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图片
云南西双版纳图片推荐文章1:乐享云南 | 美景·西双版纳勐远仙境
本周带大家一起
乐享云南的无限风光
本期分享美景
——西双版纳勐远仙境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勐远仙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集山、水、石、热带雨林、溶洞群落等自然景观,傣族、瑶族等民族风情以及福寿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近年来,勐远仙境先后被评为云南省首批康养小镇创建试点、云南省省级重大文旅项目之一、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
勐远仙境将康养与旅游、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出了以森林康养、森林养生和森林教育等为主题的系列康养旅游产品,受到游客的青睐。
景区推出了全程17公里的“雨林穿越”行程和溶洞探险,游客可以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徒步、溯溪、乘坐皮卡车等方式,走进雨林深处,感受大自然的野性,发现难得一见的板根、绞杀、寄生附生等雨林奇观,沉浸式体验在热带雨林“森”呼吸的舒畅快感。此外,还将进入被称作“负氧离子天然浴场”的宝角牛洞中探险,洞内全年恒温,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是天然的自然疗愈场,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洞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石钟乳、石笋、石柱,造型千奇百怪。
坐落于野牛峡谷处的星空营地是自驾游客、露营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打卡地。在宽阔的草地上搭个帐篷,和家人、朋友一同围炉烧烤,夜晚欣赏浩瀚星空,融入周边雨林环境,感受露营宝地带来的舒适和惬意。
文 李舒琪
图 勐远仙境景区
海设计 张楠
编辑 童文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古文丽
审核 马波 刘丽
云南西双版纳图片推荐文章2:#(社会)云南勐海:特色小镇秋日美
初秋时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巴拉雨林小镇晨雾缭绕,人们徜徉其中,尽享秋日美景。
9月12日拍摄的勐海县勐巴拉雨林小镇中的特色酒店(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李云生 摄)
9月12日,行人徜徉在勐海县勐巴拉雨林小镇的花海中。 新华社发(李云生 摄)
9月12日拍摄的晨雾缭绕的勐海县勐巴拉雨林小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李云生 摄)
9月12日在勐海县勐巴拉雨林小镇拍摄的花海。 新华社发(李云生 摄)
9月12日拍摄的晨雾缭绕的勐海县勐巴拉雨林小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李云生 摄)
云南西双版纳图片推荐文章3:西双版纳,东北人的下一个海南?
对于东北人来说,海南似乎是第二故乡。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东北人选择像候鸟一样,前往海南过冬。在家乡冰天雪地的时节,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以至于这个温暖的海岛,被不少网友戏称为“东北第四省”。
不过,最近可能有新的地方正在接替海南。作为北纬21度的亚热带城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称西双版纳)温暖湿润,植被茂密,加之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正受到东北人的追捧。
西双版纳。图/视觉中国
据了解,近几年西双版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东北元素”,大街小巷也随处可以听到东北口音。西双版纳,会是东北人的下一个海南吗?
随处可见的东北元素
短暂的度假旅程,让来自哈尔滨的女孩李艺文发现,西双版纳处处体现出“东北风情”。
星光夜市是西双版纳颇具特色的夜市,成为不少游客必来打卡的地方。
西双版纳夜市。图/视觉中国
但就在星光夜市,李艺文惊讶地发现,这里摆摊的大部分商贩来自东北。“当卖傣族风味小吃的阿姨说一口熟悉的东北话,瞬间有种回家的错觉。”李艺文这样描述她在星光夜市的感受。
不只是商贩,很多民宿老板,也同样来自东北。李艺文说,她前后入住了两家民宿,老板都是东北老乡,“和这两位老板聊天,她们都说这几年西双版纳来了不少东北人”。
在西双版纳街头,东北风味饭店也是随处可见。在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甚至出现了“东北一条街”。这是东北人在此自发形成的市场。在这条街,带有东北特色的食物随处可见,比如东北大馅水饺、东北烧烤、东北铁锅炖鱼……
如此多的东北元素,让李艺文立刻联想到她几年前回哈尔滨老家,街头分发的西双版纳房产广告传单。
本地人王辰也有着同样的感受。王辰出生于西双版纳勐海县,一直以来都在当地做茶叶生意。据他观察,西双版纳的东北人是从2015年前后开始逐渐多起来的。
彼时,西双版纳和全国一样,迎来地产热潮。
