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脚尖的正确方法
踮脚尖的正确方法推荐文章1:每天坚持“踮脚”,身体会收获5大惊喜!这些小技巧让效果翻倍
你知道吗?踮脚其实一种重要的养生方式。在“八段锦”中,最后一个招式就与它有关,能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辅助改善疾病的效果。
1 经常踮踮脚,4个好处不请自来
1 可锻炼腿部8处肌肉
踮脚尖,虽然整体运动幅度不大,但动作过程中需要调动的肌肉数量却不少。人做踮脚动作时,主要动用的是小腿肌肉,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等。
以腓肠肌、比目鱼肌来说,两者共同组成了跟腱,对人体直立、运动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比目鱼肌负责平衡,它越强大,人站立、行走、慢跑时的耐受力就更高;腓肠肌负责爆发力,短跑、蹦跳时产生的爆发力大。
2 保护心脏
脚被称为“第二心脏”,当踮起脚尖时,小腿肌肉会进行收缩运动。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压力,会挤压到腿部静脉血管,导致血液回流。也就是说,每一次踮脚,都能帮助静脉血回流心脏,减少血流瘀滞。有数据显示,人每踮脚一次,小腿肌肉收缩时挤出的血量,相当于心脏跳动一下时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3 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在踮起脚尖时,下肢的血液流通会由慢变快,血液快速流过,进行交换,从而温暖下肢,减少下肢发生静脉曲张、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4 补肾气
肾经循行的路径是从脚底的涌泉穴到脚后跟,再往上的,所以踮脚可以刺激到肾经循行的部位,达到补肾的目的。所以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精力下降、夜尿增多、记忆力下降、牙齿松动等肾元气不足的人可以多踮脚。
5 温补内脏,调和气血
按中医理论,从脚趾、脚跟到小腿、大腿内侧有三条经络:脾经、肝经和肾经,称作足三阴经。常踮脚可以刺激足三阴经,使体内的气血向上运行,进而温补内脏,激发中气,调和气血。
2 花式踮脚,效果翻倍
最基础的就是站立踮脚:
身体直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慢慢踮起脚,脚趾紧紧抓住地面,身体提升到最高时,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
最后,落下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若是在这个基础上加点其它动作,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 踮脚提肛,帮助通便
站立踮脚时,想象自己在忍大便一样,采用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慢慢向外隆起,同时收缩肛门,让肛门部上提;呼气时缓慢放松肛门,如尿小便状。
每天早晚可以各做一次,踮脚频率控制在2~3秒一次,每次持续1~5分钟,感觉脚底发热即可。这样在锻炼腿部肌肉的同时,还能锻炼骨盆底肌肉,帮助通便、预防痔疮。
2 坐着踮脚加上弹力带,强化脚踝力量
做法:坐在椅子上,用弹力带套在脚的前脚掌,并两手紧握弹力带两端。随后,两手向后拉紧弹力带,然后左脚掌缓慢往下压,做踝关节跖屈抗阻运动,维持10~15秒。两脚轮换,重复上述动作8~10次。
这样简单的抗阻运动能强化脚踝力量,预防经常性的崴脚。
3 臀桥勾脚尖,锻炼臀部肌群
动作要领:
