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军炮兵旅
炮兵第六师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炮兵排、晋察冀军区炮兵干训队,1947年成立晋察冀军区炮兵团,辖一营、二营、三营和教导大队,后扩编为炮兵旅。1956年组建为炮兵第六师。1985年整编为北京军区38集团军炮兵旅。
自诞生以来,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他们曾在渡江作战中击伤入侵我国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表彰。
在我军建设发展的征程中,这支部队身兼多项第一:全军第一支成建制的炮兵部队、全军第一个机械化炮兵旅和全军唯一对外开放的炮兵部队、全军唯一一支连续14次参加国庆阅兵的装甲部队。
1952年6月4日,炮兵第6师在北京黄寺重建(原炮兵第6师1949年8月以164师师直一部和辽西独立14团、松江独立2团为基础组建,1950年8月改建为海军海岸炮兵学校),隶属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领导。炮兵第40、41团调归炮兵第6师建制。
1953年2月,炮兵第4师炮兵第7团划归华北军区炮兵第6师建制。
1958年8月至11月,炮兵第6师第一批第7团和第41团3营及师仪器侦察营先后入闽编入联合炮群,部署于厦门地区,参加炮击金门战役。
1959年5月,第二批师机关率直属队及第40团入闽,全师接替炮兵第3师防务。
1962年3月30日至4月2日,兰州军区炮兵第15师入闽接替炮兵第6师作战任务。炮兵第6师师部率炮兵第7、40团,由福建前线返回北京地区,归北京军区炮兵建制。师直和炮兵第7团、炮兵第40团1营进驻北京东郊杨闸营房,炮兵第40团(欠1营)进驻河北易县新建营房。
1964年1月1日,炮兵第6师第7团担任军区战备值班任务。
1966年5月31日,炮兵第6师师部率第7团由北京市通县移防河北易县,师部进驻第40团营房,第7团团部进驻第40团3营营房。
1969年1月24日—3月2日,炮兵第6师师部率第7团由北京市通县杨闸营房移防河北保定市,炮兵第40团与第41团驻地对调,炮兵第40团进驻北京市房山县南尚乐营房,第41团进驻河北易县营房。
1969年11月1日—5日,炮兵第6师由保定移防平谷地区,师直驻地平谷县原炮兵第34师(东高村)营房,炮兵第7团(欠1营)驻地房山县南尚乐营房,炮兵第40团(欠3营)驻地平谷县原炮兵第411团(山东庄)营房,炮兵第41团(欠3营)驻地河北三河原第403团(大唐迥)营房,该师编入战略预备队。
1983年3月23日,炮兵6师移交陆军第38军建制。
1985年7—10月,缩编为38集团军炮兵旅。
2017年4月,编为第82集团军炮兵某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