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峰爬山路线图推荐文章1:兔年春节“登山年货”来了!杭州登山领队推荐八大线路,和家人一起为健康加油

  钱江晚·小时新闻记者 李颖 杨静 图片由小时新闻热心粉丝提供


  登山,一定是杭州人的新春必备。兔年春节,运动范儿的年味不会少。


  阳过之后,运动需适量,更需循序渐进。杭州市登山运动协会的领队来给大家送“登山年货”啦:“兔年春节八大登山线路”,带你去户外,呼吸清新空气,为健康加油。


  这八条线路的起终点,几乎都是公交可达,难度适中,适合在这个春节假期,和家人一起打卡。


  打卡杭州新晋“网红步道”、探访春节“最应景”的花、徒步“杭州第二个十里琅珰”……八条登山线路,八种不同的杭州味道。


  赶快收藏这份“兔年春节登山宝典”,约起,走起!


  NO.1


  兔年新春去走一只“萌兔”


  灵隐咫尺天涯-北高峰-白乐桥-吉庆山-里鸡笼山-棋盘山-十里琅珰-天门山-上天竺-狮子笼-钱源探古-小西天-灵隐咫尺天涯,全程约20公里,用时约6小时。


  【推荐指数】:★★★☆


  【难度系数】:★★★★★


  【线路亮点】:西湖群山中这只“奔跑的野兔”轨迹可在两步路APP上搜索“十二生肖系列之西湖群山野兔线”即可下载,原创是网名“常青树”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王小勇,适合爬山和越野爱好者尝试拉练。“萌兔”虽然可爱,但线路有难度,不推荐零基础的登山爱好者哦。


  NO.2


  俯瞰半个杭城的网红栈道


  “老虎”摄


  “老虎”摄


  老和山-将军山-美女山-杨梅岭-双西绿道-马家坞,全程6公里,用时约2小时。


  【推荐指数】:★★★★★


  【难度系数】:★★


  【线路亮点】: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这条网红栈道刷屏过。站在栈道观景平台上,可以俯瞰西湖、西溪、未来科技城等半个杭州城,随手一拍都是大片,这里被称为“城市天空绿道”。户外运动达人虎哥推荐:下午3点左右上山,有太阳的天气可以欣赏到落日余晖,绝美!


  NO.3


  探访春节“最应景的花”


  古荡西-西溪谷-法华寺-北高峰-状元峰-杨梅岭-灵峰-植物园,全程约7公里,用时约2.5至3小时。


  【推荐指数】:★★★★★


  【难度系数】:★


  【线路亮点】:春节探花首推地,这是杭城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共有百余个梅花品种,5000多株梅树,十里梅花香雪海。


  NO.4


  杭州最经典登高祈福线


  浙大玉泉-秦亭山-将军山-美女山-灵峰山-瑞云山-锅子顶-状元峰-北高峰-灵隐寺,全程约6公里,用时约2.5小时。


  【推荐指数】:★★★★★


  【难度系数】:★


  【线路亮点】:翻越八个山头,最终到达北高峰,山上有财神庙,杭州人春节必打卡的登山祈福线路,没有之一。


  NO.5


  宝妈最爱的“遛娃环线”


  黄龙洞-白沙泉-牛脊背-初阳台-四百档-栖霞岭-岳庙-北山路-曙光路-黄龙洞,环线一圈约7公里,约2小时。


  【推荐指数】:★★★★


  【难度系数】:☆


  【线路亮点】:这是杭州周末人气最高的登山线路,也是杭州妈妈最喜欢的“遛娃环线”,线路零门槛,适合全家人出行。


  NO.6


  打卡杭州第二个“十里琅珰”


  半山公园正大门-望宸阁-龙山-虎山-仙人谷-虎山公园-龙山公园-半山公园正大门,全程约7公里,用时约2至3小时。


  【推荐指数】:★★★★★


  【难度系数】:★★


  【线路亮点】:被称为杭州第二个“十里琅珰”的半山,有杭州唯一主城区内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山顶的望宸阁是城北新地标,和杭州城南的城隍阁遥遥相望。