①身体平躺在垫上,双手掌心向下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腿微微分开至略宽于肩并弯曲呈60度角;
②在起桥位时,肩、髋、膝至少要在一条直线上,髋关节可以稍微高于直线,但决不能低于直线;
③膝关节接近90°;足跟着地,勾脚尖;
④在高位停顿达5秒,然后将身体降回起始位置。
勾脚尖,用足跟着地支撑,这样可以更明显地刺激臀肌发力;另外在桥式运动支撑的情况下,腰背部、大腿后侧等肌群也在协调发力。
4 三头肌牵拉,拉伸放松
动作要领:面对墙面一臂远站立,双脚脚尖向前,与肩同宽,伸直膝关节。然后身体往前倾,双手前臂撑住墙面,身体保持伸直,使小腿后部肌肉产生牵拉感,维持30~60秒。重复上述动作3~5次。
该动作适合用于训练前热身和训练后放松肌肉。
3 踮脚时牢记四点,更健康
1 时间不要过长
踮脚尖时间不要过长,因为踮脚时身体的全部重量都是需要脚尖来维持的,会增加脚关节的负担。每天10分钟左右即可。
2 穿软底合适的鞋子
不少人为了追求好看,经常会穿偏小或者鞋跟太高的鞋。但这样的鞋子不仅影响血液循环,而且很容易让自己的脚受伤,所以建议平时可以多穿舒适、较软的休闲鞋。
3 过后注意按摩放松
这毕竟是一种会锻炼到肌肉的运动,所以运动之后要好好地按揉一下小腿部,以免导致小腿粗壮的现象发生。
4 特殊人群别轻易踮脚
身体不便的孕妇、血压高、骨质疏松患者还是不要随便尝试踮脚,以免引发不良后果。而中老年人如果行动能力较差的话,踮脚时旁边最好是有稳固的东西可以用来扶着,以免摔倒。
编辑:邱彩红
踮脚尖的正确方法推荐文章2:学会踮脚尖,每天5分钟,胜过运动2小时
有些人不爱运动,尽管他们知道多运动有许多好处,但是他们还是在运动方面停滞不前,每天坚持有效的运动量,简直是关山阻隔。还有一些高难度的运动,这种运动又费时,又费脑,对于这种运动,更是不要提及。其实,有些人其实是愿意去运动的,但是很多境况下被那些微微复杂的操作打败了,就算去尝试,坚持下去的人也寥寥无几。
岂不知,最容易实现的,运动的最高境界,其实是把运动融入生活。踮脚尖这个简单的动作,人人都会,也不是很费力,但是,如果你能够掌握踮脚尖的动作要领,可以事半功倍,每天踮脚尖5分钟,胜过运动2小时。
膝盖动的时候吱吱响?坐姿踮脚可以改善
可能身边许多朋友都是这样,膝盖在活动的时候,会经常发出”嘎吱“的响声,有时候还会有疼痛感。其实这是我们的膝关节老化,随着时间的增长,长期受力产生了一定的磨损所造成的。经研究表明,和经常运动人相比较,大多数膝关节有疼痛感的人,”股内侧肌“这块肌肉都是产生了萎缩现象,然而这块肌肉得到锻炼后,会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而且还可以预防发生膝骨关节炎。
想要强化这块肌肉,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坐姿踮脚“了。具体的操作是:直腿坐在地面上,脚面缓缓绷直。怎样证明达到锻炼效果了呢?把手指放在股内侧肌上,能感觉到股内侧肌的拉伸。保持十秒这个动作,重复十组。当你锻炼到一定程度之后,股内侧肌力量就会变强,那时你会发现,你绷直脚面的幅度有所增大。
颈椎、腰椎疼痛?站姿踮脚帮你解决
长年累月的错误坐姿、站姿,还有久坐、久站等的坏习惯,导致了颈椎、腰椎疼痛,这是多数当代人的”通病“,越是年龄大,疼痛越是频繁,严重。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的颈椎是石磨,要让各个关节之间运转,又不能让关节移位,这就需要一定的灵活性;我们的腰椎像个挡板,必须有一定的承重功能,这样才能维持我们的一举一动、一站一坐。
让椎间关节充分地减压,才能减少颈椎和腰椎的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工作量,充分拉伸和加强脊柱两侧的肌群可以减轻关节负荷。操作也不难:靠着墙站立,让脚跟、臀部、肩膀和后脑勺成一条直线贴在墙上,而后踮脚,双手举过头顶,手背贴墙,坚持30分钟后再缓缓放下,像这样往复去做。
你知道吗?踮脚可以瘦小腿!
