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太古里
中国有几个太古里推荐文章1:年租金收入25.67亿港元,国内第4个太古里落地西安
上周,西安最为惹人关注的热点消息,大概是太古里或将落地小雁塔了。
大众所熟知的太古里,尤以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代表,国内顶级商业综合地产项目,城市中的商业标杆,也是城市的地标之一。
若按照曲江新区官方的透露,太古里真的落地西安小雁塔,意味着,继北京、成都、正在建设中的上海项目之后,太古地产在中国内地的第四个“太古里”项目将诞生于西安。
国内第4个太古里项目
提起太古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高端商业综合体代表,北京三里屯、成都远洋太古里尤为有名,已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城市时尚地标之一。
“太古里”背后运营的公司是太古地产(01972.HK),一家香港及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发展商,主要专注于发展商业项目,事业版图布局在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和美国。
内地市场方面,太古地产已进入中国内地市场18年,但开发速度一直趋于保守和审慎,仅开发出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城的6个项目。
据太古地产财,截至2018年底,其中国内地物业组合总楼面面积为960万平方呎,内地投资物业组合估值为732.27亿港币,其中太古地产应占权益为514.46亿港币。
上述6个内地项目,有3个太古里项目,北京三里屯为首个内地太古里项目,成都远洋为第二家,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前滩项目为第三家。
若根据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姚立军在电视节目上的透露,太古里将落地小雁塔,这意味着,国内第4个太古里项目将诞生于西安,也是太古地产在国内投资的除成都之外的第二座新一线城市。
目前除了太古里落地小雁塔的消息外,再无任何关于此的详细信息,作为本土专业财经观察者,于是金融棒棒糖梳理了国内3个太古里项目的区域位置、体量业态、占地面积、入驻品牌、项目定位等信息,希望对西安太古里项目做一大致猜想。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区域位置:北京朝阳区三里屯片区,为太古地产在中国内地的首个零售物业发展项目。
业态体量:零售物业和酒店。南区和北区两个相邻的零售区域,共约250间零售店舖。目前建设中的西区为延伸部分,预计2020年建成开放。一家99间客房的高尚酒店[瑜舍]。
占地及楼面面积:地盘面积56.6332万平方呎(约79亩),总楼面面积146.5771万平方呎(约13.6万平方米)
估值:可查到的信息,据2011年财,三里屯(不包括瑜舍)估值为89.75亿港币。
权益:公司应占权益100%
品牌入驻:南区为现代时装及生活品牌。租戶包括如阿迪达斯品牌中心、中国内地首间Apple Store零售店、H&M、星巴克、 優衣庫及一间美嘉欢乐影城。
北区主要为奢侈品、時尚设计及生活品牌零售商,租戶包括如巴黎世家、Christian Louboutin、紀梵希、OFF-WHITE、Isabel Marant。
定位:时尚零售地标
成都远洋太古里
区域位置:位于成都锦江区,是春熙路/大慈寺购物区的一部分,在中国内地的第二个「太古里」项目。
业态体量:零售物业、服务住宅和酒店、办公楼。包括1个购物商场、100间客房及42个服务式住宅单位的精品酒店「博舍」及1座甲级办公楼「睿东中心」。
占地及楼面面积:地盘面积81.4604万平方呎(约114亩),总楼面面积209.2341万平方呎(约19.4万平方米)
权益:合资项目,太古地产与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各持50%权益。
品牌入驻:同样为现代时装、生活品牌及奢侈品。租户包括阿迪达斯、Apple、卡地亚、古驰、爱马仕、无印良品、ZARA、方所书店、Ole’精品超级市场及一间百丽宫影城。2018年, Champion、Isabel Marant及Valextra开设其在中国内地西南地区第一间店铺。
定位:时尚零售地标
上海前滩太古里
区域位置:位于浦东新区前滩,低密度零售发展项目。是中国内地第三个「太古里」项目。
业态体量:已知的为零售物业(1座购物商场),预期将成为上海新的国际商业区及商业、住宅和文化中心。
面积:总楼面积124.7031万平方呎(约11.6万平方米)
权益:合资项目,太古地产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组成合资公司(各持百分之50%权益)。
