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神灵和鬼怪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推荐文章1:解放前西藏有多黑暗?五个残忍事件暴露真相
世人都说,人的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看一看宏伟大气的布达拉宫,尝一尝酥油茶,品一品藏式糌粑。
西藏现在是每个人洗涤心灵的地方,是朝圣之地,但是解放前的西藏却不是现在这一番景象。甚至可以说之前的西藏是相当多个黑暗,充满了压迫和剥削。
“等级森严的制度”
解放前的西藏有着森严且严格的等级制度,并且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穷人命如蝼蚁,富人只手遮天。
穷人就要做富人的农奴,而农奴就要无条件地听从农奴主的任何决定。农奴主的任何决定任何事情,农奴都无权过问。
而且进入西藏后,如果看到街上有缺眼睛、少鼻子、缺胳膊少腿的千万不要惊讶,这都是农奴主的杰作。
当时富人还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95%的都是穷人,这一大波穷人都要听从富人的差遣,稍有不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他们进行惩罚,折磨,甚至是杀害。
这些农奴主们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牲畜,而农奴甚至被剥削得睡觉连被子都没有。
甚至说一个活生生的农奴甚至还没有农奴主家的一头猪、一匹马值钱。
“雪监狱”
很多人都去过布达拉宫,看到它的真面目的时候,会让人不禁发出感慨,它的壮观和辉煌实在是太震撼了。
大家的吸引力都被这布达拉宫所吸引,但是在它的下面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房子,这个小房子就是当时让人闻风丧胆的“雪监狱”。
“雪监狱”是用来做什么的?又为什么会让人这么害怕呢?
“雪监狱”本意是用来让信徒与神明沟通的地方,充满了神秘色彩。但是实际上却成了西藏人民的人间炼狱。只要是进去“雪监狱”的人就没有一个是活着出来的。
进去以后,就代表着已经一脚踏入了鬼门关了。当时统治者在那个年代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将人强行抓进去,使用各种手段和酷刑,用皮鞭蘸盐水抽打那都是最轻的刑罚。更惨无人道的是:挖眼、割鼻、切耳,抽筋剥皮都是很常见的。
只要是人被抓进去,活下来的希望非常渺茫,就算是命大侥幸活了下来,最后也会被扔进蝎子洞,被蝎子活活啃食殆尽。
所以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屋子,堪比地狱。
“农奴制度”
解放前的西藏,低等农奴一点人权都没有,他们的生命与一根草绳是等价的。农奴就像是一件物品一样,可以被随意地买卖、打骂,甚至农奴主不高兴了,可以随手杀了农奴,而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
当时的农奴命视如草芥一般,农奴每天都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就被农奴主杀了。
而农奴如果与其他农奴主的农奴结婚生子,还需要向农奴主缴纳一定的费用。如果真的生下了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也是继承了父母农奴的身份。
“纯洁少女沦为玩物”
农奴主家的孩子,女孩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悲惨的命运。只要是生出了女孩,父母的脸上就会布满阴霾,不是因为不喜欢女孩,而是因为,她们的命运早已注定。
长大后的少女们,会成为贵族们的玩物,他们会随意地折磨这些少女们,将他们当玩物一样,一旦玩够了就会将他们送给或是抵押、转让给别人,继续遭受其他人的折磨,有的人甚至为了满足自己扭曲的心理,将少女嫁给牲畜,残忍至极。
听话的少女就会被送来送去,不听话的则会直接剥皮,做成唐卡等物品,甚至还会在少女的皮肤上进行彩绘。
当时唐卡、人皮鼓也是很常见的物品。人皮鼓在西藏是信徒与神明沟通时必须用到的,是沟通的工具,而制作人皮鼓的最好原材料就是少女的皮。
制作唐卡和人皮鼓的过程相当残忍,是在少女还清醒的状态下,怕她发出声音,先要割掉舌头。怕发出声音并不是怕自己的暴行被发现,而单纯是为了怕吵。
因为只有活着的状态下剥下来的皮才是最有弹性的,而且在这个少女时期的皮肤,光滑、娇嫩、吹弹可破,活着时候剥下来,是最好的。
一面人皮鼓就说明至少有两名花季少女被杀害,被制作成人皮鼓后,还可以在上面进行彩绘,被当作收藏品、摆件。
还有,少女们的头骨还能用来做鼓棒,将少女的头骨打磨好,祭祀的时候用。
这样天真烂漫的少女,就已经被拉进泥潭里,一辈子都不可能出来。
而她们的父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因为他们也无力反抗,一旦反抗,那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一朵朵纯洁白净的花还未完全盛放,就被贵族人肆意践踏采摘,最后丢弃,就这样枯萎死亡。
贵族们奢侈糜烂的生活,更加让贫富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导致更多的扭曲情况的发生。
在这样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下,底层的农奴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直到国家开始重视,解放军的到来,他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们推翻了旧制度,解放了农奴,农奴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人权。在新中国的领导下,西藏解放,人人平等,从而开始过上自己的日子。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推荐文章2:藏传佛教中的大黑天到底指的是什么?