“其实早在2003年左右,就有很多外地人来西双版纳。但基本上是广东人、福建人,主要是茶叶和玉石商人。但东北人不一样,他们在本地做服务业的居多,比如开餐馆、跑滴滴。” 王辰说。
在王辰印象里,来西双版纳的东北人以中老年居多。“2014年、2015年的时候,西双版纳整体房价不高,好的楼盘每平方米三四千元,便宜的只要一两千元。后来开发的新楼盘越来越多,来的东北人也越来越多。”王辰说。
孙明的观察与王辰如出一辙。孙明在西双版纳从事房产中介工作。与其他城市活跃的二手房中介不同,孙明说,在西双版纳,像他们这样的新房带看中介有很多,当地融创、万达等全国性开发商楼盘的售卖,少不了他们这样的中介带看。
“这几年,从我手头卖掉的房子,有一多半被东北人买走了。”孙明说。
“因为异地买房往往有熟人效应,一个人买了房,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就接二连三地来了。西双版纳售楼,一般有‘老带新’的销售策略,如果能介绍身边的亲朋好友买房,对介绍人有不小的奖励。”孙明透露说。
在西双版纳之前,东北人的第一个越冬“圣地”是海南。
在来西双版纳之前,孙明曾在三亚卖房。在他看来,是楼市有针对性的宣传广告,让越来越多的东北人来到西双版纳。
来自齐齐哈尔的李莉,就经历了这样的“转战”。她在退休前,就多次到海南度假,开始早早规划着退休后的生活。在李莉想象中,退休之后,冬天肯定不会待在“零下三十多度,一出门就冻透”的家乡,而是在温暖的海滨。
但到了退休的时间,李莉还是被海南房价吓退了。“2018年初,我们去看房,三亚要三四万元(一平米),连陵水都要两万多(一平米)。后来出了限购政策,就是有钱,外地人在海南也买不了住宅,只能买公寓。”李莉说。
2018年4月,海南出台了号称“最严限购令”的房产限购政策,开始实施全域限购。海口、三亚、琼海热门城市需要缴纳五年社保或个税才有资格购买住宅;其他原本未限购区域也要求有两年社保或个税。这样的限购政策,在当时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在高房价和限购双重“劝退”之下,李莉放弃了海南。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来到了西双版纳。
“东北人喜欢温暖的地方”
西双版纳是云南省8个自治州之一,下辖一市两县,首府所在地景洪是县级市,两县中的勐腊县与老挝接壤,勐海县与缅甸接壤。
西双版纳景洪星光夜市六国水上市场 。 图/视觉中国
李莉明显感觉到,西双版纳大街上,能听到越来越多的东北口音。李莉说,在她所在的小区,大约60%的业主都是东北人,以退休老人居多。
随着东北人越来越多,西双版纳这座热带小城,也被打上了越来越多东北元素的烙印。
孙明说,不少东北退休老人来了也闲不住。他的客户中就有个东北阿姨,来西双版纳买房后,又开起了小饭馆。
王辰说,这两年,东北人在西双版纳做旅游相关工作的也越来越多,所以游客大概率会碰上东北人。
不过,当谈到西双版纳是否会成为东北人的“下一个海南”时,李莉直言这样的说法太夸张,“至少第一批到西双版纳扎根的外地人是湖南人,不是东北人”。李莉说,她认识不少湖南来的店主,在西双版纳已经是第二代了。
“东北人独特的口音,导致其辨识度非常高,所以大家感觉东北人很多,其实在西双版纳广东人也很多。我就认识很多广东来的老板。”王辰说。
但李莉承认,东北人确实喜欢温暖的地方。她说,她身边的亲朋好友很多退休后都到南方过冬,除了三亚、西双版纳,还有不少人去北海。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康养分会副主任委员黄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旅游上看,“避暑”和“避寒”是两种基本类型,这是人的天性,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从气候上说,东北地区的冬季寒冷而漫长,所以东北地区民众的避寒需求强烈。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关需求就会逐步释放。”黄璜说。
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全世界都有这样的趋势。寒冷地区的居民,在退休之后,都喜欢去温暖地带养老。
早在19 世纪末,气候温暖的佛罗里达州就已成为美国的冬季避寒胜地,老年人冬季迁入后散居在社区中,部分城市冬季人口数比夏季多50%。北欧地区的居民,在退休之后,也更愿意去希腊、意大利等南欧地区养老。
黄璜说,据统计,美国大约有10%的老年人,实际上处在季节性移居状态中。在中国,这一趋势刚起步,但近年来发展得非常快。
那么从东北迁出的人口,有多少流向热带或亚热带呢?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在各省人口数据中,常住人口户口登记地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的省份,除东三省之外,前三名分别是山东、北京和河北。
山东、北京是东北人口外流最主要的两个目的地。山东常住人口户口登记地在东北的人口超过115万人,北京的则为111万人。河北仅次于山东、北京,有66万人来自东北。
而号称“东北第四省”的海南,户口登记地在外省的人口总数是1088143人,但东北三省的人口只占9.25%。也就是说,东北地区在海南的常住人口仅10万人左右。
不过,上述事实有一个关键点——常住人口统计。
黄璜分析,冬季大量去海南过冬的东北“候鸟人”,由于居住时间没有超过6个月,往往不会被当作常住人口统计进去。
“目前在统计上,旅居人口处于尴尬的地位,他们既不属于旅游人数,也不在常住人口范围内。很多时候,不少地方政府实际上也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旅居人口。”黄璜说。
温暖城市的“风口”