又到了穿短裤、裙子的季节,许多女生都会对自己的小腿肌肉发达抱有不满,就连穿紧身的裤子都不好看,更别提短裙短裤。怎样瘦小腿呢?坐在椅子的外延,双手搭在椅子两侧,踮起脚尖,停顿1-2秒后放下,坚持如此,每次5-8分钟。
有这样一种说法,肌肉会”用进废退“,日常运动减少小腿的使用,这样会让肌肉的功能退化而萎缩,这样就可以瘦小腿了。这个说法似乎有那么些道理,但是日常的生活运动,不论怎样,小腿都是直接承受重量的,如果不去用腿,那么因为缺少运动和能量消耗,脂肪会堆积,小腿只能是更粗。
踮脚尖的正确方法推荐文章3:常踮脚,身体好?中医:按3种方式垫脚,确实有用!不妨试试
45岁的陈阿姨喜欢跳舞,身材也很轻盈,没事就爱踮踮脚尖。朋友们都笑着说:“这跳舞的人,是不是都喜欢踮起脚尖走路。”
陈阿姨回答说,你们可别小看这踮脚尖,好处多着呢!我腰痛了五年,近半个月好了不少。
中医上有句话称“背后七颠,百病消”,意思就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去刺激刺激足部的穴道,因为足部跟肾经系统之间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可放射到我们的身体的其他器官,从而起到养生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很少注意到这一个小小动作,小九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如何通过踮脚尖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来养生~
中医谈:踮脚为什么能养生?从中医角度来看:脚是很重要的一个部位,尤其是脚后跟。
流经脚后跟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之阳跷脉、阴跷脉,足少阴肾经也有一支别入脚后跟。所以,如果能适当的进行踮脚跟运动,对这些经络的气血运行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养生的功效。
踮脚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别看踮脚只是个小小的动作,但若能坚持至少一个月,对身体健康的改善还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适当进行踮脚训练,可以预防心血管病。
因为踮脚尖时,我们双侧小腿的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和我们心脏脉搏排血量是差不多的,而且还可以加快心率跳动的次数,让血液可以给心肌提供充分的氧气,而这对心血管健康是有好处的。
其次,踮脚的时候可以预防与缓解腰痛。
腰痛的时候,可以试试快走,如果能坚持每天快走30分钟,可以有效改善腰痛。要是能在这基础上在加上踮脚走,轮换进行,可以更好缓解腰痛。
因为踮脚不仅可以锻炼到小腿肌肉,还可以锻炼到臀肌和胫骨肌肉这些平时比较少活动的肌肉,并且还能刺激足三阴经。
一般来说,腰痛症状比较轻微的患者,坚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见到效果;腰痛症状比较严重的,坚持半年以上也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不过中途不可中断。
此外,踮脚不仅好处多,还简单易做。所以,大家平时有事没事都可以可以尝试一下。
踮脚的锻炼方式是有很多的,可以站着踮脚,可以坐着踮脚,也可以躺着踮脚。具体跟着小九一起来往下看。
如何正确地踮脚尖?1、踮脚尖走路
一次走路的步数要至少保持在30~50步,完成后可以稍作休息,然后根据自身状况再决定重复几组,速度可以自己掌握,主要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2、坐着踮脚
首先,保持坐立的姿势,把两只脚并立,并抓紧座椅靠背;然后,以脚尖为支撑点,两只脚一上一下抬起脚跟,落地为一遍,一般一天保持在4次以上,10次以上就可以。该踮脚锻炼方式可以帮助拉伸我们的小腿,活血病舒张血管,避免血液淤滞。
3、躺着勾脚尖
先躺在床上或者垫子上,然后把双腿并拢,并保持伸直,在将脚尖一勾一放,两只脚可同时进行,也可以单脚练习,一次做20-30遍。
踮脚尖虽然是一件简单的动作,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年龄较大,手脚不是很方便或者骨质疏松症状比较严重的人,在进行踮脚这个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别摔倒了。此外,踮脚尖虽好,但也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容易导致足跟疼痛。
总的来说,人的脚部拥有很多穴位,可以通过踮脚尖的方式来刺激穴位,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所以,大家有事没事的时候,都可以踮踮你的脚尖。但也要注意不能用力过猛,否则容易拉伤足筋。
参考资料:
1、《每天“踮脚”10分钟能防病!800年前老宗祖用它来养生》,生命时, 2018-12-13
2、《经常踮踮脚 按摩五脏六腑消百病》,生命时,2018-05-27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踮脚尖的正确方法推荐文章4:人老先老腿,掌握正确的踮脚尖锻炼方法,让小腿恢复青春