目该项目正在兴建中,预计将于2020年落成。
从以上3个太古里项目内容及共同点来看,我们推测西安小雁塔太古里项目:
1,遵循以往国内3个太古里项目的建制,西安太古里应为低密度开放式零售项目,而其所落地的小雁塔区域,位置处于市中心区域,且有小雁塔、荐福寺等古建筑,与成都太古里项目的区域环境有诸多相似之处,小雁塔太古里风格大概率与成都项目接近。
2,项目业态上,我们推测其主要为零售物业,以及服务住宅和酒店。酒店或落地太古地产的“居舍系列”高尚酒店,此前北京太古里有瑜舍,成都有博舍。入驻品牌则以现代时装、生活品牌及奢侈品为主,或有此类品牌开设西北首店。
3,建筑体量上,估计总楼面面积10万平米以上,占地面积至少在百亩左右,选址具体会在具有完善交通配套的区域。
4,投资权益上,大概率是合资投资项目,太古地产与远洋集团共同投资,或者是太古地产联合地方投资。
(图:拆迁中的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
另我们注意到,这不是第一次传出“太古里”要在西安落地了,去年底曾传出远洋集团将在莲湖区土门打造长安漫古小镇项目(号称太古里2.0),莲湖区官网信息显示,地方政府一直在积极与远洋集团对接,推进长安漫古小镇项目。
根据远洋集团在内地的地产项目,我们认为土门的项目,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太古里”项目,其城市综合体业态包括住宅公寓、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如果其参与长安漫古小镇,其项目业态或为参照颐堤港(北京)、乐堤港(杭州)。
落地西安背后:内地租金收入突出?
相比其他香港地产商,在内地市场,从扩张和开发速度上,太古地产相对缓慢和保守,截至目前仅开发出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城的6个项目。(5个已落成,1个在建的上海前滩太古里项目)
6个项目中,3个太古里项目,2个太古汇项目,1个北京頤堤港。且6个项目中,只有北京三里屯太古地产持有100%权益。广州太古汇项目太古地产则持有97%权益,而太古汇持有北京頤堤港、成都远洋、上海兴业、上海前滩太古里仅50%权益。
一向步调缓慢的太古地产,再欲落下国内第四个太古里项目,且选择在西安,一定是经过审慎考量,背后原因我们不妨通过太古地产的财务数据及西安自身条件合理推测下。
先来看下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业绩,太古地产2018年财显示,2018年太古地产收入147.19亿港元,同比下降21%;净利润286.66亿港元,同比下降16%。
2019年中期业绩则披露,太古地产上半年实现收入75.1亿港元,同比增长3%;公司股东应占溢利89.73亿港元,同比减少58%;从业绩表现看,一向稳健的太古地产出现了营收利润双跌。
从业务上看,太古地产业务集中于三个范畴:物业投资,即从事开发、租赁及管理商业、零售及若干住宅项目,作长期投资;物业买卖,即发展及兴建可供出售的物业,大部分以住宅项目为主;投资及营运酒店项目。
以上业务均通过公司集中设计、发展及管理大型的综合商业项目来实现。所以,公司的主要收益为租金收入,而其在中国内地所持物业租金收入尤为表现突出。
2018年显示,太古地产2018年租金收入总额为121.17亿港元,同比增长7.69%,2017年增幅为4.45%。而内地租金收入总额上升12%至25.67亿港元。
2019年上半年,租金收入总额增加6%至港币63.46亿元,而2018年上半年则为港币59.96亿元。太古地产称,中国内地投资物业组合的租金收入总额为13.95亿港币,较2018年同期上升7%,反映内地续约租金上调及零售销售额上升。
我们注意到,截至2019年上半年,太古地产在内地的所有5个已运营的商场,其租金收入都在增长。
因此,太古地产在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内地租金收入却表现亮眼的情况下,选择在内地再投资落地项目,也就很好解释了。
为什么选择西安小雁塔?我们注意到,太古地产披露的中国内地投资策略为,“我们采取审慎的态度购置土地,并将集中发展透过与地方政府早期洽谈而取得地皮的项目,而这些地方政府均认同我们在发展大型综合发展项目方面深具实力。”
相信曲江新区在与太古地产招商谈判时,应该是诚意十足的,开出了符合太古地产的选址及土地条件。按照小雁塔改造区域规划1141亩的面积,足以承载太古里的项目体量。
太古里国内项目所有的选址均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和地段,要求交通便利。小雁塔所在区域位于西安城市中心,亦符合太古里选址的区域位置要求和交通条件。
太古地产在内地业务主要布局于广州、上海、北京一线城市,仅进入了零售业发达的成都。西安近年的城市发展速度备受瞩目,西安零售市场已处于红利兑现期,如全球业绩第二的百货公司SKP开出西北首店西安SKP,国内零售头部企业大悦城在大雁塔开店。
