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牛顿流体怎么做推荐文章1:

  非牛顿流体怎么做推荐文章2:不可思议的非牛顿流体

  国内某亲子节目中,节目组导演给小朋友们出了一个难题:如何用口香糖砸开椰子?只见小朋友们把口香糖捏成尖锥体,用力将椰子快速砸向口香糖,椰子便被砸开了。看到这一幕,你一定觉得节目组是为了节目效果而做的虚假实验。其实这是利用了非牛顿流体特性的实验。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会豁然开朗,甚至可能会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做这个实验呢。


  牛顿流体VS非牛顿流体


  想要了解非牛顿流体,首先我们得先知道流体是什么。流体是与固体相对应的物体形态,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它的基本特征是没有一定形状和具有流动性。其流动行为由粘度决定,粘度越低越容易流动。


  根据粘度特性,流体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牛顿流体的粘度主要和温度有关,与施加的压力无关,在受到拍打或撞击时,其粘度不会发生改变,水、酒精等大多数纯液体、轻质油等均为牛顿流体。而非牛顿流体在受到某种力的时候,比如击打、撞击或者踩踏时,其粘度会发生改变,或是粘度降低变得更加容易流动,或是粘度增加变得像固体一样坚硬。高分子聚合物的浓溶液和悬浮液等一般为非牛顿流体,比如番茄酱、蜂蜜。


  说到这或许你仍然觉得有点困惑,难以区分两者的差别。想象一下,用脚踩踏水盆中的水,你不会感觉到水忽然变得像固体一样,它始终是那个温柔的水,这就是牛顿流体。而非牛顿流体在受到某种力时会改变其粘度或流动行为。比如你用水和淀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之后,就会形成非牛顿流体。用手搅拌它是液体,用拳头敲打却又像是固体!如果整个游泳池都是这种非牛顿流体,可能真可以实现“水上漂”呢!


  非牛顿流体的类型


  非牛顿流体可以分为非时变性非牛顿流体和时变性非牛顿流体。前者粘度和施加压力的大小有关,后者和施加压力的时间有关。


  非时变性非牛顿流体,又分为假塑性流体和胀塑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的粘度随着施加压力的增加而降低。比如番茄酱。如果说你想从瓶子里取出番茄酱,却发现不容易直接倒出来。这时你会怎么做?你会摇晃或者击打瓶子。这样会使番茄酱的粘度降低,更容易流动,所以就更容易倒出来了。


  胀塑性流体的粘度随着施加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比如“欧不裂”——这是玉米粉和水的混合物,类似于未煮熟的蛋奶冻。它本来是一种流动的粘液,一旦突然受到压力,会变得像固体一样坚固。比如你用锤子击打,它不会到处乱溅,而是会变得更加牢固。如果你把它放在手中滚动,会滚成一个坚硬的球,而一旦你停止滚动,它立即又会变成流动的液体,从你的指尖滑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物质的粘度或流动阻力会随着施加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而时变性非牛顿流体,可以分为触变性流体和流凝性流体。触变性流体,施加压力时间越长粘度越低。比如蜂蜜,不断搅拌会使蜂蜜变得越来越顺滑。流凝性流体则相反,施加压力时间越长粘度越高。比如奶油,越打越稠。


  了解非牛顿流体有什么用?


  了解非牛顿流体,我们便可以明白,生活中许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现象都可以用科学解释。比如为什么口香糖能砸开椰子?为什么在沼泽中越挣扎陷得越深?因为口香糖是一种非牛顿流体,当突然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尖锥体的口香糖会变得像固体一样坚硬,便能砸开椰子。而沼泽也算是非牛顿流体,越搅拌越稀,就容易陷进去。


  我们可以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避免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避免把房屋建在某些类型的黏土上。因为地震会对这种黏土施加压力,那么可能这些原本看似坚固的黏土在压力作用下粘度降低,变成流动的液体,如果房屋建在这种黏土之上,那将会有巨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流体的特性,不断改进产品。比如科学家正在研究用非牛顿流体制造高性能填充物,用于液体防弹衣中,显然这种新产品可能会更好地减轻负重和增加安全性能。


  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留心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学会探索、发现,你可能就是下一个科学家。


  非牛顿流体怎么做推荐文章3:总是倒不好番茄酱?你的非牛顿流体力学一定没学好

  图片:pixabay


  伴随着你对待它的方式不同,这种人见人爱的红色酱料会在粘稠和稀疏的状态之间转变。


  他1965年,特奥多尔·施文克(Theodor Schwenk)在《敏感的混沌:流水氤氲的造物》(Sensitive Chaos: The Creation of Flowing From of Water)中写道:“人们(感受到)这种流体……还没有固化,但是会对外界影响作出反应。”


  我们在倒瓶装番茄酱时都有这种体会:即使瓶中剩下很多,也很难从其中倒出来。实际上,从红酒到食用油,所有流体状的食物,都会在容器中有一些残留。原因与容器的可润性(wettability)和物质的粘度有关。通常残留的只有薄薄一层,但番茄酱在容器内部残留的一层厚度却相当可观。就算番茄酱瓶是满的,只是倾斜一点,甚至是完全把它倒过来,都只能从瓶口附近掉出来一点酱汁。然而番茄酱一但倒到你的盘子里,它很容易就散开了。


