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男装推荐文章1:GXG门下再添港资老牌,最赚钱时尚男装要如何复兴Esprit

  于一年前提出五年复兴计划的港资老牌Esprit,如今正式搭上时尚男装GXG的快车。


  今天(12月2日)上午,GXG母公司慕尚集团公告称,与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旗下全资子公司——万成资源有限公司订立的合营企业协议正式生效。


  根据该协议,双方将注资1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慕尚集团投入6000万元、持股60%,万成资源投入4000万元、持股40%。双方将通过合资公司共同在中国市场运营思捷品牌,从事经营服装服饰等业务。


  GXG母公司慕尚集团于今年5月挂牌港交所,发售价为每股4.39港元,截至今天早上开盘,半年来股价涨逾75%。


  据慕尚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中国时尚男装市场的市场份额占整体男装市场约21%,占服装市场约7.5%。以零售总收入计,2018年慕尚集团在中国时尚男装市场的占有率约为3.3%,全国排名第二。


  而在上月的年度重头活动“双11”当天,慕尚集团电商销售总额突破5.23亿元,其中GXG品牌销售突破3.4亿元,位居天猫男装行业第二,仅次于优衣库。


  再看财,2018年慕尚集团实现营收37.87元,同比增长7.88%;实现净利3.8亿元,同比微降0.34%。营收规模仅次于2018年营收190.9亿元的海澜之家和营收56.11亿元的雅戈尔。


  据9月27日公布的2019年中显示,今年上半年,慕尚集团实现营收16.86亿元,同比增加10.62%;实现净利8967万元,同比减少18.84%。


  反观Esprit,在过去十几年间,Esprit经历由巅峰至谷底,市值也从最高时的1700亿港元滑落至如今29亿港元。


  据其9月18日发布的上一财年业绩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整个财年实现收入129.32亿港元,同比下降16.3%,期间亏损虽然同比收窄16.05%,但仍高达21.44亿港元。


  尽管在新财年首个季度,Esprit业绩在持续关店策略下有所改善,实现销售收入28.46亿港元,降幅由14%收窄为10.8%。但在告期内,其欧洲收入下滑11.6%,亚洲市场收入更是几乎腰斩,暴跌44.4%,销售收入从3.14亿降至1.75亿港元。


  在市场看来,由于Esprit品牌定位不清,在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当下,未能紧跟年轻消费变化,与年轻消费者有效沟通,导致塔与其他品牌差距逐渐扩大,业绩始终萎靡不振。而为复兴品牌,Esprit在去年底提出五年战略计划,欲推出更迎合顾客喜好及符合品牌定位的产品,并逐步淘汰亏损业务。彼时,Esprit在新战略发布时还重点提到中国市场,计划通过关店调整,到2023年将在中国地区新增220家店铺。


  而如今搭上GXG的快车能否扭转Esprit的颓势,本刊将持续关注。据界面今日道,慕尚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余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Esprit过去的转型并末获得很好的成功,合营后慕尚集团将重塑Esprit现有的品牌定位、渠道和货品。


  (原创/文 中国服饰记者 yoyo)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esprit男装推荐文章2:宣布将于5月31日全面关店!服饰巨头ESPRIT告别中国,林青霞家族早已套现200亿离场

  5月11日,知名服装品牌Esprit宣布将于5月31日全面关店。根据Esprit天猫旗舰店公告,其会员项目将于今年5月31日停止,并且从今年2月28日起,会员在线下店铺、折扣店铺、官网与天猫旗舰店购买商品将不再累计积分。除了停止会员项目外,Esprit正在疯狂打折甩货。实际上,从2月份开始,Esprit的中国门店、官网就通过1折销售清库存,4月天猫旗舰店也加入打折阵营,Esprit在中国市场迎来退出倒计时。


  ESPRIT官方商城公告


  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拥有一件ESPRIT时装曾经是青春的美好记忆。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ESPRIT堪称他们的时尚启蒙者。


  时间走到2020年,ESPRIT也不得不和大家挥手告别,已宣布将于5月31日全面关店。其母公司思捷环球(00330.HK)不断收缩战线,退出中国,退出亚洲,只剩下无路可退的欧洲市场。