西安商业地产格局生变
无疑,诸如太古里这样的高端大型零售商业项目落地,将带给西安城市、高端零售及商业地产的前所未有冲击的和改变,我们推测带来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太古里项目在北京、成都已成为城市时尚地标之一,太古汇项目在广州、上海也是城市的新地标,太古地产也热衷于在城市做地标项目,太古里若在小雁塔成功落成,无疑其会是西安的城市坐标之一。
其次,从项目建成的收益来看,西安太古里零售物业收入或成为太古地产在内地租金收入的又一重要。
前文提到过,太古地产近年业绩的亮点之一,为内地物业租金收入的大幅贡献。2018年,太古地产中国内地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总额增加12%至25.67亿港元,其中21.63亿港币来自零售物业,及3.91亿港币来自办公楼物业。
具体到太古里项目来看,2018年,三里屯太古里的租金收入总额录得理想增长,反映续约租金上升,零售销售额增长11%。截至年底,租用率为100%。2019年上半年,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租金收入总额仍上升,零售销售额增长9%。
太古地产预计,随着三里屯太古里不断强化其作为北京时尚零售地标的定位,2019年北京的零售销售额将稳步增长。预期市场对奢侈品、时装及生活品牌以及餐饮方面的需求坚稳。三里屯太古里西区正进行优化工程,料将对租金带来正面影响。
成都远洋太古里,2018年零售销售额上升22%,截至2018年年底,商场的租用率为99%。该项目成为成都的购物地标,备受欢迎。2019年上半年,成都远洋太古里的租金收入总额上升,零售销售额增长19%。
预计2019年,成都市场对位于优越地段的零售楼面需求强劲。尽管市场其他竞争对手的楼面供应增加,成都的零售销售额将有温和增长。
再者,太古里这样的商业零售业态从未在西安市场出现过,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小雁塔太古里若落地成功,其全新的业态,对于西安高端零售、写字楼、高端酒店格局都有一定的冲击。
另太古地产的内地发展策略,其一直表示将在中国内地物色发展住宅项目的机会,如可能考虑在合适的地段及城市发展独立住宅项目。虽然国内目前的太古里项目尚未有独立住宅项目,但考虑到小雁塔片区的改造性质,太古地产或介入做独立住宅并非没有可能。
最后,从西安城市商业中心维度来看,西安商业中心已经开始从市中心向城外迁移,城区商业中心大多沉寂,小雁塔靠近城市中心,太古里若落地,小雁塔太古里项目将成为西安市中心的扛鼎商业项目。
中国有几个太古里推荐文章2:中国内地第三座太古里亮相这座城市!北京老字号也来了
环绕屋顶的空中跑道、各类首店旗舰店……9月30日,太古地产与陆家嘴集团联手打造的前滩太古里在上海亮相。这是继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和成都远洋太古里后的中国内地第三座太古里。记者了解到,未来,太古地产还将进一步拓展内地业务,其中,由雅秀改造而成的三里屯太古里西区将于今年11月初亮相。
在上海浦东新区,刚刚亮相的前滩太古里迎来不少消费者“打卡”。这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靴”地段的前滩国际商务区,是上海首个太古里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采用开放式、里巷交错的建筑布局打造街区式购物中心。
街区式购物中心
全球首家星巴克向绿工坊、中国内地首家MOViE MOViE文化生活概念影院、Zegna全国首个杰尼亚绿洲花园……据统计,前滩太古里共有约250个品牌入驻,其中超20%为首次亮相上海。
记者注意到,北京老字号同仁堂的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也首次走出京城,将上海首店开进前滩太古里。丝绸质地的故宫红墙设计,将历史沉淀代入现代都市,白天,这里是社交和美疗综合空间,夜晚,这里会变身酒吧,融入上海夜经济。
知嘛健康上海首店
在此前项目的基础上,此次亮相的第三代太古里实现了全新升级。前滩太古里南北两区分别起名“石区”和“木区”,两区建筑立面分别采用天然石材和木材铺砌,街区被绿植花卉点缀,带来花园式逛街体验。这里还首次以“双层开放空间”的形式在屋顶打造街区形态,由专业跑步道与散步道组成的天空环道横跨南北两区,形成屋顶复合社交空间。
天空环道形成屋顶社交空间
太古地产方面表示,至此,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北京、广州、成都和上海共落成了六个以零售为主导的综合发展项目,总楼面面积约130万平方米。
伴随消费供给愈加多元丰富,实体零售正释放更多消费潜力。太古地产2021年中期业绩告显示,其在中国内地的零售物业表现颇为亮眼,今年上半年,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零售销售额上升85%,出租率达100%;北京颐堤港零售销售额小幅上升6%,出租率达98%;成都远洋太古里零售销售额上升66%;上海兴业太古汇零售销售额增长83%,出租率达96%。