黑天(梵文:Mahākāla,藏语:吏簏稏匏吏簏),又意译为大黑、大时、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译为摩诃迦罗、莫诃哥罗、玛哈嘎拉等名称。
该神本是婆罗门教湿婆(即大自在天)的化身,后为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神,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护法神,是专治疾病之医神与财富之神。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毗卢遮那佛(或称为大日如来)降魔时呈现出的忿怒相。有六臂、四臂、二臂玛哈嘎拉三种。六臂玛哈嘎拉是香巴噶举派护法神,亦是格鲁派的护法神。藏密的大黑天是Mahākāla,大威德金刚是Bhairava,但是印度教则把Bhairav当成大黑天,最有名的是加德满都的kalaBhairav。所以如果是以佛教的密宗来说,跟印度教的说法是不同的。
藏传佛教中的大黑天护法属出世间护法,形像众多,据《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一书的统计,大黑天护法至少有75种。现举其最常见者简介如下:
二臂大黑天,一面二臂,头戴五骷髅佛冠,须发红赤上扬,身蓝黑色,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持颅器,两手捧杖刀,刀内隐有神兵无数。
四臂大黑天,身青蓝,持杵、剑、戟及嘎巴拉,有双身相者。
六臂大黑天,有黑、白等。黑色六臂大黑天,手持钺刀、小鼓、人骨念珠及颅器、三叉、金刚绳。白色六臂大黑天,手持摩尼宝、钺刀、小鼓及三叉、颅器等。
大黑天财神
又名大福德自在圆满菩萨,其大愿为“予以贫苦者财富”,其秘密法宝“摩尼宝珠”能涌出无量无尽的财宝。经云“常奉之令衣食不缺,常人供之即来其家、令富贵官位爵禄,商人供之利益大如江”。供奉大黑天神、大黑天会遣七母女天及眷属八万四千人福德神、游行十方、每日供养一千人、大黑天财神是佛教密宗财神法中最容易供奉(供法简单易做)的财神法、使人受用财富得到极大的增长。他能使许多人成就千万富翁或亿万富翁的。供奉后大黑天财神施财立即见效的财神、大黑天神才是真正的财神之王。
大黑天财神是所有财神中增财得大富贵的第一财神。当今社会有许多人和很多商家被金钱、财务所困扰而束手无策时,这世间最宝贵秘传的密宗财神密法现公开传授。他会让许多供奉大黑天财神的弟子及修持的人都惊奇地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 “为什么供奉大黑天财神的人几年之后一个个都会变得越来越富贵,越来越成功?而国内供奉大黑天财神的许多商家客户也都进入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行例、有的人列达百亿富翁。” 有福缘得授大黑天财神秘法的弟子和学生,自会领略到密法的无上殊胜和奥妙玄机、福德大黑天财神密法乃是当今出世间法中最当运最灵验最快速旺运旺官旺财致富的大财神法。此法修持供奉简单、没有禁忌、适合所有常人治病增运增寿保家、可福如泉涌、智慧大增、财富增长、此法可使人“消除累世障碍、消除痴迷愚昧、使无福的人得福财富智慧、令常人衣食不缺、令富贵官位爵禄至、令商人利益大如江”、达“一年小发、三年大发”、成就事业、圆满人生的境界。实是世传真正的财神之王、此福德大黑天财神密法增财富的效应非世传的佛道两家那些其它的各种财神法所能比翼。以上皆为传说,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施主请自行判断。
▲如果您是个文玩爱好者,如果您是个不折不扣的手串发烧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佛珠知识。加小编私人微信:wenwan880【长按复制】,和小编一同探讨文玩知识。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推荐文章3:古老的天降石:西藏天珠