  NO.7


  南宋临安城制高点茶味线


  六通宾馆-南高峰-五老峰-双峰村-茅家埠(上香古道)-杨公堤-曲院风荷,全程约6公里,用时约2小时。


  【推荐指数】:★★★★


  【难度系数】:★


  【线路亮点】:经过西湖风景区现存最古老的香樟树,树龄1000多年;经过800年前临安城的制高点;走过比苏堤还古老的上香古道,古道是当时前往天竺诸寺上香的必经之路。


  NO.8


  杭州最美山脊线


  里山桥-午潮亭-大德岭-豆腐皮古道-大兜山-上城埭,全程约10公里,用时约3-3.5小时。


  【推荐指数】:★★★★★


  【难度系数】:★★★


  【线路亮点】:海拔494米,有着原生态的登山线路,从里山桥公交站出发,穿过村庄来到茶园,翻越奇形怪状的石头,山顶一览众山小。


  本文为钱江晚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人的法律责任。


  北高峰爬山路线图推荐文章2:杭州北高峰有游客翻越铁丝网爬山?景区管理处:呼吁文明旅游,已挂警示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韵


  近日,网上有人曝光:杭州北高峰景区出现大量游客无视警示牌,翻越铁丝网爬山拍摄风景的情况。


  从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事发点位设有明确标注“山体陡峭,禁止攀爬”的警示牌。


  一些任性的游客,甚至还带着孩子,翻越铁丝网爬山。


  这事是否属实?


  今天(2月19日),潮新闻记者前往北高峰一探究竟。


  北高峰登山途中 记者 孙韵 摄


  上午,记者从法华寺山脚开始攀爬。


  在距离山顶约有50米处,看到山路两旁设有近1.5米高的绿色铁丝网,上面挂着醒目的“山体陡峭,禁止攀爬”警示牌 。


  不过,此刻没有游客翻越铁丝网攀爬。


  北高峰登山道旁的铁丝网 记者 孙韵 摄


  北高峰登山道旁的铁丝网记者 孙韵 摄


  北高峰登山道旁的铁丝网记者 孙韵 摄


  一位北高峰景区保安正好路过此处。


  这位保安表示,这两天他也没看到有游客攀爬铁丝网。


  “可能是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时候,当时山路非常拥堵,有的游客等不及,就出现了翻越铁丝网或者走野路上山的情况。”


  随机询问几名游客,他们都表示没发现有人翻越铁丝网。


  然而,记者观察到多位游客不走台阶完备的山路,而是选择走林间野路。


  有游客选择野路下山 记者 孙韵 摄


  有游客选择野路下山 记者 孙韵 摄


  有游客选择野路下山 记者 孙韵 摄


  “确实有游客觉得走大道比较慢,所以选择走野路。我们希望游客能注意自身安全,尽量走大道。”保安说。


  是否真有游客翻越铁丝网登山拍风景?记者辗转找到北高峰景区所属的灵隐管理处。


  灵隐管理处党政办主任杨尚其表示,上周末游客较多,确实有部分游客攀爬铁丝网,动机不明确。“当天我们就加固了铁丝网并悬挂警示牌,同时增加了保安巡逻频次。我们也呼吁游客文明出行,注意自身安全,遵守旅游秩序。”


  铁丝网加固现场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潮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酬。24小时料热线027-86777777。


  北高峰爬山路线图推荐文章3:杭州登山路线12:从老和山到北高峰,秋游登高的人太多了导读

  按杭州西湖群山的标毅路线,我还有一段登山路线没有完成,就是从北高峰到老和山。


  各位可以翻看一下老郑之前的文章,用关键词“杭州登山路线”搜索即可。


  整个十月在山西玩,爬山这事就耽误了。


  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出门去爬一下,顺便看看,这西湖群山的秋景怎么样了?


  总结和评价放在文章底部,一目十行的你,也可直接拉到底部看。


  图多文少,建议先收藏了。完整阅读,需要约10分钟。


路线思路

  老郑喜欢走闭环线,原因是老郑骑电动车出门的。


  电动车停在起点,总要想办法回到起点。


  于是闭环线成了我的心头所好。


  另外,相比灵隐寺的常去,法华寺我倒是第一次去,下山选择法华寺方向,可谓一举两得。


  个人觉得,这条路线对于住在城西的朋友,还是有帮助的。


沿途景点

  从1996来杭州读书到现在,我从来没有爬过老和山。


  老和山作为西湖群山标毅线的起点,也是西山游步道的起点,一直名声在外啊!