借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契机,太古地产还将通过一系列投资机会,进一步拓展内地业务。三里屯太古里西区将于今年11月初亮相,引入多家首店、旗舰店,三里屯太古里还将启动北扩,打造城市商业文化新地标。此外,太古地产在北京物业市场的第二个重点投资项目颐堤港也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扩建部分包括一座购物商场、多座办公楼和一家酒店,预计总投资额达人民币230亿元。
(原中国内地第三座太古里亮相上海!北京老字号也来了)
:北京日客户端 | 记者 马婧
流程编辑:u02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中国有几个太古里推荐文章3:太古里、来福士、K11、SKP…这些购物中心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
太古里、K11、来福士、SKP……如果你热爱逛街,一定对这几个商场十分熟悉。不过,在你开心shopping的时候,是否有想过,这些购物中心为什么叫这些名字?今天,小商就来给你们讲讲它们名字的由来。
太古里
先来说说我们的“网红”太古里。成都的远洋太古里因其街拍而火遍全国,如今上海的前滩太古里也即将开业。那“太古里”这个看起来很特别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太古里的名称来自其开发商太古集团(Swire Group)。“Swire”这个英文名听起来和“太古”似乎没什么关系,那为啥当时选中了这个词?
据传,当年太古集团的创始人John Swire的儿子John Samuel Swire一直想给集团找个中文名。一次他在农历新年期间经过一个村庄,发现每家每户门口都贴着写了“大吉”的春联。他因此认定“大吉”肯定是个好名字,于是大手一挥,就把它作为了集团名。
不过有趣的是,由于John Samuel Swire并不懂中文,所以他将“大吉”笔误写成了“太古”。可以说是误打误撞,想象一下如果叫“大吉里”,好像就没那么好听了……
来福士
来福士购物中心的开发商是新加坡的凯德集团。它的英文名“Raffles City”和新加坡这个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19世纪初期,当时的英国东印度群岛行政官员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 被派往苏门答腊的明古鲁担任总督。当时荷兰重新掌控了东印度群岛并实行商业垄断,所以为了寻找新的据点,莱佛士爵士说服了印度总督黑斯廷斯侯爵,于1819年在马来西亚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上建立了一个自由贸易港,也就是如今的新加坡。
新加坡从当年的一个小渔村发展到如今的“亚洲四小龙”,莱佛士爵士功不可没。他对新加坡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也许是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因此选用了他的名字来进行命名。
至于为啥翻译成了“来福士”而不是“莱佛士”,很明显,“来福”这个词本身就很具有中国特色了。
K11
说完了这些以中文名为主的商场,再来看几个英文名的购物中心名字含义。
先来说一下由香港新世界集团开发的K11。关于K11名字由来,坊间有各种听起来很“玄乎”的说法。
有人说,K11名字于东方哲学的“虚实共生”,本质上意义中立(因为字母K排名第11,在26个字母表中处于中间位置)。K11独特且中立的意义因个人的敏感及感悟相异,因此所有的K11项目均能为顾客提供不同的感官体验。
有人说,K代表的是Kingdom,也就是“疆土”,而11是字母K的排位。
也有人说,K11只是香港尖沙咀第一个项目的地块编号。
还有人说,K是大老板的幸运字母,因为排第11个,所以起名K11。
……
到底哪一种最准确,这就见仁见智了。
SKP
说到SKP,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新光天地”。
2006年,台湾的新光三越与北京本土品牌华联以各自持股50%的模式合资成立了北京新光天地项目。由于当时主要由新光三越负责运营,所以商场的名字也定为了新光天地。
不过,由于在后续的经营中双方矛盾升级(毕竟各自持有50%的股份,并不存在所谓的控股方),因此在2014年初,新光三越的团队选择撤出,商场的运营权归华联所有。为商场改名也被提上了日程。
对于新名字的要求,华联表示要“去新光”化,也就是新名字不能和新光三越沾边。但有趣的是,新名字SKP其实是新光天地Shin Kong Place的缩写。
这就是,兜兜转转还是你?