天珠,藏语中又称为“瑟。”为藏密七宝之一。藏族同胞认为天珠是“天降石”,视为“活的宝石”,受到虔诚膜拜和恭敬收藏供养,世代相传。
藏族同胞过去认为,九眼石天珠的内部结构具有天然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造成天珠有不可思议的感应。所以天珠也成了藏族同胞最贵重的护身符,人们相信,诚心供养佩戴天珠可以消除业障、获得福、防止中风及免除被外道邪魔伤害,又可增强体力,增加财富等等。
天珠还是藏族姑娘成年礼和出嫁时必备的饰物,从天珠数量的多寡和品相的好坏,可以看出家庭的富裕程度。此外,天珠更是珍贵的药材之一,在许多藏药的医典中,都有以天珠入药的记载。
西藏天珠 来自百度图片
天珠的历史
“天珠”是现在较为通用的命名,不同历史阶段和时期又有不同的名称。藏语一直称之为“瑟(zigs)”,唐朝时期称“瑟瑟珠”,《新唐书》载:“吐蕃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奥地利藏学家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于1952年出版的《西藏史前遗珠》及1953年出版的《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两本书中,均称为“猫眼石”。意大利的藏学家G·杜齐在他的著作《西藏考古》说这些珠子叫做“瑟”(zigs),上面的环纹被称为“睛”(mig)。藏学家格勒博士在《藏族苯教的神》论文称这种珠子为“九眼勒子”。杜宾·路易斯先生于1986年出版的《珠的历史》书中提到这类珠子为“蚀刻或漂白的红玉髓”。台湾学者刘良佑教授在《天珠探秘》文中提到西藏学者通常称天珠为“白玛瑙勒子”。
几种称谓,其实都是天珠在不同时期和族群中的称呼,“瑟、猫眼石、九眼石”都是藏区的称谓,“蚀刻玛瑙”则是以其工艺命名的称谓,其实都是今天的“天珠”。
天珠的起源和分类
藏族地区对天珠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但是多流于神话传说。
一种传说是天珠最初为神的饰珠,在饰珠损坏之后,神就抛弃,所以世间很少能看见完美的天珠。另一种藏西地区的传说天珠起源于日土镇附近的山上,天珠像小溪一样从山坡流淌,有个妇人向山上扔了“魔眼”,从此天珠溪流就停止了。而康区的传说则是一个牧人在一个山上发现了天珠的“大巢”,里面的天珠还是活的,牧人想捡起来,但是不成功,他回到村庄请人来帮忙,却发现天珠都跑掉了,只剩了几个天珠还在“大巢”里。最为著名的传说开启天珠宝藏者是格萨尔王,格萨尔王攻大食国,在大食国宝库共取出一百一十二万零五千六百颗天珠宝藏,之后将一部分天珠献给诸神后,再分发给战士及百姓,由此天珠开始在西藏流传起来。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推荐文章4:森林鬼有三条命,我珞巴白嘎有九条命
康巴人的骨头 珞巴人的血液
我叫白嘎,家住墨脱县墨脱村。在我的身上,长着康巴人的骨头,流着珞巴人的血液。康巴人勇猛刚烈,珞巴人胆大包天。我珞巴白嘎大狱里蹲过,大雪里埋过,挨过皮鞭,吃过枪子,遭过马熊抓,遇过野猪挑。身体上上下下,有几十处伤巴。甚至两次在悬崖上,被野牛顶下来,摔断了一条腿,也留下了半条命。在我们墨脱的森林里,有一种鬼怪名叫珍布,都说它有三条命,一条命在头上,一条命在胸间,一条命在肚子里,如果说珍布有三条命的话,那我珞巴白嘎就有九条命。
1952年,本文在翻越通往墨脱的多雄拉雪山
宗本老爷的贴身保镖