“从全国来看,避暑的地方很多,海拔到1500米以上,夏天基本都很凉爽,冬天温暖的地方却很少,只有极少数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中国的避寒资源显得尤为宝贵。”黄璜说。
在黄璜看来,中国的旅居市场非常大,不可能仅由一两个城市支撑,所以会出现多个目的地。
“东北人‘开辟’西双版纳就是这样的典型,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西双版纳的地方发展起来。”黄璜分析。
在业内专家看来,旅居正给不少城市的发展带来“风口”。房地产商则是最早嗅到这一商机的人。
在不少地产商眼中,西双版纳早已成为一个可以比肩三亚的文旅地产热土。融创、雅居乐、万科、绿城等多家房企巨头在此扎堆落子,规模少则上千亩、动辄过万亩。而云南普洱、广西北海也有不少类似项目,这些项目的目标客户,不少就是来此避寒的东北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想真正把握住“风口”,仅发展地产远远不够。黄璜认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经验,值得国内不少有养老度假条件的地区借鉴。
据了解,目前,老龄产业与旅游业、农业共同构成佛罗里达全州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了社区服务、老年护理、房地产、医疗卫生等多个产业快速发展。老年人缴纳的税收远超过其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依据老年人口迁移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养老目的地划分为积极生活型养老目的地和医疗照护型养老目的地。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低龄老年人生活观念的转变,积极生活型养老目的地发展较快。”黄璜说。
那么,大量迁徙而来的外来人口,是否会对本地的公共服务造成挤兑?
王辰说,从他家乡勐海县的情况看,随着人口增加,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也在变多,“原来整个县只有两家二甲医院,现在随着人口的变多,增加到三家”。
在黄璜看来,优质的公共服务不仅是吸引“候鸟人”的法宝,更能带来本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他认为,旅居群体的消费能力普遍较强,会为当地带来大量的消费和收入,而良性循环的结果是当地公共服务获得整体提升。
“比如,老年人的大量迁入不仅未对佛罗里达州的医疗卫生业造成巨大压力,反而带动美国大量医保资金流入州内,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业的快速增长和品质提升,佛罗里达州现已成为美国医疗卫生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黄璜说,这一案例值得我们思考。
为了留住旅居老人,佛罗里达州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针对55岁以上老人减免财产税和无形资产税。
在中国,海南、云南等省份已具备相应的条件。事实上,云南已从省级层面出发,出台了发力医药康养等大健康产业的相关政策。
最近,云南出台了《云南省“十四五”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将云南打造成享誉全国的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要打造田园牧歌、森林秘境、民族风情、城市旅居等健康生活场景。
此外,在黄璜看来,建立旅居人口统计制度已经“时不我待”,因为这是提供更好公共服务,进而发展产业的基础。
他说,“比如海南三亚的旅居人口,可能比户籍人口还多,如果没有准确的统计,对于当地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赵越
云南西双版纳图片推荐文章4:云南西双版纳:春日旅游热潮涌动
初春时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迎来旅游热潮。当地依托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等,推出了多个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2月19日,游客在西双版纳一景区参加体验项目。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2月19日,游客在西双版纳一餐厅用餐。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2月19日,游客在西双版纳一景区与孔雀互动。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云南西双版纳图片推荐文章5:云南西双版纳:泼水狂欢
: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5年4月7日,在傣族泼水节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一同泼洒吉祥水,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傣族泼水节。周国强摄(人民图片网)
云南西双版纳图片推荐搜索词:
1.云南西双版纳图片风景 真实
2.云南西双版纳图片全景
3.云南西双版纳图片高清
本文标题:云南西双版纳图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