  让番茄酱液化,你需要用力摇晃瓶子,或是用手敲它。如果你不小心的话,撒到食物上的番茄酱可能要比你想要的多得多。


  有经验的人知道,在摇晃瓶子后没必要着急,因为起效需要一点时间:趁这时你可以放松点,摘掉瓶盖,将瓶口瞄准你的食物。


  番茄酱这个令人讨厌的特性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食品制造商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番茄酱是被故意设计成这样的——不是为了惹人烦恼,而是因为一些情况下的确需要这些特性。比如,一窄条番茄酱应该留在热狗上,当你把热狗塞进嘴里时,它也不会溅到衣服上。番茄酱也不应该太粘,每咬一口,它应该立即在你的嘴里融化,无需咀嚼就能品尝。


  物理层面上,番茄酱在摇晃、涂抹和被吃掉时承受压力。这堆物质的底部落在固体表面上,在静止时是粘稠的,而上层却可以自由流动。在“牛顿”流体中,粘度和施加在流体上的压力无关。对于番茄酱这种“非牛顿”流体,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更强的力会降低粘度。


  这种行为,被称为剪切稀化,是由以增稠剂的形式被添加到酱汁(番茄糊、糖和其他成分的混合物)中的聚合物引起的。聚合物是由长原子链组成的复杂分子,它们相互缠绕并向周围释放能量。在这种状态下,聚合物非常粘稠。然而,施加足够大的剪切力时,提供了拉伸聚合物分子并使其纵向排列所需的能量。这些分子链变得容易彼此滑动,从宏观上看,结果是粘度降低。


  一但剪切力减弱,番茄酱有条件沉降,聚合物分子就会再次纠缠到一起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酱汁在摇晃、剪切运动后不会马上溶解。


  日常生活中还有诸如洗发水等物质会发生剪切稀化。少量洗发水很缓慢地流到你的手掌中,给你足够的时间举起手,把它揉进头发里。之后就几乎没有任何阻力,因为起泡的剪切力使液体变稀。尽管洗发水和番茄酱有相似性,它们还是有一点显著的区别:洗发水可以因为重力自由流动,而番茄酱则不然。热狗上的番茄酱只会呆在原地。另外两种非牛顿液体,墙面涂料和牙膏也会在被塑形后保持原样。


  如果一些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应力而减小,是否还有粘度增加的呢?实际上,厨房里就能找到一种常见的剪切增稠的物质:玉米淀粉和水混合形成的糊状物。这种混合物很容易以中等速度搅拌。但是当速度加快时,混合物的粘度会增加,最终变得非常坚硬,直到搅拌勺卡住为止。


  这种水淀粉混合物的行为类似于流沙。在温和外力作用下,沙粒彼此滑动,因为它们被水润滑。突然的压力会将水从缝隙中挤出,迫使固体成分聚集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阻力。和流沙一样,淀粉分子被一层水隔开。当强大的力量让它们彼此接触时,混合物就会结合在一起。


  图片:pixabay


  食品工业已经找到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番茄酱这种令人不安的性质:可以用软塑料瓶或袋子包装这种调味品。只需要轻轻一挤就足以克服番茄酱的阻力。这个方案简化了处理过程,不过,这也让从瓶里弄出来最后一点番茄酱这项运动,和瓶子完全清空时那种胜利的喜悦,也一并消失了。


  撰文:H.约阿希姆·施利希廷(H. Joachim Schlichting)


  翻译:王昱


  审校:吴非


  原文链接:


  

  非牛顿流体怎么做推荐文章4:

  非牛顿流体怎么做推荐文章5:神奇的非牛顿流体,能够硬刚子弹,原理又是什么?

  你见过能瞬间变硬的液体吗?这种遇强则强的神奇物质叫非牛顿流体,厨房里分分钟就能做出来。玉米淀粉兑水搅成糊,平时软得像酸奶,但用拳头猛砸立马硬成水泥板。因为冲击速度越快,淀粉颗粒就卡得越紧。


  老外做过疯狂实验:把整盆淀粉糊放在液压机下,结果钢板都被压变形了,流体反而粘在压头上扯不下来。原来遇到瞬间压力,流体里的淀粉分子会瞬间锁死,形成比钢铁还抗压的结构。正是这种特性,让它能撑住150斤壮汉。玩后空翻,只要动作够快,站在流体上就像踩着水泥地。


  防弹衣制造商早就盯上这个特性,把这种材料夹在纤维里,子弹打上去的瞬间,流体层会硬化分散冲击力,比传统防弹材料轻便三分之一。更绝的是它还能自动复原,挨完子弹泡点水又能继续用。


  非牛顿流体怎么做推荐搜索词:

  

  1.非牛顿流体怎么做100%成功

  

  2.非牛顿流体怎么做最简单方法

  

  3.非牛顿流体怎么做用面粉做

  

本文标题:非牛顿流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