墨脱地方,自古就是珞巴人的天下。这里天上的鸟没有主,地上的野兽没有主,江河里的鱼没有主,生活在森林峡谷的珞巴人,头上没有头人,眼里没有王法。世世代代刀耕火种,年年岁岁打猎捕鱼。藏政府把珞巴人叫野蛮人,把墨脱的山叫野人谷。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有几个红教喇嘛冒着生命危险,闯进墨脱峡谷。出来以后到处去说:“墨脱这个地方是莲花生祖师预言的人间净土,世外仙境。在释迦牟尼时代快要终结的时候,人类将会遇到可怕的劫难。雪山将会倒坍,河水将要倒流,天上降下拳头大的冰雹,地上的瘟疫将一年接着一年流行。为了躲避这场可怕的灾难,人们只有逃到墨脱去,那里有布达泽奔、白玛协日、滚堆颇章和恰贵奔钦四座神山,到时候神山的圣门会打开,人们可以逃到里面去躲避灾难,那里有糌粑的山,牛奶的湖,遍地茶叶和酥油……
于是,门巴人背井离乡,成群结队,翻山越岭,逃奔到墨脱来。刚开始,珞巴人很是欢迎他们,把土地让给他们耕种,把猎场让给他们去打。再后来,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人们开始争耕地、争草原、争水源、争猎场。你打我,我打你,一年接着一年的械斗,死的人比河边的石头还多。
珞巴人有快刀,门巴人有巧嘴。最后,他们只好到波密去,请嘎朗德巴土王调解。土王说:“你们不要再争了,不要再打了,不要再互相残杀了!你们的问题出在缺少断案的长官和王法,我来当你们的长官好了,我来给你们王法好了!”嘎朗德巴把墨脱收归已有,在这里设立了嘎拉央宗,统治门巴族和珞巴族的老百姓。征收的差役比牛毛还多,乌拉比岩石还重。老百姓叫苦连天,过的日子比地狱还要悲惨。
嘎朗德巴土王统治了墨脱,觉得自己地位比雪山还要高,权势比天还要大,根本没有把藏政府放在眼里。藏政府不干了,又和嘎朗德巴打了起来,最后把嘎朗德巴土王打跨了。在这里成立了墨脱宗,委派色拉寺的喇嘛来当宗本,宗本也就是县官,三年一轮换。
在我25岁的时候,前任宗本回拉萨去了,新任宗本阿旺贡布通知墨脱的各家各户,摊派乌拉差役,到派村去迎接他。那一次一共去了75个差民,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新宗本到墨脱上任,脚不能沾地,鞋不能沾泥,全部路程要由墨脱村的老百姓背进去。阿旺贡布是一个高个子,大块头,长得象只大笨熊。墨脱人各个长得又瘦又小,三个人轮流背他,谁也走不远,便累得气喘吁吁。其他的差民都要给宗本背东西,背他带来的盐巴、茶叶、布匹和氆氇。这些东西,宗本任职期间,象征性地发放到墨脱宗的家家户户,让老百姓给他上交虎皮、豹皮、熊皮、黄莲、鸡血藤和天然染料,这些都是贵重的东西,拿到拉萨可以卖个大价钱。所以说色拉寺的喇嘛,当一任墨脱宗的宗本,就可以变成大财主。
老百姓背着宗本走了整整11天。我被分派照料他的生活。他想喝茶,给他送茶;他想喝酒,给他倒酒;他想抽鼻烟,给他递鼻烟。一路上把他服侍得舒舒服服。到了墨脱宗宗本府,阿旺贡布就把我看上了。他见我身体强壮,口齿流利,办事泼辣,再说他是康巴人,我也有一半康巴血统,便让我担任他的贴身保镖。藏语叫“阿柱”,汉语里的意思,好像叫随从,或叫打手,也就是常说的狗腿子。他叫我抓人我就抓人,叫我打人我就就打,叫我派差就派差、叫我逼债就逼债。一时我珞巴白嘎很神气、很威风。
1982年,本文在墨脱梅日村采访珞巴族老猎人钦多吉。左二为墨脱参事室副主任门巴族益西平措
宗本要和英国首领决斗
阿旺贡布上任以后,马上升堂断案,发放盐巴、茶叶等物品,派差和收税,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候,从墨脱的南边传来一个消息,说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达昂措,被英印军队占领了。阿旺贡布气得头上起火,嘴里冒烟,立刻带上我及墨脱宗下属的五个措的措本(措,相当于行政区。措本相当于区长),赶到希绕巴登河边的嘎高麻布地方,会见了英国人的首领。那家伙是个高个子,戴眼镜,瘦得像个瘦猴。后面跟着不少印度兵,带着洋枪洋炮,跃武扬威。阿旺贡布一看,把肺都气炸了,他指着英军鼻子问:“这里自古就是我们西藏的土地,你们凭什么来占领?来发号施令?来横行霸道?你们有没有依据?有没有文书?如果没有,那么就赶快夹着尾巴,带着你们的洋枪洋炮滚回去吧!”
