将军、主领雷霆副元帅、北极侍御史、三界大都督应元昭烈侯、掌事定命账设使、二十八宿都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敕法赵元帅。


  尽管这时赵公明还没成为财神,但由于他封号里带“金轮”,说明他掌控金轮,已经和财有关了。


  在《正一玄坛赵元帅秘法》中,又提到赵公明有金水之象、金轮和金象,还提到他能“公平买卖,求财利宜和合”,这直接表现赵公明具有掌管财运的神通了。


  到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赵公明的神通就更多了,他不仅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还负责守护张天师炼丹,同时,他也是掌管买卖公平的司财之神。


  明后期的《封神演义》中,赵公明从此正式成为财神,所有管财的神,都在他麾下。


  关羽,也是财神之一。


  众所周知,关羽本是汉末猛将,他为什么能成为财神呢?这得从关羽的经历说起。


  关羽早期曾迫于形势,跟过曹操一段时间,后来辞去,不贪曹操任何东西,“挂印封金”,而且把曹操所赠之钱物,一一整理说明。这和账本颇为相似,所以关羽还是“记账祖师爷”。


  后来,商人对关羽崇拜,并以他为保护神。能保护做生意的人,不就是财神吗?所以,关羽就逐渐成为了财神。


  明代《历代神仙通鉴》中,提到,关公的神通职能包括“司命录、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察冥司、招财进宝以及保护商贾”等。这时候,他显然成了财神。


  不过,关羽被明确奉为财神的时间,是在清朝后期。比如一些关帝庙的对联,就说关公“汉为文武将,清封福禄神”。


  比干,也是财神之一。


  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比干是纣王身边的大臣,忠诚正直。


  纣王荒淫,微子几次劝谏纣王都不听,遂和太师、少师等人离去。比干也强行劝谏,结果纣王大怒,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乃“剖比干,观其心”。


  所以,起初比干是以正直闻名。后来武王伐纣,封比干为“国神”,且赐比干后人林姓,因此林氏之祖是比干。


  再以后,比干被人奉为文曲星和财神。小说《封神演义》中,比干最后就是封了文曲星。不过,民间更多的人,还是奉他为财神。


  比干封财神后,其实赵公明、关羽也已经成了财神。不过,在一些地方,就地位而言,他们仨是比干为首,赵公明和关羽次之。


  在民间财神塑像或画像中,比干、赵公明、关羽三人有时会被画在一起,比干往往头戴官帽、端坐正中,赵公明和关羽分列两旁。比如山西平遥县的财神庙,就是这样。


  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他们三个,一个代表仁,一个代表义,一个代表财。


  范蠡,也是财神之一。


  薛之谦有一首歌,叫《商圣范蠡》。没错,范蠡是有着“商圣”的美誉称号,这和范蠡弃官从商有关。


  范蠡本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臣子,和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勾践能从吴王夫差手下活命,多亏了范蠡;而勾践能回国,安心招兵买马,休养生息,甚至打败夫差,也是多亏范蠡。


  勾践仇复国后,范蠡决定弃官。毕竟,他知道勾践这人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何况勾践给夫差“喂马执鞭”“问疾尝粪”等不光彩的事。为此,他还劝文种一起离开。


  可惜,文种不明白,结果真的被勾践害死。


  范蠡离开后,从商生活,他很会经营,所以很快就成了大富翁。他又自号“陶朱公”,但巨富之后,他又不做富翁了,去兰陵卖药了。


  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乘轻舟入海,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更后百余年,见于陶,为陶朱君,财累亿万,号陶朱公,后弃之,兰陵卖药。


  宋代时,范蠡大约就成了财神,宋代祈财仪式中有“相共送陶朱”的说法,应该就是指陶朱公范蠡。不过,范蠡正式成为财神,是在明清之际。清代绍兴的商会就是奉范蠡为商祖,民间还传说他能制造聚宝盆。


  还有刘海蟾,也是一些地方的财神。


  刘海戏金蟾的故事,相信很多人说过。传说刘海的三足金蟾能吐金子,所以,一些地方也以刘海作为财神。


  除了这些财神,还有五路财神,五显财神,五通财神、五姓财神、利市天官等,都是财神。甚至,很多人就认为,财神就是财神,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神,而不是赵公明、关羽或者他人。


  这么多财神,到底该怎么论资排辈呢?


  吕微在《隐喻世界的来访者——中国民间财神信仰》一书中,对各路财神做了个谱系,我觉得可以参考。其谱系如下:


  所有财神分为正财神、偏财神和准财神。正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有比干和范蠡,武财神则是赵公明和关羽。偏财神则有五路神、五显神、五通神、五圣神、利市仙官、招财童子、金元总管、万回和合。而准财神是刘海蟾、灶王爷和无常鬼。


  其实,中国人在南宋之前,对财神的意识还很薄弱。南宋、明清以后,各种财神才蓬勃爆发,各地信仰也因此不同。这种现象,可能跟古代经济发展有关。


  以前,老百姓不可能发财,士农工商分得清楚,老百姓就是老百姓,只负责种地收成,不可能去做生意。士兵也就是要守卫国家,上阵打仗,不会再同时去干其他活(闲时耕种,战时打仗除外)。


  南宋以后,中国经济有了大发展,因为领土原因,经济重心也从北方转到南方。供奉财神,也是出现于此时。明代时,资本经济发展,很多人做生意也能迅速致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财神。


  财神爷叫什么名字推荐文章4:原来,“财神爷”不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2021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也被叫做“破五日”。


  按传统习俗,各家各户会打破过年期间的各种禁忌,摆宴席、放鞭炮、吃“元宝”饺子;我国民间还有“迎财神”的习俗,商户也都在这天重新开业,意指招财进宝。


  不过在网络时代,大多数人可能见到的是下面或“古朴”或“魔幻”的图片。


  “财神”追本溯源竟然不管钱?


