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召开时间
中共八大召开时间推荐文章1: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2月下旬的北京,春风轻拂,全国政协礼堂静静矗立在太平桥大街旁,门前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与几十年前相比,周围的景致发生了很大变化。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那短短13天会期传达出的信息,至今令人心潮澎湃——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梦想,显示出党的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更为重要的是,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向。
中共八大召开,距离1945年的七大召开,已经过去了11年。
这11年间,先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抗美援朝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果等历史性成就。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应运而生。
大会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此外,还有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应邀参加了八大,这样大规模的外国代表团阵容,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开幕式上,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使代表们深切地感受到,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已拉开帷幕,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未来。
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光明日记者 訾谦 邱玥
迎来新中国崭新发展时期
根据七大党章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七大是在1945年召开的,八大应当在1948年前后召开。但从七大后的整个形势看,很难按党章规定如期召开下一次党代会。
1945年到1949年,正是党领导人民争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决胜阶段。在革命胜利的前夜,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的告中,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毛泽东对中共八大政治告的修改稿。图片选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光明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政的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国家的重任。这段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全力进行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邢和明表示,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曾建立了一个参照“苏维埃模式”的社会管理体系。这种体制在建立之初,对于集中全国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等很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一五”计划的有序进行,国家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苏联模式”的固有缺陷就暴露了出来。
“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将确立,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我们的建设要怎么搞?党的八大,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说。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
从1956年2月起,毛泽东陆续听取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0多个部门的工作汇。1956年4月25日,根据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并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1956年9月15日下午2时5分,毛泽东致八大开幕词,总结了七大以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绩,分析了取得胜利的原因,指出了党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向全党提出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并且告诫全党:即使各项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就,但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满的地方,一定要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真理。这句话,后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
“当时的中国,经济、科技等很多方面均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首先要通过技术革命,赶上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先进水平。正是由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这种改变国家贫困落后面貌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八大确定了‘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社会主义先进工业国’的宏伟目标。”邢和明表示,八大还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大致的两个步骤。这是中国共产党参考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潮从宏观层面上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法与步骤。
以“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这一认识与愿景为出发点,八大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和改革精神,概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也必须走这条道路。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在这次大会上,刘少奇作政治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告。大会着重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还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的建议》。八大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梦想,显示出党的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斗转星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共产党人初心不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告又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阐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党的八大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而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已经走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鼓舞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学术指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教授 柳建辉
:光明网
中共八大召开时间推荐文章2:「每日红印」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篆刻:北京华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刘琛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告。
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方面内容: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党的八大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大会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新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这次会议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站在比较高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初步成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印记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文汇社联合复旦大学等高校、企业和单位共同举办,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大部分,共创作和展出作品340余件。此次展览将在北京和上海共同展出。文汇App推送“每日红印”,讲述我们伟大的党百年非凡历程的故事。
编辑:赵征南
中共八大召开时间推荐文章3:
中共八大召开时间推荐文章4:中共八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
央视网消息:1956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距离1945年的七大召开整整过去了11年,这11年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次会议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执政党首次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这里就是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全国政协礼堂。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当时出席会议的有1026名代表,他们代表着全国1073万党员在这里共商国是。在中共八大的开幕式上,毛泽东做了激情澎湃的讲话,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已经拉开了帷幕,中国即将迎来一个万象更新的局面。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邢和明:这张照片就是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八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他说这次大会的任务就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迎来了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社会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党的八大就提出来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我们要建设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跟我们现在目前是落后的农业国的这种状况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个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跟目前我们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提出,第一符合国情,第二实事求是。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党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罗平汉:(党的八大)使得我们党的主要任务,就是由原来的这个解放生产力要转变为着重发展生产力,可以说这是八大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贡献。而且“八大”在我们党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它确立了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大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的方针。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要从国家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面经济建设,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必须善于学习”的口号,他说,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而开幕词中那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更成为了一句脍炙人口的格言。八大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央作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告,如今依然彰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八大召开还有一个前提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快结束了,那个时期,我们叫第一个五年计划。证明这种方式确实是能够很好地推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慢慢探索发现这确实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方面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
如今我们已经走过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5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5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发展走势;谋篇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开拓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十四五”期间,经济会继续沿着“十三五”开拓的方向继续发展,而且“十四五”期间我们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会带动我们整个中国经济有一个更新的、更全面的、新的面貌。
: 央视网
中共八大召开时间推荐文章5:中共八大: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告。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上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着重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通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摘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监制:张宁 廖慧
策划:李方舟 张倩 张璋
内容整理:杨煜
海设计:杜丹
: 光明网
中共八大召开时间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中共八大召开时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