那个像猴子一样的英国人,好像并没发火,只是笑咪咪地说:“这些地方早就应该属于我们大英帝国了。文书上写了,地图上也画。遗憾的是,这些东西我忘在新德里了。这样吧,宗本先生!今年就说到这里,明年我带上文书和地图,我们接着谈。”说完,他把自己脖子上的望远镜,取下来送给了阿旺贡布,还送了茶叶、铁锅、丝绸和洋烟等东西。阿旺贡布是个爱财的人,得了这些洋烟、洋货,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回送给英国人两袋奶渣,两筐鸡蛋,还有两卷花氆氇。
第二年,阿旺贡布又带着我们,到了达昂措。这一次,他决心显示一下我们的力量。除自己挎了一支手枪,还让我背上一支七九式的汉阳造步枪。他调集了有一百多个老百姓,人人身背火枪或弓箭,腰挎大刀,打着皮鼓,吹着铜号,雄赳赳,气昂昂地去了。
谈判时,阿旺贡布冲着瘦猴英国首领喊道:“从来我们嘎高、麻波地方的老百姓都是给藏政府支差,给色拉寺支差,这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历来如此。去年你说有地图,有文书,好象有根有据,现在你连巴掌那么大的纸片也没带来,你们这样做,实在是太欺负人了!你是妈妈的儿子,我也是妈妈的儿子!我们用不着士兵帮忙,更不要老百姓掺和。就是你和我两个,一对一,比一比高低,决一回胜负!说吧,使刀也行,使枪也好,打架也行,摔跤也成,咱们拚一个你死我活,不是你完蛋!就是我见阎王!”说完,阿旺贡布“嚯”地一下站起来,“哗”地脱掉藏装,露出古铜色的胸膛,两条粗壮的胳膊,把瘦猴一样的英国人,吓得脸都青了,像风吹树叶一样瑟瑟发抖,眼镜也掉在地上。他们两个悬殊实在太大了,别说是决斗,就是阿旺贡布这身肉,压也把英国人压扁了。此后一连三天,阿旺贡布每天坚持要和英国人决斗。英国人更害怕了,驻地架起了机枪和大炮,戒备森严。
最后谈来谈去,也谈不出什么结果。不过,英国人抓住了阿旺贡布的弱点,同意他在达昂措老百姓里面发放盐巴、茶叶和氆氇,回收兽皮,药材和染料。阿旺贡布没有失掉什么,也就不了了之,打道回府了。
墨脱境内的藤网桥 摄于1982年
头一次关进宗本府大狱
墨脱宗的历任宗本,都是色拉寺的喇嘛。他带来的官员和助手,也全部都是出家的僧人。有的受过沙弥戒,有的受过比丘戒。沙弥戒也好,比丘戒也好,其共同戒律有三条:一戒杀生、二戒邪淫、三戒妄语。这些人刚来的时候还规矩。不过,墨脱地方门巴族妇女子实在太漂亮,太招惹男人爱了。阿旺贡布手下的人,一个个都坚持不住了,花心了。
阿旺贡布的管家强巴泽白,找了三个女人。其他人更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和门巴妇女人私通,有的另外组成了家庭,甚至有的偷偷地与十几个女人保持来往。喇嘛们乱搞女人,在墨脱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百姓议论纷纷,人人无比气愤,都说岂有此理,玷污了佛主神灵。
我把这些丑闻,元元本本地向宗本阿旺布告了。最后我道:“纸包不住火,雪里埋不住人,这些脏事、丑事,宗本府上上下下都知道,老爷你可不相信我,可以去问问大家!”阿旺贡布把宗本府里的厨师、杂役、文书和保镖,一个个都叫了进去问。这些人都说了脖子以上的话。嗓门变了调,耳朵也聋了,眼睛也瞎了,都说没见过,没听说过,不知道,不会吧!最后一口咬定只有我一个人在乱搞。阿旺贡布气得暴跳如雷,头发胡子都翘了起来,脸气得像猩猩,脖子梗得像牦牛。阿旺贡布说我是往牛奶里掺血块,往喇嘛脸上抹锅灰。吩咐打手打了我一百皮鞭,还抄了我的家,把能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
案子还没有结,阿旺贡布急着到米林的派村去清理帐目。他刚到派村,代理宗本久安顿珠捎来信说:“宗本的随从洛桑格勒,又跟女人松桑姆胡搞了。”洛桑格勒是阿旺贡布的侄儿,才十六七岁,还是个小孩。回到宗本府,不管三七二十一,命令打手把代理宗本久安顿珠和我关进了大狱,每人又抽了一百皮鞭。这回他不说我造谣生事了,久安顿珠的罪名,是没有管好洛桑格勒,我的罪名是挑拨他和手下的关系。强巴泽白也被阿旺贡布赶出了宗本府。他倒是因祸得福,干脆和松桑姆结为夫妻,后来还生了两个男孩。
我被关在大狱里,一直没有听到要放我的消息。我是宗本府侍卫的头头,对监狱的情况比自己家里还熟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偷偷地从屋顶爬了出来。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仁青岗寺,找到在山洞里修禅的强登喇嘛。在他的洞里躲了三天,又逃往雅鲁藏布江下游叫琼旺古扎的地方。那里是我妈妈的老家,现在成了英印占领区。
我在琼旺古扎找到了妈妈的亲戚,他们见我遭了劫难,纷纷拿出钱来给我。刚好当地有个珞巴人,打死了一只大老虎,花纹漂亮,毛色金黄,腿脚齐全。我脑子一热,拿出所有的捐款,把这块大虎皮买了下来。