  高峰时曾年赚60多亿港元


  大多数中国人知道ESPRIT这个品牌,是源于著名女星林青霞的代言。ESPRIT这个品牌在亚洲的代理由香港富商邢李原一手打造。


  ESPRIT始创于1968年的美国,由25岁的美国青年道格拉斯·汤普金斯创立,他同时还是知名运动品牌“北面”(The North Face)的创始人。1992年,ESPRIT进军中国内地市场,比优衣库还早了10年。引入ESPRIT的正是邢李原,两年后他成为明星林青霞的丈夫。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时尚认知还处于启蒙阶段,这个美国品牌几乎成为潮流的代名词,风靡一时。毫不夸张地说,ESPRIT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标杆,甚至被称为时装之王。仅仅五年时间,ESPRIT就在100多个主要城市开设了超过300家商场专柜(专卖店)。


  ESPRIT还因为林青霞经常登上娱乐头条。1994年邢李原迎娶林青霞轰动一时,林青霞代言ESPRIT也一度带来了很好的明星效应。到1996年,邢李原干脆买下了ESPRIT63%的股权,2002年他再买入剩下的37%股权,完全拥有了这一商标权。


  依靠如日中天的ESPRIT,思捷环球曾在2007年达到1770亿港元市值巅峰,并创下港交所服饰股的最高市值纪录,直到12年后才被安踏体育(02020.HK)打破。2008年,思捷环球营收达到372亿港元,净利润达到64.5亿港元,更是创下公司的最高纪录。


  ESPRIT官方商城显示进行折扣清仓


  林青霞家族套现200亿港元离场


  不过2007年也就是思捷环球的顶峰,其在2008年更是遭遇金融危机重创,结束连续15年的双位数增长。2009年,思捷环球营收下跌7.4%,自此开始进入衰落周期。


  而此时邢李原也开始淡出思捷环球。从2002年至2011年,邢李原陆续将持有的思捷环球股份由42%减至1.79%,个人累计套现逾200亿港元。从后来股价跌跌不休的走势看,邢李原可谓高位及时套现,期间他还辞去了在思捷环球的所有职务。


  在这期间,全球众多快时尚品牌已经争先恐后进入中国内地,包括Zara、H&M、优衣库等巨头迅速占领了大众市场。而ESPRIT品牌系列比较单一,设计方面也出现老化,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于是一步步走向衰落。


  2011年,ESPRIT主动放弃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北美市场,保留市场份额最大的欧洲市场,以及还算不错的亚太市场。但ESPRIT仍然持续滑落。


  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业绩每况愈下


  期间ESPRIT也曾经试图转型自救,于2012年以天价薪酬4035万港元聘请了Zara洋高管马浩斯掌舵,踏上了快时尚的转型之路。然而转型未能成功,还导致风格急剧变化,失去了品牌活力,也被新一代年轻人所抛弃。


  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到2018年马浩斯黯然离职。也就在2018年,ESPRIT发布未来5年战略时,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品牌含义:“我们不是快时尚,也不是廉价品牌。”这意味着在和ZARA划清界限的同时,也宣告了自身转型失败。


  终止中国业务,关闭亚洲店铺


  2019年12月,思捷环球宣布,与慕尚集团(01817.HK)合资1亿元成立新公司,其中慕尚集团持有60%权益。合资公司将全权接手ESPRIT品牌业务。


  据思捷环球公告,中国业务过渡到合资经营模式预期于2020年6月30日完成,作为过渡的一部分,思捷环球将关闭若干店铺或者将余下中国店铺的资产转让给合资公司。


  宁波慕尚集团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时尚男装公司,拥有核心品牌GXG等品牌,如果接手ESPRIT将增加女装品类。


  可惜新冠肺炎疫情又带来了意外之灾。根据思捷环球近期公告,由于疫情影响,集团将精简营运减少成本,终止在中国的业务,并且关闭在亚洲的所有零售店铺,以专注于欧洲的核心市场。