  坐公交车如何到这里?


  请地图定位公交车站“古荡西”,然后再往东走200米,抬头即可见山门。


  老和云起,四个字,看不出是谁写的,一位姓张的书法家。


  倒是旁边的书法一眼就识得王冬龄所书:


  “逶迤十里揽烟霞龙脊恰呈足下,屈曲千寻迎雨露兔泉仍在身边。”


  真的吗?我们拾级而上。


  老和山脚下到北高峰这一段,长4.4公里。


  被称为“十里龙脊”,其与“十里琅珰”相呼应。


  这沿途,逶迤了以下几座山峰“老和山、秦亭山、将军山、美女山、灵峰山、状元峰、北高峰”。


  可老郑感觉除了一头一尾登山累一点,中间部分,几乎起伏不大,如履平地。


  之字形上山,迎面相遇第一座亭子,是不知名的凉亭,主要功能是纪念捐款建设这条游步道的人。


  这石阶不算老底子,大都使用水泥预制板堆砌而成,


  水泥预制板,这货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的常见的建筑品。


  杭州的山就是这样,到了秋天,树叶并不会全黄,总有常青树甘做背景,比如香樟。


  香樟不懂四季轮换的风情,一年到头基叶长青,只有下雪天,才能把它们覆一身白。


  路过一个月牙形的水池,死水一潭,一池落叶。正预前行,发现池中有动静!


  细看,水中密密麻麻的小蝌蚪,给水添了黑色,蝌蚪大都立在水里,不怎么动,零星几只上下一个翻腾,让水面颤巍巍起来,这时,感觉这水是厚腻的,好像一块的肉冻。


  时近深秋,在如此逼仄的环境中生存,可见蝌蚪强大的生命力。


  也可见,附近那只青蛙强大的繁殖力。


  易中天说,女娲,就是青蛙。


  很快,就上了老和山的顶,看到这座亭子,应该就是了,海拔156米。


  亭子里坐着一群青年男女,可能还不认识的,领队正在玩一个游戏,以便彼此快速熟悉。


  这山上,有落叶的地方,就有柴籽。


  在我们老家,村里的老人会上山捡柴籽,晒干磨成粉,来年夏天用来作“柴籽豆腐”。


  放清凉井水里,食之加白糖,消暑耐饥。


  唐代皮日休有一首《橡媪叹》,诗中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橡子就是柴籽,诗中可见,在唐末,柴籽(橡子)还是一种粮食。


  路遇第三个亭子,应该是秦亭山了,秦亭山之来历,可靠的说法是,北宋词人秦观,在山顶筑亭赏景而得名。


  秦观时任杭州通判,其人好出游,常以登山赏景为乐。于是,在山顶筑了个亭子,位置特佳,吸引了众多游客登亭远眺。


  立于山巅,湖泊、大学,街道、山林、茶山、寺院,一览无余,景色壮观。久而久之,此山便被呼为“秦亭山”了。


  继续前行,秋色愈浓。我也常常偏离正常的游步道,之因这游步道,石头尖利,走着不爽,而一边的泥土路,却是踩着松软,踩着落叶,咯吱咯吱的响,散发出一股“一点就着”的枯叶焦气。


  这就是秋天的气味,与夏天的草木气很不一样。


  秋天的确很适合登山,这一路的游人非常多,便是明证。


  又路遇一座亭,挺漂亮的,为一形体瘦长的六角双层攒尖亭。


  亭匾额上书“瑞云听松”四字,四周并无松树,更无瑞云。


  老郑常觉得,古人的文字想象力远胜于今人,短短四个字,望字生义,生生让人想起瑞云升腾,松涛阵阵的意境。


  后来一想,山脚下不是有九里松吗,再前面不是有“五云山”之“五朵祥云吗?


  这意境并非空穴来风,I服了U!