在妈妈的老家,听说阿旺贡布已经卸任回拉萨去了,新的宗本已经到任,我便大着胆子回到了墨脱村。邻居们对我说:“新任的宗本是个大麻子,火气比阿旺贡布还要火暴,手段比阿旺贡布还要利害,白嘎你可千万要小心啊!”我壮着胆子、硬着头皮,去拜见了麻子宗本,告了自己的情况,同时献上了我买来的大虎皮。他接过虎皮,满脸都是笑,每一粒麻子都放着光。他很客气地对我说:“白嘎拉,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这些都是前任宗本阿旺贡布的错,让你白人戴了黑帽子,白马驮了黑鞍子,完完全全受了冤枉。这件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今后你还是当我的贴身保镖吧!”这样,我又恢复了在宗本府的地位。
墨脱的珞巴族猎人 图片提供廖东凡
跟着宗本去拜会解放军首长
麻子宗本上任以后,各种各样的消息,从北面的雪山那边传过来。说是昌都地方打了仗,说是红汉人打赢了,藏政府的藏兵打输了。说是红汉人的军队喜欢吃人肉,专门吃胖男人和胖女人。又说汉人戴一个大口罩把獠牙遮住,免得被西藏老百姓看见。总而言之,谣言满天飞,越说越可怕,越说越离奇。最害怕的还是麻子宗本,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大胖子。
过了不久,又来了一个新的消息,说是解放军进军拉萨,路过金珠拉雪山口那边的波密地方,离我们墨脱只有四、五天的路程了。麻子宗本把我们叫到身边,说:“春天要落雨,冬天要落雪,山上的石头要滚下来,谁也挡不住!我们光在这里害怕也没用,不如我亲自到波密见见他们的头人,送些厚礼,请求他们不要到墨脱来。”
我们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五天,到了波密的倾多寺,拜会了驻扎在那里的解放军首长,献上了哈达和蔓加酒。解放军首长非常高兴,专门举行酒宴款待我们。在酒宴上,麻子宗本说;“我们这回来,是代表墨脱宗的头人和百姓,请求你们千万不要到我们那个穷山沟去。墨脱是个穷地方,到处是深山老林,老百姓穷得跟石头一样,挤不出半点酥油来!”解放军首长说:“很感谢你们翻山越岭来慰问我们,也很钦佩你们的勇敢精神。不过,我们是新军队,不是旧军队;我们是新汉人,不是旧汉人。就是我们派少数人到墨脱去,也不是去剥削那里的老百姓,更不是去要老百姓的东西。而是去替老百姓造福。这一点请宗本先生一百个放心!”
1957年 珞巴族一家(朱嘎墨脱村为一夫二妻制家庭)
再一次关进宗本府的大狱
从波密拜会解放军首长回来,麻子宗本的心里踏实多了。至少亲眼看到了红汉人的军队,没有在锅里煮胖子吃,嘴里也没有长什么獠牙,吃的也是大米、白面和糌粑,他再也不用耽心身体肥胖被汉人煮着吃了。
有一天,宗本府的一个佣人来找我,他叫普多,我的好朋友。他说“白嘎拉,我们家里什么吃东西的都没有了。我的几个孩子,饿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没有吃的不行啊。”于是,我狠着心,毛着胆子跟他爬进了宗本府的仓库。很快就被人发现了,守仓库的人开了一枪,打中了普多的屁股。我把他背回了家。幸好在只伤了皮肉,没有打中骨头。
过了不长时间,我正在山上烧荒。宗本派来了两个打手,一左一右地把我抓了起来。来到麻子宗本面前,我什么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什么都讲了。麻子宗本命令打手,打了我一百皮鞭,又把我关进了宗本府的大牢。
后来,麻子宗本把我戴上手镣脚铐,流放到南边的德尔贡地方服苦役去了。过了大半年,德尔贡寺庙的寺主公绕喇嘛知道了我的情形,便写了一封信,拿出二十块大洋和一条哈达替我求情。宗本不敢违背公绕喇嘛的旨意,吩咐打手们取掉我身上的镣铐,让我回到墨脱,种田去了。
1955年 独特的雨披(雨披似贝壳,轻巧,防雨性能好)
解放军来了,我当了科长
过了一年,麻子宗本最害怕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支解放军小分队从波密开进了墨脱宗。他们给村民的第一个印像是买什么东西都给钱。买一只鸡给一块大洋,砍一棵树给一块大洋。他们在村边开了一小块地,栽包谷,种蔬菜。他们的蔬菜长得特别好,辣椒像小灯笼,包谷像金棒棒。大家说:“天啦,这些汉人真是了不起!”
过了不久,解放军小分队给我们开了一次会。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吱声。这时候,我憋不住了,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叫白嘎!是半个珞巴人,半个康巴人。村里的妇女们被迫跟当官的喇嘛们睡觉,还不准我讲,讲了便要打屁股,让我蹲大狱。现在解放军来了,我整个的人都解放了,我白嘎白的心,白的肺,都是向着解放军的!”当时在场子的宗本代表土登,脸色很不好看。有人提醒我,讲话小心一点。我大声说:“我不怕!从今天起,我白嘎有靠山了。”
德尔贡村的村长林珠接着说:“过去我们那里也来过汉人,不过他们是旧汉人,现在是新汉人。谁仁慈谁就是父母,谁宽厚谁就是长官。尼姑有能耐,也能当国王!色拉寺的宗本们,拿走了我们那么多的兽皮、染料和黄莲,没有给过我们一分钱。现在来的这些红汉人,跟他们就是不一样!”