  作为思捷环球新公司股东方的慕尚集团,如何看待ESPRIT宣布告别中国?截至红星资本局发稿,慕尚集团暂未回应这一疑问。


  红星资本局查阅思捷环球财发现,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个季度内,56间ESPRIT店铺营收仅有2.67亿港元,占同期集团总收入不到4%。而整个2019年财年,思捷环球实现营收129.32亿港元,同比减少16.3%,其中亚洲市场收入只占集团总收入的9.5%;期内净亏损21.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1%。


  亚洲市场收入太少,已成公司鸡肋,思捷环球终于失去了耐心。


  成都市场关店,官方商城无商品


  据ESPRIT官方商城显示,其在成都区域一共有6家门店,分别开在茂业百货、凯德广场、龙湖北城天街等。5月11日,红星资本局实地走访以上提到的三家门店,发现均已闭店。据茂业百货人士介绍,ESPRIT上个月才关店,临走前还推出了力度很大的打折清仓活动,但因为疫情影响,没引起消费者太多关注。


  ESPRIT曾在成都的某门店,图据大众点评


  ESPRIT官方商城也显示,已于2020年2月28日起停止会员注册,会员消费不再获得新的消费积分,会员生日与折扣等相关权益也将终止。会员剩余积分与礼券请于2020年5月31日前使用,过后所有积分与礼券将予以清空。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ESPRIT的官方商城已经显示“没有商品”,天猫旗舰店虽然还有宣传图片,但已经无法购买。其公告显示,天猫ESPRIT官方旗舰店5月31日起将和大家告别一段时间,敬请期待升级后的全新形象。这也意味着,ESPRIT未来仍有可能在线上销售。


  如今,ESPRIT告别亚洲市场后,将专注于欧洲市场。截至2020年3月31日,ESPRIT在德国的店铺数目(含批发分销渠道)还有2895家,欧洲其他地区还有1681家。


  虽然目前ESPRIT在德国、瑞典及荷兰的选定店铺已经重开,但疫情的后续影响依然深远。思捷环球表示,无法预测业务何时会恢复正常,也无法量化疫情对全年业绩的影响。


  思捷环球公告还透露,公司董事会执行主席及集团行政总裁在重组期不再领取薪酬,而公司管理层也分别减薪20%-35%。


  文章:红星新闻、乐居财经


  esprit男装推荐文章3:服饰巨头ESPRIT告别中国,林青霞家族早已套现200亿离场

  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拥有一件ESPRIT时装曾经是青春的美好记忆。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ESPRIT堪称他们的时尚启蒙者。


  时间走到2020年,ESPRIT也不得不和大家挥手告别,已宣布将于5月31日全面关店。其母公司思捷环球(00330.HK)不断收缩战线,退出中国,退出亚洲,只剩下无路可退的欧洲市场。


  ESPRIT官方商城公告


  高峰时曾年赚60多亿港元


  大多数中国人知道ESPRIT这个品牌,是源于著名女星林青霞的代言。ESPRIT这个品牌在亚洲的代理由香港富商邢李原一手打造。


  ESPRIT始创于1968年的美国,由25岁的美国青年道格拉斯·汤普金斯创立,他同时还是知名运动品牌“北面”(The North Face)的创始人。1992年,ESPRIT进军中国内地市场,比优衣库还早了10年。引入ESPRIT的正是邢李原,两年后他成为明星林青霞的丈夫。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时尚认知还处于启蒙阶段,这个美国品牌几乎成为潮流的代名词,风靡一时。毫不夸张地说,ESPRIT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标杆,甚至被称为时装之王。仅仅五年时间,ESPRIT就在100多个主要城市开设了超过300家商场专柜(专卖店)。


  ESPRIT还因为林青霞经常登上娱乐头条。1994年邢李原迎娶林青霞轰动一时,林青霞代言ESPRIT也一度带来了很好的明星效应。到1996年,邢李原干脆买下了ESPRIT63%的股权,2002年他再买入剩下的37%股权,完全拥有了这一商标权。


  依靠如日中天的ESPRIT,思捷环球曾在2007年达到1770亿港元市值巅峰,并创下港交所服饰股的最高市值纪录,直到12年后才被安踏体育(02020.HK)打破。2008年,思捷环球营收达到372亿港元,净利润达到64.5亿港元,更是创下公司的最高纪录。