中国有几个太古里推荐文章4:230家首店入驻!成都太古里证明了什么?
12月16日下午
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召开
“太古里案例”引起与会人员强烈关注
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
太古里掌门人揭秘:
为啥230家首店都来了这里?
在成都年轻消费群体的心中,成都远洋太古里是不折不扣的“宇宙中心”。自2015年开业以来,这里的人气就居高不下,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消费者和品牌。
成都远洋太古里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在12月16日举行的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上,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分享了经验。
成都远洋太古里
超过230家“首店”的秘密
自2015年开业以来,成都远洋太古里已累计引入西南或全国首店超过230家,其中2019年前9个月新入驻西南或全国首店的重要品牌达37个。
为什么成都远洋太古里能吸引品牌?伍玉珊介绍,远洋太古里去尝试开设具有示范效应的全新概念店铺,与消费实力强劲的年轻一代建立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令成都远洋太古里在吸纳了品牌投资以后,可以作为一个窗口,去展示企业、区域及城市在提供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及服务方面的能力,更进一步地去获得国际品牌的认可,从而形成良性有机循环,在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的同时,又能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关注。
Mercedes me成都太古里体验店
“实际上在零售领域,很多国际品牌已经开始将成都作为其中国战略的前线和重心。”伍玉珊表示,各大国际奢侈品牌,作为零售品牌投资的风向标,也开始视成都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潜力市场。
品牌看重远洋太古里,也在于它与消费者构建的情感联系。伍玉珊表示,在商业运营方面,远洋太古里选择以在地文化和情感为纽带,和消费者共建一种归属感和拥有感,通过不断提供新鲜的、有价值的内容和体验,以现象级的国际品牌资源和丰富精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输出,持续打造一个国际都市中心的前沿消费体验,最终把年轻人引回线下场景并产生消费。
商业街区更新城市核心
在远洋太古里入驻之前,这片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区域在人们的记忆中有些“老化”了,比起隔壁春熙路的繁华,这里人气冷清许多。
“从最初规划开始,成都远洋太古里的目标就不只是建立一座商场而已,而是要带动和促进城市核心区域发生真正的变化。”伍玉珊说,项目开发的愿景,就是去重塑成都传统的市中心,将它创造性地打造成为一个开放的、即传承过去又面向未来的国际性都市中心,并把它作为一个专属于成都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融为一体,并和成都共同发展。
大慈寺前,是西南最时尚的购物仿古街区太古里 图片: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如何开放?伍玉珊介绍,在设计过程中,远洋太古里仔细研究了旧城地图,努力恢复昔日的街区布局,“我们希望成都远洋太古里成为市中心的步行交汇网络,而非一个独立自足的封闭个体。”因此,这个空间需要具有很强内部人流动线设计及外部连通性。
这个空间又是传承历史的。在内部动线方面,远洋太古里保留了该区域原有的街道脉络,将30栋以创新现代的建筑设计演绎川西传统建筑风格的独栋新建筑,融入6栋妥善修复的保留建筑及院落,并沿原有的城市肌理展开,实现该区域历史资产的保育活化、新旧资产的融合以及城市中心的有机更新。
一到假期,太古里成为成都时尚消费的不二之选
“把过去的公众生活空间、文化历史的资产、公园一般的环境,升华为街巷的氛围,并转化为商业运营活力,从而助力城市核心的可持续发展。”伍玉珊表示,立足于大慈寺片区的历史文化特性以及春熙路商圈的传统形态,在对成都的城市发展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消费习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后,最终决定根植于城市原型,这定下了远洋太古里的成都性。
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哪些优势?
来看看大咖们怎么说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
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基础,有优势!