这样,过了一年、二年、三年,墨脱人的日子慢慢过好了,盐巴有了,茶叶有了,棉布也有了。接下来成立了墨脱吉宗办事处(吉宗办事处: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后,在各县设置的联合办事机构),我被任命为民政科长,每个月拿二百多块大洋。
过了两年,西藏平息了武装叛乱,我珞巴白嘎又成了统战人士和参事室副主任,享受副县级的待遇。往后的事情,我就不想多说了,也没有时间多说了。
(本文出自《西藏人文地理》杂志2010年5月刊 摄影/翼文正等)
您可以在以下主要渠道购买或阅读到《西藏人文地理》“风尚西藏”专辑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
成都方所书店
广州方所书店
苏州诚品书店
深圳物质生活书店
成都尚和书店
昆明尚和书店
大理尚和书店
重庆尚和书店
贵阳尚和书店
南宁尚和书店
太原尚和书店
昆明漫林书院
拉萨天堂时光书店
拉萨旁观书店
南方航空全国机场头等舱贵宾室
拉萨瑞吉、洲际、香格里拉酒店等
线上渠道
大陆:今日头条“西藏人文地理”频道、乐途旅游、西藏人文地理APP等
港台:MagV杂志APP等
西藏人文地理开放微信在线杂志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西藏人文地理是TibetMedia新媒体联盟的创始成员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西藏人文地理》杂志5月刊,带您触摸西藏的心跳和温度。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推荐文章5:藏地八大神秘传说:萨迦女妖让人畏惧,“香巴拉秘境”令人神往
01 野人(雪人)传说
西藏的野人传说流传已久,早在晚清时期,就有很多有关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
人们对这种神秘的人形怪物众说纷纭,有人称其为喜马拉雅雪人,或称“夜帝(Yeti)”,意思是“居住在岩石上的动物”。
近年来,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
据目击者描述,野人身材高大,肩宽背驼,长相凶恶,浑身长满黑色、棕色或者白色的长毛,额头比较突出,耳朵和嘴非常大,鼻子却很小,不会说话但能直立行走。
传闻中的野人时而善良、温柔,时而凶猛、剽悍。
不仅有很多野人袭击牲畜、女性野人掳走当地壮汉……之类的故事,还有一些野人救人的传说。
相传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一位淳朴的藏族姑娘像往常一样上山捡柴。
不觉间,她走到了山林深处。
然而一头饥肠辘辘的雪豹早就盯上了她,姑娘却一无所知。
在姑娘弯腰拾柴的时候,雪豹突然发起进攻,后腿发力,高高跃起,张着满是獠牙的巨口向她的脖子咬去。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黑乎乎的巨大身影斜着冲了出来,狠狠地将雪豹撞出了几米远。
藏族姑娘虽然早已吓得惊慌失措,但她却认出这个黑乎乎的怪人就是传说中的野人。
被撞到地上的雪豹哪肯善罢甘休,眼睛里凶光大盛,向着野人猛扑过去。
野人丝毫不惧,大吼一声,便跟雪豹缠斗在了一处。
一旁的姑娘见状,急忙丢掉干柴,快步向山下逃去,终于跌跌撞撞地逃回了村子……
02 藏地女妖
在西藏,有一种关于“巴姆”的神秘传说。
巴姆,就是女妖。
无论是藏南,还是藏北,无论是城镇,还是山林草原,都盛传着巴姆的故事。
巴姆又称巴嫫(vcagmo),是吃人血肉的女妖。
传说这种女妖是天生的妖魔,白天与常人无异,夜间则会化身女妖之相,披头散发,青面獠牙,长有利爪,残忍凶恶。
她们往往会在夜色中袭击路人,吸血吃肉,甚至还会潜入居民家中,偷走婴儿食用。
据说萨迦寺里的护法神和萨迦法王都会去抓捕这种女妖。
他们会将凶戾强大的女妖恶灵抓回萨迦寺,让其附身于面具之上,再用锁链将面具锁在护法殿。
这些被关在萨迦寺里的女妖被称为“萨迦巴母”。
有些“萨迦巴母”会慢慢被佛法感化,成为萨迦寺新的护法神。而一些凶性极强,冥顽不灵的女妖则会想尽办法逃走。
在旧年代,寺中和尚必须每天检查这些面具。如果面具掉落、锁链脱落,这就出大事了。
萨迦法王会立即通知拉萨三大寺(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以及各大高僧,让大家都注意提防,有能力者帮忙一同抓捕,全城戒备,直到将“巴姆”抓回来为止……
03 念青唐古拉山神
念青唐古拉山是藏地三大神山(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玛积雪山)之一,平均海拔6000米。