  ESPRIT官方商城显示进行折扣清仓


  林青霞家族套现200亿港元离场


  不过2007年也就是思捷环球的顶峰,其在2008年更是遭遇金融危机重创,结束连续15年的双位数增长。2009年,思捷环球营收下跌7.4%,自此开始进入衰落周期。


  而此时邢李原也开始淡出思捷环球。从2002年至2011年,邢李原陆续将持有的思捷环球股份由42%减至1.79%,个人累计套现逾200亿港元。从后来股价跌跌不休的走势看,邢李原可谓高位及时套现,期间他还辞去了在思捷环球的所有职务。


  在这期间,全球众多快时尚品牌已经争先恐后进入中国内地,包括Zara、H&M、优衣库等巨头迅速占领了大众市场。而ESPRIT品牌系列比较单一,设计方面也出现老化,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于是一步步走向衰落。


  2011年,ESPRIT主动放弃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北美市场,保留市场份额最大的欧洲市场,以及还算不错的亚太市场。但ESPRIT仍然持续滑落。


  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业绩每况愈下


  期间ESPRIT也曾经试图转型自救,于2012年以天价薪酬4035万港元聘请了Zara洋高管马浩斯掌舵,踏上了快时尚的转型之路。然而转型未能成功,还导致风格急剧变化,失去了品牌活力,也被新一代年轻人所抛弃。


  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到2018年马浩斯黯然离职。也就在2018年,ESPRIT发布未来5年战略时,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品牌含义:“我们不是快时尚,也不是廉价品牌。”这意味着在和ZARA划清界限的同时,也宣告了自身转型失败。


  终止中国业务,关闭亚洲店铺


  2019年12月,思捷环球宣布,与慕尚集团(01817.HK)合资1亿元成立新公司,其中慕尚集团持有60%权益。合资公司将全权接手ESPRIT品牌业务。


  据思捷环球公告,中国业务过渡到合资经营模式预期于2020年6月30日完成,作为过渡的一部分,思捷环球将关闭若干店铺或者将余下中国店铺的资产转让给合资公司。


  宁波慕尚集团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时尚男装公司,拥有核心品牌GXG等品牌,如果接手ESPRIT将增加女装品类。


  可惜新冠肺炎疫情又带来了意外之灾。根据思捷环球近期公告,由于疫情影响,集团将精简营运减少成本,终止在中国的业务,并且关闭在亚洲的所有零售店铺,以专注于欧洲的核心市场。


  作为思捷环球新公司股东方的慕尚集团,如何看待ESPRIT宣布告别中国?截至红星资本局发稿,慕尚集团暂未回应这一疑问。


  红星资本局查阅思捷环球财发现,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个季度内,56间ESPRIT店铺营收仅有2.67亿港元,占同期集团总收入不到4%。而整个2019年财年,思捷环球实现营收129.32亿港元,同比减少16.3%,其中亚洲市场收入只占集团总收入的9.5%;期内净亏损21.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1%。


  亚洲市场收入太少,已成公司鸡肋,思捷环球终于失去了耐心。


  成都市场关店,官方商城无商品


  据ESPRIT官方商城显示,其在成都区域一共有6家门店,分别开在茂业百货、凯德广场、龙湖北城天街等。5月11日,红星资本局实地走访以上提到的三家门店,发现均已闭店。据茂业百货人士介绍,ESPRIT上个月才关店,临走前还推出了力度很大的打折清仓活动,但因为疫情影响,没引起消费者太多关注。


  ESPRIT曾在成都的某门店,图据大众点评


  ESPRIT官方商城也显示,已于2020年2月28日起停止会员注册,会员消费不再获得新的消费积分,会员生日与折扣等相关权益也将终止。会员剩余积分与礼券请于2020年5月31日前使用,过后所有积分与礼券将予以清空。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ESPRIT的官方商城已经显示“没有商品”,天猫旗舰店虽然还有宣传图片,但已经无法购买。其公告显示,天猫ESPRIT官方旗舰店5月31日起将和大家告别一段时间,敬请期待升级后的全新形象。这也意味着,ESPRIT未来仍有可能在线上销售。