人老先老腿,大多数人的衰老都是从腿部肌肉的衰退开始的,随着年纪的上升我们会逐渐失去年轻时候的走路跑跳能力。
踮脚尖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方式,能够强化小腿肌肉,帮助我们找回腿部运动的机能。不过踮脚尖虽然看起来简单,还是要注意正确的锻炼方法,才能获得更高的训练收益,达到我们的锻炼目的。
踮脚尖
正确的踮脚尖锻炼方法应该怎么做
踮脚尖也被称为提踵,简单地说来就是通过收缩小腿肌肉以提起脚后跟,让前脚掌支撑身体,从而达到锻炼小腿肌肉和增强脚踝力量的训练效果。
踮脚尖的动作解析
采取站姿,双脚并拢,两腿伸直,注意膝关节微微弯曲不要超伸;身体挺直,核心收紧保持身体稳定,小腿收缩发力快速提踵踮起脚尖,前脚掌踩地支撑身体;直到脚后跟抬起至最高位置,小腿肌肉感觉到完全收缩为止,在顶峰维持1-2秒左右;匀速缓慢地下放脚后跟,保持离心阶段对小腿肌肉的控制,直至脚后跟接近地面为止,在保持小腿肌肉紧张的情况下做下一个踮脚动作。踮脚尖的锻炼方法
踮脚尖一般有两种锻炼方法,一种是按次数进行踮脚尖的训练,另一种是尽可能久地维持踮脚尖的状态,前者能够提升小腿肌肉力量和肌肉水平,后者更侧重于小腿肌肉的肌耐力和脚踝的稳定能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自己想要的训练方式。
由于小腿肌肉属于耐劳肌,可以承受较大的训练强度并且有很好的恢复能力,原则上踮脚尖的锻炼可以每天进行,每天进行4-6组的踮脚尖训练,无论是按次数还是按时长都尽量做到接近力竭,就能达到有效强化小腿肌肉的效果。
小腿肌肉属于耐劳肌
我们可以选择站在台阶或者踏板上进行踮脚尖的训练,通过前脚掌踩在台阶边缘让脚后跟悬空,每一次踮脚尖锻炼下放的时候让脚后跟低于台阶水平高度,让小腿肌肉获得拉伸为止,这样能够增加踮脚尖锻炼的做功距离,增加锻炼效果。
后脚跟悬空踮脚尖
对于小腿肌肉比较薄弱的朋友,建议一开始可以扶着墙或者扶着桌椅进行踮脚尖的训练,能够更好地保持身体的稳定,帮助更好地完成训练,也更安全避免了摔倒的风险。
扶着桌椅踮脚尖更安全
对于小腿肌肉比较发达的朋友,常规的踮脚尖训练可能对于小腿肌肉的刺激已经不够强烈了,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单腿踮脚尖或者负重踮脚尖来提升训练强度,更好地强化我们的小腿肌肉。
负重踮脚尖
踮脚尖锻炼能够带来哪些好处
一、踮脚尖可以提升小腿肌肉水平,提升我们的运动能力
小腿承担了我们全身的重量,几乎所有的运动,像走路、跑步、跳跃等,小腿肌肉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
经常进行踮脚尖锻炼可以有效强化小腿肌肉,提升脚踝力量,恢复年轻时候走、跑、跳的运动表现能力,维持身体健康,对抗衰老。
踮脚尖能提升运动表现能力
二、踮脚尖能强化比目鱼肌,强化“第二心脏”的泵血能力
小腿也被我们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这主要于比目鱼肌的功能,它能帮助身体将血液从足部和腿部泵回心脏,只要比目鱼肌是活跃的、健康的、有弹性的,无论是缩短还是伸长状态,它都会收缩帮助泵血。
强健的比目鱼肌能够辅助心脏工作,让身体内血液更好地循环,提升心血管健康水平。
比目鱼肌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帮助静脉血液回流
日常进行踮脚尖锻炼能够强化心肺功能,帮助减轻分担心脏负担,从而保持整体的心血管健康。
三、踮脚尖能够强化核心稳定能力,让身体更协调
踮脚尖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重心会向前移,因此踮脚尖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处于不稳定的姿势下,可能会向前倾,也可能会因为维持不住稳定而往后倒。
这时候需要我们通过核心肌群的控制来维持稳定,所以经常锻炼踮脚尖对于提升核心稳定的能力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对于老年人,可以更好地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对身体的控制,降低了摔跤的概率。
踮脚尖能更好地提升身体稳定能力
总结
踮脚尖是很好的锻炼方式,适合任何人,能够强化小腿肌肉、提升心血管健康、增强核心稳定能力,让我们恢复走、跑、跳的运动能力,对抗衰老。
掌握正确的踮脚尖锻炼方法,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锻炼方法,让身体更年轻健康。
踮脚尖锻炼让身体更健康
我是小何Howard,关注我,获得更多健身干货!
踮脚尖的正确方法推荐文章5:坚持每天踮脚尖10分钟,最后会怎样?或能收获5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大家平时会有踮脚的习惯吗?
双腿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老腿先衰,这是因为人体有70%的血液都是由腿部肌肉驱动的。
这也意味着腿部力量的衰弱,对人体健康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小九前几天在网上了解到,“坚持每天踮脚,身体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一、最新研究发现:坐着踮脚也能养生!