“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
念青唐古拉山神是西藏最著名的山神,也称“唐古拉耶秀”或“唐拉雅秀”,传说他相貌俊秀,身着白绸,头扎白巾,骑着白马。
他本是藏北念青唐古拉山脉的统治神,后来被莲花生大师收服为佛教护法神。
莲花生大师
同时他还是掌管冰雹的十八雹神之一,也是藏地著名的财宝守护神。
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错,藏北的牧民认为纳木错神女就是念青唐古拉山神的妻子。
在纳木错北岸,有一座不大的山坡。上面住着一位名叫扎古恶脸的赞神。
此人力大无穷,平日以狩猎为生。
一天,扎古恶脸挎上弓箭,别着大刀出门打猎,路遇两条大蛇在林中撕咬缠斗。
这两条大蛇一黑一白,黑蛇似乎更为凶猛狠戾,很快占据上风,将白蛇咬得奄奄一息。
扎古恶脸拔出大刀,将黑蛇砍成两截,救了白蛇的性命。
过了几天,他又在打猎的路上看见一头白牛和一头黑牛顶架。
白牛像一座高高矗立的雪山,但已经被黑牛顶出了斑斑血迹,眼看要败下阵来。
扎古恶脸二话不说,拉开巨弓,一箭射死了黑野牛。
待他回家后,一位白衣天神骑马而至,天神自称念青唐古拉山神,为感谢扎古恶脸救下他的神魂灵兽——白蛇和白牛,特此前来。
他将扎古恶脸带回了自己的水晶宫,打开自己的宝库,让其任选三样。
宝库里堆满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到处都金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
扎古恶脸干脆闭着眼瞎摸,他第一把抓到的是盐,第二把抓到的是碱,第三把抓到一团羊毛。
回家后,他将这些东西洒在了家乡广袤的土地上,这就是今天纳木错所产的盐、碱的,而那团羊毛则变成了草原上成千上万的白绵羊……
04 高僧虹化传说
大家都知道“羽化登仙”是修道者的毕生追求,而“虹化飞升”则是藏地高僧追求的死后最高境界。
相传虹化者临终时,打坐的身体会不断发光,形骸不断缩小,最终肉身化作一道彩虹飞升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之无量宫中……
根据虹化者修为的高低不同,有些会剩下舍利子,有些会剩下指甲与毛发。
一些修为稍弱者,其肉身缩小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再缩小,剩下的形骸坚硬如铁。
在藏传佛教中,曾多次记载了高僧圆寂之后出现虹化现象。
索朗顿珠活佛曾说他的导师南开多吉逝世时,打坐处不断发出异响与虹光。声响之大,可谓惊天动地,最后只留下一颗弥足珍贵的舍利子。
此外,藏传佛教学者堆炯·吉扎盖西多吉在《宁玛源流》一书中写道:“以南北大圆满库之道,得虹化者不计其数。”
05 十二镇魔寺
相传,古西藏的地形乃是“魔女晒尸”之形,是非常不吉利的风水形态。
文成公主入藏后根据星算风水,建造了十二座镇魔寺,化成十二颗不移之钉将魔女永久镇压。
这个传说还要从大昭寺的修建说起……
大昭寺
相传藏王松赞干布在建大昭寺时,白天所修建筑物,晚间即遭鬼神捣毁。
精通风水堪舆之术的文成公主依据中原的《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进行卜算,推算出雪域西藏的地形——俨如罗刹魔女仰卧之形,既“魔女晒尸”的格局。
此魔女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而大昭寺选址的卧塘湖正是魔女的心脏位置。
文成公主提出建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
然后她又推荐了十二个地点作为镇魔寺的选址之地,通过修建这十二座镇魔寺,来镇住魔女的四肢与各个关节。
从此改善了藏地的风水格局,给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长久的安宁祥和。
06 伏藏传说
伏藏是指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和藏传佛教教徒,在其宗教遭受劫难之时藏匿起来,以待日后重新挖掘的宝藏。
伏藏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三种。
书藏即指经书,圣物藏指法器、高僧大德的遗物等。
最为神秘的是识藏。
识藏是指埋藏在人们意识深处的宝藏。
传说,当某种经典或咒文在遇到灾难无法流传下去时,就会由神灵授藏于某人的意识深处,以免失传。
本文标题:西藏的神灵和鬼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