  如今,ESPRIT告别亚洲市场后,将专注于欧洲市场。截至2020年3月31日,ESPRIT在德国的店铺数目(含批发分销渠道)还有2895家,欧洲其他地区还有1681家。


  虽然目前ESPRIT在德国、瑞典及荷兰的选定店铺已经重开,但疫情的后续影响依然深远。思捷环球表示,无法预测业务何时会恢复正常,也无法量化疫情对全年业绩的影响。


  思捷环球公告还透露,公司董事会执行主席及集团行政总裁在重组期不再领取薪酬,而公司管理层也分别减薪20%-35%。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编辑 陈成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esprit男装推荐文章4:3.45亿卖标没谈拢, Esprit母公司停售中国商标使用权,股价从最高过百跌入一毛多

  Esprit卖标之事一波三折。


  6月底,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00330.HK)发公告称,将出售Esprit在大中华区的商标使用权及利益的出售,交易价值为4750万美元,约合3.45亿元人民币。


  在2020年关闭中国内地业务后, Esprit从国内的消费者视野里“消失”。但当业界还在猜测谁将接盘时,思捷环球于7月4日晚间又再发公告称,公司并未与潜在投资者就潜在出售事项订立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公司管理层决定停止谈判潜在出售事项。


  毋庸置疑,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Esprit曾是一个时髦的服饰品牌。但不可否认,属于它的黄金时期早已落下帷幕。


  这家时装成衣公司近年来的业绩一落千丈,其2023年财显示巨亏超过23亿港元,而2022财年也亏了6.64亿港元。巅峰时期,思捷环球的股价曾超过100港元,如今却跌成了仙股,截至7月5日,公司收0.133港元,市值不足4亿港元。在经历了多轮的内部高层调整以及新东家入主后,谁能力挽狂澜重振这朵明日黄花?一切还是未知数。


  吃足时代红利,曾经风靡一时


  公开资料显示,Esprit于1968年诞生于美国,但走红于欧洲。随后,公司被卖给德国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初,Esprit就进入香港市场,当时,品牌主要是在香港进行原料采购、生产。一次机缘巧合,当时做成衣生意的邢李?接触到Esprit,便与品牌方协议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作为Esprit进入香港市场以及整个亚洲的前站。


  90年后,Esprit进军中国内地市场。邢李?为外界大众所知的身份更多的是影星林青霞的前夫。1994年,两人结婚,Esprit便有了大牌明星代言人,林青霞除了自己身着Esprit的服饰带货,也凭借其在圈内的影响力,邀请众多明星捧场。2001年上海中信泰富Esprit新店开业时,就请到了张国荣、梅艳芳等港星到场站台。


  有时装行业人士评价, Esprit在中国市场的走红是天时地利人和,彼时能拥有明星资源的品牌不多,且20多年前,国内的服装品牌还比较匮乏,外资国际品牌尚未大规模进入中国内地,所以Esprit的成功也是“蹭”了时代红利。


  从和创始人合作起,邢李?就开始逐步收购Esprit的股权,并在90年将品牌亚洲业务打包以思捷环球的名字在港上市。2002年,邢李?全资收购Esprit,完全拥有了这一商标权,从一个代理商成为思捷环球的掌舵人。收购完成后,Esprit股价一路大涨,最高时的市值一度达到了1770亿港元,而大股东邢李?也成功跻身世界500强富豪。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评价,“邢李?的Esprit成衣王国正在快速扩张,像Gap一样遍布全球。”


  不过,花无百日红。2007年,思捷环球股价达到顶峰133港元后就开始掉头向下。2009年,思捷环球结束连续15年的双位数增幅,进入衰退周期。而早在2006年,邢李?已辞任在思捷控股的所有职务。此外,他也逐渐在公司股价高位时抛售股票。据公开道,邢李?个人套现累计约200亿港元。


  在零售市场上,Esprit也失去了优势,遭遇其他品牌的“围堵”。随着优衣库、Zara、Gap、H&M等品牌进入中国,内地服装市场百花齐放,竞争越来越激烈。而Esprit品牌系列比较单一,设计方面也出现老化,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于是一步步走向衰落。


