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全文多少字推荐文章1:被推为“尽善尽美”的《兰亭序》,错字竟多达17处?

  唐太宗对王羲之推崇备至


  曾亲撰《王羲之传论》


  推颂为“尽善尽美”


  还将《兰亭序》摹本分赐贵戚近臣


  并以真迹殉葬


  然而《兰亭序》并非完美之作


  而其中勾抹错讹竟有17处


  一起来看


  冯承素摹《兰亭序》


  又称“神龙兰亭本”


  “岁在癸丑”


  岁在癸丑


  为什么“癸”字笔画写得又细又扁?分析:王右军一定晓得当年(公元353年)“地支”正好是丑牛年,而忘了“天干”排序。因此,“癸”字是后续填上的。地方又留得不够,所以“癸”字写得“很委屈”。


  “修稧事也”


  修稧


  “稧”,古同“禊”。后人已改“禾木”旁为“示补”旁,以“禊”为正确写法。


  “崇山峻领”


  有崇山峻领


  “崇山”是漏掉了后补的,没有地方,不得不写在旁边。


  “领”,古同“岭”,意为“山岭”。看上去像是王羲之喝多了老白干,误将“嶺”上面的“山”给写丢了。如今出版物中已将“领”改为“岭”。


  “恵风和畅”


  惠风和畅


  “惠”字看似少了两笔,实际并非笔误,在历代传世法书碑帖中,这样的写法很常见。


  神龙本“和”字之“口”多一笔,像“曰”。《兰亭序》开头“永和九年”的“和”字就是正确写法。今人临帖,照写错字,传承谬误,大可不必。


  “悟言一室”


  悟言一室


  “悟”通“晤”。《古文观止》将“悟言”纠正为“晤言”,意为见面谈话。


  “囙寄所托”


  因寄所托


  “囙”是“因”的异体字,而且是先写了“外”字,后又以“囙”字(神龙本冯承素摹本为“ㄈ”接右边)覆盖。


  “怏然自足”


  怏然自足


  后人记载为“快”然(高兴)自足,“怏(yàng)然”乃是“不满意、不服气”之意。


  “僧不知老之将至”


  已怏然自足僧不知老之将至


  (“定武兰亭”拓本)


  “僧”字只有在“定武兰亭”石碑上才有,为梁时鉴赏家徐僧权的押署。《古文观止》将“僧”纠正为“曾”。


  “向之所欣俛仰之间”


  向之所


  “向之”之下覆盖了“於今”二字。


  欣俛仰之间


  俛,同“俯”。非常用字,今已弃用。


  “岂不痛哉”


  痛哉


  “痛”字覆盖的有点像是“哀”字。


  “每揽”


  每揽


  有人说,“‘每’字中的‘一’画为浓墨,其余笔画淡墨,显然记录了其由‘一’字改写的过程。”其实,北魏《张猛龙碑》上的“每”字一横,也是粗大的。并且冯承素在摹写时,随时可以蘸墨。


  “未甞不临文嗟悼”


  未尝


  “甞”,古同“尝”。现在已经成为书法创作时,“尝”的繁体用法。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亦由今之视昔


  “由”,古同“犹”,意为“如同”。如今出版物已改为“犹”。


  “■■悲夫”


  ■■悲夫


  重墨抹去的字,一说是“良可”,还可能是“是可”、“亦可”,但更可能是“足可”。“夫”字,看出是盖住了“也”字。


  “有感于斯文”


  斯文


  (“神龙兰亭”)


  斯文


  (褚遂良临本)


  神龙本的“文”字,特别模糊。唐褚遂良的临本,一眼就看出是由“作”字改写。


  兰亭序全文多少字推荐文章2:《兰亭序》全文单字放大324字(绝佳行书范本)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禊帖》、《临河序》、《兰亭宴集序》。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是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


  《兰亭序》(神龙本)卷,唐,冯承素摹


  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