  这么多风格各异的图片,虽然款式各不相同,却都传达了网民们对新一年能够过上更加富足生活的期许。


  △梵高在19世纪末描绘法国阿尔勒农业丰收的景象(图片于网络)


  不过,虽然“财神”叫“财神”,但是追本溯源来看,“财神”的起源同金钱并无瓜葛,反而是与农业息息相关。


  最早的“财神”管的是农业丰产、丰收


  远古时期,自从人类懂得自己种植作物之后,种植业(即狭义农业)就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是人类食物、衣物的主要之一,而作物的丰收,也是保证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


  远古时期人类对无法解释的各种自然事物赋予的人格化形象,就是神明的原型。农业与丰收也是被赋予人格的对象之一。


  △由于克瑞斯(Ceres)长时间象征农业丰收,西方多国也将其作为“繁荣”的代名词。上图为在1873年铸造的法国硬币,背面的人头头像正是克瑞斯,能够明显看到盘在头上的稻谷、麦穗。(图片于网络)


  比如希腊神话中的克瑞斯(Ceres):大地和丰收女神。她是宙斯的姐姐,掌管农业的女神,给予大地生机,教授人类耕种。而克瑞斯(Ceres)的名字,在古罗马时代一度直接代指“谷物”甚至成为“面包”的代名词。


  中外对“富有”的最初定义大同小异


  在我国悠久的农耕历史中,几乎所有传说和故事中的神明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农业上的功能。比如“龙”掌管雨水,从而促进作物生长。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其中描述的应龙,具有操纵天气、控制降水的能力。


  而夸父逐日的故事则表达了古人对万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能量的质朴赞美。在闽南地区,本是象征风调雨顺保佑渔民出海安全的妈祖,在随后的演变中也逐渐具有了“丰收”“致富”的功能。


  △贝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相对较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发展至货币的出现,由此“钱”才开始取代“粮食”,成为“财富”的象征。


  在恩格斯所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有这样的描述:随着生产力逐渐发展,早期的人类逐渐告别采集、狩猎,在不断地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部分群体、部落由于掌握了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协作方式,由此相较于其他群体、部落拥有了更多的生产剩余,进而形成了所谓的财富。


  此后,伴随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后,“财神”这一概念才真正开始脱离农业独自演变为一类文化符号。


  商品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各类“财神”故事


  至于今天风靡朋友圈的各类“财神”,则是后世人们依照不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某种“约定俗成”,但是究其根本,则是由于商品经济在某个历史时期的高速发展。


  △春秋时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范蠡。


  目前,中国民间广泛认为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增福财神财帛星君李诡祖,端木赐(子贡: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晋商)、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冀商之祖)、赵公明。


  △希腊神话中的商业之神——赫尔墨斯。罗马神话中被称为墨丘利。


  而在国外,不同的文化环境也有不同的“财神”相互对应。比如,赫尔墨斯,希腊神话中的商业之神、旅者之神,主要为众神的使者、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宙斯与阿特拉斯之女迈亚的儿子,罗马神话中被称作墨丘利。


  △日本神话中的“财神爷”,土地神惠比寿。


  日本的财神爷则是名为惠比寿的土地神,他原先是渔民信仰的海上守护神,后来由于海运的兴起而成了商业神、财神。


  △印度神话中的象头神犍尼萨


  印度神话里,象头神犍尼萨代表智慧,后又被丰富为是财神。在印度当地的一些商店里,往往都能看到它的雕像。


  虽然文化基底各不相同,但是各个财神的传说故事或是形成于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或是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被当时的人们所改编并赋予崭新的文化内涵。


  “财神爷”各有各的不同


  但正确的义利观大抵一致


  另一方面,虽然人们追求财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财富往往也是引发分歧和矛盾并扩大人性贪婪的诱因。


  为富不仁、仗义疏财、不义之财......这些成语都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应当如何追求财富以及如何对待钱财的义利观。


  △被后世称为“北宋六贼”之一的奸佞蔡京


  在我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宋代,甚至一度出现了“活”财神——《水浒传》中的大贪官蔡京。古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警语也预示着蔡京惨淡的下场。


  至于在西方,也有着讽刺商人贪婪的《威尼斯商人》,描绘教会腐败的《十日谈》等文学作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具体收获财富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其本质都是人们的劳动。


  在“破五日迎财神”,遵照传统民俗许下新年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别忘了只有靠奋斗实现价值,在力所能及的领域作出一分贡献,于社会、于自身便都可以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价值。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央视新闻


  财神爷叫什么名字推荐文章5:

  财神爷叫什么名字推荐搜索词:

  

  1.财神爷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2.玉皇大帝叫什么名字

  

  3.古代财神爷叫什么名字

  

本文标题:财神爷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