  3.45亿卖标,黄了


  资本市场失利,零售市场又走衰,在内部,公司也经历了各种纷争与改革。思捷环球近些年内部经历了多轮动荡,财务出现了惊人的亏损。财显示, 2020年财年,公司净亏39.9亿港元,2019财年净亏21.44亿港元,2018财年净亏25.54亿港元。


  2018年底,公司大股东曾对品牌管理团队开刀,邀请在英国快时尚New Look担任过首席执行官的Anders Kristiansen接替马浩思出任Esprit首席执行官,后逐渐把马浩思上任后从Zara挖来的老将清退。


  当时,新上任的管理团队公布了未来五年的战略计划,推出更迎合顾客喜好及符合品牌定位的产品,简化公司工作流程,建立更精简的公司架构,并逐步淘汰亏损业务的战略措施。


  虽然在香港上市,但Esprit很大一部分的生意市场还是在欧洲,德国市场是其最大的单一市场,营收占比一度高达50%。2019财年的财显示,亚太市场只占思捷环球集团收入的9.5%。2020财年一季度,亚洲市场收入进一步腰斩,单季亚洲收入仅剩1.75亿港元。


  2020年初,Esprit开始为撤离中国市场做准备,品牌在官网、天猫旗舰店陆续进入低至1折的清仓程序。官网信息显示,自2020年2月28日起Esprit新会员注册已经停止,原有会员所享有的一切权益也都随之终止。同年5月31日,Esprit全面关闭在中国内地的所有门店,仅保留一些香港本地的业务。


  但关停中国内地业务并不意味着Esprit撤出中国市场。彼时,思捷环球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虽然中国市场令人失望,但是国际品牌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


  2019年12月,思捷环球发布公告称与内地的慕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慕尚集团)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后者是一家主营男装服饰企业,旗下有GXG等品牌。思捷环球当时在公告中表示,中国业务过渡到合资经营模式预期于2020年6月30日完成,作为过渡的一部分,思捷环球将关闭若干店铺或者将余下中国店铺的资产转让予合资公司。“中国一直是思捷环球的策略计划的重要支柱,合资方已签署合资协议以协力管理集团在中国的业务。”


  随后,慕尚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资公司成立后,Esprit现有的品牌定位、渠道和货品和渠道都将由其负责重塑。


  换而言之,当时2020年的歇业之举是为了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前的“清盘”,了结现有业务后为新经营者扫清障碍铺路。不过计划尚未执行落实就难产。同年7月,思捷环球发布公告,称终止与慕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理由是慕尚集团未能成立合资公司,严重违反了合资协议的条款。


  同期,思捷环球内部又迎来新的动荡和改革。2020年年中开始,维他奶创办人罗氏家族后人罗琪茵用‘扫货’的形式在短时间里大量购入思捷环球的股票,此后,罗琪茵不断增持,目前拥有公司28%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罗氏入主后召开董事会要求公司辞退Esprit的董事总经理Anders Kristiansen和财务总监Johannes Schmidt-Schultes,同时提名3名代表入职并出任执行董事。此后,罗琪茵将Esprit的所有重要部门从德国搬到了香港。


  新股东的入主似乎起了一些作用。次年的2021财年,思捷环球扭亏为盈。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83.16亿港元,同比增加839.66%,实现净利润3.81亿港元。


  如今四年过去,Esprit在内地的业务也停摆至今。6月25日晚,思捷环球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收到来自多位独立第三方的潜在合作和投资建议及要约,主要涉及Esprit在大中华区的商标使用权及利益的出售,交易价值为4750万美元,约合3.45亿元人民币。尽管尚未达成最终协议,但Esprit管理层正与潜在投资者进行商谈。


  一位见证过Esprit的黄金时代本土服装品牌主理人认为,该品牌早已过气,品牌价值也已经消耗殆尽,现在公司管理层是一群行业外的投资者在管理。对这些富豪来说,这不过是她/他们的一个投资项目,对于如何把品牌运营下去并没有兴趣。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资深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就认为,3亿多买一个具有时代性质的品牌也算值,如果买方运营得当,三五年内即可将这笔钱挣回来,毕竟Esprit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早,有一定的品牌号召力和商业价值。