踮脚跟是延用800年的养生方法,在古代就以“敦踵法”被运用起来了,就连养生术八段锦里面的最后一个动作,其实也是通过踮脚跟的方法来养生的。
而在近代,也有新研究发现了坐着踮脚对身体的益处。
近日,一项刊登在i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小腿上的比目鱼肌,能够通过调节比目鱼肌的氧化代谢过程,来调控全身的甘油三酯、葡萄糖的稳定。
而参试人员坐着进行比目鱼肌主导的活动时,可以将局部的氧化代谢水平提高,而且持续几个小时也不会疲倦。
比目鱼肌是人体腿部的一个重要结构,形状像比目鱼,因此被称为比目鱼肌。
比目鱼肌要比其他肌肉含有的慢速氧化纤维更多,这种纤维的时间、强度比较低,行走时能够引起快速的糖原消耗。而且,研究发现比目鱼肌对于血糖、氧化的利用更加高效。
图源:iScience (2022). DOI: 10.1016/j.isci.2022.104869
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比目鱼肌的收缩,身体会出现以下变化:
减少了VLDL-甘油三酯,还提高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氧化程度;改善了餐后葡萄糖耐量,减少了餐后胰岛素的分泌,以及餐后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在长时间的活动中,能提高并且维持较高的局部氧化代谢;使得身体总能量消耗率不断提高,不过糖原的消耗并没有增加;增加了葡萄糖耐量试验期间的碳水化合物氧化率。为什么简单的踮脚动作也能养生呢?
人在踮起脚尖时,双腿的肌肉会挤压血液,锻炼到脚踝和小腿肌肉部位,有效防止静脉曲张,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二、每天踮脚十分钟,身体最后会怎样?
从中医理论来说,人体脚趾、脚跟、小腿、大腿内侧等部位有三条经络,也就是三阴经。三阴经包括肝经、脾经、肾经,经常踮脚的动作能够刺激足三阴经,调和人体的气血。
那如果坚持每天踮脚十分钟的话,身体能收获到哪些益处呢?
1、缓解身体疲劳感
踮脚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这个动作会带动腿部肌肉以及脚踝关节,对于促进腿部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曲张都有不错的效果,还能缓解身体的疲劳感。
2、改善腰痛不适
久坐不动的人群,难免会因坐姿不当导致弯腰驼背,经常踮脚尖,有助于改善弯腰驼背,缓解腰酸背痛。
3、预防关节疼痛
坐姿时,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会减慢,身体代谢速度下降50%,下肢的肌肉活动基本没有了。而经常踮脚的动作,对于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促进脚踝关节的稳定,以及预防关节疼痛有不错的功效。
4、有益心血管健康
踮脚的动作,能够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给心肌部分提供足够的氧气,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5、刺激足底筋膜
久站、爬山等可能会引起足底筋膜炎,导致脚后跟疼痛,踮脚则能够疏通脚底的血液,缓解足跟疼痛的症状。
三、正确踮脚有诀窍,怎么“踮”才健康?
踮脚虽然好处很多,能起到养生的效果,但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踮脚姿势,那怎么踮脚才健康呢?
1、踮脚跟
身体立正,同时并拢双脚,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然后慢慢踮起脚尖,用脚趾抓地,接着放松身体,从脚尖慢慢落到脚掌,再让脚跟碰撞地面,引发脚跟的震荡感并传递到上半身。
2、坐着踮脚尖
久坐族也可以坐着踮脚尖,双手抓住椅子靠背,双脚并立,以脚尖支撑,然后抬起脚跟落下,反复重复这个动作,以此来增强小腿肌肉力量。
3、踮脚走路
踮起脚尖走30-50步,然后休息一下,并重复几遍,以舒适轻松的感觉为宜,不需要过度。
不想站起来运动或者没有时间运动,坐着踮脚其实也可以养生。
每天或许只需要抽十来分钟的时间来踮脚运动,坚持下去,对于缓解身体疲劳、改善腰酸背痛、预防关节疼痛等都有不错的功效。
参考资料:
[1]《懒人福音!坐着锻炼这块肌肉,就能轻松促进脂肪燃烧,提高新陈代谢》.生物谷.2022-09-23
[2]《每天坚持踮脚,效果竟然这么神奇!|健康之路》.CCTV健康之路.2021-08-12
[3]《踮踮脚尖就能养生?关键是要这么做》.健康广东.2022-10-17
未经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踮脚尖的正确方法推荐搜索词:
1.踮脚尖的正确方法图解
2.踮脚尖的正确方法视频
3.踮脚尖的正确方法和功效
本文标题:踮脚尖的正确方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