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推荐文章2:「高清组图」云南大学东陆校园秋色美

  金灿灿的银杏美不胜收


  每年的深秋,位于翠湖之畔的云南大学东陆校园内,银杏道是吸引学子和省内外游客留念和拍照的好地方,今年也是如此。


  太阳从高空斜射在道路两侧的树枝上,逆光下的叶片透出金灿灿的色彩,草地上的落叶成为人们拍摄特写的主角……人们用相机,更多的是用手机拍摄深秋最美的时光,留住校园中最温馨的纪念。


  云南网记者 张彤 摄


  深秋景色美不胜收


  深秋景色美不胜收


  云南大学东陆校园游人如织


  游客用镜头记录景色


  金灿灿的银杏美不胜收


  游客用镜头记录景色


  金灿灿的银杏美不胜收


  云南大学东路校园里的美景


  校园里的游客


  云南大学东陆校园游人如织


  游客用镜头记录景色


  金灿灿的银杏美不胜收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推荐文章3: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推荐文章4:一篇文章了解云南大学

  各位同学,家长们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 我们云南省唯一一所211!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常简称云大(YNU) ,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它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以部为主、部省合建”的全国重点院校,不仅属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211工程、一省一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一员,作为云南省重点扶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还入选了“111计划”。同时,云南大学还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承担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以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此外,它更是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的牵头者。到2023年6月,学校拥有呈贡、东陆两个校区,占地规模达4367亩,校舍建筑面积超过133万平方米,图书馆的藏书量逾400万册。


  学校环境


  云南大学包含呈贡和东陆两个校区。呈贡校区处在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东陆校区则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校内著名景观众多,有钟楼、鼓楼、图书馆,还有云山植物园、玫瑰园、银杏大道、梨园以及泽湖等。昆明素有“春城”美誉,整体气候十分舒适,但昼夜温差明显,每天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较大,而且太阳雨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宿舍条件


  学校宿舍房型有四人间和六人间。四人间是上床下桌的布局,六人间的布局则有所不同 。宿舍内均未配备空调,不过设有独立卫浴,同时也有澡堂(区别于北方那种大型公共澡堂)。各宿舍之间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桦苑三四栋提供24小时热水,还配备了电梯,而一二栋采用太阳能供应热水,并且没有电梯。多数宿舍靠太阳能供应热水,冬天若遇太阳能供应不足没热水的时段,可前往澡堂洗澡。澡堂主要分布在楠苑和梓苑食堂附近,前往洗澡时需自行携带洗漱用品,且可能需要排队等候。宿舍的限电量为800w。


  最重要的新高考选科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推荐文章5:昆明印象—云南大学(东陆校区)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位于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2年更名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漫步在校园中,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沿淀。历史建筑与郁郁葱葱的植物相映成趣,错落有致。


  自然与生态:校园内有松鼠、候鸟栖息,紫藤、樱花、海棠等四季花卉交替开放,春日尤其绚烂。


  古朴庭院:至公堂、泽清堂等建筑围合的中式庭院,点缀池塘、石桥、静谧雅致。


  一、会泽院


  云南大学标志性建筑,以云南都督唐继尧的籍贯命名“会泽”。1922年唐继尧创办私立东陆大学,在原贡院明远楼旧址上修建会泽院,作为东陆大学主体建筑。


  会泽院由留学法国、比利时的张邦翰设计。整体建筑融合了欧式风格与中国传统元素,青砖白柱,庄重大气。


  会泽院坐北朝南,楼高两层,有地下室,东西南北皆有门,墙体砖石砌成,厚实坚固。


  1935年,蒋介石到昆明曾住于此。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会泽院两次中弹,屹立如常。1946年由王景贤设计对会泽院加固并在一层之上增建“仰止楼”。


  在1948年“七、一五”运动中,会泽院是最重要的阵地。


  二、九五台阶


  从校门通往会泽院的九十五级台阶,寓意“九五之尊”,象征对学术的崇高追求。台阶两侧古树参天,绿意盎然。


  三、“起凤、腾蛟”牌坊


  两座牌坊为四柱三间式石坊,风格古朴、庄重,雕刻精美,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源自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象征文武双全,文运昌隆。


  四、钟楼


  理科试验楼建成后,1955年兴建配套工程水塔并兼作钟楼。塔共七层,高26米,连塔顶钢架高共30米。


  高耸的白色钟楼与背后的西山形成“钟铎接晖”为校园一景。


  五、映秋院


  由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款修建,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设计。


  1938年始建,以捐款人名字命名,初始为云大女生宿舍。


  映秋院为四合院建筑,由平房、楼房、迴廊、走道组成,东北设月宫门,西南建瞭望塔。中西合璧、古朴典雅。


  著名画家徐悲鸿、“两弹一星”获得者彭桓武院士等一批名人曾在此居住。


  1955年4月10日,周恩来总理曾到此视察。


  六、云南第一天文点


  我国早期大地测量定位标志。始测于清康熙四十九至五十七年(1710~1718),初测数据为:云南昆明县北极高25度6分,京师偏西13度38分。1934年云南省教育厅、云南大学、昆明一得测侯所组织复测数据是:东经102度41分58.88秒,北纬25度3分21.19秒。它是我国除北京观象台外唯一原测经纬度的确切点位,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七、至公堂


  明清时期云南贡院的主体建筑。明弘治十二年(1499)建,为大殿式建筑,东北向各开一门,门两侧皆设窗棂,光照极佳。


  南明时期为大西农民军四将军之一艾能奇的定北王府。永历十年(1656)永历皇帝,以此为“滇都”皇宫。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林则徐任主考官,在此主持云南乡试。


  东陆大学建校后用作礼堂。1946年著名学者闻一多遇难前在此作《最后一次演讲》。


  八、东号舍


  云南贡院的建筑之一,为考生居住、考试之处所。


  明弘治十二年(1499)始建,号舍又称文场,建于至公堂东西两侧。东文场有号舍900间,建在至公堂东,现仅存校园内一排建筑;西文场有号舍755间,建在至公堂西,现无存。


  九、怀周院


  为云南大学宿舍,是校园内一座重要建筑。设计风格融合了中西元素,红砖黄墙在葱郁的古木间若隐若现,夕阳斜射下,疏影斑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怀周院建筑结构坚固,设计合理,体现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其命名是为了纪念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李根源,字怀周。他是云南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之一,曾担任云南都督并在辛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熊庆来、李广田旧居


  建于1938年,土木式结构的两层建筑,悬山顶。


  1937年起,熊庆来任云南大学校长十二年,成绩卓著。


  1952年起,李广田先后任云南大学副校长、校长。


  两位先生任校长期间,先后在这幢楼居住、生活和工作过。


  十一、银杏大道


  从文渊楼一直延伸到会泽院,每到深秋时节,银杏叶金黄铺地,被誉为“昆明最美银杏大道”。阳光透过银杏缝隙洒落在大道上,光影斑驳,搭配校园的书香气息,浪漫舒适又富有诗意。


  云南大学不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而且自然生态美不胜收,校园“七景”的龙门仰止、崇楼眺翠、至公闻吼、钟楼接晖、旧院读松、银杏飘金和海棠映日等让人们流连忘返。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推荐搜索词:

  

  1.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地址

  

  2.云南大学东陆校区面积

  

  3.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有哪些专业

  

本文标题:云南大学东陆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