  不过,正当人们期待Esprit何时能够回归时,这一谈判却戛然而止。思捷环球于7月4日晚间发布的公告,由于潜在投资者给予不利的条款及条件及与潜在投资者的协商并未为公司带来任何商业上可行的成果,故公司管理层决定停止谈判潜在出售事项。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esprit男装推荐文章5:「独家」GXG母公司谈收购ESPRIT中国业务:我们将重塑它现有的品牌定位、渠道和货品

  记者 | 周卓然


  编辑 | 许悦


  2019年5月在香港上市后,中国男装品牌GXG的母公司宁波中哲慕尚控股有限公司于近日开启了收购之旅。


  12月1日,服装品牌ESPRIT的母公司思捷环球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万成资源有限公司与慕尚集团订立了一项合资协议,该协议将于2019年12月2日起生效。


  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应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慕尚集团将向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投入6000万元,并将持有合资公司60%的权益。万成资源将向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投入4000万元,并将持有合资公司40%的权益。合资公司的董事会应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应由万成资源提名而两名应由慕尚集团提名。


  根据合资协议的条款,在取得相关反垄断法机关的任何所需批准下,慕尚集团与万成资源已同意在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的中国其他地区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目的是从事经营服装、服装配饰及合资方可能同意的其他Esprit品牌业务。


  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慕尚集团将全权接手ESPRIT未来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慕尚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余勇今日对界面时尚表示,ESPRIT的设计和渠道都将由慕尚集团负责重塑,这证明“该品牌过去的转型基本上并末获得很好的成功。我们将重塑ESPRIT现有的品牌定位、渠道和货品。”


  思捷环球为ESPRIT的母公司,总部位于德国,这家在1968年成立于美国、后于2002年被香港商人邢李原完全收购的时尚品牌,至今有一半销售额来自德国市场。作为美国休闲服饰风格代表品牌之一,ESPRIT从1990年代起在中国风生水起,为许多消费者熟知,它属于价格亲民型的综合性品牌,出售男装、女装、鞋包配饰和家居品。


  1980年,一位意大利摄影师在加州捕捉到了一群身着ESPRIT服装的年轻人,他们在海滩上的笑容和身上色彩斑斓的T恤相得益彰,使这张广告成为了该品牌史上的经典。但为了配合市场变化,2000年,ESPRIT开始放弃彩色策略,而把Logo和门店统一更换为了“红色”,这也是我们如今最熟悉的那个品牌形象。


  可惜的是,二十多年过去,ESPRIT没能持续地影响中国市场,它的品牌精神被如今琳琅满目的多元化商品氛围大大稀释,正逐渐被年轻一代遗忘。到2019年,ESPRIT的业绩已经历了连续7年的下滑。


  2018年,ESPRIT正式宣布转型,其首席执行官Anders Kristiansen在香港为投资者举办的演讲上表示:“Esprit不是快时尚品牌,但是,Esprit自身的定位现在出现了不一致,我们不知道自己在代表什么,由于缺乏消费者关注,我们已经与他们失去了联系。”


  与这段演讲同时公布的还有Esprit在挣扎了六年后首次推出的一个明确的品牌重组计划。根据Fashionunited的消息,该重组计划将包括简化产品分类、削减总部员工以及重塑品牌形象等等。


  若将计划放置中国区来看,可见ESPRIT有意通过优化渠道来做调整。就在三个月之前,它刚在北京荟聚中心开出号称“全球首家全新概念店”的新店,但该购物中心位于西红门,距离北京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属于社区型购物中心。


  转型需要时间,该品牌在2019上半年的财中依然表现欠佳,除德国以外的欧洲其他市场,面对零售面积缩减8.8%的现状,Esprit零售销售额同比下滑7.6%。又因品牌已退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Esprit在亚太地区的业绩也遭遇了大幅下滑,零售销售额大跌34%。唯一的好消息来自于线上。线上销售占到Esprit总收入的29%,而这29%收入中的96%来自于欧洲。在第四季度,Esprit欧洲线上销售额同比上涨了3.9%。


  因此,慕尚集团对ESPRIT的接手还将继续该品牌的改革进程。按照计划,慕尚集团目前对该品牌现有的策略基本全部重塑的规划,ESPRIT势必要迎来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调整,“这个品牌在70后、80后和90后的人群里还是有品牌认知度的,我们可能会希望它回归经典复古潮流的路线,而不是被框定在量贩式的概念里。”