成都消费型产业高度的积聚,商贸、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健康教育高度的集成,对消费的发展提供很大的支撑。成都的人口年龄结构比北京、上海等城市年轻,这给成都创造了非常有活力的消费市场基础。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劼:
用数据说话 为什么对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充满信心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首位城市,已经构筑了绝对的品牌吸引力。我们动态监测的155个主流消费品牌2018年在成都的新店数量达到了216家,增量排名全国第9,成都仍处于消费品牌快速布局进驻的市场。
成都夜间经济的活力,在新一线城市中遥遥领先。数据显示,在成都,大约有1/3以上的餐厅会营业到晚上十点之后,每个晚上有2294家酒吧营业,有474个景点仍在接待游客,有535场夜间演出,21点之后还有761场深夜电影等待放映。
图/成都日锦观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副司长常铁威:
消费会成为成都一张靓丽的名片!
成都是西部消费中心,拥有优越的地域条件和优厚的发展条件,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依然需要建设新的消费体系,成都可以抓住农村消费市场、发展首店特色小店特色经济、构建新消费体系。
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中国总代表黄亚美:
成都非常有魅力、有活力、有潜力,能够提供给消费者安全安心的新的生活方式
要更好地改善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给消费者安全安心的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成都人对新事物的追求的这种敏感度是很高的。成都也非常有魅力、有活力、有潜力。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成都发布 高萍
综合成都全搜索新闻网、成都日锦观、神鸟知讯等
成都发布编辑 | 孟孃
中国有几个太古里推荐文章5:中国内地第三座太古里亮相上海!北京老字号也来了
环绕屋顶的空中跑道、各类首店旗舰店……9月30日,太古地产与陆家嘴集团联手打造的前滩太古里在上海亮相。这是继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和成都远洋太古里后的中国内地第三座太古里。记者了解到,未来,太古地产还将进一步拓展内地业务,其中,由雅秀改造而成的三里屯太古里西区将于今年11月初亮相。
在上海浦东新区,刚刚亮相的前滩太古里迎来不少消费者“打卡”。这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靴”地段的前滩国际商务区,是上海首个太古里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采用开放式、里巷交错的建筑布局打造街区式购物中心。
街区式购物中心
全球首家星巴克向绿工坊、中国内地首家MOViE MOViE文化生活概念影院、Zegna全国首个杰尼亚绿洲花园……据统计,前滩太古里共有约250个品牌入驻,其中超20%为首次亮相上海。
记者注意到,北京老字号同仁堂的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也首次走出京城,将上海首店开进前滩太古里。丝绸质地的故宫红墙设计,将历史沉淀代入现代都市,白天,这里是社交和美疗综合空间,夜晚,这里会变身酒吧,融入上海夜经济。
知嘛健康上海首店
在此前项目的基础上,此次亮相的第三代太古里实现了全新升级。前滩太古里南北两区分别起名“石区”和“木区”,两区建筑立面分别采用天然石材和木材铺砌,街区被绿植花卉点缀,带来花园式逛街体验。这里还首次以“双层开放空间”的形式在屋顶打造街区形态,由专业跑步道与散步道组成的天空环道横跨南北两区,形成屋顶复合社交空间。
天空环道形成屋顶社交空间
太古地产方面表示,至此,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北京、广州、成都和上海共落成了六个以零售为主导的综合发展项目,总楼面面积约130万平方米。
伴随消费供给愈加多元丰富,实体零售正释放更多消费潜力。太古地产2021年中期业绩告显示,其在中国内地的零售物业表现颇为亮眼,今年上半年,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零售销售额上升85%,出租率达100%;北京颐堤港零售销售额小幅上升6%,出租率达98%;成都远洋太古里零售销售额上升66%;上海兴业太古汇零售销售额增长83%,出租率达96%。
借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契机,太古地产还将通过一系列投资机会,进一步拓展内地业务。三里屯太古里西区将于今年11月初亮相,引入多家首店、旗舰店,三里屯太古里还将启动北扩,打造城市商业文化新地标。此外,太古地产在北京物业市场的第二个重点投资项目颐堤港也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扩建部分包括一座购物商场、多座办公楼和一家酒店,预计总投资额达人民币230亿元。
中国有几个太古里推荐搜索词:
1.中国有几个太古里的城市
2.中国有几个太古里2024
3.中国有几个太古里?
本文标题:中国有几个太古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