  有必要检讨一下,我途径美女山,将军山,我都没爬上去逶迤一下,只因为旁边总有一条抄近道的平路,而路人也很少去上下逶迤走泥丸,纷纷走着近路。


  于是,那些上山路,成了“少有人走的路”。


  而原本逶迤十里揽烟霞的十里龙脊,也被我等走成了“平凡之路”。


  走到前面这个山豁口,便见到北高峰了,几乎一个完美的侧面,缆车正努力的输送着游人,像一条流水线。


  再看看山的另一侧,则霞光万道。山脚的法华寺,佛号声声。


  群山连绵,建筑隐于其间,一时间觉得,杭州的城西,才是住在杭州的生机地。


  这到这里,十字路口,如果继续往前爬,则错过北高峰直接去了美人峰、龙门山、石人岭等方向。


  若是左手边转弯,则上了北高峰。右手边转弯,则下山到法华寺。


  北高峰,我来过好几次,南高峰居然一次也没去过,真是有失偏颇,下次补上!


  北高峰海拔不足300多米,并非是杭州最高峰,旁边美人峰也高他50米。


  之所以声名显赫,游人如织,我想主要是这里有“天下第一财神庙”,香火之盛,乃至用缆车输送。


  北高峰的民俗味,真是一言难尽,70米高的电视发射塔,挂着葫芦串似的灯笼,塔下正中为一佛一道两尊铜像,金光闪闪差点过曝,一个大大的金元宝,置于佛前,意寓和气生财。


  敲钟收费,30元敲10钟;进庙收费,8元一次,支持支付宝。不少游人徘徊于庙外,甚至自带地垫玩起扑克。


  个人觉得,北高峰是杭州所有景点中,最民俗的景点之一,让人想起以前杭州农民房的上的不锈钢避雷针。


  再看看缆车这里,等候下山的人排起了蛇形长队。秋游登高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法华寺是“西山一支,其阳为竺国鹫岭,其阴为法华。”阴,即西湖北高峰的北面,亦曰法华山。法华寺建于此山中。


  它与北高峰南面的灵隐寺,呈一峰南北的两寺。


  从北高峰西面山路下山,石阶陡峭,几成速降势态。


  很快就见到了法华寺的山寺围墙,法华寺依山而建,我从山上下来,就从寺侧小门进入。


  寺院并不设门票,只是拒绝衣冠不整者入内。


  法华寺虽然看起来是一座新寺,其实,它的历史相当悠久,已经有1700年,可以说是最古老佛寺之一,只因为1958年倾毁,1999年筹资复建,到2003年才建成。


  东晋著名高僧昙翼法师开山,曾在此山诵《法华经》十有二载,遂感普贤菩萨现法相,凌其空。当时的郡太守便奏请朝廷敕建法华寺。


  法华寺几经兴衰,南宋时,宋高宗来西溪法华寺进香礼佛,赐法华寺为龙归寺。以纪念他从北方归来,凭借杭州城重铸江山的愿望,此后,法华寺声名远播,香火旺盛。


  后来寺院在战乱中荒废。到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住持杭州云栖寺时,重兴法华寺,历经修缮扩建,规模极为壮观,到了明末,成为当时西溪最大的寺院。


  如今的云栖寺在我的《杭州登山路线01》中,曾有过描述,在凤凰山一隅,偏僻且安静。


  清末民初,禅宗临济宗四十四世法嗣应乾和尚住持法华寺。他与天童寺住持敬安和尚共同发起组织中华佛教总会,并于1912年4月,在法华寺下院留云寺召开成立大会,盛况空前。


  法华寺佛缘深厚,不仅迎请到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并于2009年6月20日,圆满落成供奉佛舍利的宝塔。除了佛舍利外,法华寺还供奉有法华祖师舍利、妙善大和尚舍利、王骧陆上师舍利,赵朴初居士灵骨等。


  此外,法华寺内还供奉着清代翡翠观音宝像,宝像高达2.19米,庄严慈悲,堪称丛林至宝,国内唯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法华寺,寺院整体结构,紧凑而幽深,寺院建筑依山而上,环境是相当的清净,泉声叮咚,鸟鸣宛转,一入山门,顿感尘心洗涤,超凡脱俗。


  老东岳也成了景点了?可不是嘛,这与10年前,20年变化不是一点半点啊。


  老郑记得曾经的老东岳,在汽车西站边上,就如同城郊结合部,房子低矮,鱼龙混杂。


  如今,倒是一幢幢别墅,粉饰一新,村容为之一振。


  更值得称道的是,路边有几户庭院,种植着各种花草蔬菜水果,姹紫嫣红,高低错落有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