  到明年年中,ESPRIT将关闭在内地的所有门店,包括近月新开的全球旗舰店,一切推翻重来。


  “从渠道、定价、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画像上,我们希望ESPRIT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产品设计由我们来做,门店上,它现在做的大多是像H&M、ZARA这样的大店,我们未来会调整为100-200平米的门店,主打新生代的购物中心渠道。”余勇对界面时尚说,但在明年下半年之前,还不会有具体的改革细则出台。


  可以预见的是,这次收购将进一步磨练慕尚集团上市后在资本市场和经营上的适应能力。上市企业所要正视的增长目标一般会推动公司更主动地与市场和投资者沟通,并进行业务拓张。


  例如同样在香港上市的江南布衣大多依靠内部孵化丰富产品矩阵,今年2月,它刚在现有的JNBY、Less、速写及童装等品牌基础上又推出了一个全新男装设计师服饰品牌“A PERSONAL NOTE 73”。此举旨在配合集团多品牌扩展的策略,并期望透过该品牌及品类组合横向扩展业务。


  而深圳的歌力思集团和山东如意集团则热衷于海外收购。2019年,歌力思两度增持德国品牌IRO,还在8月与英国时装品牌self-portrait签署了合资经营协议。该企业将拥有self-portrait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所有权并对品牌进行经营管理。 而在过去几年,歌力思集团还先后收购了Laurèl 、ED HARDY、百秋电商、VIVIENNE TAM、JEAN PAUL KNOTT等品牌。


  因此,从目前国内上市服装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收购品牌、进行多品牌战略扩张是一条通用路径。慕尚集团在拓张道路上也不例外,而这一次建立合资公司只是一个开始。


  这也是一笔决策迅速的交易。据余勇介绍,合资协议从谈判到达成大约经过2-3个月时间,前后谈判的次数并也不是很多,合作源于ESPRIT和慕尚对重塑理念的信心。余勇介绍道:“他们是通过中介机构介绍过来的,我们这边获得信息是,他们希望在中国做品牌的重塑,因此希望在国内找一个线上线下的运营能力都不错的公司来进行合作。当时有3-4个竞争者,但具体是谁我们也不太清楚。”


  目前,慕尚集团旗下拥有GXG、gxg jeans、gxg.kids、Yatlas及2XU五个品牌,在中国内地经营约2000家店铺,并从事线上平台销售业务。在品牌组合上,偏重男装和运动线是其业务特点。据悉,为了开拓业务,并促进业绩有机增长,上市后的慕尚集团一直在寻找新的品类和发展方向。ESPRIT作为一个综合性品牌集合,与慕尚集团现有的品牌类别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余勇对界面时尚表示,目前公司的规划还是偏男装以及运动复古品牌,男装品类会扩大到潮流品牌上,因为公司在这方面的资源和经验更加集中,“不过我们也在考虑收购女装品牌,但挑选的品牌不会是特别高档或特别低档的,不然集团现有的会员体系的力量会被分散掉。”


  根据慕尚集团在8月28日发布的2019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总收入同比上涨10%至16.8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17.9%至8820万元。慕尚集团2019年上半年采取措施调整店铺网络以应对商圈转移造成的租金、人力成本上升,并升级渠道布局,总店铺数量已从2018年底的2250家减少至2019年6月30日的2139家。


  按品牌划分,主品牌GXG和gxg jeans的销售收入分别减少1.4%或1360万元及7.5%或2460万元;gxg.kids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20.2%或2亿元,主要于线下全国总经销商的一次性买断;运动服品牌Yatlas收入减少13.7%或530万元,2XU及其他品牌销售均录得上涨。


  慕尚集团表示,受惠于新零售业务模式的发展,集团电子商务业务在本期间持续增长,公司亦致力于进一步推动联名款市场推广活动,增强客户忠诚度。


  esprit男装推荐搜索词:

  

  1.esprit男装尺码对照表

  

  2.esprit男装牛仔裤

  

  3.esprit男装 2012 西装外套

  

本文标题:esprit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